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300000052

第52章 名将贤相,战功赫赫

“原文”

汉王即皇帝位,韩信徙为楚王。参归相印焉。高祖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相国。高祖六年,与诸侯剖符,赐参爵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世世勿绝。

参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破之,黥布反,参从悼惠王将车骑十二万,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

参功:凡下二国,县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向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萧何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

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宰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译文”

汉王即皇帝位,韩信改封为楚王。曹参交回相印。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任命曹参为相国。高祖六年,与诸侯剖符作为凭证,赐给曹参列侯的爵位,食邑有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世代不绝。

曹参以齐相国身份攻打陈豨将张春,得到胜利。黥布造反,曹参跟随齐国悼惠王刘肥率车骑十二万,和高祖合击黥布军,大胜。向南到蕲县,回师平定竹邑、相、萧、留等地。

曹参的功绩:共攻取二国,一百二十二县;俘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废除诸侯相国的法令,改用曹参作为齐国丞相。曹参在齐国当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平定,悼惠王年轻,曹参召集所有的长老诸先生,问安集百姓的办法。而齐老儒说出的办法数以百计,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曹参不知怎样确定。听说胶西有个盖公,善于研究黄老的言论,就派人用厚礼请他。见了盖公,盖公对他说平安之道贵在清静而百姓自会安定,以此类推详细论述。曹参于是避离正堂,让盖公住在那里。他的施政要领采用黄老的学术,所以作为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集,人们都称赞他是贤相。

萧何死,曹参听说后,告诉舍人赶快置办行装,“我将进入朝廷为相。”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要离开了,嘱咐接他相位的人说:“把齐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托付给你,千万不要侵扰它。”后相说:“治国难道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曹参说:“不是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是用来兼容并包的地方,如果你侵扰了它,奸人在哪里容身呢?所以我把这件事放在最先。”

最初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友善,等做了宰相,二人有矛盾。到萧何将死,推举的贤人只有曹参。

“点评”

曹参与萧何相比,后者似乎沾了主子的光。

曹参与萧何完全是一道投身革命的。在秦时沛县,萧分管文字,曹分管刑狱。与樊哙等不同,他们是刘邦早期革命队伍里为数不多的有文化有身份的革命者。作为吏,在当时也应属白领阶层。起来造秦的反,主要还是迫于周边的形势,当初心底是有不少顾虑的。一方面担心不造反,若被造反者攻下沛县,身为秦政权的一分子,身家性命难保;一方面对革命前途信心充分不足,一旦造反不成,不仅自身性命,九族恐怕都要被诛。于是,他们抱定反不可不造,但绝不可为首的信条,先是鼓动原沛令牵头起事,继而又鼓动招回也已造反但尚流于草野的刘邦来为头。原沛令终究胆气不足,对革命形势又分析不够,甚至怀疑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要借刘邦之手来砍自己的脑袋,于是反而动起杀萧曹之心。也幸亏萧曹见机得快,连夜出城,投奔了刘邦,从而走上了光明大道。

随着刘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萧曹二人的工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从巴蜀到关中,萧何主要为刘邦踞守根据地,从照料根据地内大小事务到安抚民心,从战争物资的筹集到兵源的不断输送补充,均由萧何独当一面。曹参则跟随刘邦战斗在第一线,是拎着吃饭家伙为刘邦攻城略地,平叛杀人,自己也身受创伤七十余处。待天下归刘,曹与萧同封为候,萧为酂候,曹为平阳候。

