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6200000030

第30章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他27岁时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而出山,随后,出将入相,辅佐刘氏父子开国创业。据史载,他立法施度,选贤任能,“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联吴抗魏,征抚夷越,五伐中原,六出祁山。其运筹帷幄的风范,谦虚务实的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意志,使之成为千古流芳、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忠君爱民

早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曾派诸葛亮去江东联吴抗曹。那时,诸葛亮的胞兄诸葛谨已被吴主孙权视为“神交”,委以重任。孙权深爱诸葛亮之才,遂命诸葛谨以兄长的身份说服他留在江东为己所用。诸葛亮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劝诸葛谨和他一起效忠刘备,致使孙权大失所望。后来,诸葛谨又奉孙权之命出使西蜀,诸葛亮也只是按照接待别国使臣的礼节接待他。除因公晤谈外,从不私下与之会面。

刘备病逝之前,在白帝城永安宫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君才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我的儿子可辅,就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泪流满面地表示:臣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遵照其父的遗愿封诸葛亮为侯,开府治事,兼领益州牧。将国家的一切军政大事全都交他定夺。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先是南征平叛,七擒孟获;继而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间,副丞相李严基于他的权力、地位、功勋和威望,劝他效仿曹操而晋爵称王,接受“九锡”。他当即谢绝了李严的“好意”,并严肃地说:“如今讨贼尚未奏效,知己还未报答,就坐自贵大,这与义不合,没有好处!”

诸葛亮十分赞赏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利于后主刘禅“身正”,他常常劝他“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每当自己外出,还委以“公直”者管理宫中事宜,以匡正后主。在其《出师表》中,他就明文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后来,后主因受“小人”的怂恿,竞一度打算扩大妃子的数量。多亏“秉公心亮”的董允及时劝阻和“匡正”,才使他取消了这一念头。

诸葛亮曾多年“躬耕于南阳”,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当他全权治蜀时,非常注重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他曾招收5000名青壮年到汉中屯田,并命令汉中太守兼任督农,把农业产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为解决战争中的长途运输问题,并尽量节省人力,他又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即“独轮车”和“四轮车”。他还把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国家收入的盐铁开采经营权收归国有,专门设置盐府校尉和司金中郎等官职,管理盐业和铁器的生产。对于兴修水利,他更为关心,不但创设堰官,专门管理都江堰,还组织1000多名民工疏通河道,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流灌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保障了农业的连年丰收,使西蜀呈现出“足兵足食”、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二、严以律身

诸葛亮有句名言:“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他还多次强调:“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并从自我做起,处处为属下树立好的榜样。

在个人生活方面,诸葛亮十分简朴。他曾给后主上表说:“如今我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给有余。至于我在外任职,没有其他花费,随身的衣服伙食,全部依靠官家供给。到我死时,不可使家中有多余的帛丝、外面有多余的钱财。”在给李严的信中,他也写道:“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意思是:家里没有积蓄,妻子也没有一件多余的衣服。

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前线。临终前,他遗命将自己葬于定军山下,殡仪从简,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就行了。人殓时,要穿平常的衣服,不搞随葬器物。

诸如此类,都令诸葛亮的属下深受教育,所以继他执政的大臣们,也都为政清廉。如费祎,“雅笥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輢,无异凡人”;如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再如老将军邓芝,“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在军政要务方面,诸葛亮也严于律己,由于他错用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后,主动追究自己的领导责任,还恳请后主给予处分。他在其专门奏疏中强调:“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一举措,也对其属下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注重家教

诸葛亮早年无子,其兄长诸葛谨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他。他对诸葛乔十分喜爱,视同亲生。当时,他虽然集国事、军务于一身,常常日理万机,但总是一有空便带乔儿一起玩,以便了解他的健康、学业和品德,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教育。

有一次,诸葛亮从乔儿的言谈中发现他有些好高骛远,又性情急躁,便耐心地指出这种毛病的表现及其危害性,要求他脚踏实地,注意修养,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

不久,诸葛亮率军出征。在遥远的地方,他仍惦念着乔儿健康成长的事。于是,在百忙中又特地为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思是: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宁静来修身养性;以勤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得很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甘寂寞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心静才能学到本事;只有消除急躁,才能陶冶性情。信中所说的“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至今仍充满哲理。

当诸葛乔长到一定年龄,诸葛亮又将他带到军中,让他在战火中经受锻炼。有一次,前方粮草出现了严重亏空。诸葛亮便命他率领一支人马,往来于川陕间的高山深谷中押运粮草;还嘱咐他千万要和一般将士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严于律己,绝不能搞一丝一毫特殊化。

诸葛亮晚年时得次子诸葛瞻和三子诸葛怀。他们都自幼聪颖过人。尤其是诸葛瞻,七八岁时便能用书信同父亲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了。对此,诸葛亮自然十分欣喜。但是,高兴之余,又表现得忧心忡忡。他在给兄长诸葛谨的书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他所担心的是:瞻儿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会成不了气候。为利于他随时自警自励,又特地为他起字为“思远”。

诸葛瞻稍大一些后,基于父兄常在边关,免不了代他们参加一些礼仪活动。诸葛亮为此而嘱咐他:要“礼终则退”,不要迷恋宴乐。

在诸葛亮多方教导下,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了令人敬服的人物:诸葛乔南征北战,25岁以身殉职;诸葛瞻37岁时严拒魏国的诱降,偕子诸葛尚英勇战死在疆场。公元269年三国归晋,司马王朝为收买人心,下令访汉朝名臣之后,并赐其爵禄。当封赏诸葛怀时,诸葛怀推辞道:“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请得归老牖下,实隆赐也!”

