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20

第20章 梦回怀星堂

吴宽、王鏊、沈周、陆完、葑门二朱……

病中的祝枝山,回想和几位过世长执杖履相随的景象,他们的道德、学问、风骨和勋业,以及对他的识拔与教诲,一点一滴地,从他的心里扩散开来,萦绕在他的眼前。

那年,他三十五岁,冒着十月下旬的严寒,往访沈周于相城。年近古稀的石田老人,和他把手同行林中。透过稀疏的林木,阳光洒落在枯叶上。他们颀长的身影,被树影和起伏的幽径分割得零零乱乱。那是他中举后的第三年,脱掉襕衫的喜悦,已逐渐为春闱的失意所掩盖,心灵的沮丧,仿佛满地的枯枝和败叶。但这位谊介师友间的隐士,却对他的器宇和才华,满怀信心:

“……君今文名将盖代,踪迹所至人争迎,青袍猎猎风满袖,知者重者无公卿。……”(前已引录)沈周在赠诗中写道。

对于祝枝山的史学造诣,沈周也赞赏不已:

“……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骞……”(注一)

沈周的期许和勉励,言犹在耳,但时光飞逝,转眼他也到了暮年。“左丘马班”,回想生平的际遇,祝枝山感到无限感慨。

“……对树常疑屋,寻芳不辨柯。临觞更唤酒,披穀妄称罗。察耳因嗟蹇,寻声却悮骒。回身避石兽,挥策叱铜驼……”(前已引录)以长诗幽默朱存理那双高度的近视眼而传诵一时,是沈周和他的杰作,想着“奉和沈先生戏赠性父短视之篇”中,描写朱存理因近视所闹的种种笑话,祝枝山不禁哑然失笑。

他也无时不想着存理载满书画、笔记的游艇“野航”,以及在葑门外,溪畔二株古松下面和存理一起鼓琴、弈棋和品茗清谈的岁月。存理六十岁时,枝山祝嘏诗中“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工都为后生留。”(注二)是纪实,也是为人传诵的警句。

在苏州士林,朱存理和祝枝山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同属“中间”的一代。当老一辈的硕学雅士年迈而逐渐凋零时,他们起而教导年轻后进,使吴中的学术和风雅,继续流传发展下去。朱存理当年,于所居“见松阁”一水之隔的二松树下,设“僦松轩”,接待杨循吉、都穆、祝枝山、文徵明、吴次明、唐伯虎等青年学子的热心和风范,都成了祝枝山今天的写照。在年龄上,二人是长辈与后生,在感情上,却相处如兄弟手足。王宠、陈淳、文彭和文嘉兄弟,近年频往怀星堂请益的,岂不正像当年在“僦松轩”聆教的一群?不知何时,朱存理的面影,竟和陈淳、文嘉等青春的面影交织在他的眼前。岁月轮转,他也到了风烛残年;看着自己羸弱的身体,满室薰人的药味,祝枝山不禁发出一声声长叹:

“……繄我与君,皓相逐,今我视众,如君我瞩,余霜犹几,三叹不足!”(注三)

祝枝山在怀念朱存理五古中写。

想到存理,那与存理比邻而居,却同样嗜书如命的朱尧民,也立刻浮现在他的记忆中。

青年时代的祝枝山,曾经以一首七绝戏寄朱尧民,调侃他冒雨借书的情景:

“五日冬阴雨载途,途中日日走疲奴;闻渠窃向同曹说,不信家公为借书。”(注四)

记得尧民,每听说有部难得一见的古籍,往往急得彻夜难眠。如果失之交臂,则皇皇不可终日;一旦如愿以获,立刻喜形于色,焚香瀹茗,和二三好友、后进,奇书共赏。对于葑门二朱的慈祥和风趣,祝枝山心中,真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和依恋。他赞叹两人的风骨:

“葑亦多彦,哿矣两朱,崑丘连璧,峄阳双梧。”

对于尧民的气质和笃学,他更由衷地景仰: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寒泉冬洁,菉竹秋臞,积百媚学,孰俪君劬!……”(注五)

