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300000102

第102章 量刑依法,执法不阿

“原文”

(一)

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馀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向应亡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上者。”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

(二)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三)

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繇此天下称之。

“译文”

(一)

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临观虎圈,皇上询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册子的情况,提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左瞧右看,都回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替上林尉详细回答了皇上所问,想以此来显示自己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舞一样无穷。文帝说:“官吏不应该像这样吗?上林尉不行!”于是命张释之宣布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物呢?”皇上答:“忠厚长者。”又再问:“东阳侯张相如是什么样的人物呢?”皇上仍答:“忠厚长者。”张释之说:“像那绛侯、东阳侯被称为忠厚长者,可这两个人谈论事情时竟连话也说不出。难道让人们去学这个啬夫如此喋喋不休的伶牙俐齿吗!况且秦朝因为任用那些舞文弄墨的书吏,书吏们争着拿办事急快和督过苛刻来互比高低,然而那样做的弊病只是照章行事罢了,一点也没有仁慈的实情。因为这个缘故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日益衰败,传至二世,天下便土崩瓦解了。如今陛下因啬夫口齿伶俐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会随风附和,争相浮夸而不讲求实际。况且下面仿效上面快于影子随形和回响之应声,陛下办什么不办什么,不能不谨慎啊!”文帝答应说:“好!”于是不再提拔啬夫。

(二)

不久,皇上行经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使皇上驾车的马受了惊。于是令骑士把那人逮捕,交付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那人。那人回答说:“我是长安县乡下人,来这里,听到清道戒严,急忙躲到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上已经过去,便从桥下出来,见到皇上的车马和仪仗队就在眼前,立即转身跑了。”张释之据此上奏应得的刑罚,说:“此人违反了清道戒严的号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大怒道:“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脾性温和,假若是别的马,不早就摔伤我了吗?可廷尉仅处以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遵从的。如今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却要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况且在当时,皇上令人就地杀掉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付给廷尉,而廷尉是天下公平的象征,一旦有偏,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往哪儿安放他们的手脚?望陛下明察。”好久,皇上说:“还是廷尉办得对。”

(三)

那以后,有人偷了高祖庙内神座前的玉环,被捕。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依照法律中偷盗宗庙服饰器物的条文,奏请判处斩首。皇上勃然大怒道:“那人胡作非为,居然偷盗先帝宗庙中的器物!我之所以交付给你廷尉审理,是想使他灭族,而你却按照通常的法律条文奏请,这不是我所用来恭敬承奉先人的本意。”张释之脱帽叩头解释说:“按照法令这样判处已经到极限了。况且斩首与灭族同是死罪,但以逆顺轻重的程度为根据。今日偷盗宗庙的器物便诛灭他的全族,假设愚民偷挖了长陵上的一捧土,陛下又将怎样施加给他刑罚呢?”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后,便批准了廷尉的判决。当时,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启看到张释之议论公正,就同他结为亲密朋友。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颂。

“点评”

张释之是西汉文帝时南阳堵阳县(今河南方城东)人。官任廷尉,掌管全国司法工作。当张释之还在任谒者仆射(负责接待宾客,传达政令官的首领)时,曾跟随汉文帝出行。当他们巡游到皇家动物园时,汉文帝很有兴趣地看园中畜养的老虎和其他动物。

看完后,汉文帝就问上林尉(主管动物园的官吏),园中饲养的动物有多少种、每类有多少、牲畜繁殖、存活情况如何等,一连问了十几个有关的事项。愚笨而又失职的上林尉被问得张口结舌,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了,只好左顾右盼地期待有人出来为他解围。

正在上林尉焦急万分之时,站在旁边的啬夫(管理虎圈的小吏),立即上前代替上林尉详细、准确地回答了汉文帝所提到的有关皇家动物园中所饲养的各类动物的种类、数量、繁殖情况,等等。他是想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以便得到皇帝的奖赏。

汉文帝听了啬夫详尽而准确的回答后,就对身边的官员说:“上林尉作为皇宫动物园的主管官员,最起码应当像啬夫这样,结果却什么都回答不出来,真是太不称职了。”于是命令张释之起草诏令,罢免原来的上林尉,并要提升啬夫担任上林尉的官职,掌管皇家动物园的全部工作。

