登陆注册
6584500000015

第15章 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

一、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事半功倍

做错了的题会一错再错,做对了的题又老忘记……很多同学为此备感困扰,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形发生呢?

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反思做过的题,在很多同学看来似乎有些费力不讨好,有空余的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题呢。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无论题目做对还是做错,只要进行反思,我们的大脑都会经历新一轮的思考:

一道题做对了,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真的掌握了知识点,还是胡乱蒙出来的?能不能找着更好的解题方法?这道题是一般的题目,还是值得花大力气总结的经典题型……

一道题做错了,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错?能不能找着正确的解题方法?自己在知识点的掌握上还有什么遗漏?是否有必要再做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这些思考既能帮助我们快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和技巧,更能检测出我们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对症下药。只要反思到位了,这种表面的浪费实际是帮我们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方法被很多的优秀学子,视为宝贵的学习经验。一位北大的学生上中学时,数学成绩很不好,做了大量的题,成绩也没有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不管对错,都不放过。经过这样的努力,她的数学成绩果然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发现,不少同学也很喜欢做题,常常一做完题就迫不及待地对照答案,错了的就更正,对了的就不再看了。这样看起来没有浪费时间,却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做题也一样。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题海之中,还不如花少量的时间来反思做过的题。掌握了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学习效率自然能大大提升。

二、我们建议这样反思

简单来分,做过的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做对了的,一类是做错了的。我们反思时,这两类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要注意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1. 做错的题我们这样反思

同学们一般都比较重视做错了的题,会认真地对错题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教训。往往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得不到好的回报,这就是方法的问题。要使我们的反思更加有效,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怎样总结做错的原因?

有的同学反思错题时,只是简单地看看标准答案,了解一下解题思路,而忽略了分析错题的原因。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在总结原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查明错误是出在哪儿,做一个标记,这样能使错误更加明显;再仔细地思考为什么会做错,是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牢、解题方法出了错、没看清题意,还是其他原因;然后,把自己分析的原因写在旁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日后的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问题二:如何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找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我们阅读题目时,先仔细地阅读条件,从条件中找到知识要点(把具体的条件变成抽象的理论);再认真地看问题,把条件和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出题者的意图,找到最为关键的知识点。沿着这样的方式,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问题三:找到一种正确的方法就万事大吉了吗?

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时,会发现有的方法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有的方法花了很长的时间还得不到正确答案。

因此,解题方法的得当关系到我们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有时候,即使我们掌握了知识点,但方法运用得不当,也会使整个解题过程变得十分复杂,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当我们找着一种正确的方法时,还要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好的解题方法应该是又快又准的方法。

问题四:需要专门备一个错题本吗?

备错题本非常有必要。我们复习时,只要翻看错题本就行了。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记忆。

但要使错题本做得到位,最好是以下面的形式将错题记录下来。题目

错题的解答过程

分析做错的原因

正确的解答过程

小结

这样,错在哪、为什么错就一目了然了,复习起来十分的方便。

2. 做对了的题我们这样反思

我们知道做错的题是需要反思的。做对的题也需要反思吗?当然,做对的题也是有必要反思的。通过反思做对的题,我们能够总结解题经验,深入了解知识点。为了使反思更有效,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问题一:还需要认真读题吗?

很多同学在重新读题的时候,只是很匆忙地看了一下条件和问题,马上就去看解题方法了。可是,这样的读题方式得不到好的功效。

我们通过认真读题,能够找出出题者的意图,出题者的意图是解题的突破。

只要掌握了意图,解题思路就清晰了。在重新读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弄清楚出题者要考查哪些知识,找出他的意图。

通过这些经验的积累,在做题时,只要看条件和问题,就可以立即知道解题的着手点了。

问题二:还要寻求新的解题方法吗?

