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600000049

第49章 燕居

养静为摄生首务。五官之司,俱属阳火;精髓血脉,则阴精也,阴足乃克济阳。《内经》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降者降伏之降,阴不足而受阳制,立见枯竭矣。养静所以养阴,正为动时挥运之用。

《显道经》曰:“骨涌面白,血涌面赤,髓涌面黄,肌涌面黑,精涌面光,气涌面泽。光泽必根乎精气,所谓晬然见于面也。”按“精气”二字俱从米,是精气又必资乎米。调停粥饭,饥饱适时,生精益气之功孰大焉?

《记·王制》云:“九十饮食不离寝。”寝谓寝处之所,乃起居卧室之意。如年未九十,精力衰颓者,起居卧室,似亦无不可。少视听,寡言笑,俱足宁心养神,即祛病良方也。《广成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至,心亦至焉。《阴符经》曰:“机在目。”《道德经》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平居无事时,一室默坐,常以目视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毋间断,毋矜持,降心火入于气海,自觉遍体和畅。

《定观经》曰:“勿以涉事无厌,故求多事;勿以处喧无恶,强来就喧。盖无厌无恶,事不累心也。若多事就喧,心即为事累矣。”《冲虚经》曰:“务外游,不如务内观。”

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道家所谓“不怕念走,惟怕觉迟。“=”至于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惟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老年人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

寒暖饥饱,起居之常。惟常也,往往易于疏纵。自当随时审量,衣可加即加,勿以薄寒而少耐;食可置即置,勿以悦口而少贪。《济生编》曰:“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此虽救偏之言,实为得中之论。

春冰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棉衣不可顿加,少暖又须暂脱。北方语曰:“若要安乐,不脱不着。”南方语曰:“若要安乐,频脱频着。”

夏月冰盘,以阴乘阳也;冬月围炉,以阳乘阴也,阴阳俱不可违时。《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调寒暑。”然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戒纳凉,凉入里也。《济世仁术编》曰:“手心通心窍,大热时,以扇急扇手心,能使遍体俱凉。”愚谓不若谚语云:“心定自然凉”。“心定”二字可玩味。

省心

六淫之邪,其来自外,务调摄所以却之也。至若七情内动,非调摄能却。其中喜怒二端,犹可解释,倘事值其变,忧思悲恐惊五者,情更发于难遏。要使心定则情乃定,定其心之道何如?曰“安命”。

凡人心有所欲,往往形诸梦寐,此妄想惑乱之确证。老年人多般涉猎过来,其为可娱可乐之事,滋味不过如斯,追忆间,亦同梦境矣!故妄想不可有,并不必有,心逸则日休也。

世情世态,阅历久,看应烂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谚曰:“求人不如求己”。呼牛呼马,亦可由人,毋少介意,少介意便生忿,忿便伤肝,于人何损?徒损乎己耳。

少年热闹之场,非其类则弗亲。苟不见几知退,取憎而已。至与二三老友,相对闲谈,偶闻世事,不必论是非,不必较长短,慎尔出话,亦所以定心气。

语云: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财利一关,似难打破,亦念去日已长,来日已短,虽堆金积玉,将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费,反致奉身匮乏,有待经营,此又最苦事,故“节俭”二字,始终不可忘。

衣食二端,乃养生切要事。然必购珍异之物,方谓于体有益,岂非转多烦扰?食但慊其心所欲,心欲淡泊,虽肥浓亦不悦口。衣但安其体所习,鲜衣华服,与体不相习,举动便觉乖宜。所以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凡事择人代劳,事后核其成可也;或有必亲办者,则毅然办之;亦有可姑置者,则决然置之。办之所以安心,置之亦所以安心。不办又不置,终日往来营怀,其劳弥甚。

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身兼养性。

年高则齿落目昏,耳重听,步蹇涩,亦理所必致,乃或因是怨嗟,徒生烦恼。须知人生特不易到此地位耳!到此地位,方且自幸不暇,何怨嗟之有!

