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3700000008

第8章 意大利作家(2)

乔瓦尼约利,1838年5月14日出生在罗马。他年轻时投身于争取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斗争,先在撒丁王国军队中担任军官,后来跟随加里波第征战,任总参谋部军官。1870年退役,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工作,在威尼斯、罗马教授文学、历史,曾担任罗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他于1915年7月15日逝世。

乔瓦尼约利是优秀的作家、历史学家。他的历史著作《佩雷格里诺·罗西和罗马革命》(1898~1911),记叙罗马人民1848年反对奥地利侵略者的武装起义。他写过许多历史小说、历史剧、诗歌。历史小说多以古代罗马生活为题材,表达当时意大利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并要求民主、自由的意志,如《萨杜尔尼诺》(1879)、《梅萨利那》(1885)。

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1874)是乔瓦尼约利的代表作。作者以公元前3世纪斯巴达克领导的古罗马奴隶起义为依据,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歌颂了奴隶、角斗士们为争取解放而战斗的崇高精神,出色地塑造了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的形象,同时倾注了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治理想。

维尔加

维尔加,1840年9月2日生于西西里岛卡塔尼亚市的一个贵族家庭。16岁时,在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老师阿巴特的帮助下,根据一个历史故事,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爱情与祖国》(1856~1857)。这部作品没有出版,仅发表了其中两章。

1858年,他进入卡塔尼亚大学学法律,不久即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山地的烧炭党人》(1861)和《在濒海湖上》(1863),以现代历史中高涨的民族复兴运动为题材。描写意大利人民反抗侵略、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

1865~1871年,维尔加一直住在佛罗伦萨。在那里,他和文学界接触,与文艺理论家、作家卡普安纳结下亲密友谊,写出了两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小说:《一个女罪人》(1866),描写一个轻浮女人的可悲结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胜于爱情的现实;《一个修女的故事》(1869),描写一个年轻的修女因为失恋悲伤,最后病死在修道院里。这部作品气氛极为伤感。

1872~1893年,维尔加一直住在米兰,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他和许多作家结下友谊,参加了对各种流派的讨论和论战,与卡普安纳一起奠定了真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此外,他还创作了3部的小说:《夏娃》(1873)、《真老虎》(1873)和《埃罗斯》(1875),这些作品浪漫主义气息浓郁,但缺乏思想深度。

中篇小说《奈达》(1874)描写一个穷苦姑娘的苦难身世,是维尔加的第一部以西西里为背景的真实主义作品。短篇小说集《田野生活》(1880)和《乡村故事》(1883)是维尔加的主要作品,农村的生活气息浓厚,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地主、官吏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憎恨。1884年维尔加把《田野生活》中的《乡村骑士》改写成剧本,以后又由作曲家马斯卡尼谱曲,改编为歌剧。

维尔加曾计划以《被征服者》为标题,创作5部长篇小说,但后来仅完成了2部。其中《马拉沃利亚一家》(1881)是维尔加的代表作。主人公安东尼·马拉沃利亚是一个忠厚、正直的贫苦老渔民。他希望靠一条旧渔船和儿孙们的辛勤劳动摆脱贫困的命运,但是海上风暴毁掉了他的渔船,儿子也葬身鱼腹,他儿媳妇死于瘟疫,他自己在高利贷的盘剥下,倾家荡产,最后孤独地死去。小说通过这一家的凄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渔民的苦难生活。《堂·杰苏阿多师傅》(1889)写身为苦力、泥水匠杰苏阿多为了跻身于上层社会,他与一个破落贵族家的小姐结了婚,但受到当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排挤和打击,最后破产死去。作品通过苏杰阿多发迹和衰败的经历,揭露了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给农村人民造成的危害。

维尔加在1906年把三幕悲剧《从你的到我的》(1903)改写成了小说。描写了一个矿工领袖卢洽诺为了获得硫磺矿矿主的财产而背叛罢工工人的故事。

维尔加还写了一些取材于市民生活的短篇小说以及由短篇小说改编的剧本。20世纪初,他就再也没有写作,但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在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很大。维尔加于1922年1月27日逝世。

维尔加的作品吸取了西西里民间语言的语汇、谚语,文辞朴实生动而自然,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这些作品以感人的艺术力量,揭露了民族复兴运动以后,资产阶级虚伪性和革命不彻底性,反映了19世纪末意大利社会的阴暗面。由于作者对资产阶级革命感到失望,看不到改变现状的出路,因而作品中时常流露出悲观、哀伤的情调。

亚米契斯

亚米契斯,生于1846,卒于1908年。他曾参加了1866年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1868年出版了以这次战争为题材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战地生活》。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他退伍从事教育事业,创作了许多反映学校生活的作品,如:《一个教师的故事》、《学校与家庭之间》、《爱的教育》等。后来,在他加入了意大利社会党以后,又写了不少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如:《工人女教师》、《公共马车》等。

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亚米契斯认为教育问题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却企图唤起上层阶级对被压迫者和贫困者的同情,从而调和了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矛盾,给他的作品带来了局限性。