有些同学十分注重结果,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过程怎样都不重要。其实,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

许多题目的解法不只有一种,特别是理科题。我们找到一种正确的解题方法后,还要思考是否能从其他的角度来解题。从其他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是正确的解法,就还要想想各种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果不是正确的解法,就还要思考不能这样解答的原因。

问题三:需要把解题方法全部背下来吗?

不需要。

运用解题方法,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灵活。

有些同学知道解题方法很重要,于是就把解题方法给死记了下来,在做题的时候直接套用所记的方法。结果当然无法令人满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解题方法。题目是灵活多变的,稍稍的变动就造成了答案的变化。如果死套方法,只要题目有所变化,答案就错了。一旦理解了解题方法,掌握了解题的精粹,无论题目怎样变化,都能应变自如。

问题四:经典题要记下来吗?

经典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题。像老师在课堂里面补充的题一般都是经典题。

它具有典型性,包含了同一类型题的共性。如果可以通过一道题来掌握这类题的特点,做到一通百通,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样的题记下来呢?像记错题那样也准备一个小本,把认为有价值的那些题记下来,不时地翻开看看,加深记忆。

考试的时候,遇到同类型的题就不会害怕了。

评估与发展

表3-3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最优秀的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表3-3

自测对照描述及格 良好 优秀

· 重视做过的题,会对它们进行总结

·基本上能够通过重新读题发现自己在知识上所存在的不足

·对错过的题进行总结,避免再错,但是对做对的题比较忽视

·很少会注意到多种解题方法,基本上只搞清楚错题的原因

·有意识地寻找解题规律,比较善于总结

·能够通过重新读题及时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效的练习

·做过的题无论对错都会进行反思总结,基本上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比较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能很好地弄清解题思路,善于寻找解题规律

·通过重新读题迅速地发现自己的水平程度,使平时的练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经过总结反思后,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自我

评估

整改

计划

同类推荐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这套书用精英佳作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用名家心得开发学生写作智慧,用满分考卷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三管齐下,帮助学生学会作文,让为孩子写作操心的家长从此放心。
  •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书以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养为宗旨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本书的作者拥有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经验,为此,我们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编写了本书,它主要包含上面提到的自我、人际、学习、生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书的学习,掌握完成这些任务的战略与技巧,为你们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本书针对学习提出了发现与解放的理念,充分演绎了学习是一种本能,告诉家长和老师如何在教育中充分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的生长,主动的学习。为家长提供了实操性强的方法、细致到课堂,关怀到生活的点滴。
  • 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本书以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素材,训练学生运用想象和思维进行语言表达和节目编创的能力。本书突出采集素材、编辑制作、配音合成等节目编创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学生作业作为参考。
热门推荐
  • 甜婚蜜爱:高冷女神太迷人

    甜婚蜜爱:高冷女神太迷人

    相亲的时候遇见初恋女神,没想到分别这么多年还能再碰到,他想这一定是上天恩赐的缘分,说什么也不能放手,于是乎,死缠烂打的霸上女神。他拿着包蹲守在她家门口,可怜兮兮的求收留:“我妈说我不肯结婚,就把我赶出家门,求你收留我吧!”他死皮赖脸,紧追不放:“既然你没结婚也没男朋友,怎么就不能让我当你男朋友呢!”危机时,他挺身而出:“第一次什么的,当然是跟我,我能证明!”结婚时,他甜言蜜语:“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尽头另一个我

    世界尽头另一个我

    沐淋菲的十七岁只有密友阡墨影,是她整个世界唯一的支柱。只要墨影需要,她必会义无反顾。可是,阡墨影的十七岁爱上了一个不可能的人,一个使得她张扬的青春划上惨烈的句号的人。他是杨辰漠,他是绝望的孤魂。他的插入,让沐淋菲小小的世界倒塌支零破碎。墨影此生最爱的少年杨辰漠对沐淋菲的执恋,沐淋菲一步一步的沦陷,永生友谊之路裂开缝隙,层层误会,圈圈疲惫。墨影冷然逼走沐淋菲,可是,她却目睹密友阡墨影躺在血泊中,再也没醒来了。带着绝望和痛苦,离开这座决裂的城,直到七年后,又回到这座见证她青春死亡的城。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至死密友,她值得你赴汤蹈火;亦,也会有一个执著无悔的少年,他只为你停留。
  • 轮回千寻:倾世桃花妃

