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9200000011

第11章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东乡县民族经济发展最快的20年。20年来,东乡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足县情,坚持改革开放,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大胆探索、艰苦创业、谋求发展。20年来,东乡县民族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林牧全面发展、扶贫攻坚成绩显着、地方工业从无到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金融财贸繁荣兴旺、工交邮电长足发展。到1999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17%,第三产业比重为38.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262.9万元,比1978年增长7.6倍;财政收入达到679万元,比1978年增长1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087.4万元,比1978年增长2.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6.7元,比1979年集体分配时的人均38.94元净增737.76元;农村贫困面由1979年的95%下降到1999年的13.06%,下降81.94个百分点。

(第一节农林牧全面发展)

一、辉煌成就

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农业县,农业是东乡经济的主要产业,辅之以林、牧、副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新中国成立前,东乡县的农业由于自然条件极差,基础薄弱,生产十分落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业技术落后,加之十年九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亩产不上百市斤。由于历史上砍伐垦荒严重,林木破坏殆尽。畜牧业在东乡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超度开发和战乱等原因,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东乡畜牧业一蹶不振,发展十分缓慢。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东乡县的农林牧各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全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其间,农林牧各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且高低不稳,大起大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东乡县的经济开始了大发展,而且发展速度很快。根据这一时期的总体发展特征,我们把东乡县农林牧各业的发展分成1979年-1990年和1991年-1999年两个阶段,分别予以阐述。

1979年-1990年是东乡县民族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东乡县全面拨乱反正,彻底纠正“左”的错误,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基本经济方针,使全县农村发生了重大变革。最为突出的就是在全县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广大农民逐步从封闭、僵化的体制下走出来,走向开放、搞活,其生产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农林牧各业走向快速、稳步、全面发展的轨道。

农业方面,走旱作农业之路,建立以稳定、高产为特色的山地旱农耕作体系。到1989年底,东乡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801万元,比1979年增长87.73%;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保持在3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41973.4吨,比1979年净增2144.4吨;粮食亩产达到118.5公斤,比1979年净增7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194公斤,比1979年净增51.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9年集体分配时的38.94元,提高到213元,增长了4.47倍。

林业方面,自治县将发展林业生产作为改变生态环境和干旱面貌的根本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变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办林业为依靠政策调动千家万户种草种树,全面落实“谁种谁有,林权归己,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允许转让”的政策。实行荒山荒地承包责任制,先后给农民划分经营承包“三荒地”30.12万亩,占全县宜林地的80%,并颁发了“三荒”使用证和林权证,充分调动了全县各族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造林专业户、重点户蓬勃兴起。1983年以来,东乡县确立了“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近期奋斗目标,林业被列为温饱工程的重要内容,采取育苗与造林结合,直播造林与插扦造林结合,营造用材林、薪炭林与发展经济林结合,草、灌、乔结合的方法,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指导的原则,川区以发展经济林为主,二阴地区以发展用材林为主,北部干旱山区以发展薪炭林为主,全县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截至1989年底,全县造林面积达到26.76万亩,比1979年增长了4.79倍。育苗留床面积2429亩,苗木实现自给。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9万亩,年产果100多万公斤。4个经济林基地中3个基地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经济效益。全县林业产值达到19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95%。林木实际保存面积13.2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6%(按甘肃省标准折算)。

畜牧业方面,自治县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重要措施,教育群众转变“养畜种田,养羊积肥”的农本思想,树立商品观念,改单一粗放的经营方式为粗放与舍饲相结合,快速育肥,提高出栏率。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号召,东乡县种草养畜事业迅猛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多年生草留床面积达到15.1万亩,饲料加工点发展到107处,大牲畜存栏达到4.1万头,户均1.08头,比1979年增长121.62%。肉类总产量达到2001.9吨。畜牧业总产值为648.5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7.77%上升到23.2%,提高了15.43个百分点。

这一阶段农林牧各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是农林牧各业经济稳步增长,实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逐步改变,林业、畜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种养加一起上,产供销共同搞,农村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大大拓宽,极大地促进了农林牧各业的快速发展。

1991年-1999年是东乡县民族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东乡县以综合治理整顿、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建立和培育流通体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东乡县农林牧各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农业方面,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以实施温饱工程为重点,狠抓抗旱保粮生产和洋芋基地建设,通过发展“两高一优”高效农业和多种经营,实现增产增收。1998年,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出台后,广大农民吃上了“定心丸”,进一步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到1999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7189.85万元,同口径比1979年增长103.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5万亩,粮食总产4.65万吨,比1979年净增6667.51吨;粮食亩产128.2公斤,比1979年净增13.6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186.7公斤,比1979年净增44.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76.7元,是1979年的19.9倍。