寿为五福之首,既得称老,亦可云寿。更复食饱衣暖,优游杖履,其获福亦厚矣!人世间境遇何常?进一步想,终无尽时;退一步想,自有余乐。《道德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身后之定论,与生前之物议,己所不及闻、不及知,同也。然一息尚存,必无愿人毁己者,身后亦犹是耳。故君子疾设世而名不称,非务名也。常把一“名”字着想,则举动自能检饬,不至毁来。否即年至期颐,得遂考终,亦与草木同腐。《道德经》曰:“死而不亡者寿”。谓寿不徒在乎年也。

见客

《记·王制》曰:“七十不与宾客之事”。盖以送迎仆仆,非老年所能胜。若夫来而不往,《记》以为非礼,岂所论于老年。予尝有《扫径》诗云:“积闲成懒痼难砭,扫径欣看客迹添。若要往来拘礼法,乐音金玉亦无嫌。”

见客必相揖,礼本不可废,但恐腰易作酸,此礼竟宜捐弃。腰为肾之府,肾属水,水动则生波。又按《蠡海集》云:“肺居上,肝居下。”一鞠躬则肺腑肝仰矣。故嵇康言:礼岂为我辈设?愚谓:揖岂为老年设?

客至进茶,通行之礼,茶必主客各一,谓主以陪客也。老年交好来往,定皆习熟,止以佳茗进于客可耳;若必相陪,未免强饮;或谓设而不饮亦可,又安用此虚文。

老年人着衣戴帽,适体而已,非为客也。热即脱,冷即着,见客不过便服。如必肃衣冠而后相接,不特脱着为烦,寒温亦觉顿易,岂所以适体乎?《南华经》曰:“是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倘有尊客过访,命阍人婉辞也可。

凡客虽盛暑,其来也必具衣冠,鹄立堂中,俟主人衣冠而出,客已热不能胜。当与知交约,主不衣冠,则客至即可脱冠解衣。本为便于主,却亦便于客。

喜谈旧事,爱听新闻,老人之常态;但不可太烦,亦不可太久,少有倦意而止。客即在座,勿用周旋。如张潮诗所云:“我醉欲眠卿且去”可也。大呼大笑,耗人元气,对客时亦须检束。

往赴筵宴,周旋揖让,无此精力,亦少此意兴。即家有客至,陪坐陪饮,强以所不欲,便觉烦苦。至值花晨月夕,良友欢聚,偶尔开樽设馔,随兴所之可也,毋太枯寂。

庆吊之礼,非老年之事,自应概为屏绝。按:礼重居丧。《曲礼》犹曰:“七十惟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又《王制》曰:“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况其他乎?”

出门

邵子自言四不出:大风、大雨、大寒、大热也。愚谓非特不可出门,即居家亦当密室静摄,以养天和。大雷大电,尤当缄口肃容,敬天之怒。如值春秋佳日,扶杖逍遥,尽可一抒沉郁之抱。

偶然近地游览,茶具果饵,必周备以为不时之需。置食簏,竹编如盒,叠作数层,外以环约之,使一手可提。《记·王制》曰:“膳饮从于游,乃兼具酒食。”如近地亦非必备。

春秋寒暖不时,即近地偶出,绵夹衣必挈以随身。往往顷刻间气候迥异。设未预备,乍暖犹可,乍凉即足为患。

乘兴而出,不过迩在村郭间,可泛小舟,舟前后必障蔽。乐天诗所谓“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也。舟中不能设椅,屹坐摇杌,殊觉不宁。制环椅无足,平置舟板上,与坐环椅无别。居家时不妨移置便榻,亦堪小坐。舟中别置褥,厚而狭者,可坐可卧;另置枕,短而高者,可靠手、可枕首。微觉懒倦,有此则坐卧胥安。

足力尚健者,备游山鞋。每制必二,上山则底前薄后厚,下山则底前厚后薄。趁宜而着,命童子携之。古人有“登山屐”,去屐前齿,亦此意。

折叠凳,游具也;四足,两两交加,边则但具前后,以木棉缕绷为面,软而可折,今俗称“马踏子”。其制仿自前明,见《三才图会》。予诗有“稳坐看山权当榻,不妨折叠入游囊”之句。凡出门,命携以相随,足力倦即堪少坐,不必专为游山也。