亚米契斯还写了不少描绘各国自然风光、文化艺术活动和风土人情的有趣的游记散文。《小抄写员》选自《爱的教育》。该书是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所记的小学生日记改写而成的。作品中表现的对儿童心理入木三分的洞察以及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原则,人们对这部作品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使作家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爱的教育》是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亚米契斯耗时近10年才得以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爱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良书,是为人父母者,为人是师长者,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务必一读的经典。

为什么全世界不管看过或没有看过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

为什么这本书就像所有不知名的圆舞曲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4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成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而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10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时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10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

因为我们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而19世纪的意大利所施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也许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有受了冷落的感觉: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男的。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斯韦沃

斯韦沃,原名埃托雷·施米茨。1861年出生在的里雅斯特。斯韦沃在德国巴伐利亚接受中等教育。1879年返回意大利,就读于的里雅斯特商业学院,一年后进入银行任职员,同时研读意大利和外国文学作品,长达20年。

1892年,斯韦沃以伊塔洛·斯韦沃的笔名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描写公务员的生活,并未受到读者的注意。1898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暮年》问世。作品写职员布列塔尼在令人厌倦的工作和单调、平庸的生活中虚度年华。爱情改变了他的生活,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最终,暮年的布列塔尼失去了恋人和唯一的亲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斯韦沃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特征,但作品并未产生太大影响。因此,他很失望,从此停止发表作品。

1899年,斯韦沃进入岳父开设的商业公司任职。因商务关系曾到欧洲旅行,并在英、法、德等国居住。这期间同著名小说家乔伊斯结识,深受影响。1923年,斯韦沃发表第3部小说《塞诺的意识》,引起轰动。作品以主人公塞诺根据精神病大夫的建议而写的日记为核心,通过戒烟的失败、婚姻的苦恼、情场的无聊、朋友的自杀等一系列事件,刻画了一个自欺欺人的现代人形象,作者引用插叙的手法,让主人公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识,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取得一定成果。此后他的小说《高贵的酒》(1927)、《成功的现笑》(1928),都是采用这种手法。

1928年,斯韦沃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他遗留的短篇小说、游记以及未及完成的散文作品等经人整理陆续出版。

克罗齐

克罗齐,1866年2月25日生于阿奎拉城邦的佩斯卡塞罗利,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他的小学和中学是在天主教学校读完的。1883年父母死于地震,克罗齐随叔父迁居罗马,在罗马大学学习。他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1947年在那不勒斯建立了“意大利历史研究院”。1952年11月20日克罗齐于那不勒斯与世长辞。

学术思想克罗齐继承了维柯、黑格尔和德·桑克蒂斯等人的学术思想。1903~1944年,他主编《批评》杂志达41年之久,这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文艺批评刊物。他发表过反映他整个哲学体系的4部著作:1.《美学,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2.《逻辑学,作为纯粹概念的科学》,3.《实践活动的哲学》,4.《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以《美学》影响最大,他后来写的《美学要素》与原来的观点略有不同。另外,他还发表了一些作品,如《黑格尔哲学中什么还是活的什么是已死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维柯》和《阿里奥斯托》等,针对当时欧洲许多重要的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了评论,并对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详尽的分析。他还写过一部《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论及了席勒、海涅、司各特、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易卜生、福楼拜、莫泊桑等25位作家。

克罗齐的“精神哲学”即是他的4部哲学著作。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是美学和逻辑学的对象,实践活动是经济和伦理学的对象。

克罗齐的历史观点有两个突出的表现:

其一是历史唯心主义:把精神活动作为历史过程的决定力量;其二是所谓“历史唯今主义”,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如滚雪球,愈滚愈大。过去的全部历史都是现存的历史,而且历史事件经现代历史学家分析、判断,已是现代人思想的产物;历史事件已是为当前的现实服务的工具。

克罗齐的全部美学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直觉即艺术。直觉是认识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它所产生的是个别具体事物的意象。例如直觉到大海,心中就有了一个大海的意象,仿佛这大海的意象本身就等于大海的存在,是由直觉创造出来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的。

克罗齐认为直觉的功用是给本无形式的情感以形式,使它由一个意象转化成形象具体的事物。如果情感能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就是成功的,而美就是成功的表现。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就是为物质赋予一种形式,也就是艺术,克罗齐认为直觉本身就已是表现,在心里完成的就已是艺术作品。至于他心里完成的作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别人看或给自己看,就象灌唱片似的,这种活动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克罗齐一方面认为文学艺术是人情感的反映,强调文学艺术有特殊的属性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认为感觉先于观念、行动,否认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和作家世界观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克罗齐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因为语言与艺术都是表现,即都是由心灵活动而创造。所以,语言即艺术,语言学即美学。语言与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

