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300000051

第51章 义不忘贤,明主之美

“原文”

田叔,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钜公。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馀人赫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夏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馀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相常暴坐苑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译文”

田叔,赵国陉城人,祖先是齐国田氏。他喜爱舞剑,在乐钜公门下学习黄老之术。为人廉直,仗义行侠,常与地方领袖人物交游。有人向赵丞相赵午举荐,赵午引见给赵王张敖,被任为郎中。几年以后,赵王认为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升迁他。

正好遇上赵午、贯高等人图谋刺杀皇上,被人发觉,皇上下诏逮捕赵王及追随其谋反的赵国群臣。随赵王谋反的人,罪涉及三族。唯独田叔、孟舒等十余人穿着红褐色的囚衣,剃去了头发,用铁圈束着脖子,随着赵王到了长安。后来赵王张敖的事情弄清楚了,被释放,但被降为宣平侯。张敖向皇上进言田叔等十人。皇上召见了他们,和他们谈话后,觉得汉朝诸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高兴,将他们都任为郡守或诸侯国丞相。因此,田叔在汉中郡当了十余年郡守。

汉文帝即位之初,召见田叔并问:“你知道天下诚信敦厚的人吗?”田叔回答:“我怎么能知道呢?”汉文帝说:“你是诚信敦厚的人,应该知道。”田叔磕头说:“原云中郡守孟舒,就是诚信敦厚的人。”当时孟舒正因匈奴大举入侵的事而被罪责,免去了郡守的职务。汉文帝说:“先帝任孟舒为云中郡守已十余年,匈奴一旦入侵,他不能坚守,兵士无故战死数百人,难道诚信敦厚的人定会杀人吗?”田叔叩头说:“当年贯高等人谋弑天子,天子明令下诏,赵国有敢跟随赵王的要诛三族。然而孟舒却自己剃去了头发,以铁箍束脖子,跟随赵王,以死事之,怎么知道后来要做云中郡守呢!汉与楚相对峙时,士兵疲惫不堪,而匈奴冒顿单于新近臣服了北边少数民族,势盛来犯边。孟舒心知士兵十分疲劳,不忍心令他们出战,而士兵们争相出城杀敌,如同儿子替父亲与人拼命,因而死去好几百人,但这并不是孟舒驱令他们去打仗而死的啊!这就是孟舒为人诚信敦厚,有人替他效命的结果。”汉文帝于是称赞道:“孟舒,贤者啊!”又任孟舒为云中郡守。

数年以后,田叔因犯法丢了官位。景帝弟梁孝王刘武派人刺杀了汉朝掌管议论政事的大臣爰盎。景帝召派田叔审查此事,完全掌握了事实。回来后上报景帝,景帝说:“梁孝王做了此事吗?”回答说:“真有此事。”景帝问:“具体状况呢?”田叔说:“陛下最好不要过问梁孝王的这件事。现在梁王不伏法遭诛,是弃置汉朝法令;如果依法治他死罪,太后将会吃不好、睡不着,陛下也会因此而忧虑。”于是景帝认为田叔很贤能,将他任为鲁国丞相。

田叔为鲁相,初到任时,百姓告鲁王夺取他们财物的达一百余人。田叔抓住二十个为首的人进行鞭打,发怒说:“鲁王不是你们的主人吗?怎么敢告主人!”鲁王听见了,大为惭愧,从国库中取出钱,让田叔偿还给百姓。田叔说:“鲁王自己派人偿还吧,要不然,您成了坏人而我倒是好人了。”

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苑囿。鲁王立即制止,让他在苑中馆舍休息。田叔却常常坐在房外露天里,始终不进屋休息,说:“鲁王都在露天里,我怎么能独自在房舍里呢?”鲁王为此而不太出外游猎。

数年后,田叔死在官位上。鲁国用黄金百斤作为祭祀,他小儿子田仁不接受,说:“道义上不能损害先父的名誉。”

“点评”