张释之在皇帝问话时,一言未发,但对这个啬夫在皇帝面前夸夸其谈,多方表现自己的作风已经不太满意了。现在皇帝居然要他写诏书罢免原来的上林尉,而由这个官卑却伶牙俐齿的啬夫来接任,他认为不妥。

于是,张释之就在脑子里想主意,如何才能使皇帝改变这个决定。忠于朝廷,崇尚实干而反对邀功取宠的张释之立即上前问汉文帝:“陛下认为前朝绛侯周勃(西汉功臣,文帝时著名丞相)是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回答说:“他是德高望重的功臣长者。”张释之又问:“那么东阳侯张相如(西汉初功臣)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又回答说:“当然也是德才兼备的长者。”

张释之接着皇帝的话说:“皇帝也认为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都是有德有才的治国能臣,可是这两个人都曾在回答皇帝的提问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尤其是周勃,皇上不久前还亲自问他全国一年判案多少?钱财收支多少?周勃也回答不出来,皇上并没有罢他的官,还认为他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能臣。

“但是现在因为上林尉没回答出皇帝的提问,而具体负责饲养动物的啬夫回答出来了,皇上就要免去原上林尉而提拔啬夫。要是这样做的话,岂不是提倡人们都去向啬夫学习(啬夫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本应效法),都在皇上或上级面前伶牙俐齿、喋喋不休地显示自己,以便得到嘉奖和提升吗?皇上知道,秦朝重用的就是一批舞文弄法、耍嘴皮子的人,他们在任官期间不去体察民情,对百姓的痛苦毫无仁爱同情之心,挖空心思只是想在官场上攀比看谁有口舌之才、看谁办案和完成朝廷交办的事快捷、看谁监督下级官吏和百姓苛暴繁细。他们不顾百姓的死活,不管会对国家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结果,秦朝官吏不干实事,搞得朝廷各职能部门也是徒具空名而无其实。这样一来,秦朝从上到下的官吏都把国家安危、百姓的命运置之脑后。

“由于秦朝由这样一批只图虚名而不干实事之徒掌握了国家大权,所以他们对秦始皇的过失不仅不谏阻,反而向朝廷隐瞒百姓的困苦和秦朝危亡的真情,从而加重了秦始皇的过失。这样,才会在秦二世的时候发生陈胜、吴广起义,秦朝也就土崩瓦解了。”

“现在,皇帝陛下因为看到啬夫口齿伶俐,善于对答就要破格提拔他。我担心从今以后天下的人都会争相仿效。我认为看人不能只重口辩之才,而不看重少说多干或只干不说的务实精神。再说,下面各地若知道这件事,仿效起来就会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一样快的。所以朝廷办任何一件事都要考虑到后果,什么该办,什么不该办,必须慎重啊!”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一番话后,改变了自己原来草率的决定,收回了罢免上林尉和任命啬夫的诏令,并真诚地说:“还是卿家的话说得对。”张释之处处以朝廷的利益为重,以秦朝二世灭亡的教训,谏劝汉文帝对官吏的升贬不能根据一时一事作决定,要警惕哗众取宠之徒,朝廷应该提倡踏实苦干、讲求实效的作风。反对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提倡的。

后来,张释之被提拔为廷尉。有一次又随汉文帝出行,正当皇帝的车驾人马走到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个人,把皇帝坐车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汉文帝大怒,立即派侍从把那个人抓起来,交给廷尉张释之去治罪。

张释之不敢懈怠,回去后立刻对那个人进行审讯。经过详细地审问后了解到,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一个乡下百姓,今天进城走到中渭桥时,正赶上皇帝车驾出行,下了清道戒严的命令,所以就急急忙忙躲到桥下。他在桥下等了好大一会儿,以为皇上的车驾人马已经过完了,就从桥下走了出来。刚出来就看到皇帝的御车和仪仗队伍正在桥上,吓得慌慌张张地赶紧跑开,没想到会惊吓了御马。

张释之查明案情后,认为这个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根据法律的规定,判处罚金后就把人放了,并将处理根据和结果禀报给汉文帝。

汉文帝因为自己坐车的御马受了惊吓,龙颜大怒,不太理智,原以为张释之为了替自己出气,一定会将惊马的人从重治罪。没想到张释之不仅没有顺从皇帝的心意,反而只判了罚金就放人了。

