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3600000024

第24章 研究报告书

研究期限自二十九年八月至三十年七月

本人在校任教至二十九年七月又满六年,适逢学校应同人之请求,恢复休假及国内研究之条例,乃草具计划书。蒙校方审查通过,得休假留国研究一年,至为欣幸。良以本人所治者为中国文史之学,古今载籍浩繁,而且息息相通。吾人为教课所囿,所读往往局于一隅,又于大部书籍,平时只是翻阅,无暇细读,甚盼得较长之休息时间,以读平时所想读而未及读之书,以增学养。又本人所想及之一二编纂工作,平时无暇为之,盼能在休假期间加速进行也。余得休假,对于研究地点,初无确定之意见。本拟随校研究,是以留住昆明至九月中。嗣后因种种原因,动念赴上海一行。学校对于休假教授固自有许其离校也。当时之种种原因略如下述:(一)本人亲属,战后颇尝流离转徙之苦,一部分转道至滇,一部分转道至沪。不但多年暌隔,想望甚殷,且生活(费用)高涨,两地供给为难,必思合并之道。而母氏年高,不乐居滇,极盼余利用假期送其回籍。余三年中,由湘入滇,与学校共患难,此举亦出人情之常,盼学校能原谅。(二)余之全部书籍,寄存北平。用惯之书不在身边,即觉不便,但此时由平寄书,只能邮寄到沪,不能至滇。(三)其时昆市有疏散人口之令,本人欲城居则不安,村居则不便工作。(四)其时学术机关有议及迁徙者,余恐中央研究院、吾校及云大之书籍皆他徙,即无参考之便利。(五)新书出版,皆在上海。寄滇邮包十分困难,而古刊本除北平外,亦以上海公私藏家为多。如近时所出明钞本大批戏曲书,亦在上海,本人极想一见。余甚愿利用假期往书多处休息也。有此数因,匆迫就道,于十月初到达上海。此举为得为失,固难言之,但在当时则得多而失少。其后住居法界,距离两私家图书馆皆近,本人除往来图书馆外,不作任何之活动。又得友人之助,时以珍本书籍惠借,颇长见闻。对于计划中之研究工作,亦得顺利进行其一部分,此可告慰者也。

今将一年内之研究工作,分类报告之。

(一)阅读。原定计划余于此年内拟多读史书。原定读唐书及《宋史》。因系中原有唐宋文一门,久因乏人而停开也。以两史卷帙浩繁,《宋史》尤为芜杂。余于政治史无甚趣味,择其有关于文化部分读之。余于新旧唐书及《宋史》,皆读其本纪、礼乐志及有关于文学诸人之传记。于新旧唐书,比勘异同。于《宋史》则取宋人笔记中之材料,剪贴抄录成册,随时参较。丁传靖之《宋人轶事汇编》收罗诚广,但其中亦有疏漏及删节之处,余偶有所见,辄为增补。余思宋代文人传记可以利用宋人笔记中材料改写之,但此事体大,亦不得优闲之时间,渐渐为之,余但搜集若干之材料,以自满足。余于北宋末年及南渡之际之史实,极为留意,曾用极大之耐心读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费时一月,如读一篇长篇小说。又读南渡小书数种及熊克《中兴小记》。余思作《花蕊夫人宫词考证》,遂涉猎《五代史》、《十国春秋》、其他有关于蜀国之史料,能见者悉为披览。

此年内于经书中唯读《论语》一种,以刘宝楠《论语正义》为底本,取皇疏、《经典释文》、朱注之可采者,择要抄缀于眉头以自观览。案头无《清经解》,故未曾旁搜远绍。吾读此书暂为修养之用,偶有所见,不过数条,亦不知古人已言否耳。武内义雄新出《论语之研究》一书,颇多新颖之见,余力尚未能批评其得失,甚佩其用力之勤也。