太白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又东坡戴笠行雨中,绘《笠屐图》。笠为古人所恒用,御雨兼障日。夏秋之初,或倚杖而出,亦可预办。制以棕与藤,俱嫌少重,竹为骨,皂纱蒙其上,似较轻便。另用纱二寸许,垂于笠边,谓之“笠檐”,亦堪障日。

老年出不远方,无过往来乡里。《曲礼》曰:“行役以妇人”。谓设有不得已而远行,所以虑之周也。以妇人者,妇人举动柔和,故用之。然此亦古人优体衰羸,不嫌过于委曲。苟有勤谨童仆,左右习惯者,未始不可用。

远道行李,必作信宿计。各项周备外,其要尤在床帐。办阔大折叠凳二,或棕绷之,或皮绷之,两凳相接而排,长广恰如床式。闻军营中多用此。帐用有骨子可以架起者。

严冬远出,另备帽。名“将军套”,皮制边,边开四口,分四块,前边垂下齐眉,后边垂下遮颈,旁边垂下遮耳及颊。偶欲折上,扣以纽,仍如整边。趁寒趁暖,水陆俱当。

防疾

心之神发于目,肾之精发于耳。《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谓淆乱其耳目,即耗敝其精神。试于观剧时验之,静默安坐,畅领声色之乐,非不甚适;至歌阑舞罢,未有不身疲力倦者,可恍悟此理。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内经》“五劳所伤”之说也。老年惟久坐、久卧不能免,须以导引诸法,随其坐卧行之,使血脉流通,庶无此患。

男女之欲,乃阴阳自然之道。《易·大传》曰:“天地氤氲,男女媾精”是也。然《传》引“损”卦爻辞以为言,“损”乃损刚益柔之象。故自然之中,非无损焉;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损”之爻辞曰:“窒欲是也,若犹未也。”自然反成勉强,则损之又损,必至损年。

五脏俞穴,皆会于背。夏热时,有命童仆扇风者,风必及之;则风且入脏,贻患非细,有汗时尤甚。纵不免挥扇,手自挥动,仅及于面,犹之御风而行,俱为可受。静坐则微有风来,便觉难胜;动阳而静阴,面阳而背阴也。

时疫流行,乃天地不正之气。其感人也,大抵由口鼻入。吴又可论曰:“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入于膜原”是也。彼此传染,皆气感召,原其始,莫不因风而来。《内经》所谓“风者,善行而数变。”居常出入,少觉有风,即以衣袖掩口鼻,亦堪避疫。

窗隙门隙之风,其来甚微,然逼于隙而出。另有一种冷气,分外尖利,譬之暗箭焉,中人于不及备,则所伤更甚!慎毋以风微而少耐之。

酷热之候,俄然大雨时行,院中热气逼入于室,鼻观中并觉有腥气者,此暑之郁毒,最易伤人。《内经》曰:“夏伤于暑,秋为痎疟。”须速闭窗牖,毋使得入。雨歇又即洞开,以散室中之热。再如冷水泼地,亦有暑气上腾,勿近之。

饱食后不得急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内经》所谓“浊气在上,则生胀。”饥不得大呼大叫,腹空则气既怯,而复竭之,必伤肺胃;五脏皆禀气于胃,诸气皆属于肺也。

凡风从所居之方来,为“正风”,如春东风、秋西风,其中人也浅;从冲后来为“虚风”,如夏北风、冬南风,温凉因之顿异,伤人最深。当加意调养,以补救天时,凉即添衣,温毋遽脱,退避密室,勿犯其侵。