汉文帝火冒三丈地责问张释之:“这个人胆大包天,竟敢惊吓我的御马。幸亏这匹马脾气柔顺,要是一匹烈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害吗?你怎么只是判他罚金就了事呢?”皇帝不满意张释之对惊马人的依法判决,想要超越法律,按他一时的情绪来加重判罪。

刚正不阿的张释之不怕冒犯皇帝,义正词严地说:“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老百姓都应该共同遵守的。惊马人的案子,依据现在的法律,只应当判处罚金,可是皇上想要超出法律加重处罚。若是按皇帝的意见办,以后法律就无法取信于民了。再说,如果当时皇帝下令立即处死惊马人,这案子也就算了。可现在陛下又把这个案子交给廷尉来审理,廷尉的职责就是要掌握量刑轻重,是主持天下公平的执法之人,一旦廷尉断案稍有差错疏忽,全国各地的执法官在量刑时就会忽轻忽重,甚至随意变更。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会手足失措,无所适从了。这点还要请陛下三思。”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这番话后,沉思良久,感到张释之所说的话句句在理,都是从维护国家法律来考虑的忠言,就接受了张释之的意见,并表示说:“廷尉的处置是恰当的。”张释之坚持依法量刑,避免了轻罪重判的错误。

惊马人的案件处理后不久,西汉朝廷又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有人胆大妄为,偷窃了汉高祖庙中神座前的玉环。汉文帝对窃贼敢于盗祖庙大为恼怒。全国上下一致行动,盗贼很快就被抓到了。汉文帝下令把盗庙贼交给廷尉严加惩治。张释之依据西汉法律中规定的偷窃宗庙的珍宝、服饰、器物的条款,判处盗贼斩首示众的“弃市”刑罚。

张释之把这个判决上奏汉文帝后,汉文帝勃然大怒,责问张释之:“这个贼无法无天,为非作歹,竟敢盗窃皇家祖庙中的玉环器物。我之所以把此案交给廷尉去处治,就是要你严加惩处,判以灭族重刑。可是你却像办平时其他案子一样,只是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报判处的意见。你这样处置他,怎么能够维护先帝高祖的尊严呢?再说也违背了我尊奉祖先,恭敬、孝顺的心意。”

张释之看到汉文帝大发脾气,于是脱帽叩头谢罪,口里却依然据理力争地辩驳说:“根据法律规定将窃贼判处‘弃市’就是最重的了。到底是判斩首弃市罪还是判灭族罪,应该按照罪行情节的轻重来定。现在要是对盗窃了宗庙中的玉环器物的贼就判以灭族罪的话,那么有朝一日,再有个胆大妄为的亡命之徒,若公然去挖掘祖庙,到那时陛下又将用什么刑罚来加以惩治呢?”

开明的汉文帝听后沉思不语,下朝后与太后商量,并接受了张释之的正确意见。

由于张释之执法严明、依法办事并敢于坚持正确主张,不以个人好恶来论罪,对皇上也不阿谀奉承,所以在他任廷尉期间避免了许多冤案,得到了当时百姓的称颂。历史上有记载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当然,张释之不阿谀权贵,依法办事,必然会招来许多封建贵族的忌恨。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张释之知道有人会借机报复,故装病准备辞官。这时,有一个叫王生的道家老者来到张释之办公的衙门,当着众多的公卿大人,对张释之说:“你替我把袜子脱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对张释之说:“你给我把袜子穿上。”张释之当着众人,跪下来为王生老人穿好了袜子。过后,许多人责备王生老人在衙门当着众人侮辱廷尉张释之的行为太过分了!

王生意味深长地说:“我又老又贫贱,自己这一生都没有对廷尉张释之做过什么好事,也不知怎么样来报答他。张廷尉是如今全国有名的德高望重的大臣。所以我故意耍弄他,让他为我脱袜穿袜,是想借此提高他的声望。”

张释之没有责怪王生的无礼,反而恭恭敬敬地按照老人的要求去做,使当时在场的公卿大臣更加敬重张释之的为人。王生老人为了提高张释之在君臣中的声望,甘冒犯戏弄大臣之罪的危险,这说明张释之受到了当时广大臣民的敬慕。他以法治国的精神在我国历代一直受到称颂。