克罗齐认为艺术活动是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通的活动,认为人人都有几分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和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他们是大艺术家,平常人是小艺术家),没有质的区别(同用直觉)。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艺术家,那么他们的作品就不能被大部分人所了解和欣赏。过去有些文艺理论家认为只有少数“优选者”才有真正判别美丑的本领,在这一点上,克罗齐继承了维柯的优良传统,抛弃了那种“精神贵族”的观点。与此相联系的是他的创造与欣赏统一的观点。他认为,欣赏者若想透彻地理解艺术作品,必须要用心去结合当前的历史情境,全身心投入到作者创设的情境。

政治活动克罗齐在罗马大学学习时,与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和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乔万尼·詹蒂莱相识,受他们的影响,他开始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

1896~1900年,他发表了一系列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问题的文章,后来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里。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克罗齐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始终持反对态度。

克罗齐一生热心参加政治斗争。1910年担任终身参议员。1920~1921年,在乔万尼,乔利蒂内阁中任教育部长。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由于他拒绝宣誓效忠法西斯政权,被撤去教育部长职务,并被意大利学院除名。他公开与法西斯分子决裂。1926年,他的寓所遭到法西斯暴徒的洗劫。

《意大利史》和《十九世纪欧洲史》是克罗齐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写的“精神哲学”一样,都是从自由主义观点出发的。1934年,他积极活动重建自由党,并担任主席。他是现代西方自由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反对墨索里尼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在美学方面对近代欧洲文化有突出贡献,也是西方美学界最有影响的作家。

皮兰德娄

同类推荐
  • 梅花上将张自忠

    梅花上将张自忠

    本书真实地描写了抗日名将张自忠从参军到为国捐躯的传奇经历,主要写了张自忠将军亲身经历的“北京政变”、中原大战、长城抗日、卢沟桥事变等重大事件。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刘邦

    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崛起于乱世,啸命豪杰,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讲述了刘邦从出生到驾崩的传奇一生,情节波澜壮阔,令人欲罢不能。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热门推荐
  • 美男争霸

    美男争霸

    原本好好的晴天集团准继承人赫俊威,听说自己的妹妹在A市差点进了警局,赫俊威便火速飞往A市,最后又在A市发生了哪些事?为何会遭到如此迫害?幕后主使又会是谁?庞大的赫家又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嫁了两个相公

    嫁了两个相公

    都是那该死的黑无常,勾错谁的魂不好,偏偏勾错我的,还有那该死的阎王,怎么一点都不负责啊,把我扔到古代去。天啊地啊,古代怎么过啊。
  • 赝品娘娘

    赝品娘娘

    她穿越了!不仅穿越了,还沦落到妓院当洗碗工……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三皇子却要她当二皇子的女人,以窃取名册!为了项上人头,她含泪接受。没想到目的达成后,三皇子却杀了她的相公,拿她“家人”的性命威胁她,逼得她做皇后,甚至还强迫她成为他的人……
  • 星雨亲爱

    星雨亲爱

    因为一次地震,他救了她,她遍对他有了好感。仿佛是上天注定,他们的渊源不断。。。。。。
  • 乱世逢华:浮生又一劫

    乱世逢华:浮生又一劫

    她有魂,有躯体,却没有命。双生姐妹?不过是一场权利争夺的牺牲品而已。两人一命?那把命撕裂!如何?
  • 世界竞争

    世界竞争

    一款新型游戏,一个意外的角色,一个新的人生开端。
  • 宠妻无度:妖孽邪王与霸道绝色妃

    宠妻无度:妖孽邪王与霸道绝色妃

    好好的做个任务,结果竟然因为任务品穿越了?好吧,穿越了就穿越了,起码穿越成了一个天才。但被皇上下旨嫁给一个傻王爷,不过这并不怎样,因为她有的是办法不嫁,后果她自己到没事,关键就是如果她不嫁那她的家人就会受牵连,好吧,她嫁!这时,和她一起穿越的任务品说话了,只要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再穿越回去了。然后她便开始了任务,在这过程中,她与他的心也慢慢靠近……
  • 凰临天下:绝世冷妃太妖孽

    凰临天下:绝世冷妃太妖孽

    一朝惨死,穿越到了慕家的废物六小姐身上,父母厌恶,上有白莲花姐姐算计,下有恶毒庶女欺负,小娘拼命陷害,还有渣男忙补刀?一朝解毒,倾城容颜现,上古神兽自动上门契约,上古神器滚滚来,万年难见的天赋,八系召唤师,十条灵根。从此斗小娘,戏渣男,虐莲花,惩庶女,走向人生巅峰。无意中还惹到了一只大灰狼。一朝封印破,凰女现世,原本逆袭没多久的废材瞬间变抢手货,各色美男抢夺,这时,某大灰狼抱着某妖孽,霸道的说:“这只妖孽是我的,想娶她?门都没有!”刚过几天舒坦日子,又莫名其妙的被派已大任,为了世界的和平,就让她献出生命?……对不起,本姑奶奶从不做亏本买卖!千璃书群号:485089171欢迎入坑~
  • 杂艺

    杂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言灵传之十二生肖

    言灵传之十二生肖

    红睽鬼王出现,世界走向末日的边缘,十二言灵者誓死对抗,我们坚信,胜利终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