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500000014

第14章 三、东市冤狱

吴楚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未央宫中,景帝形色仓皇,赶紧召集群臣商议。有一人当即出班献策,请景帝御驾亲征。景帝很诧异,问道:“寡人亲征,都中由何人居守?”这人侃侃而谈:“臣当留守都中。陛下但出兵荥阳,堵住叛兵。徐潼一带,也不妨放弃,令叛兵得地生骄,自减锐气。方可以逸待劳,一鼓平乱。”这人是谁?就是削藩的首倡者晁错。

晁错首倡削藩,确实有他的见识。但是,他处事操之过急,过急则生变。变乱已生,他不是挺身而出,而是请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都中,把景帝作为赌注,更为失策。景帝听后,半晌无语,显然已是动疑,已经给他埋下祸根。

景帝对晁错所奏,置之不理。而用周亚夫为将,督兵讨逆。又想着前次被太后除去门籍的窦婴,一向为人忠诚,可付大任。就派使臣持节,召窦婴入朝,自己进谒太后,陈述意见。待窦婴进见,即命他为将,领兵救齐。窦婴却拜辞不就,景帝知道他尚计前嫌,免不了加以劝慰。窦婴却又再三固辞,景帝便作色道:“天下方危,君谊关国戚,难道可袖手旁观么?”窦婴见景帝情辞恳切,太后也带三分愧色,就不再坚持。景帝就命他为大将军,赐金千斤。经他保荐,景帝又命栾布、郦寄为将,分统兵马,救齐击赵,都归窦婴节制。《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婴拜命而出,在长安暂设军辕,将所领千金陈诸廊下。又招集将士分委军务,所需军费,就廊下自取。不到数日千金已尽,无一入私。因此部下感激,都乐于为他所用。窦婴部署已定,正要发兵荥阳,前任吴相袁盎乘夜来访。两人谈及时事,袁盎说到七国叛乱,显由吴王唆使,而吴王图谋不轨,全由晁错激成,只要景帝听他的话,自有平乱妙计。窦婴前次为削藩事与晁错争论,已生嫌隙,现在听了袁盎所言,正好针芥相投,就让袁盎住在军营,自己代为奏达。袁盎心中暗喜,道:“晁错,晁错,看你今日还能逞威么!”

也是事出有因。从来刑名家做事,往往不惜将事做绝,不给别人留后路,自己也就没有了后路。司马迁就感叹商鞅为“天资刻薄人”,以致“作法自毙”,吴起也“以刻暴少恩亡其躯”,就是典型案例。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他与袁盎同为朝臣,却素来不睦,几乎不同坐,更未尝同堂语。晁错任御史大夫创议削吴时,袁盎已辞去吴相,回长安复命。晁错揭发袁盎私受吴王财物,应该坐罪。结果将袁盎免官,赦为庶人。吴、楚乱起,晁错又让丞史重提前案,说袁盎与吴有预谋,企图将他处死。还是丞史觉得有些过分,认为袁盎与吴不应有谋,况且吴已起兵,穷治袁盎毫无益处,晁错才稍从缓议。袁盎从他人处得知此情,不由恨得咬牙切齿。这次,就想靠着窦婴的势力,以报前仇。偏偏窦婴与晁错有隙,两人一拍即合。