可惜,如今一切早成过去。正德七年,尧民去世在先,翌年,存理接踵而逝,十四五年的岁月,祝枝山感到一种无可言喻的空虛和惆怅。

钱元抑、王宠、表弟蒋允晖、惠州秀才张天赋……这些远近知交,无不赋性高洁,才气纵横,像那些过世的长辈一样,为祝枝山所爱敬,也是他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小他十余岁的钱元抑,行事谈吐,进退有节。他的致仕南归,隐居漕湖,更使祝枝山觉得他是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不过退隐后的钱元抑,在学术思想上,受到京中几位翰林与太常寺同官的影响,颇从事于冶心养性的道学修为。不但弃绝一切支离的文字,而且每每以“文艺丧志”,讽劝士林好友,不要再从事于诗词书画之类的无益之学;这种见仁见智的主张,不要说别人,连他的密友文徵明,都无法接受。更令人费解的是,正值盛年的钱元抑,竟在所居之旁穿穴治冢,整备棺木,筹划起未来的归宿。这位博雅嗜古,为宦三载的鸿胪寺寺丞,虽然有如许不近情理的变化,而祝枝山对他的敬爱,却并未稍减:

“入室芝兰始见薰,也知孤陋合离群。……”从浮现于眼前,钱元抑带有威仪的面容,想到他那白云秋水般的清高节操,祝枝山搦管疾书:

“……烟霄本自冥黄鹄,城市安能驻白云。震泽晚山青历历,漕湖秋水碧沄沄;相思只借中天月,会把清辉两地分。”——《钱太常元抑》(注六)

王宠、这位忘年之交,常给他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无论他那优雅的风姿、清新脱俗的诗文、如春云出岫般的字迹,都似神仙中人,不属于污浊的人世。想以文字来描摹出王宠的神情气韵,即使以祝枝山的敏捷诗思,也大费斟酌:

“七十看花岁已残,始怜梅蕊照衰颜,河清可道遭逢易,驾俗深惭会合难。锦绣段闲藏黼黻,骊龙珠抱媚江山;欲留光彩无穷事,心绪悠悠竹素间。”——《王文学履吉二首》(其一)(注七)……

祝枝山把这些在病中怀念知己,断断续续吟咏出来的诗篇,定名为《怀知诗》;他在篇前自序:

“卧病泊然,缅怀平生知爱,遂各为一诗;少长隐显,远近存没,皆非所计,秪以心腑之真。凡十有八人,共诗一十九首。”(注八)

依照祝枝山的构想,十位存在人世的好友,将各录所赠本篇诗投赠,以为纪念。但是《怀知诗》十九首的消息一经透露,立时洛阳纸贵,纷纷向这位卧病老人索录全篇。祝枝山也就随兴之所至和当时病况,有的得到全录本,有的仅得所书赠存者诗十一首,或其他版本,不一而足(注九)。

祝枝山坐落于日华里袭美街的“怀星堂”,奠基于嘉靖元年。堂址原为其外祖父武功伯徐有贞所有。到了正德末季,中表兄弟他迁,这片环境幽静,地势高爽开阔的园地,就落到他的名下。

嘉靖二年人日堂成,请道士作醮,奏章时,有仙鹤旋导燎台的异象,祝枝山赋《鹤章》一篇,以为铭志。

怀星堂,除了为退隐家居,读书著作,会聚家人,燕请亲朋好友之外,另辟一室,奉祀儒教鬼神,其中包括西方导师、宣圣孔子、伯夷、叔齐、老子、庄子、左丘明、班固、屈原、王羲之、苏东坡、司马光……从这些神位,可以看出晚岁的祝枝山,历经人世沧桑,心灵中的信仰,已经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此外,史学家、文学家、书家以及心地光明,行为足以表率群伦的古圣先贤,都在他膜拜之列。

嘉靖三年三月既望,他以一篇《所事儒教鬼神解》(注十)来阐明他的信仰,及奉祀先圣的原则和态度。

枝山一生,为人所作的“堂铭”、“堂记”无计其数,而他那洋洋洒洒、古奧富丽,又带着几分神祕遐想的《怀星堂记》(注十一),想必经过长期的酝酿和一次次煆炼而成。

“存先庐以系思,筑新楼而萃众。”在《怀星堂记》中,祝枝山首先写出他构堂的动机。

“轩窗洞明,院落舒旷。其内则图书矗矗以周列,琴瑟闲闲而在御。筵案肆设,钟鼓静悬,月旦藏家人之仪,晨暮集高朋之驾,芝兰满坐,云霏盈耳。”开阔舒爽、纤尘不染的净洁与幽雅,勾画出诗一般的生活情境。

就日常起居而言,则极尽懒散而闲适:

“或孤据屏几、崇朝忘兴,或甘瞑枕席,逾辰乃寤。”

在学术上,面对着古贤遗册,大有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乐趣:

“周孔之礼乐,洋洋上下,渊赐之音容;訚訚左右。遨《春秋》而友辞令,蹈《战国》而参机辩。……”