林业方面,全县把发展林业生产作为扩大植被种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大搞荒山荒坡绿化和以庭院经济、规模栽培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形成了大接杏、早酥梨、酸巴梨、桃梨和花椒五大经济林基地,建成了邢家梁、东大坡、奴拉坡等十几处重点造林工程。1999年,东乡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示范县,2000年,又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截至1999年底,全县累计植树造林37.74万亩,比1979年增长了7.2倍,实际保存面积15.78万亩,经济林总面积达到9.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4%。全县林业产值达395.5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

畜牧业方面,把发展畜牧业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千家万户为基础,以稳定存栏、提高出栏、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为目的,组织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建设和以暖棚养畜为主的规模养殖,使畜牧业有了新的大发展。截至1999年底,畜牧业总产值为2601.99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7.77%上升到36.2%,提高了28.43个百分点。大小牲畜存栏23.43万头(只),出栏16.48万头(只)。肉类总产量4677.1吨,规模养殖场42个,规模养殖户5988户,暖棚养畜户4188户。全县商品畜总量达到12.74万头(只),户均3.5个羊单位。

渔业方面,作为畜牧业生产一部分的东乡县渔业生产,因受传统生产方式、人才、技术等因素影响,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东乡县濒临刘家峡水库,四周有黄河、洮河、大夏河流过,境内有水库、塘坝,具有适宜渔业生产的便利条件。据调查,东乡县可利用养鱼的水表面积有1830亩,其中,刘家峡库区沿岸长年性发展网箱养鱼的水面有550亩,占总面积的30%;季节性池塘养鱼的面积有680亩,占总面积的37.2%;大夏河、洮河沿岸开发池塘养鱼的面积有600亩,占总面积的32.8%~1958年,在河滩乡沿大夏河岸进行过池塘养鱼的尝试,鱼大1.5公斤~2.5公斤,获得过收益,后因被洪水冲毁而未能坚持下去。1976年,由县上统一组织调进鱼苗7万尾,分别投放到那勒寺黑庄、果园“九二”、百和何闫家和龙泉阴洼水库,养鱼面积达520亩,但由于缺乏养鱼经验和科学养育知识,只放不管,所以收效甚微。1983年-1984年,河滩乡祁杨村在临夏州科委的指导下,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在库区沿岸网箱养鱼试验成功,投入网箱6只,亩产鲜鱼800公斤,获纯收入400多元,可惜未能坚持下去。1985年以来,个别社队也曾一度建池养鱼,也未能坚持下去。1997年,完成了全县渔业资源调查与分析工作,1998年9月,东乡县成立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渔政管理站,标志着东乡渔业技术的推广和规范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对促进东乡县渔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县畜牧局上报了《东乡县库区网箱养鱼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报告》,进一步加大了库区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以网箱养鱼为主的渔业生产。1999年底,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115吨,比1991年增长2.63倍。

1991年-1999年的9年,是东乡县农林牧各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东乡县农林牧各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是农林牧各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林业和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二是农林牧各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改变了长期以来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不高的状况。

二、发展措施

东乡县农林牧各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除了党和国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以及有力的财力、物力扶持外,还与历届县委、县政府根据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措施分不开。

1.农业方面因地制宜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增产措施,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大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旱作农业优质高产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大大提高了山旱地区土地的蓄水保墒能力,扩大了川塬地区土地的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到1999年底,东乡县新修梯田16.47万亩(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累计修建梯田22万亩。山区人均拥有1亩梯田,建成了汪集、沿岭2个梯田化乡和伊哈池、范家等38个梯田化村。在水利“长治工程”的带动下,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9.35万亩,保灌面积8.32万亩。认真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累计开挖水窖3.58万眼,发展节灌面积3.77万亩。狠抓农电线路建设,大力发展农电事业,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农户通电率达到93%,农村生产生活年用电量达2800万度,是1979年的3.7倍。同时,自治县致力于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增产措施,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温饱工程、种子工程、吨粮田、双千田、沟垄种植、间带套种、日光温室、蚕豆宽窄行种植等,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地膜谷子试验、洋芋引种及示范等试验示范项目,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比重逐年增高。1999年,全县共完成以地膜玉米、洋芋整薯播种为主的温饱工程16万亩,完成间带套种种植9万亩,洋芋沟垄种植17.9万亩。其中整薯播种7.85万亩,种子包衣8万公斤,良种统供44.78万公斤,药剂拌种10万亩,土内施肥5万亩,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促进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此外,全县还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1999年,共投入施用各类化肥11230吨,农膜644.2吨,农药14.3吨,良种205.28万公斤,发放农贷6100万元,积攒施用农家肥679万车,精肥531万公斤。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48万千瓦,农机经营总收入2302万元,农机经营纯收入744.5万元,农机作业量900万标准亩,完成机耕11.6万亩,机播3.5万亩,机收0.55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1.5万亩。