太史公为田叔立传,到情不自禁处,为其论赞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汉书》所记与《史记》相去无几,都以田叔“忠义”为宣扬的对象。孔子说“居是国必闻其政”,又说“君子喻于义”,立身处世之间,田叔可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田叔乃是赵国陉城人,齐国田氏之后。早年,田叔喜欢剑术,学过黄老之术,为人廉洁,乐于交结有德君子。

田叔在社会上交游时,赵国的王是张敖,国相是赵午。有人举荐田叔到赵午门下,赵午大抵是很喜欢田叔的德才,到赵王张敖那里,不免又如此这般地把田叔称道一番。赵王张敖见了田叔,也说是个人才,但是仅此而已,却也并没有提拔田叔。

张敖吧,说起来是一个不太有血性不太有作为甚至有些平和庸碌的王。汉高祖十年(前197年),陈豨谋反,这件事,大家想必有印象。陈豨赴任到钜鹿的时候,跟韩信有过对话,韩信似乎跟陈豨说过,如果陈豨谋反,韩信会在京城做内应,诸如此类的一些话。多年后,陈豨就真谋反了,于是高祖御驾亲征,平定陈豨叛乱。

平叛回来,高祖经过赵国,天子驾临嘛,赵王张敖亲自端着餐盘,为皇上进奉美食。

高祖刘邦呢,大抵也不怎么看得上此位赵王张敖,况且是平叛回来的,难免带些感慨或情绪,看着这些某某王心里有几百个不舒服。且说啊,三年前(前200年)韩王信叛汉投匈奴,一个不识时势的韩国遗贵。这会儿,这么一个才能平平的陈豨也敢叛汉,还牵涉到了淮阴侯韩信,何以这些人如此自不量力?还有张敖,张敖不是张耳的儿子吗?楚汉相争时和韩信一起攻打赵国的张耳。打下赵国后(汉三年十月,即前204年),韩信上书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一年后(汉四年十一月,即公元前203年),韩信打下齐国,又上书请求立自己为齐王。这些乱世的豪杰,只想要称王,那时候是要用他们,没办法,只好封。如今已是汉家天下了,还由得你们要王要侯的吗?

总之,当时高祖的反应很是糟糕,坐在那里大喇喇地伸着两条腿,张口便骂,对张敖的恭敬全无体恤。

张敖倒没敢吱声,当时在场的国相赵午等一些官员却怒了。张敖纵然性情平和懦弱,也还是一方之王,平时大家都恭敬拥戴的赵国之王,皇上一来,却把他当个奴才般地叱骂,却把这些官员们又置于何地?赵午等人撺掇张敖说:“赵王侍奉皇上恭敬备至,皇上却如此对待赵王,情何以堪?以臣等看,不如就此反了。”

反叛,又是反叛!这些年的叛乱有多少起,无一例外地被平定,难道还不知厌倦吗?素来乖顺的张敖咬着自己的手指头,都咬出血来了,才终于憋出一句话:“父亲在时,赵国被灭亡,若不是陛下眷顾,我们或许死了都无人收尸,诸公怎能说这等话?大家不要再说了。”

张敖就像鲁定公(鲁定公时候,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掌握实权,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孔子谋划削弱三桓,三桓反击,鲁定公屈服,放逐了孔子),宁愿委曲求全。贯高等人于是避开张敖,议论说:“赵王是忠厚长者,不忍背弃大汉恩德。干脆,咱们自己来吧。”

一帮人谋划弑杀皇上,保密工作却没做好,密谋被发觉。一时间皇上的人气势汹汹地张开了网逮捕赵王及谋反官员。赵午等人相继自杀,贯高被活捉。

高祖下诏说:“把赵王张敖带到长安来,赵国官员有哪个敢跟着来的,罪及三族。”高祖多半很是恼怒,这些不成器的什么王什么侯,还闹个没完了!还有这些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地方官员,忠于你们的主子是吧?朕才是天下之主!