两年以来,于词曲中之宫调问题,似有所悟,尚苦未能彻底解决。凌廷堪《燕乐考源》及陈澧《声律通考》两书,常置案头,随时细检。其得失尚能言之。国外学术界所盛传之印度《七调碑文》,载于某杂志中。余知河内远东学院有此杂志,此次过越,本拟一往查阅,后未能如愿。上海公私藏家,均无此书。北平图书馆所藏《左舞谱》,常萦梦想,到此后仍不得见。某日,知此间友人新得《乐学轨范》一书,即刻托人介绍往观,讵于数日前已转赠他人,竟不得见。于是对于宫调问题之研究,因材料不足而搁置。但余于论乐之书,遇见即读,随时抄摘材料。盖中国诗、词、曲三者与音乐之关系最为密切,不容不穷究也。

北平旧有书籍,已有一部分寄至上海。余斗室中尚放置有《丛书集成》半部,取之不尽。所读杂书甚多,今不殚述。

(二)写作。往往计划写大书,但无沉潜之魄力以赴之,空有材料及计划而已。此年内写短篇文章若干,其中亦有应普通刊物之征稿而写,固不足以言著作。姑列其目:

一、《论中学国文》

余担任大一国文多年,其感想为欲在一年内使学生有多少进步,其事甚难。国文教学应着重在中学。奈中学国文课本大抵芜杂,且有好高骛远之病,而教部规定标准又忽略语文训练之意义。此文长万言,为中学国文一课程作通盘之筹划。见解或有偏处,但皆由衷之言,为余多年所想,非一时敷衍之作也。

二、《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笺注》

余拟选唐宋文章若干篇,加以详细之笺注,使学生能作自修古文之用。以此文为嚆矢。因恰读《宋史》及《建炎系年要录》等书。此文不但详清照夫妇之身世,并详南渡之际乱离状况,可以作文章读,亦可当历史读也。所注有浅者,但解释文句,亦有细密之考证。对于清照再嫁问题,不及详论,当另为文。

三、《谢绛寄梅殿丞书笺注》

此文性质同前篇。谢绛为北宋古文名家,但其作品流传极少。此书记其与欧阳永叔、尹师鲁等同游嵩山,实为艺苑之盛事。余以《登封县志》及梅《宛陵集》诸书笺证之。

以上三文见师范学院与开明书店合办之《国文月刊》之第一卷二、三、四各期。

四、《评怀履光氏中国墨竹书画册》

An Album of Chinese Bamboos为Toronto大学中国考古学教授William C。White氏所著,列入其博物院丛书第二种。此文应袁守和氏之托而写,见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二卷第三期。怀氏此书不逮其丛书之第一种,也不及其后之第三种。因此书主要部分为研究陈霖之墨竹数帧,根本陈氏非有名之画家也。西人于中国学问用力虽勤,而隔膜殊甚。余不便显为指斥,但略举其谬误数端,草草为介绍之文耳。

五、《跋明正统本丁鹤年集》

书为毛晋旧藏。此文应上海某藏家而作。丁鹤年,西域人,为元末遗老。其诗集除明正统本外,另有元刊本,黄荛圃极推重之,以为高于明本。今琳琅秘室丛书本即翻元刊者。余以琳琅本校此本,即知元本实不及明本之完全。如元亡后丁氏所作感愤时世动家国之痛之几篇,极为重要,皆元本所无。则荛圃诸公未免谬赞矣。(未发表。)

六、《谈京本通俗小说》

京本通俗小说为缪荃荪所刊,乃宋人短篇小说总集之残本。论白话小说,此为近古,在小说史上地位极高。但此书年代尚无定论。今考此数篇确为南宋说书人所传,真是宋人笔墨,毫无问题。此数篇小说中之人物背景,余以宋人笔记中之材料互证之。此文本为学报或其他吾校刊物而写,但戴望舒君索稿甚力,不得已而付之,且特为写成较通俗之考据文字,发表于香港《星岛日报》副刊《俗文学》之第二十三期、二十四期。戴君答应余在《国文月刊》可以转载,但今尚得有若干材料可以补充。