沉思默想,神游宇内,那种心灵中的自由,应是古往今来,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吧:

“灵飞浑,神潜窈冥,孤若禅祖,寂如洞穴,万如纾纲,一若执象,江山不易,俯仰平远,皇羲何在?千古在目,万玄集膺,虽则一扉隔而道俗悬,百英对而今古接。”

从各种有关的文献,祝枝山考据出街里名称的由来,和曾经居住过的古贤,为怀星堂之美,下了结语,也为他生活的远景,描绘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嗟夫,择仁而处者,智也。安土乐天者,达也。求古而归契者,尚贤也;是之谓三善。有美而不知得师者,蒙也,怀居胶有将为其后之恒守者,鲁也;是之谓‘二缪’。循三善而屏二缪,居室之理,其殆庶几乎?爰用声其肾肠,登笔垣屏;时余龄六十七矣。

嘉靖纪元之五祀,苍茏驾于降娄,干丽于柔兆月,惟宵中星虚哉生魄,丁卯文成。”

推算起来,祝枝山这篇《怀星堂记》,脱稿于嘉靖五年正月初四日。同年腊月廿七日,这位苏州才子即回归道山;二者相距仅三百五十余日。其间十月,他为昆山魏诚甫书《黄庭经》时,自识:“久疾初间”,莫非是回光返照中,留下了千古名迹!

怀星堂址之选,含有保存先庐的深远寓意。精心规划的堂室与庭院,汗牛充栋的古籍,宗教、先哲及祖先神牌的设置,正是要“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为世代相传的久远打算。《鹤章》中的虔诚祝祷,《怀星堂记》中的美丽憧憬。转眼之间,仿佛一场春梦;随着祝枝山的逝世,为苏州士林和家人好友,留下无限的怅惘。

和怀星堂相比,文徵明还乡后于舍东所筑的“玉磬山房”,规模就小多了。但是窗明几净,陈设幽雅,既便于读书创作,又能与二三好友促膝谈心,度其闲适的生活,则毫无二致。山房外面,种了二株桐树,致仕后的文徵明经常在树下流连啸咏,安详散朗,人望之有如神仙。家门中,除了他原有的禁绝歌舞女色之外,由于宁王先例,及朝中所见,对于藩邸,他一概采取敬而远之的审慎态度。对于中贵人,则绝对不肯往来。

“此,国家法也。”(注十二)文徵明坚決地表示。

为宦京师虽然未久,但几年来所阅历的宦海波澜,却极为丰富,这也就更坚定了他处世的信念:

“人之处世,居官惟有出处进退,居家惟有孝弟忠信。”(注十三)

“玉磬山房”落成前后,嘉靖二年借病辞山西按察使而不就的顾璘,仍旧养疴金陵。顾璘本籍吴县,时常往来吴下。曾以哀凄的心情,凭吊故相国王鏊的园亭。在王鏊之子所栽种新花木间,流连徘徊:

“……门墙惠泽思不尽,踏遍三槐树下苔。”——《游故相守溪公园亭见中舍君新栽花木》(注十四)

痛感弘治以来,多少光烂耀目的文学家及诗人,纷纷凋谢;尤其吴中好友徐祯卿、唐伯虎、都穆、祝枝山等。惟恐斯文流散,如孔子所说的:“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顾璘正著手辑《国宝新编》(注十五)。

《国宝新编》,只录过世的作家,存者一概未录。并各加叙赞,简叙其身世、为人及文学上的成就。赞中,一一肯定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承前启后地位。

“博士清资,冰渊斯濯。遗编荧荧,凤羽麟角。唯宝贵奇,匪以其多。有文弗粹,山委则那。”(注十六)在顾氏交游中,徐祯卿才高命蹇,是早陨的巨星。顾璘认为徐氏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贯通而成的《谈艺录》,可谓良工独苦,必将照耀千古。

对于都穆和唐伯虎两位故友,撇开都、唐间的恩怨,顾璘仍然把都穆视为淡泊的君子,在考据和著述方面都有不可泯灭的建树。有关伯虎的才华与遭遇,使顾璘不得不掷笔长叹:

“嗟嗟伯虎,孰广尔志,登台则流,牖下斯滞。生灭既一,宠辱奚惊,上善若水,是生令名。”(同注十六)

顾璘借真州蒋山卿,读祝枝山所撰《建康观云记》(注十七)后的惊叹,来反映祝氏的才华:

文不在兹乎!偏才曲学,真河伯未离龙门,难与言水也。(同注十六)