然而,还是有十余个不怕死的,声称是赵王家奴,跟着赵王上路了。他们自觉穿上了囚衣,剪掉了头发,戴上了刑具。

这十余人中,即有田叔。田叔当时不过就是赵王帐下一个无名小卒吧?赵王不过是顺遂赵午的引荐,对田叔赞赏几句,也并未对其授以职任。还有个人叫孟舒的,也不是什么身居要职的官员,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那些身居要职的赵国官员,谋叛的诚然已经自杀,未参与谋叛的,怕是也都缩首无声了。却是这些身居下位的人,在坚守着忠义的信念。被押往长安的赵王张敖,好歹左右有这十几人服侍,未至孤身凄凉。

张敖到长安,谋反的事差不多也查了个水落石出了。既然是没张敖什么事,也就释放了张敖,顺便废了王号,贬黜为宣平侯了。高祖的怒气,大抵也平息了,也不再提罪及三族的话,很开恩地夸赞孟舒、田叔等十几个人有忠义之心。

高祖宣孟舒、田叔等人觐见,一番问话之后,意外地发现这十余位身份不显的义士竟都是人才,高祖龙颜大悦,将他们一一授以职任,或为郡守,或为诸侯国国相。

说因祸得福也好,说天不负忠义也好,总之在那个人才选拔制度缺失的时代,因此机缘,孟舒得以成为云中郡守,田叔得以成为汉中郡守。

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高祖去世了,吕后掌权了,之后吕后也去世了,大臣们拥立汉文帝,大汉又姓刘了。

风云荏苒,田叔也不再年轻。诛灭吕氏势力后,大汉朝需要人才,汉文帝召见田叔,问:“田公可知道如今天下间谁是忠厚长者吗?”田叔回道:“臣愚钝,哪里能够知道啊!”文帝说:“田公是长者啊,应该能够知道。”田叔叩头,说:“别的人臣不知道,臣知道以前的云中郡守孟舒,是位长者。”

此时的孟舒,正因抵抗匈奴入侵不力,遭到罢黜。文帝说:“先帝任孟舒为云中郡守,已有十余年了吧。十余年都没什么事,就最近匈奴入侵这么一件大事,孟舒做了什么呢?不能坚守城池,士兵死掉几百人,这就是长者的作为吗?长者能让自己的士兵丧命吗?”

田叔又叩头,说:“陛下所说,正说明孟舒是位长者啊。当年贯高等人谋反,皇上明令敢跟随赵王者罪及三族,而孟舒毅然随赵王赴京待罪。至于做云中郡守,那是完全不曾预料的啊。汉初对峙数年,士兵疲敝。匈奴王冒顿犯边,孟舒体恤士兵,不忍令他们出战,却是云中的士兵们,争相登上城楼,拼死作战,像子为父、弟为兄那样地拼死作战,结果才在匈奴的强大兵力下战死数百人。孟舒不曾驱使士兵作战,士兵却英勇作战,若非长者,士兵能如此争相效死吗?”

秦末叛乱数年,楚汉之争数年,如今又一番刘吕争权的内乱数年,新即位的文帝,其实也持着无为而治求太平的思想。孟舒的作为,其实是合了文帝的理想。

文帝说:“贤哉孟舒!”于是召回孟舒,重新委以云中郡守之任。

又过几年,田叔到鲁国为相,刚到任,百余位百姓便找上门来了,说鲁王掠夺百姓的财物。

在鲁国,鲁王的人横行乡里,除非告到皇上跟前去,否则百姓是无计可施的。但在信息并不发达的汉代,百姓向皇上告状,谈何容易呢?所以田叔一来,百姓便视之若救星了。

田叔也不去找鲁王,查出那些横行不法的官员,悉数捉拿来,将为首的二十余人每人先打上五十大板,其余人打手心,每人打二十下。然后对他们训斥道:“鲁王是你们的君主是吧?你们这些做臣下的,整日里就做些乌烟瘴气的事,败坏君主的声誉,你们于心何忍呢?”

