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3000000010

第10章 第十课 上什么样的大学与创业成功与否无关

上什么样的大学与未来成功无关。

--俞敏洪

确实,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他们自卑最根本的问题来自他们没有上过什么好大学,甚至没有上过大学。对此,俞敏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点谈道:"上什么样的大学与未来成功无关。"的确,作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俞敏洪曾作过统计:在创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当中,北大、清华、复旦等顶尖高校毕业的只占5%,普通大学毕业的却占了80%。俞敏洪说,上北大、清华和上普通大学前途是一样的,北大、清华可能会好一点,从那里毕业后可能1个月3500元,普通大学1个月也许只有3000元左右,就是哈佛大学本科生,1年收入也只有5万美元,硬资格带来的差距并不大。未来的增长更多的是靠软资格,也就是你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及所创造的价值。软资格的获得,是依靠未来生活中知识、经验、智慧、能力的积累以及面对生活的勇气,前提是要有强烈的上进心。这正如青春与年龄无关一样,一个人尽管到了六七十岁,可是依然有着自己梦想和追求,他的心态是年轻的。相反一个人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过一天算一天,尽管他只有30岁,却跟青春无缘。

博士迈克尔·科菲分到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研究所,成为该研究所学历最高的人。

有一天,迈克尔·科菲到研究所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迈克尔·科菲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约翰·杰尔曼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飞也似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迈克尔·科菲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约翰·杰尔曼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迈克尔·科菲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阵子,副所长詹姆斯·戈恩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迈克尔·科菲更是差点昏倒。

迈克尔·科菲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就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研究所又太远,怎么办?

迈克尔·科菲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迈克尔·科菲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迈克尔·科菲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迈克尔·科菲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壳牌石油公司的德格认为:"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作为公司领导不要一味地要求高学历,学历并不能真正说明一个人的能力,真正的能力应该是从工作中学习、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而作为员工个人也不应该因为自己有较高的学历而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其实这样做是根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因为员工所拥有的学历只能是说明这个员工所学的纯理论性的知识的标志,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员工的能力,员工的工作能力是需要在工作中培养的。一个人仅仅拥有高学历,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么高学历同样分文不值,也不会被人看重。所以说,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一定要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要让员工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马云把激情写进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他说,年轻人都有激情,但年轻人的激情来得快去得更快,持续不断的激情才是真正值钱的激情。你可以失去一个项目,丢掉一个客户,但你不能失去做人的追求。这就是激情。失败了再来,这就是激情。马云艰难的创业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听马云讲述!

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那时,中国已经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我经常为他们充当免费导游,在带他们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我。外国游客带给我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

另一件使我发生根本改变的事发生在1979年。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我们一起玩了3天,后来变成了笔友。1985年,他们邀请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我于是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在我出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国家。当我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我高考考了3次,才被当时杭州最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现在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录取。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120元,相当于12~15美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

我借了2000美元,创建了这个公司,当时我对个人电脑和电子邮件一窍不通,我甚至没接触过键盘。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自己是"盲人骑瞎马"。我们与中国电信竞争了大约一年,中国电信的总经理表示愿意出资18.5万美元,和我们组建合资公司。我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

遗憾的是,中国电信在公司董事会中占据了5个席位,而我的公司只有两个席位,我们建议的每件事件他们都拒绝,这就像蚂蚁和大象博弈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我决定辞职单干。那时,我得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offer,负责运营一个旨在推动电子商务的政府组织。

我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1999年,我召集了18个人,在我的公寓里开会。我对他们讲述了我的构想,两个小时后,每个人都开始掏腰包,我们一共凑了6万美元,这就是创建阿里巴巴的第一桶金。我想建立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因此选择了一个全球性的名字。阿里巴巴很容易拼写,而且《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故事家喻户晓,很容易被人记住。

当时,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个"三无"企业,无资金、无技术、无计划,但我们最终存活了下来。我们每一分钱都用得非常仔细,公司的办公地点就选在了我的公寓里。我们1999年从高盛获得了资金注入,2000年又从软银获得了投资,公司的规模开始扩张。

我们能取得今天的地位是因为我相信一件事:全球视野,本土能赢。我们自己设计业务模式,我们主要关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赚钱。我们从不向美国拷贝经营模式,像许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那样。我们关注产品质量,我们一定要实现"点击,得到。"如果不能得到,那就是垃圾。

我说阿里巴巴曾犯下一千零一个错误。我们扩张得太快,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我们不得不裁员。到2002年,我们拥有的现金只够维持18个月。阿里巴巴网站的许多用户都在免费使用服务,我们不知道如何获利。于是我们开发了一款产品,为中国的出口商和美国的买家牵线,这个业务模式拯救了我们。到2002年底,我们实现了1美元净利润,终于跨过了盈亏平衡点。自那以后,公司的经营业绩每年都在提高,现在阿里巴巴的赢利能力已经相当强。

我在那些黑暗日子里学到的一课,就是你必须保持团队的价值、创新和视野。只要你不放弃,就仍然拥有一线机会。当你的力量还很渺小的时候,你必须非常专注,靠你的大脑生存,而不是你的力气。

上市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上市的时机选择正确。我们的B2B公司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市场环境也比较健康,公司管理也很强。阿里巴巴在中国香港的成功上市证明:内地的企业也可以在香港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和高水平的估值。