景帝听说袁盎有平乱妙计,赶紧召见。袁盎拜谒已毕,只见晁错也站在旁边,正是冤家路窄,便格外留心。只听得景帝问道:“吴、楚造反,君意如何处置?”袁盎随口答道:“陛下尽管放心,不必介怀。”景帝听他说得如此轻松,不解地问道:“吴王倚山铸钱,煮海为盐,诱惑天下豪杰,白头起事,蓄谋已久,怎得说是不必忧虑呢?”袁盎回应道:“吴王只有铜盐,并无豪杰。他这次不过是聚集无赖子弟,亡命奸人,一哄而起罢了,所以说不必忧虑。”晁错正与景帝商议调饷事宜,急切间不能趋避,只好呆立一旁,才听得袁盎数语,就觉得生厌,便从旁插话道:“袁盎所言甚是,陛下只准备兵食便了。”景帝偏要追根究底,详问计策。袁盎答道:“臣有一计,定能平乱,但事关重大,不便使人与闻。”景帝便命左右退去,唯晁错不肯趋避,仍然站立一旁。于是,袁盎又向景帝面请道:“臣今所言,除陛下外,无论何人,都不得与闻。”景帝就使晁错回避,袁盎见四下无人,才低声说道:“臣闻吴、楚连谋,彼此书信往还,无非说高帝子孙,各有分土,偏出了个贼臣晁错,擅削诸侯,欲危刘氏。这次连兵西来,并非造反,而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求复故土。陛下诚能将晁错处斩,赦免吴、楚各国,归还故地,他们必然罢兵谢罪,还要遣什么兵将,调什么军饷呢?”

景帝早就怀疑晁错提议让他亲征、自己留守之议的用心,现在听了袁盎之言,更觉得晁错可恨。作为人臣,惹出麻烦,不是为君分忧,而是让君亲冒矢石,自己却留在都中,究竟想干什么?于是,他对袁盎说道:“如果可以罢兵,我又何惜一人?”袁盎暗暗高兴,却不动声色地说道:“愚见如此,唯陛下熟思后行。”景帝面授袁盎为太常,使他秘密治装,赴吴议和,袁盎受命而去。

对袁盎与景帝的密谋,晁错当然不可能知道。等到袁盎退出,他到景帝前继续陈述军事,见景帝形容依旧,倒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又不便问及袁盎所言内容,说完本意,只好怅然退归。约莫过了一旬,也不见有什么动静,他还以为袁盎并没有说什么坏话,或者说了坏话,景帝并没有采纳,心下也便慢慢落到实处。谁知景帝已经密嘱丞相陶青和廷尉张欧,劾奏他的罪行,说他议论乖谬,大逆不道,应该腰斩,家属弃市。景帝又亲加手批,准如所奏,不过一时未曾发落,只是授予中尉密诏,叫他秘密施行。

中尉领了密旨,乘车直入御史府中,传旨晁错立即入朝。晁错惊问究有何事,中尉诡称不知,只催他赶快上车。他只好连忙穿好朝衣冠带,随中尉同车出门。车夫按中尉所嘱,一手挽车,一手扬鞭,风驰电掣,向前赶去。他从车窗向外看去,发现车路所经,并非入宫要道,尽是都市大街,正要开口询问,车已停住,车旁已有兵役等着,中尉一跃下车,大呼:“晁御史下车听诏!”晁错见停车处,乃是东市,向来是杀人之地,叫我此处听旨,莫非要杀我不成?他一面想,一面下车,两脚刚刚落地,两旁兵役便反剪住他的双手,牵至法场,令他长跪听旨。中尉从袖中取出诏书,刚宣读到“应该腰斩”,晁错的人头,已经滚落到了地上,身上的朝服,也未曾脱去。中尉回朝复命,景帝命将晁错之罪宣告中外,并逮捕晁错全家,一体坐罪。几天后,颍川郡报称晁错的老父已于半月前服毒自尽,其母妻子侄,悉数拿解入京。景帝闻报,诏称已死勿问,其余一律处斩。

可怜晁错,号称“智囊”,却身诛族夷,后世多为呼冤。应该说,他善谋人而不善谋己。首倡削藩,使汉王朝君尊庙固,自己却死于非命,从这一点来讲,晁错确实冤乎枉哉!但是,他处事不会审时度势,而操之过急。他辅佐景帝削夺诸侯,对手位高权重,关键是要始终取得景帝的信任,却出言不慎,惹得景帝动疑,已经大为被动;在政治权力斗争中,又树敌过多,却不设防,只想着置对方于死地,而没有想到对方也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置他于死地。这里的教训,值得后人记取。