同类推荐
  • 三皇绝

    三皇绝

    “开元道藏,窥视天道;太平要术,天下兴亡!”五代另十国,唐宋之间一段“自由散漫”的时代。黄巢这把刀,将残唐这锅“粥”彻底搅乱,四方“诸侯”趁乱将州县往自己的“碗”里装。短短五十四年,天下唯一个“武”字,拳头软硬“宁有种”呼?。这段历史将人性种种发挥的淋漓尽致,强者辈出,神妖沓来。这段史:难写,你未唱罢我登场,一团乱麻;难表,恃强互逞多,英雄大义少;难留,渡出乱世弃道义,少有见著未来人。然而,人在困苦多求索,五代与人世是磨难,与佛道却是升华。此一本书,尽力还原真实历史。“驰骋九州幻梦,拳剑当笑我痴。”
  • 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

    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

    《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上下卷)》全方位立体描述了努尔哈赤的一生,从他的成长过程写起,直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促进满族形成、建立后金政权、制定抚蒙政策等,并告诉您努尔哈赤如何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所必备的素质:一位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韬略;一位军事家应有的勇敢和计谋;一位民族英雄应有的襟怀和远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遥远先声

    遥远先声

    我啊……只是想学好一些东西,为了那遥不可及又如此难耐吸引着我的事物,即使飞蛾扑火,但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是唯一的啊!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周云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个人,然而在命运的驱使和生活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与天争,与人争,最后终成一代开国大帝。有热血,有兄弟,有女人,尽在开国大帝!
热门推荐
  • 六韬·三略(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六韬·三略(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内容,并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了详实的了解。
  • 玄令

    玄令

    一个山村小子,偶然得到一块神奇令牌后,机缘巧合下,走上了修仙之路,然后在各种危机中取得一线生机,一步一步走上巅峰之路。
  • 超级时空穿越者

    超级时空穿越者

    任他穿越者千千万万,不如超级时空穿越者!……………………………………时空穿越实在是太危险了,除了紧追不舍的时空管理局,还有强大的时空自我纠错能力。每一份财富,每一种能力,都来之不易。看沈懿如何穿越时空,纵横现实!成为超级时空穿越者!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魔方与神之力量

    魔方与神之力量

    一个被特殊力场笼罩的星球,一群从特定基因序列中获得能力的权限者以及通过神秘钥匙打开魔方就能获得神之力量的传说。帝国、联盟和中立集团间的较量究竟谁会胜出?联盟特殊部队成员莫子靖的传奇故事。
  • 倾恋雪之沁缘梦

    倾恋雪之沁缘梦

    时光飞逝,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是天上闪烁的星星,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年年春暖花开都从他们身边拂过,她会选择谁?是长久的深情,还是意外的爱情?最终是刻骨铭心的惆怅,还是天长地久的美好?《倾恋雪之訫缘梦》是一部古风小说,皇宫内斗,皇子公主及皇妃明争暗斗,楚国公主楚依语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她也被人羡慕嫉妒恨,他们在她的身边帮助着她。看见她笑,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她,楚依语,到底会选择谁?
  • 最后一双灵瞳

    最后一双灵瞳

    我叫陈宇,我有一双灵瞳,也是最后一双灵瞳。
  • 极道血帝

    极道血帝

    这是一个关于以修炼自身血液进化成为神为最终目标的血修们的故事。主角的先祖乃是太初大陆守护神,然而他们家族却仅剩主角一人了。经过悲催的轮回千世并且与体内封印的上古魔鬼纠缠不清,这一世,主角立志改变人生,改变宿命,他的起点,便是从学院一个毫无地位的旁听生开始的……
  • 私宠嫩妻:总统大人,Stop!

    私宠嫩妻:总统大人,Stop!

    【超级爆宠】为了躲避“哥哥”,她意外闯进陌生男人怀里....却没料....陷入了饿狼的圈套。“你出去,我...腿酸...”整夜都是她的哭声和求饶....第二天。她顶着着水汪汪的大红眼,认错道,“从此以后,我会乖乖的。”男人指腹触碰她滚烫的脸颊,宠溺无比,“听话就好。”他是位高权重的帝国总裁,性格冷意,身边的莺莺燕燕不计其数,却偏偏将她囚禁身边不放。直到有一天,他浑身沾满酒气,“笙笙....如果我真的爱上你了,舍不得放手。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