封候之时,与各朝开国时情形差不多,除一些突出者外,谁都可以列出这种功那种劳。除了表功的,还有争功的,弄得刘邦很是头痛。最令他头痛的是,大家对曹参倒没有什么异议,对萧何封候,群情却有些激愤。不少中层以上干部大发牢骚,甚至跑到刘邦面前群访,说萧何是什么东西,一场仗也没打,一丝血腥也没沾,一点伤也没受,连汗流得也不多,只不过写写画画,凭何德何能居然也被封侯?而我等出生入死,为你刘邦夺得天下,都有汗马功劳,到论功行赏时,你刘邦怎么就想不起我们了?当然,话肯定是不敢这么直说的,但想讨个说法的意思是明显的。刘邦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封萧的立场异常坚定,不惜得罪群臣,搬弄出一番“功狗”“功人”理论:你们有功只不过是猎狗之功,人家萧何是操纵猎狗的人,是功人,你们比什么比。他硬是将事态压平了。

平心而论,萧何封侯也是无可非议的。后勤与战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后勤的作用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勇”是“力”。作为刘邦,他对萧何的所作所为之于刘家夺取天下的贡献和作用,无疑体会得比别人要深刻得多。但刘邦也未能好好总结,将之上升为战争理论,并以此来说服教育大家。所提的“功人”“功狗”理论,显然有着一个大漏洞,即使战将们是功狗的话,萧何也算不上是操纵他们的猎人,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称职的饲养员而已。刘邦之所以力挺萧何,或许是看中了他治国很有一套,从长远计,正是未来倚仗的良才。如果真是如此,用一些要顾全大局的话对群臣明说,可能口服心不服的人会大大减少,也为日后省却许多麻烦。而从史书上看,刘邦力定萧何,确实有不少走私的东西。其一,刘未发迹时,是沛县有名的小混混,常常犯一些不大不小的毛病。是萧何利用职权,给予不少庇护,充当了他的保护伞。其二,刘起事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别人投奔他只是个人行为,而萧何投身后还招来宗族一批人,在刘的眼里,其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是大大超过别人的。其三,秦时,大兴土木,须大量征调民夫,刘邦那时就是个民工头。在他们出发前,官吏们为求平安,给这个头儿筹集了一点小费以示安抚。别人只给三百钱,而萧何却给了五百钱。在刘邦生计非常困难的日子里,这多出的二百钱,无疑给刘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曹参就不行了,他就缺乏这种眼光、头脑和手腕。因此,尽管他战功累累,几乎半壁江山都有他打下的份,但一旦把萧曹两人单独放到刘邦的天平上时,这多出的二百钱就显示了无比的分量。

不过,到此为止,萧曹二人是无甚过节的。曹虽没有帮萧争功摆好,但也未见其参与上访或在背后挑唆鼓动。可能比起那帮同僚,他们的革命友谊还是要深厚一些,毕竟一起共事,一道造反,相互了解,相互知底。现如今同得封侯,均能光宗耀祖,也算是修得正果,何不同乐乎?

如果仅仅是封侯的话,萧曹二人同为侯,我想应是无大碍的,但偏偏还要摆座次。谁前谁后的问题尽管刘邦拖了一年多,还是无可奈何地要提上议事日程。封侯之时,曹参是一致公认,萧何非议最多,按常情,曹参肯定以为我老曹当然要摆在面前,而且这种想法还带有普遍性。民主评议时,曹参果然得票最高,不用自己摆谱,众人纷纷推崇,弄成了刘邦最担心又在意料之中的局面。世事难料,正在刘邦大伤脑筋甚至难以驾驭局面的时候,有个叫鄂千秋的在刘邦最需要挠痒的时候和地方,及时地伸出了手。他奏曰:曹某人固然战功卓著,但像老曹那样勇于作战的人不下几十上千,即使少他一个也不影响大局;而萧某的工作则是谁也不能替代的。所以,应该是萧在曹前。这番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知别人听后有何反应,反正刘邦是求之不得,他当即拍板,萧在曹前,不再复议,并且当场加封鄂千秋,给他封了个安平侯。鄂千秋也不知是喜是悲,虽封了侯,但也成了历史上不入流的马屁精之一。

这场萧曹列位之争,老曹显然跌了面子,而且心理上可能还毫无准备,因而失衡感无疑是强烈的,不满也肯定是有的,史书上只记载萧曹“有隙”,虽无细节,但两人关系至此疏远却是事实,其中因素,大家都是明白的。