论及祝枝山的文学造诣,顾氏以为:“高者凌徐庾,下亦不失皮陆。”而其书学上的精工和诸体俱臻妙境,顾璘认为有明以来,恐怕无出其右。至于其玩世自放,傲睨冠绅,顾璘更将这位谢世未久的好友,比拟为汉代的东方朔:“汉隐方朔,明玩祝子。”(同注十六)

徐、唐、文、祝,吴门四才子,《国宝新编》中已录入其三;面对年近耳顺,硕果仅存的文徵明,浓髯满面的顾璘,敬爱之余,也感慨无任。在《赠文征仲》(注十八)五古中,对文徵明性格和为人处世的风骨,有深刻而生动的描写:

“掩面过行女,闭门拒王侯。天然冰玉操,不与思虑谋。”自少至长,文徵明于女性面前所流露出来的羞怯和慌乱,在友辈眼里,往往被视为笑柄。花前月下,或歌声舞影中,他那种对异性的僵持和畏避,又不免扫人雅兴。但经好友顾璘,独具只眼地把“掩面过行女”的畏怯,和“闭门拒王侯”的凛然气度,两相对仗,立刻显得意象鲜活,逸趣横生,也让人对文徵明端庄、狷介的性格,不禁肃然起敬,真可谓千古绝对。

“……待诏入金马,玩世存薄游。脱冠挂神武,遂返莼鲈舟。……”无论在知县、知府或南京吏部任内,顾璘性情融朗阔达,精通吏理,更勇于任事;但是,他也能急流勇退,纵情于山水啸咏之间。文徵明的挂冠来归,顾璘内心毋宁是怀着一份期待和喜悦;此后他们可以邀集旧侣,遍游名山大川,以了宿愿。

这首五古的末段,顾氏以其生花妙笔,描摹文徵明金台息影后的悠闲岁月:

“颐神击磬室,放歌埋剑丘,掉笔弄图画,尽掩松雪俦。乃惊铁石肠,遗韵仍绸缪;伯阳信龙物,变化不可求。”

“伯阳信龙物,变化不可求。”从这首诗的尾韵,隐约可见文徵明在顾璘心目中的评价,堪居“吴中四才子”之首。

久违了,虎丘。

文徵明困处京师的后期,魂梦中所思念的,无非吴山、笠泽、横塘以及苏州城内外的古寺。

嘉靖六年三月十六日,当他登上虎丘码头,走在石砖铺成的朝山路上,真有一种虎归山林,游鱼入渊的快慰。林木中的鸟啭,飘过千人石上的阵阵暖风,可中亭畔的花香,无不令人心醉。云岩石塔,似乎更倾斜了,经冬的檐草,使它看来有几分苍凉。文徵明信口低吟:

“灵丘石上思冷然,绀璧楼台剧目前,香林遍绕生公石,法境长寒陆羽泉。”——《虎丘春游词十首》(其六)(注十九)

暮春的剑池,依然十分冷冽。犹记那年冬天,池水干涸,沧海桑田之变,使人议论纷纷。他曾冒险持着火把,从地下石阙,进入深不可测的石洞,想一探究竟。千载相传,秦始皇南巡,发阖闾墓,凿山求剑因而成池的故事,随着阵阵冷风,浮现在他的脑际。唯恐火尽无法出洞,只好拾块墓砖半途而返。转眼,已是十五六年前的旧事。看着汩汩而流的寒泉,文徵明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当日同游者,今日尚存几人?宦游乍归的文徵明,不禁为之黯然。

赴京前一年的五月,也曾偕王宠濯足于此,并作山水扇为赠;至此亦已五易寒暑。

“富贵别离易,贫贱去住难,游子起蓐食,尽室惨不欢”(前已引录)咀嚼两年前王宠送王守的诗句,那种离别的酸楚,再次冲上文徵明的眉心。王守虽然喜得释褐,但憔悴多病的王宠,却依然困于场屋;年逾而立的长子文彭和二十七岁的次子文嘉,又何独不然!功名路上的忧喜得失,真是一个难解的谜题,文徵明心下,一片迷茫。

同类推荐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 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年轻始就与父、兄、弟等人登上隋末群雄逐鹿中原的乱战的舞台上,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又以无比的气魄与军事才能,统率部曲,平定国内多次割据势力,使得李唐政权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于武德九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兄长建成及弟弟元吉,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同年,李渊让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年号“贞观”。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罗曼·罗兰 契诃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曼·罗兰 契诃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龙应台、董桥等服膺的文学大家余光中亲自审定的自述文集,全面解读余光中的人生历史和心灵史,展现余光中对故土、对亲人、对诗文、对文化的赤子丹心。这是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文学多面手用散文写就的一阕“乡愁”。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对了解余光中先生的生平、文学创作有重要价值。
热门推荐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耽美同人,CP向为1827/云纲,慎入。
  • 超强搜神系统