三冬天地闭,血气伏。如作劳出汗,阳气渗泄,无以为来春发生之本,此乃致病之原也。春秋时大汗,勿遽脱衣,汗止又须即易,湿气侵肤,亦足为累。

石上日色晒热,不可坐,恐发臀疮;坐冷石恐患疝气。汗衣勿日曝,恐身长汗斑。酒后忌饮茶,恐脾成酒积。耳冻勿火烘,烘即生疮。目昏勿洗浴,洗浴必添障。凡此日用小节,未易悉数,俱宜留意。

慎药

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调停饮食,就食物中之当病者食之。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经络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

药不当病,服之每未见害,所以言医易,而医者日益多。殊不知既不当病,便隐然受其累。病家不觉,医者亦不自省。愚谓微疾自可勿药有喜,重病则寒凉攻补,又不敢轻试。谚云:不服药为中医。于老年尤当。

病有必欲服药者,和平之品甚多,尽可施治。俗见以为气血衰弱,攻与补皆用人参。愚谓人参不过药中一味耳,非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者,且未必全利而无害,故可已即已。苟审病确切,必不可已,宁谓人参必戒用哉!

凡病必先自己体察,因其自现之证,原其致病之由。自顶至踵,寒热痛痒何如,自朝至暮,起居食息何如,则病情已得,施治亦易。至切脉又后一层事,所以医者在乎问之详,更在病者告之周也。

方药之书,多可充栋,大抵各有所偏,无不自以为是。窃考方书最古者,莫如《内经》,其中所载方药,本属无多,如不寐用半夏秫米汤,鼓胀用鸡矢醴,试之竟无效,他书可知。总之同一药,而地之所产各殊;同一病,而人之禀气又异;更有同一人、同一病、同一药,而前后施治,有效有不效。乃欲于揣摩仿佛中求其必当,良非易事,方药之所以难于轻信也。

本草所载药品,每曰服之延年,服之长生,不过极言其效而已,以身一试可乎?虽扶衰补弱,固药之能事,故有谓治已病,不若治未病。愚谓以方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

凡感风感寒暑,当时非必遽病。《内经》所谓邪之中人也,不知于其身。然身之受风受寒暑,未有不自知。病虽未现,即衣暖饮热,令有微汗,邪亦可从汗解。《道德经》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病中食粥,宜淡食,清火利水,能使五脏安和,确有明验,患泄泻者尤验,《内经》曰:“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

人乳汁,方家谓之白朱砂,又曰仙人酒。服食法:以瓷碗浸滚水内,候热,挤乳入碗,一吸尽之,勿少冷。又法:以银锅入乳,烘干成粉,和以人参末,丸如枣核大,腹空时噙化两三丸。老人调养之品,无以过此。此则全利而无害,然非大有力者不能办。

程子曰:“我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食欲,定心气,如斯而已矣!”盖谓养生却病,不待他求。然定心气,实是最难事,亦是至要事。东坡诗云:“安心是药更无方。”

术家有延年丹药之方,最易惑人。服之不但无验,必得暴疾。其药大抵锻炼金石,故峻厉弥甚。《列子》曰:“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乎?”或有以长生之说问程子,程子曰:“譬如一炉火,置之风中则易过,置之密室则难过。”故知人但可以久生,而不能长生。老年人惟当谨守烬余,勿置之风中可耳。

消遣

笔墨挥洒,最是乐事,素善书画者,兴到时,不妨偶一为之。书必草书,画必兰竹,乃能纵横任意,发抒性灵,而无拘束之嫌。饱食后不可捉笔,俯首倚案,有碍胃气。若因应酬促逼,转成魔障。

棋可遣闲,易动心火;琴能养性,嫌磨指甲。素即擅长,不必自为之。幽窗邃室,观弈听琴,亦足以消永昼。

能诗者偶尔得句,伸纸而书,与一二老友共赏之,不计工拙,自适其兴可也。若拈题或和韵,未免一番着意。至于题照,及寿言挽章,概难徇情。

法书名画,古人手迹所存,即古人精神所寄。窗明几净,展玩一过,不啻晤对古人;谛审其佳妙,到心领神会处,尽有默然自得之趣味在。

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呼童灌溉,可为日课。玩其生意,伺其开落,悦目赏心,无过于是。