刘邦也心照不宣,在诛杀了韩信并封萧何为相国后,就让曹参随其庶长子刘肥到齐地辅佐,也去过把小相国的瘾。刘邦对他们两个的斤两都是清楚的,重了萧何,也没有就此轻了曹参。在自己病重时,吕后问计,涉及萧何之后谁能继位,刘邦是首推曹参。倒是在萧何病重时,惠帝问谁能继位时,其回答是:“知臣莫若君。”待惠帝挑明曹参后,他才说:“陛下所见甚是,臣死而无恨了。”可见,推荐是含糊的,表态是明确的,个中细微之处也是值得回味的。

有一点我倒是很佩服曹参的,从其革命生涯看,前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性质:把他放在征战的位置,他几乎是所战披靡;把他放在齐相的位置,他也做得非常出色。求胜与求治,尚武与崇文,能较好统一的人并不多。曹在治齐时先求教于儒,结果是一人一个主意,搞得他一时无所适从,最终他从黄老之术中寻到了治齐之策。他为齐相九年,出以清静,民心自定,齐民皆称其为“贤相”。大汉初定,历年兵战,民心思安;施政者与时俱进,顺其自然,轻刑薄赋,确是时代所需,人民当然是会满意和拥护的。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萧何主编的汉律九章,其意一再使民安居乐业,衣食自保,他所推行的也是无为而治。固然,此时曹参比不得萧何位尊权大影响广,但从治齐方略和功绩看,也是可圈可点的,起码是谈不上照着萧何的葫芦来画瓢的。

同类推荐
  • 太平令月

    太平令月

    她是武周帝国最尊贵显赫的公主,也本应把自己潜藏的野心掩埋进平和的岁月中,在日复一日的相夫教子中过完一生。而当上帝意外地打开了一扇门,一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因为一把千年古剑,他坠入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时空漩涡,也开始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恩怨情仇。强悍的女皇,残忍的酷吏,糜乱的内廷,狡诈的权臣,这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权力游戏。也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征途。但他们没有退路。愿我有生之年,得见卿君临天下。《太平令月》——太平公主的通天之路。
  •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本书收入文章40余篇:《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从秦始皇陵园的建制看秦代社会矛盾》、《秦早期经济考略》等。
  • 智相

    智相

    穿越至北宋仁宗年间,孤独的我,拥有了一份可贵亲情。老爹:我有四项优点——吃、喝、你懂的、赌。小叔:很忙。白天写词,晚上打架。丫鬟:八岁怎么啦?本宫一再告诫你们……随着读书取仕,接触到了范仲淹、富弼、王安石等一批名臣人杰时,我逐渐领悟了为官之道。还有什么,能比执掌国家公器,弘扬宋庭之威,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呢?府宅倾轧,科举险途,边关兵变,要经历多少劫难,才能让一个男人从青涩变得成熟,勇敢承担起一品宰辅的责任?让我将我的心路历程,慢慢讲给你听,我保证,这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本书风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 三国群英传之五虎将

    三国群英传之五虎将

    他们莫名回到三国。他们改变历史之录。他们可比智比谋士。他们威猛于乱世间。他们皆为文臣武将。他们在乱世中生存。他们骁勇于沙场中。他们生存于乱世中。他们有这传奇故事。
  • 三国不相信眼泪

    三国不相信眼泪

    看三国,分与合。为野心连年烽火,拆家破国。屠刀起,人头落。
热门推荐
  • 忍耐的智慧

    忍耐的智慧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卧薪尝胆——举大事者不忍则溃、深藏不露——树大招风巧遮蔽、豁达宽容——饶得人才能助得己、审时度势——隐忍中顺势而为等。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老婆,老板娘与河南妹子