    轮回千寻:倾世桃花妃

    本文每天七点半保底两更,评论加精的加更一章,欢迎收藏!都说神界花神千梦倾城绝色,一袭白色绣绯色桃花的衣裙恍若曼陀罗丛中的桃花精灵。那一年,他赐她一袭嫁衣和亲魔界,她将手中最后一碗慕君酿奉上,说:“从此世上再无慕君酿,再无花神千梦!”他只是看她一眼,将碗中的慕君酿一饮而尽……他想护她,谁知她还是在他怀中魂飞魄散堕入轮回!“上一世,你在三途河边送我轮回,凝视我转世的容颜,这一世,换我守护你的一切可好?”她抱着怀中毫无气息的他,喃喃自语。不管多少个五百年,你要记得,我在那片曼陀罗花中的桃花树下等你。这一世,我只愿做你的倾世桃花妃……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职场后宫传

    职场后宫传

    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看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经历了颠倒黑白,无中生有,见识了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想将这些整理成书,公之于世,慰藉那些走出职场的人,警醒那些混在职场的人,提醒那些即将踏入职场的人。想将职场的水之深,心之浑悉数浸透在字里行间中,并以此纪念自己多年经营的职场之路。绝大多数人都要亲历毕业、求职、工作、退休的人生历程,8小时工作时间占据了每天最重要的黄金时间段,如何度过这8小时时间,如何度过这三十多年的工作时间,也是举步维艰,须步步为营。
  • 神级学员

    神级学员

    亚兰大陆经历了第四次大冲击以后,影兽、梦魇各种恐怖生物数量暴增,对人类构成极大威胁,同样,人类中的强大异能者也层出不穷。最强大的学园都市SEVEN,林恩.劳伦特在此享有留级4年的最高纪录,携手他的挚友、妹妹、室友、学生会长……恩,踏上了一段神奇又愉快且丝毫不‘污’的旅程。
  • 将门之惊华嫡妃

    将门之惊华嫡妃

    她是月府将门嫡女,草包花痴、胸大无脑的蓝月帝国第一美人,因为错看心爱之人,婚嫁当日新郎府前、众人目光之下被拒婚而含恨终了。她曾是百年将门君府的绝世嫡女,却因错信自以为的良人而惨遭满门被灭。然而再睁眼,她成了她,眉眼之间冷艳风华,谈吐之间字字珠玑。惊才艳艳、冠满惊华,原来她才是那珍珠!一身红衣,飒爽英姿,智斗周围一切企图之人,毁那企图杀她辱她之人。家门中,她是那谈笑间素手颠覆云雨的月府嫡女,一身红衣死守月府一方净土。战场上,她是摆兵布阵、运筹帷幄的护国将门之女,一身红衣下破敌军十万大军。花丛中,她是那逍遥于世却爱她至极的妖孽男的结发妻,一身红衣伴他周游列国踏遍每寸土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十年之约不曾忘

    十年之约不曾忘

    本书男主王俊凯,男配王源,易烊千玺,作者笔名水蜜桃。喜欢本书的四叶草们多给票票。
  • 绝品异能学生

    绝品异能学生

    失恋少年雨夜被车撞,激活异能系统,好老土的套路,不过确实发生了。
  • The Complete Angler

    The Complete Angler

    To the Right worshipfulJohn Offleyof Madeley Manor, in the County of Stafford Esquire, My most honoured FriendSir,-- I have made so ill use of your former favours, as by them to be encouraged to entreat, that they may be enlarged to the patronage and protection of thi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