我的打算是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让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在网上进行所有的交易。我们还与雅虎合作,进军搜索服务领域,并且开通了网络拍卖和支付业务。我希望创造100万个工作机会,改变中国的社交和经济环境,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事实上,对于那些创业者来说,应该放弃名校的光环,尽管如今越来越看重出身,很多地方院校的创业者常常抱怨会遭遇歧视,对很多出身非名校的创业者来说,马云的成功故事总是最有鼓动性的。经过3次高考才被杭州师范学院(现在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录取的马云毕业后当上了一名最普通的大学教师,拿着每月100~120元的微薄工资。他曾应聘过不少工作,但一直被拒之门外。机缘巧合,几年后,马云用借来的2000美元,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在之后的那些年里,经过不断努力,他一手创建的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大的B2B网站,并成功在香港上市,作为CEO,马云一举成了亿万富豪。仅200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的营业额就达1.29亿美元,净利润3900万美元。

其实,出身于非名校的精英并不只有马云。在两院院士名单中,化学工程学专家李洪钟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生态学专家方精云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物理化学家姚建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恩多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而南华大学、长江大学、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人们眼中的"非名校",也都培养出了院士。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俞敏洪曾向媒体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国内近千名青年企业家中,只有10%毕业于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80%均毕业于国内普通的大中专本科院校;其余10%的青年企业家,学历从小学到高中不等。按照《华尔街日报》两年前公布的一份统计,当今美国的500家大公司的CEO当中,只有10%毕业于名校。比如,全球沃尔玛总裁LeeScott毕业于堪萨斯州的一所州立大学,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ulOtellini毕业于旧金山城市大学,埃克森石油公司的CEO--RexTillerson毕业于得州大学。可见,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领导能力和渴求成功的愿望和行动,比一张名校的文凭更为重要。

同类推荐
  •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 这样的员工最抢手

    这样的员工最抢手

    本书为大众读物。本书用条理明晰的理论与鲜明生动的个案,说明了成为最抢手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与才能,为职场人士达成职业理想提供了一条迅捷的路径。
  • 善心做人 凡心做事

    善心做人 凡心做事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从懂事起他的爸爸妈妈就通过各种方式教导他去做一千善良稳重、品格高尚的人。但是男孩逐渐注意到,身边总会有一些孩子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自己的事情总要别人代劳,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时间长了,他开始怀疑爸爸妈妈的话是否正确。直到最后爸爸妈妈和当地一位很有威望的神职人员探讨了小男孩的问题。善良,甘于平凡,做一个善良的人,以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过一生就是幸福的源泉。
  •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在当今中外的政坛、商业、学术、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新女性,如杨澜、靳羽西、巩俐、撒切尔夫人、赖斯、菲奥里纳……她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功绩、举止、美丽等,谱写了新女性的新篇章,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无限风采和魅力。
热门推荐
  • 雷霆尖兵

    雷霆尖兵

    我是一名承受了百年孤独的男人,回到地球只为寻找那早已远去的兄弟情,从而打造那名垂千古的传奇。
  • 潘司空奏疏

    潘司空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宇宙立方之雄霸万界

    宇宙立方之雄霸万界

    一个现代特工从金庸武侠世界开启传奇之旅的故事
  • 妖怪都市生活录

    妖怪都市生活录

    跟随不靠谱老爹前往异国,李凌被咬变成妖怪。四年间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原来妖怪也能琴棋书画精通。四年后回国,一个身份已经完全不一样东方少年,将要演绎一场怎样风云变幻。——唔,忘了说了,我现在可是黑暗议会吸血鬼部议员之一哦!好吧,这就是一个东方的少年,变成吸血鬼后,玩转地球的故事……
  • 夜光光的爆笑江湖:神偷公主

    夜光光的爆笑江湖:神偷公主

    真正的神偷做了神捕,神捕退隐江湖,于是收了古灵精怪公主为徒,公主劫富济贫,行走江湖,夜不归宿,美名其曰:体察民情。实际则是:逃婚。她不愿意接受政治婚姻,哪怕对方帅的一塌糊涂。然而有偷必有捕,奇迹的是他们成为了搭档,他一袭白衣站于屋顶,她一袭黑衣游走于“财房”,她偷窃,他望风,她将银子盗走,他将贪官伏法。于是,在那场神偷和神捕的追逐里,忽然发现,自古,神偷都逃不过神捕。
  • 宿世繁花

    宿世繁花

    本作为同人小说,根据动漫作品【犬夜叉】续写,主角是作品中的人气角色——桔梗是一篇重生小说,借此小说纪念我所钟爱的动漫角色,望大家喜欢。
  • 星落九千

    星落九千

    荒芜的情,无情的剑,泪落九千。生命中的努力只为追逐你以离去的步伐和我始终如一的心。
  • 我的邻居小女生

    我的邻居小女生

    从小到大他对她一点也不友好,老是喜欢偷亲她后,还不承认,要他教自己弹吉他,还要收学费,出去登山几天没人影,害得她大哭一场,真够丢脸了,要他陪考还要理由,等自己考完出来,他竟然问是不是考砸了,不过,他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哈!哈!哈!……
  • 万古冰封

    万古冰封

    人生沉浮往复,当红颜白发,回首已是百年身;沧海变换桑田不再,当天骄老去,千载岁月曾记否;斗转星移,当至尊归道,万古一念间……这长生路上,他依然埋首前行!
  • 修仙界的魔法与侦探

    修仙界的魔法与侦探

    一个贵为魔法帝国的皇子,在一场叛乱中传送失败降临修仙世界;另一个是明察秋毫、智力爆表的小侦探,被宗教祭祀灵魂逃逸到同样的世界。两个不同的人,三个不同的世界。魔法师用皇族的尊严告诉你法术的力量不可小觑。侦探家用智慧的艺术宣扬修仙界也需要讲逻辑。力量不够,智慧来凑,看两个小伙子是怎样在修仙界悄然成长。再不灭我,就来不及了......全新双主角共成长题材,新手作者,谦逊报道(目前存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