    老婆,老板娘与河南妹子

    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戏,三个女人,一样的温柔,不一样的风情。我不止要她们的肉体,我要捕捉她们的芳心。我是一头饥渴的兽,我是一把燃烧的火。如果,你,是女人,不要轻陷我的陷阱,否则,你死定了,并将万劫不复。他们说你再多给点解释,于是,我就给点解释——他一脚迈出大山踏进平原就犯晕了,美丽、肥沃、多情的华北平原丰富异常、无所不有、充满挑逗和迷惑,自然,女人也有。因为自然的原因,他竟然和他的老板娘偷了情,糟糕的是还有了孩子。由于社会的原因他和周围的那么多妹妹的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有一天,他的亲亲老婆也携子远道而来要时刻温存在他左右,呵呵,三个女人的温柔是不是太多太沉太重了点?老婆柔美娴淑,老板娘丰满窈窕,河南妹妹青春靓丽,在一次偶然的生死存亡的意外中,他最终选择了谁?如果要你选择,你该不会说都要吧?主人公之一河南妹妹就说了我不同意你老婆也不会同意!那他究竟情归何处?嘿嘿,我也希望知道结局呢……牵人肠魄啊——如果你希望知道故事的结局,请走进这我的小说《老婆,老板娘与河南妹子》小说的地址:http://www.*****.com/?a/44032/作品主人公草根出身,贵族气质,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社会中,在情感与理性的搏击对弈中,他始终没有摒弃对善的执著。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善也许我们现在再也不用检讨善。那么,我们就从作者极度夸张幽默中去俯视草根生态吧。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不败的话题,而性只是爱情躯体上最敏感的部分,爱情是唯一的高尚的芬芳的,性是激烈的无羁的放纵的,想鱼和熊掌得兼?即使得兼,它们依然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我们的绝大多数生活在貌似坚不可摧的法律和柔弱绵软的道德构架下因时而动。肉体可以轻松游离在这两者之外,但是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受到基于良知的自我讨伐、追剿和宣战,那么,他只有抓住善这根救命的稻草,让他的放荡与寂寞得到片刻喘息与宁静。而这种喘息的确可以暂时缓解阵痛,给迷茫的的内心最柔软而最可贵的能量,这种能量恰恰会复原那个生活中的他。生活中他是感性的,被欲望牵扯厮磨的,它们是理性的天敌,于是,新的对抗征战周而复始了。没有结束的生活就没有结束的爱情、性和其他欲望,没有结束的欲望就没有结束的欲望和良知与善的拉锯战,也许根本就没有胜者,甚至连对手也看不见,但是,一切都发生了。
  • 灵剑子

    灵剑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仇公主,王爷太妖孽

    复仇公主,王爷太妖孽

    她,是星耀国的亡国公主流仙瑶他,是北冥国的皇子北冥城她看见了黑暗,扭曲,她第一次发现原来有些人并不是善良的,他们可以很残忍很无情但命运就是这么妙不可言她和他,再一次相遇了。。
  • 元武大陆传

    元武大陆传

    天空闪过一丝血红的裂缝,迷雾带来了离别以及新的世界,风、火、水、电、冰等元素修者的交锋,武者霸气的筑体,魔兵组织再起风云,一场各方与魔抗衡的大陆战争就此掀开……
  • 格林童话(中)

    格林童话(中)

    《格林童话》以其单纯、稚拙、富有娱悦性和幻想奇丽等特点,滋养过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和大读者。其中许多精美的篇章,早已家喻户晓,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
  • 海贼王之雷神雷伊

    海贼王之雷神雷伊

    一名穷屌丝却被神赋予了一个任务:只有把海贼王统一才可以回来。看他用雷神雷伊的身体来统一
  • 流年逝梦

    流年逝梦

    明明是兄弟,为什么还要这样?不爱我,不喜欢我可以说啊?你就这样来到了我的心里,却头也没回的走开了!你让我怎么办?
  • 我来自外星之元帅很猖狂

    我来自外星之元帅很猖狂

    我只是一个小兵,一个低调的小兵,以前别人都叫我元帅,现在别人都叫我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