鹤,野鸟也,性却闲静,园圃宽阔之所即可畜。去来饮啄,任其自如,对之可使躁气顿蠲。若笼画眉,架鹦鹉,不特近俗,并烦调护,岂非转多一累。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浮沉旋绕于中,非必池沼,然后可观。闲伫时观鱼之乐,即乐鱼之乐,既足怡情,兼堪清目。

拂尘涤砚,焚香烹茶,插瓶花,上帘钩,事事不妨身亲之。使时有小劳,筋骸血脉,乃不凝滞。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

导引

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娑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兹择老年易行者附于下,分卧功、立功、坐功三项。至于叩齿咽津,任意为之可也。修炼家有纳气通三关、结胎成丹之说,乃属左道,毋惑!

仰卧,伸两足,竖足趾,伸两臂,伸十指,俱着力向下,左右连身牵动数遍。

仰卧,伸左足,以右足屈向前,两手用力攀至左,及胁;攀左足同,轮流行。

仰卧,竖两膝,膝头相并,两足向外,以左右手各攀左右足,着力向外数遍。

仰卧,伸左足,竖右膝,两手兜住右足底,用力向上,膝头至胸;兜左足同。轮流行。

仰卧,伸两足,两手握大拇指,首着枕,两肘着席,微举腰摇动数遍。

正立,两手叉向后,举左足空掉数遍;掉右足同。轮流行。

正立,仰面昂胸,伸直两臂,向前,开掌相并,抬起,如抬重物,高及首,数遍。

正立,横伸两臂,左右托开,手握大拇指,宛转顺逆摇动,不计遍。

正立,两臂垂向前,近腹,手握大拇指,如提百钧重物,左右肩俱耸动,数遍。

正立,开掌,一臂挺直向上,如托重物,一臂挺直向下,如压重物,左右手轮流行。

趺坐,擦热两掌,作洗面状,眼眶、鼻梁、耳根各处周到,面觉微热为度。

趺坐,伸腰,两手置膝,以目随头左右瞻顾,如摇头状,数十遍。

趺坐,伸腰,两臂用力,作挽硬弓势,左右臂轮流互行之。

趺坐,伸腰两手仰掌,挺肘用力,齐向上,如托百钧重物,数遍。趺坐,伸腰,两手握大拇指作拳,向前用力,作捶物状,数遍。

趺坐,两手握大拇指向后托实坐处,微举臀,以腰摆摇数遍。

趺坐,伸腰,两手置膝,以腰前扭后扭,复左侧右侧,全身着力,互行之,不计遍。

趺坐,伸腰,两手开掌,十指相叉,两肘拱起,掌按胸前,反掌推出,正掌挽来,数遍。

趺坐,伸腰,两手握大拇指作拳,反后捶背及腰,又向前左右交捶臂及腿,取快而止。

趺坐,两手按膝,左右肩前后交扭,如转辘轳,令骨节俱响,背觉微热为度。

同类推荐
  • 四季养生要诀

    四季养生要诀

    健康长寿,这是世界上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千百年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已经找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世界上人均寿命的延长,就是最好的证明。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因时养生,,就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
  •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古往今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息过。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也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如饮食保健、运动锻炼、疾病防治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 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将深奥的医学原理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本书通过尿毒症常识课堂、尿毒症科学治疗指南、肾的透析和移植、常用药物的科学应用、尿毒症的科学保健、尿毒症的用药常识问答等内容,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医学保健知识。本书可供关注身体保健读者、尿毒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本书阐述了粥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制作与服用方法,常用粥膳的配方、制法及功效,常见病症的粥膳治疗等内容。
  •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宋成运、黄海主编的《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以现代家庭最常见的一些病症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人体经络的基础知识,打通经络的方法,家庭养生穴位,改善亚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常见皮肤病、五官科病症、骨骼肌肉疼痛、呼吸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生殖系统病症、儿童常见病症、中老年常见病症的经络保健方法及经络美容方法。《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中介绍的调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突出,具有可学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居家日常保健和疾病的辅助治疗。
热门推荐
  • 问何方