四、身后殊荣

据资料载,诸葛亮死后,当其灵柩运到成都,后主刘禅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出城20里去迎接。后主放声大哭,文武百官乃至山林百姓,也无不放声痛哭,哀声惊天动地。后主命扶柩人城,停放在丞相府中。后来,又依照诸葛亮遗愿,亲自护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后主还特地降诏致祭,谥号忠武侯;并下令建庙于沔阳,四时享祭。

另据资料,副相李严由于严重失职,又邀功取利,诸葛亮曾将他削职为民,流放边郡。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也泪流不止,感念至深,终于发病而死。

再据资料,《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也曾是诸葛亮的属下,并因罪而被诸葛亮斩首。但陈寿在其著作中,仍对诸葛亮的才智功德佩服之至,并说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后,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归晋后,司马王朝鉴于诸葛亮名扬天下,深得人心,特封他为武兴王。此后,历朝历代都给他升官晋爵,赐庙加号。如唐朝封他为武灵王,并赐庙;宋朝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朝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朱元璋钦定“帝王庙”,还选从祀名臣37人,“忠武侯与拥焉”;到了清代,朝廷一面将众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供人瞻拜,一面在每年春秋两季祭孔庙时,以诸葛亮从祀。

时至今日,颂扬诸葛亮的书籍、戏剧、电视片仍层出不穷。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几乎成了完美智慧的象征。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福特汽车王国

    福特汽车王国

    本书分五章,分别从福特诞生、继续前行、迎战对手、现代企业、前进之路等方面对福特公司进行了全面介绍,总结了福特汽车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和经验。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热门推荐
  • 豪门虐恋之错爱

    豪门虐恋之错爱

    为了儿时承诺,她不惜背弃家族嘱托,以股权合并的方式成为他的妻子。但怎知,他早已另外心有所属。婚后,他不断折磨,羞辱,甚至日夜与那患精神疾病的初恋厮混,她这才知道,原来心碎的感觉就是麻木的毫无知觉。但另外一个男人的出现,却改变了她原本苦涩的生活轨迹。他说,这纸离婚协议只要你签字便即可生效,但有一点,你莫家的股权支配还是归我颜安勋所有。她冷笑,划去那最残忍的一条协议,潇洒签字。再见面,却只得到她因病逝世的消息,双胞胎姐姐继承全部家产,当她画着魅惑的妆容,挽着他弟弟的胳膊谈笑风生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原来早在很久之前他便已经爱上了她。勾唇,她举止轻挑而冷漠,颜总,咱们的帐是不是也该仔细算个清楚了?
  • 回味之爱

    回味之爱

    爱情之间,仇恨之间,谁?重要。失去的东西,找的回来吗?
  • 穿越异界之月老的绝宠小甜妻

    穿越异界之月老的绝宠小甜妻

    一次车祸,竟然穿越到了神界!还给月老当了助手,关健是月老还那么帅,谁说月老老了?给我站起来,这明明就是二十多岁的帅气美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帅!简直比人界的明星还帅,我想说一句“还让不让人活了?”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那就快进来吧!还有就是:这本书是独家首创,禁止转载!!!禁止抄袭!!!
  • 灭九州

    灭九州

    当个人都在听天由命的时刻,他站了出来。为什么天地如此不公,作为天神就必定可以掌管他人生死么?天地命数须虔诚,常言对错天定夺。此世不公难违抗,逆天而行灭九州。
  • 蓝色血液之神秘公主的爱情

    蓝色血液之神秘公主的爱情

    她冷漠、孤傲;他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又都深深地把自己的悲伤埋藏了起来、那份感情因为各自的身份、各自的立场、无法突破的自我不得不选择不勇敢……然而又因为坚持,因为在乎,因为放弃不了,又不得不选择坚强面对。信念就在那么一瞬之间,当去触及时,已来不及逃避……
  • 中外侦探文学故事(下)

    中外侦探文学故事(下)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腹黑校草:我心只有你

    腹黑校草:我心只有你

    在人前他们都是霸道范,回家后都成了温顺的小绵羊。一个是天骄之子,一个是天骄之女,两人是这世上的绝配。他等了她很多个日夜,终于养熟......开吃一人不合就虐单身狗,最后两人的死党沧桑的问一句:〝你们这样秀恩爱,良心不会痛吗?〞两人微笑着说:”一直微笑就好了。“
  • 异世情缘之传奇奇陌

    异世情缘之传奇奇陌

    异世风波,看女主如何惊呆众人,倾世容颜,不及灵魂深处的气场
  • 睡出好心情

    睡出好心情

    本书内容包括:睡眠的要义;睡眠的理论;睡眠的启动、过程与身心变化;睡眠剥夺;睡眠与学习的关系;睡眠与性生活;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的心理机制;睡眠障碍;失眠与失眠症的处理等。
  • 地府天国:醉红颜

    地府天国:醉红颜

    他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为了让你爱上我而斩红颜,为了和你在一起而丢弃地府公主这个身份......而你呢……为我做过什么......”我们的一生就像曼珠沙华,于彼岸,心于此,只见花,不见叶,当繁华落尽,烈火成冰,我们始能平静,看残阳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