田叔很高明,他知道这些人是仗着鲁王的势力横行不法,也知道鲁王对他们的行为不但知道,而且支持。但他就把鲁王撇清了,只指责臣子们不好,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到鲁国为相,是鲁王之臣,他也不好直接指责鲁王。但事情传到鲁王那里,鲁王就很惭愧了,既然新任国相田叔设法维护了自己的声誉,自己总要配合一下吧。

鲁王于是拿出内府里的钱,叫田叔去还给百姓。

田叔又说了:“鲁王掠夺民财,让国相去偿还,这不是鲁王自己做坏事而让国相做好事吗?为臣不能掠鲁王之美。”

很简单的逻辑,如果田叔去偿还,百姓会说鲁王掠夺民财,国相为民做主。所以让鲁王自己去偿还,也就是自己的过错自己弥补,百姓便说不得鲁王的不好了。

田叔很为民众着想,也很为自己的君主着想。作为鲁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鲁王自己把臣子们掠夺的民财逐一照数偿还了。

这鲁王喜欢打猎。其实打猎吧,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是天子,或者是封国的国君,却整日耽于野地里捕猎野物,乐此不疲,就有些不务正业了,很多正经的事难免要被耽误掉。

田叔看鲁王花在打猎上的时间太多,也不说什么,就是每次鲁王打猎的时候,田叔都跟着去。当时田叔年事已高了啊,到了狩猎的苑囿里,鲁王说,丞相到馆舍中休息吧。田叔就从苑囿里出来,坐在外面的露天地里等。鲁王又派人去劝,说外面风吹日晒的,丞相还是到馆舍里面去休息。田叔就很固执地说:“我们君王在苑囿中受着风吹日晒,臣怎能到馆舍里休息呢?”鲁王的内心,到底还是比较仁爱的。如是几次之后,心里就有所不忍了,而且也知道田叔是用这种方式规劝自己专心国政,于是也就不再去打猎了。

最后,田叔是在鲁国国相的职位上去世的。

这就是田叔,立身正,尽责、贤德、智慧。无愧于太史公拿孔子的话来颂扬他,说他“义不亡贤”啊。

§§第十八章 《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第九

同类推荐
  • 唐獠

    唐獠

    曾今的大唐,国鼎盛,民锐意,四夷宾服,泱泱之气浑然!如今的大唐呢?在外,南邵弹丸之国敢破成都,西域汉遗民受尽屈辱,在内,皇权无为,民反如潮,烽烟四起,国碎梦泯!举国暮气沉沉,仿佛枯木将朽!幽幽叹息:还有几年,那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私盐贩子就该起兵了,任由他‘冲天香阵透长安’?任由他‘我花开后百花杀’面露狰狞:不,绝不!敢犯汉家,不待秋来九月八,吾带唐獠尽诛杀!注:獠民,泛指西南诸夷!唐獠,起于西南!
  • 受戮记

    受戮记

    这是一本完全由作者虚拟架构的历史剧,剧中讲述古代常有的宫廷政变和权力争夺,是一本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书,因为是虚拟架构的,所以剧中会添加一些神话元素,如喜欢就给作者留言吧。
  • 不务正业的明朝商人

    不务正业的明朝商人

    王乾,一个用老套剧情穿越回明朝的学生用农、工、商“三栖”发展方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当他站在商业的最顶端的时候,却剑走偏锋,向军事发起了冲锋。没有人赞成他做法,但他力排众议,克服层层困难,最终神话再现,成就大明的日不落帝国。
  • 歧路风云

    歧路风云

    一次穿越,易铭到了中世纪的明末清初的年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那里,他成为了一支失利的起义军的首领。于是,在他的领导下,义军于穷乡僻壤、待化之地的小地方崛起,东征西讨、逐鹿中原,最后实现了定鼎天下的伟业。但这绝不是他的真正目的,当他的所爱变成一场幻梦,他一手创建的恢弘事业成为一种障碍。为此,他不惜一次次冒险求索,当劫波渡尽,真相大白,却发现世事人生,歧路多歧,让人肝肠寸断、不知何为......。
  • 墨珏

    墨珏

    他本应过着一般富家子弟的童年,成年后按照父亲的安排步入仕途,然而他却因父亲的官场斗争,脱离了正常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你站住