2.林业方面狠抓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经济林基地建设、育苗建设和“三防”建设。

同类推荐
  • 囚唐

    囚唐

    有一个钓叟掉一湖碧水,笑看天下沉浮,有一个高手,刀甲天下,却甘愿做一个砍柴的樵夫,还是大唐,还是贞观,且让我们一起细数流沙,偷瞥一眼藏着的龙,卧着的虎,再随着主角将天下看遍,栏杆拍尽,做一个悠闲地人。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大宋皇朝之征伐天下

    大宋皇朝之征伐天下

    蒙、宋两军交战,宋军主帅平南王陈绍殉国,以致全军覆没。消息传到京师(金陵),朝野震动。少年陈宇殿前请缨征战沙场,怎奈皇命不可违。南越国再度崛起,少年再次请缨...遇红颜,伴左右;结兄弟,共誓言;募军队,救百姓,降山贼,扬军威;复城池,败南越,固后方。正当庆功之夜,皇帝圣旨十万火急。蒙古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进逼京师......小弟qq1281697570欢迎读者朋友、作者朋友来看看。
  • 再创盛唐

    再创盛唐

    一梦再回千年,不得承膝父母前。世事风云,只想逍遥世间,天不随人愿,搅动天下风云
  • 大宋恩仇录之三国风云

    大宋恩仇录之三国风云

    掌权江湖,阅尽风流,慨揽大宋、西夏、北辽三国风云。
热门推荐
  •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阐述“舍得”是人生课,是人际关系的必修课,从古今中外的故事入手,深刻阐释了为人处世的内涵和艺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漫作

    漫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写作魔法书

    写作魔法书

    写作可以很好玩!本书收录了26个创意写作练习,每一个都有具体的写作指导。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自由写作、创意激发、故事创作、字里行间。每一个练习都是一个关于写作的游戏,它能够带给你惊喜,带给你快乐,带给你感动,有时还能帮你释放内心的压力??释放可能埋藏在心底不敢去触碰的东西。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希望你发现写作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更希望你在不知不觉间爱上写作。
  • 半岛天气晴

    半岛天气晴

    最难以忘却的是年少,最难以抉择的是未来,最动人的是那片晴空下的故事。
  • 一颗鹅卵石

    一颗鹅卵石

    我们的一生,有些事情是必须经历的。那是我们的痛苦,结疤后,也是我们的成长。
  • 冥王追妻:废材逆袭记

    冥王追妻:废材逆袭记

    “咳咳咳!”男主正在清理嗓子。“亲,要不要止咳糖浆,包邮哦!亲~”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我不要止咳糖浆,我要你”男主调戏着手里拿着止咳糖浆的女主。“亲,洗干净我在床上等你哦~”女主反调戏的说道。一夜春宵....
  • 独行剑圣

    独行剑圣

    一个万人景仰家族少爷,因为自己的想法实在太另类,无心练功,以至于修为倒退,被逐出家族,同时也被怒火中烧的父亲,剥夺了姓氏。从此再无朋友,再无可信任之人,一人一剑,独自闯荡。为了活下去,他必须变强,不断的变强。在弱肉强食,实力为尊的修炼界,血腥,狠厉,计谋,果决,霸气,这些因数,在高远的身上慢慢的体现出来。当然,高远的最大特点是孤独。最终成为一个传奇,成为拯救世界的最最意外,成为最终决战最最关键人物,也拯救整个大陆。
  • 神棍先生

    神棍先生

    当过特种兵,种过荒凉地,干过保安,卖过膏药。疑似安心又好用的配送神明。幽灵,杀生石,吸血鬼,恶灵,上古生物,尸……一个又一个怪异不断出现。而对于神棍来说,都是工作,都是钱呐。
  • 经典男孩的日记

    经典男孩的日记

    爱如果能天长地久,谁还在乎曾经拥有,但在一个只相信曾经拥有的年代,爱怎能够天长地久!——经典男孩
  • 毒步天下:嚣张大小姐

    毒步天下:嚣张大小姐

    前生唐门精英,今世落难千金。陷害她的,算计她的,她全部奉还,以牙还牙。练武奇才,全系魔法师,天才召唤师,这些称号她照单全收,纵横异世,毒步天下!只是谁来告诉她,如何摆脱一门早就过期的娃娃亲?他天纵英才,冷傲不驯,却独独对她一往情深。她逃,他追;她打劫,他数钱;她放火,他添柴;她杀人,他收尸……某女终于烦不胜烦,“你到底要干什么!”某男悠悠答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