    超强搜神系统

    地球吊丝青年,看树下野狐的“搜神记”死去,却魂穿神魂小千界,得到《超强搜神系统》,从此废材脱变,世界爆走。
  • 突破禁锢

    突破禁锢

    地球大灾难300年过后,一个天才修炼者‘龙惊天’,为了打破境界上的瓶颈,跑去和麒麟战斗,刚突破瓶颈还没来的及体验新境界就被一个巨龙给拍死了,原因是巨龙睡觉被他吵醒了,由于灵魂强大而没有被拍碎,机缘巧合之下到了斗魔大陆,且看他如何在异界达到达到前世今生的目标‘空间主宰’。灵术境界:灵者、灵师、大灵师、灵王、灵皇、灵尊、灵帝、灵圣、伪灵神、灵神、空间主宰(体修)。体术境界:体者、体师、大体师、体王、体皇、体尊、体帝、体圣、伪体神、体神、空间主宰(灵修)。魔法境界:魔法学徒、魔法师、大魔法师、王魔师、皇魔师、魔尊、魔帝、魔圣、伪魔神、魔神、至高魔主斗气境界: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王、斗皇、斗尊、斗帝、斗圣、伪斗神、斗神、至高斗主
  • 杜门毒女

    杜门毒女

    她的容貌,不算倾国倾城,却倾了他的心;她的才智,不算风华绝代,却算计了天下。她为求生,代嫁他府;他为夺权,韬光养晦。一场隐瞒与阴谋的婚姻,又乱了谁的心!他日,他登上帝位,她却潇洒离去。待他认清自己的心,却发现她的身边早已有了另一个他,两人十指相扣。她,无意入江湖,却陷入江湖纷争;他,邪教魔头,亦是她不愿提起,也不曾相见的师兄。同过生,共过死。他的无情终因她而化为绕指柔,她的冷清也因他而化冰为水,透出暖意。美人泪,划过脸颊。目光注视的是谁?又倾了谁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欢喜冤家,傲娇校草求抱抱

    欢喜冤家,傲娇校草求抱抱

    第一次见,她是给他送快餐的跑脚小弟,好心送东西上门,却被当成了那种女人,她的咬牙苦逼认下了。第二次见,她神志不清把仇给报了回去。她喝得万酩酊大醉搂着他在跳舞,还勾着他的下巴酷酷地说道,“美人,给爷来支肚皮舞,不要怕,爷会负责的。”第三次,开学大典,他穿着球服来砸场子,结果她一个不留意绊了他一下,让他在当场摔了个狗啃泥,出了个大糗。从此他们的梁子结大发了。
  • 季汉再起

    季汉再起

    东汉光武帝对世族、豪强的妥协,导致世家、豪强、士族的坐大,最终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后任天子时常夭折、短命。能够成长成人的皇帝为了平衡或铲除重臣拿回自己的权利和威严,不得不更加依赖宦官。就在这种相互搏弈中,东汉朝庭日渐虚弱、腐烂。世族、豪强为了稳定、壮大自己的家族,不择手段对百姓土地进行掠夺、对中下层进行打压。再加上天灾,百姓无路可走,不得不起而进行反抗。就在这反抗与镇压的过程中,萌生了一些野心家。终于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东汉朝庭也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失去了控制。最后,豪强奋起、诸侯争霸。正在这时,一个小人物的命命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大汉的命运,历史也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点,让大汉重新雄起。
  • 冷王追妻公主你别跑

    冷王追妻公主你别跑

    出身好,样貌好,个性好,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吗?答案是不一定。安乐的前世告诉我们:家世,美貌,温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眼睛够亮,鼻子够灵,是否遇到那个对的人。重来一世,安乐,你的眼睛擦亮了没有?
  • 血族千年之战

    血族千年之战

    十几条人命,狂魔掀起血域危机,千百年的轮回,他乡难寻伊人踪迹,会是谁干的呢?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真相正在慢慢浮出水面…………
  • 霸道总裁爱上小职员

    霸道总裁爱上小职员

    刘小峰是CR集团的一名小职员,在一次偶然下遇到了公司的李子金总裁,看刘小峰是如何追求她,请看章节
  • 月涧禅师语录

    月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