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

自宋以来,皆以花蕊夫人为后蜀孟昶妃费氏。至清代学者俞正燮氏稍稍致疑,而未下定论。余于数年前即想及此问题,但未暇细究。今读《十国春秋》及关于五代蜀国之传世史料,始发现夫人实为王建妃徐氏。根据此点以观,则其宫词中所言之楼台殿阁,皆可考出,盖为摩诃池上之建筑,一一可知者也。遂写此文,附以宫词之定本。余在半年以内见宫词之明刊本四种,皆互有异同,又以《全五代诗》、《全唐诗》、《全蜀艺文志》、《成都志》、《蜀中名胜记》、《宾退录》、《江行杂录》诸书参校,勒为定本,又附以诸本次第之表格。考证部分已完成,唯校勘部分,因访洪迈《万首绝句》一书未得,虽大体已完,终有遗憾。尚拟稍待发表。(未发表)(编者注:此文已于一九四七年刊载于《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八、《沈括〈梦溪笔谈〉中论乐律诸条之笺释》

笔谈于雅乐俗乐并有论述。余草《宫调之研究》一文,因材料不足而搁置,于是局部整理自己之札记。笔谈之论天文历算各条,闻有某氏已为笺释,余于乐律数条稍有所见,因为笺出之。沈氏时代在北宋,其书之涉及宫调,较张炎《词源》为古。王光祈音乐史对沈书似有误解处,不可不辨正也。(未完成)

(三)校录。此间公私藏家,不乏善本,偶以见示。但余于目录校勘之学兴味不浓,此年内亦未暇作校勘之役。兴味所及,偶作数种。

一、校定王建、花蕊夫人、王珪三家宫词。

二、以天一阁钞本《录鬼簿》校录于《楝亭十二种》本《录鬼簿》上。因天一阁钞本当时所印甚少,竟已买不到,遂借友人所有,迻录于楝亭本上。

三、相传辛稼轩所撰《南渡录》虽是伪书,不失为南宋人之说部,实为《宣和遗事》所本。余得一清初钞本,以校坊刻本,颇有异同。(年前曾校定《宣和遗事》一种,不幸在由滇寄沪之邮包中遗失。)

(四)编纂工作。此项工作,余请徐家珍君襄助,分工合作之。徐君为之江大学国文系毕业生,治音韵之学,闲居在此。余略给资助,使其帮我工作。

一、关于戏曲方面宫调之整理,已制成者有:

a。董西厢所用宫调曲牌表。

b。刘知远传所用宫调曲牌表。

c。明代传奇所用曲牌表。已抄录开列者有三十余种剧本。

二、历代俗语之采辑

a。宋元明清人笔记中之俗语材料,余以前留意收集,剪贴抄录成册,但新集不多。原定在此年内广为收集,其事略有挫折。因余离滇时,闻人言,随带书稿,有若干不便,乃决定全付邮寄。因滇越邮包不通,所托之人将笔记本、剪贴本等付航邮,因寄费太贵,其余若干种书籍挂号走滇缅路。其结果,航邮者到达,走滇缅路者久候不至,必已遗失,追问无消息。此类书籍中即有宋元笔记近六十小册。余已读毕,预备剪贴者也。于是不得不重购重读,故进行甚缓。宋人笔记已竣事者较多,元明以下暂缺。

b。《元曲选》中俗语之抄摘。此在原定计划书中,但亦遇到困难。商务所印《元曲选》已不可得,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所出是排印本,其中不免有误字,且曲文多断句错误。倘余自为抄摘,勉强可用,托人作终不放心。因此待余北平旧有书籍寄到,方使徐君为之,故今年春末方开始。余意欲将全部俗语录出排比,以成一词汇。工作太繁重,非现有人力物力所及,故将普通俗语、与现代语完全相同者略去,但抄摘其特有之俗语。截至七月底,摘完近四十个剧本,尚未及全书之半也。

c。长篇小说中之俗语。《水浒》、《红楼》书太大,尚未动过。《水浒》已有人作,零碎见杂志中发表,未见全书之发表。《儿女英雄传》余前年已摘录其俗语之特别者,此年内加添《儒林外史》一种。