    恶魔校草,你站住

    她,白安,一开学就在学校的桃花园里撞到某个脾气暴躁的恶魔校草,后来在闺蜜的提议下前去给她道歉,没想到某个校草得寸进尺。白安忍无可忍,泼了京都第一首富的儿子:霍霆。……从此,白安便走上了不归路。
  • 男神住隔壁:Hello女卧底

    男神住隔壁:Hello女卧底

    他是闷骚傲娇的精神科医生;她是乐观大条的正义女卧底。“听说两个人在一起,如果出现心跳加速脸颊发红浑身发烫就代表喜欢,对吗。”“我看不出你喜欢我,我只看出你想睡我。”“言医生,你是男人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是。”某女抓狂,把一本正经的言医生扑倒:“那生物学有没有教你接下来该怎么做?”“没有,”言医生挑眉,翻身,转而轻声道:“但某动作片有教。”
  • 灵:血的约定,护你一世

    灵:血的约定,护你一世

    一个在樱兰尔S班的吸血鬼校草轩辕南澈,等待着一个人类夏萍萍,轩辕南澈一直等待着,等待着夏萍萍的到来,等待着夏萍萍可以爱上他,可是在夏萍萍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一个人,突然闯进夏萍萍的生活中的轩辕南澈可以“捕获”夏萍萍的心吗?夏萍萍内心生处的那个男人是谁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轩辕南澈是吸血鬼,而夏萍萍是人类,轩辕南澈和夏萍萍最终会在一起吗?
  • 刑尸日记

    刑尸日记

    我是某医学院的临时工,专门负责解剖室尸体搬运。国家废除死囚器官捐献以及遗体捐献,所以,尸体的供应远达不到医学院传道授业的需求。相恋三年的女友,却成为解剖室内的标本。女朋友为什么会死?到底是谁干的?那伙送尸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天黑不要看!
  • 修真狂少在学院

    修真狂少在学院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逆天少年热血崛起,修仙之路风雨无阻。
  • 第二次世界大战枭雄:亡命暴徒

    第二次世界大战枭雄:亡命暴徒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0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云鬼瞳

    云鬼瞳

    天启庙的桃花开了又败,那个名叫李云的孩子五年前从雪都出走……五年后,他手背上那朵黑色的桃花慢慢绽开……身穿一身黒锦衣,腰间别着十把飞刀的少年行走在黑夜里……望眼处,九重天,血衣冷剑怎将歇。易水寒风断骨刃,试问玉颜为谁忧?美人泪,杯中酒,万里孤身志不休。若那风雪忽如花,莫问锦衣何处来。一人一剑上天涯,为君仗剑杀天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一反传统影评的正儿八经和教条主义,致力于反传统,反权威,反装逼……虽然言辞犀利,吐槽满点,娱乐性强,但其实结构严谨,观点鲜明,从不胡说八道,仿佛进入某种境界,看似另类,却直指电影本质。
  • 腹黑子爵驾到之老公,我们交战吧

    腹黑子爵驾到之老公,我们交战吧

    泪,顺着脸庞流下;眼,已经朦胧;心,已如死灰。他看着她在敌人的怀里辗转欢爱,却只能在角落里独自悲伤,可是...她对他来说,难道不是敌人么。
  • Hello旧时光

    Hello旧时光

    当岁月荏苒,一切都白驹过隙,尘埃落定,青春里那条长路上的悲伤,欢乐,爱与恨,误会,与原谅,也都通通变成了再见面淡淡微笑时的那一声:嗨,好久不见。她曾试图多么努力,想要改变一个分离的传说,可到了最后,他们终究也变成苍凉的青春岁月里的那注匆匆而过的细沙。时间毫不妥协地流走,唯独带不走记忆和我们。你可以拒绝很多东西,却无法拒绝遗忘。所以,那些被偷走时光中的际遇,那些不散场的人们,都留在了回忆中。最终,我们不断告别,偶尔怀念。一次相遇,保留一份果敢的自己;一抹红唇,倔强不老去等待一个人;一份白粥,让日子回到简单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