    问何方

    仙庭远去,仙踪渺渺,水蓝灵气日渐稀薄,昆仑对于仙庭的感应已经越来越微弱,无数大能徒望太空而叹,人间的修行者更是惶恐不已,遂集整个水蓝灵气于昆仑,隐昆仑于世外,以待时机,是为末法时代,初时尚有大能者于人间显踪,凡人奉若神仙,昆仑亦被称之为小仙界,但人间再难复望,更遑论寻之......弹指数千年,如今再难续修炼之法,修仙已成为传说,人类另辟蹊径,发展科技文明,试图借外物之力强大己身,然自身羸弱,终究难越生老病死之玄关。张小章因妖龙附体,重病缠身,幸得昆仑太公望指点,接引其到昆仑,自此开始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寻仙问道之旅......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死循环:女配的怨恨

    死循环:女配的怨恨

    声色游戏,是谁入了谁的局。倾城一跳,她与他都变成了活着却站在死亡线上的人。豪门惊情,在层层叠叠扑朔迷离之中,女配和男配何去何从简介无能。QWQ
  • 夜少的专属:娇妻你别跑

    夜少的专属:娇妻你别跑

    “傻白甜”的楚梦琪,在开学的第一天,被一个男的夺走了初吻,刚刚才知道那男的叫——夜寒羽,但第二次见面这位夜寒羽就把她淋成了落汤鸡。从此,“大灰狼”不断接近“小绵羊”但,楚梦琪的真实身份竟然是......
  • 蝶骨霸图

    蝶骨霸图

    神秘位面,群雄并立。天尊不现世,天帝争霸,慷慨豪迈。神秘青年,带着未知的来历,经历着未知的玄奇。
  • 盛世宠婚:帝少的呆萌小娇妻

    盛世宠婚:帝少的呆萌小娇妻

    他是帝都的首席总裁,她是落家大小姐。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可却因为那场横遭而来的车祸,落家一落千丈,她失忆了被坏婶婶送出了国,他们错失了六年。六年后,她回来了,却是抱着复仇的心,他们在机场转角重逢,可她却不记得他了,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医若倾城:王妃是半妖

    医若倾城:王妃是半妖

    她是界元之女,生前是一名中医师,死后穿越到时间的缝隙,来到一个架空的时代。她是人却又似妖,不能不痛不伤却能不老不死。他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妖孽,却从小受尽折磨,浑身是毒。她以为她前世是一人孤独终老死后穿越来此,他以为他这一生会无欲无求度过此生,殊不知二人命数早已生生世世绑在一起。一次机会让两人相遇,从此展开一系列故事。ps:什么,她一直单身到死是因自己魂魄游荡错地方没有遇到咱们玉王,现在穿越回来只是归属故乡?(新书:《人鱼仙妻:腹黑相公,捉妻上榻》连载中,《爆笑萌妃皇叔上仙请接招》已完结,欢迎入坑~)
  • 梦佳人

    梦佳人

    作为一个骗子,你无疑是人中龙,但作为一个王者,你?失败了……选择真心时,我付出了全部,选择憎恨时,我付出了生命……转身时,我不再是弱者,既然天让我趟浑水,我不再犹豫,所以,我宁愿相信一切均是天注定,而不是……你一手策划……因为,我终究是选择了相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古之巅

    玄古之巅

    玄古世界,大千皆变;位面之难,谁与知晓;斩天破地,为赎苍生。无知少年的使命,该如何完成?
  • 花心总裁老婆我错了

    花心总裁老婆我错了

    她爱他,但他却不懂得珍惜她,她走了,他才后悔,三年后,她满身荣耀回来,只为复仇,他见到她,眼泪夺眶而出,表白道:“我以后不会放开你了,我会珍惜你,疼你爱你。”无奈让老婆桑心,追妻之路漫长。他是M.K集团的总裁,她是沈氏千金。先虐后甜,第一次写文,文笔不好请多原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