关于上列两项工作,第一种因余之兴味在研考宫调,牵连及曲牌之各个起源问题,因此必须下一番功夫将各种剧本中之曲牌罗列出来,以观其先后因袭也。第二种俗语之采集,则因感于目下词典之详于文言典故,忽略俗语。思随时留意材料,作成札记,以继《通俗编》、《恒言录》、《证俗文》等类书籍。余的目的,仅此而已。前人笔记中之材料有限,往往读毕一书,不过数条。编辑字典者,未必肯一一读之,故余愿为留意。至于整部书籍皆俗语之材料,古者如《景德传灯录》,近者如《水浒》、《红楼》及其他小说戏曲,则必须有研究机关,逐部编制词汇,方为理想。余力所不及,即偶然摘采,不能详尽也。

[附言]至卅年七月底,余休假期满,亟思返校。自七月中至八月底,月余之时间,费于探询道路及约伴同行之事。结果遭遇若干之困难,不得不暂为停留。困难甚多,主要者(一)道路困难,(二)经济问题。关于前者:因欲携带行李书籍,故直航或半程航行之道在所不取,且其时托人在港问询,只能得一个月后之飞机票。绕道仰光则护照难办。广州湾一道,道路悠长,既极辛苦复有随地停留之可能。伴侣中有欲避免此道者。其时复值雨季,闻亦不甚畅通。关于后者,则因生活增高,吾人月薪所入,仅供维持一家数口之食用。欲抽出二三千元以为旅费,又须预措若干款项以安家用,超出余能力之外也。因此暂为停留。九月初,此间暨大来接洽约至彼校国文系兼课数小时。余对行事既无把握,为维持生活计,不欲失此机会,遂允之。声明时间先定半年,或不到半年而欲行者,可以请人接代。于九月中致函吾系代理主任闻先生,告以此事,请其斟酌,向校请假半年。

在此停留之时间,余仍得利用此间之书籍材料以进行工作。附此报告之。

暨大兼课之课程中,有一门课程为“四史及晋书”,因此余得细读《晋书》之若干部分之机会。余仍读《本纪》礼、乐两志及有关于文学之各人传记,并读其载记部分。以百衲本廿四史中宋本及殿本参校。作读《晋书》札记数条。

此间有人藏西人关于汉学及东方学书籍甚多,此类书籍,余已数年不得见。因友人之介,得随时借读之便,甚为愉快。因读Hudson:Europe&China一书,发生对于Issedones及Hyperboreans研究之兴味。赫氏意为前者是乌孙,后者指中国也。因借得Herodotus之Lawrence氏之详注本(此书极难得),细读其第四部分。此部分详叙希腊人关于Scythia之知识,为中亚史或西域史之第一章,余择要译出之。余意Issedones即中国史中之月氏,而Hyperboreans则为希腊神话所有,等于中国神话中之西王母之类,未必能确定为中国也。余假得关于Scythia之考古书及关于中亚之史地考证书共数十种,择要读之。近始稍有头绪。此门学问,尚是十数年前在研究院时受陈先生之熏陶而感兴味者。人事悠忽,懒惰无成。不图于此得休假之暇,重亲此类书籍,而以前研究院之规模消歇已久,吾校图书、师友均散,不胜感慨系之矣。

(写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据手稿整理。)

同类推荐
  • 爱·教育

    爱·教育

    本书是成都市“爱心的传递——师德大比武”教师文集。收集了数十篇教师写教师、教师些学生、学生写教师的优美记实散文,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赞美了一个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弘扬了正气,唱响了主旋律!
  •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内容围绕海宁潮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整合。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战争童谣

    战争童谣

    年轻士兵最后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那株针茅草。雪白的绒羽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晶莹而寒冷,如同一股银色的火苗一串串升向天空。年轻士兵当时就躺在它的下面。粗糙的叶梢轻轻舔着他的脸,银火苗溅落的星星点点装满了他眼中的全部世界……
热门推荐
  • 异世恋歌,真爱哪里逃

    异世恋歌,真爱哪里逃

    什么情况我居然又穿越了?刚满十八的花季少女黎袅袅在这占有高科技的二十一世纪,悲惨而销魂且壮烈的输给了一扇门,然后便消失在了二十一世纪好不容易穿越了居然穿到这鸟不拉屎的古代,没有手机和wifi这也就算了,居然还是这么个随时可能嗝屁的人身上?好不容易日子有所好转了,居然又一次的穿越了?十八明明是花季少女最美好的日子好吗?老天爷,你粗来给我解释解释你是故意折磨我呐,还是和我开玩笑呐?这玩笑不好玩好吗?什么?!还什么必须得到真爱才能阻止我再次穿越?我靠,我这造的是什么孽啊?还有这鬼孽妖精能不能离我远点啊?不可以用美色诱惑我啊!用美色诱惑人可是犯法的喂!我可禁不住这么个大帅哥的诱惑啊!
  • 晓谕天仙

    晓谕天仙

    三千里蛮荒,乾坤颠倒,男女易位。在这里,男人既要上得厨房,又下得了厅堂,还要吃得下软饭。在这里,女人既要顶天立地,又要好勇斗狠,更得要养家糊口。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来到这个世界,一代传奇就此开启……
  • 犹记当年奇仙遇到爱

    犹记当年奇仙遇到爱

    一场探险,让我们邂逅,架空的世界,原来也多姿多彩,重重波折,最后你还是舍弃了,狗血的剧情,我定会让你后悔…半神人的仙力虽不能上天入地,让你爱上我是绰绰有余的。这一生遇到你是命运,逃不开是选择,不是不爱,是不想让你受伤。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相看两不厌而已。
  • 我要去北京

    我要去北京

    一个乡下无聊的青年,看他梦里是如何去的?
  • 霸气绝轮

    霸气绝轮

    天地之间最牛人的儿子,一个人会再下去会怎么样呢!可我知道他在走之后留下了一段诗。一霸一笑应江湖,一思念破万祜。两女孽笑陪两旁,霸道无敌灭绝伦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千珏传说

    千珏传说

    这是一个鸿蒙后期的洪荒时代,是一个灵狐、邪魔和人类之间博弈达到了顶级的时代……混沌、仙罡、皇泊、狐族,齐聚登场,上演了一场正邪之间的恩恩怨怨!痴男怨女,一段轮回转世的凄惨爱情故事!
  • 静等花开:总裁的妻子

    静等花开:总裁的妻子

    从小就不合群的张静姝,习性与常人稍有异同。因为自己家族的责任,邱敏行自小就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因为两大家族的指腹为婚,张静姝与邱敏行在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情况下结为夫妇。本以为生活会平淡如水,但是邱敏行年少时的恋人莫慧娟的到来,北城大亨白鹿对张静姝的觊觎,自家妹妹邱敏珠对两人感情世界的指手画脚,这个被自家妻子温文细雨包裹的冰山男人,这个从未想过改变的秀气女子,逐渐敞开心扉,相濡以沫。新作品《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孟长卿,你既然要去告我,至少也要让我把罪名坐实了再去。”世界都开始变得撕心裂肺。时间仿佛一下子回到一年前。
  • 异世丧尸:女王嫁到

    异世丧尸:女王嫁到

    什么!我堂堂丧尸一族,居然在这个时代是不被允许的种族,不得不全部的寄居在鬼林这片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所有丧尸一族族人们听命,带上家伙,我们向人族的聚居地冲啊!二十一世纪的冷酷尸王,到了这片奇幻的陌生的大陆,从此兴风作浪,横行异世,高傲的跟所有人宣布:我丧尸一族,今儿个就屹立在世间,谁敢为敌,肉立刻吃掉,骨头当柴烧,鬼魂打上锁魂钉,钉在墙上当装饰!“王爷,外面有好多丧尸,抬着一个巨大的白色花轿朝我们这里来了,怎么办?”“废话,开门!迎花轿。”闪开,快闪开,女王嫁到了。
  • 受菩萨戒法

    受菩萨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