景帝处死了晁错,便把退吴楚之兵的希望,寄托在袁盎的三寸之舌上。他又遣吴王刘濞的从子刘通,与袁盎同行。那袁盎受命整装,也知道赴吴议和,未必有效,但朝廷已经处死晁错,为他报了宿仇,不得不冒险一行。既至吴军,袁盎先遣刘通入报吴王。吴王得知晁错已诛,自然高兴,却不肯罢兵,索性将刘通留住军中,另派一名都尉,率兵五百,围住袁盎营舍,断绝往来。袁盎屡次求见,都被拒绝。吴王使人招降,当使他为将。袁盎始终不为所动,宁死不降。

夜深人静之时,袁盎昏昏欲睡,突有一人摇着他的身子,叫道:“快起!快走!”袁盎猛地被惊醒,从灯光下打量来人,似曾相识,只是一下叫不出名字。那人又催促道:“吴王要在明早杀你,你此时不走,还待何时?”袁盎惊异道:“君究系何人,乃来救我?”来人道:“我曾为君从史,与君侍儿私通,幸蒙宽宥,感恩不忘,特来救君。”袁盎仔细打量,果然不错,便称谢道:“难得你不忘旧情,肯来相救!但帐外士兵甚多,叫我如何出走?”那人答道:“我为军中司马,奉命带兵围君,已将士兵灌醉,君可速行!”袁盎知道他家有双亲,唯恐连累了他,那人却表示自有与亲偕亡的办法。于是,袁盎向他下拜,那人答礼后,就引着袁盎走到帐后,用刀割开帐篷,跨过帐外的醉卒,寻路疾走。帐篷外,春雨泥泞,那人递过双屐,给袁盎穿上,又送了数百步,指明去路,才转身回去。

袁盎趁着夜色疾走不休,想起从前任吴相时,从史与侍儿私通,幸亏自己度量大,不但不追究,还将侍儿送给从史,因此得他搭救,这说明凡事不可做绝,得饶人处且饶人。由于距敌未远,他便将身所带的旄节,解下包好,藏在怀中,免得露出马脚。春寒路滑,袁盎穿着木屐走路,只觉得两腿沉重,但逃命要紧,也顾不得步履艰难,一口气跑出六七十里,天色渐明,远远望见梁都,才长出一口气来。心一松,他顿觉双腿麻木,再难迈动一步,索性坐在地上。正好走过来一班梁兵马队,便从怀中取出旄节持示。梁军见是朝使,不敢怠慢,扶他骑在马上,到梁营中一转,便匆匆就道,回长安销差了。

景帝还以为袁盎等赴吴议和,定能息兵,便遣人到周亚夫军营,饬令缓进。哪知道一连数日,都不见袁盎回报。周亚夫差遣校尉邓公,入报军情。景帝疑问道:“你从军中前来,可知晁错已死,吴、楚愿意罢兵么?”邓公道:“吴王蓄谋造反,已有好几十年。托名请诛晁错,不过是借端发兵,哪里只是为了一个晁错呢?陛下竟然将晁错诛死,臣恐天下士人,从此将钳口结舌,不敢再言国事了!”景帝听罢愕然,急问其中缘故。邓公道:“晁错力主削藩,是恐怕诸侯强大难制,故借削藩以强本弱末,为万世计。今计划正在推行,反受大戮,内使忠臣短气,外为列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景帝不禁叹息道:“君言甚是,我亦悔之无及了!”

已而袁盎逃还,果言吴王不肯罢兵。景帝不免埋怨袁盎,但袁盎有言在先,要景帝熟思后行,诛死晁错,实由景帝做主,所以他无从推诿。再说袁盎在吴营,拼死不降,忠诚可嘉。景帝遂不复加罪,让他照常供职。又授邓公为城阳中尉,使他回报周亚夫,相机进兵。

周亚夫督兵围剿,七国之乱相继平定。当弓高侯韩颓当率兵包围了胶西王都时,胶西王见大势已去,肉袒匍匐,叩头请罪。颓当手执金鼓,问他为何事发兵。胶西王膝行而前,道:“近因晁错用事,变更高皇帝命令,侵削诸侯,我等以为不义,恐他败乱天下,七国发兵,即为请诛晁错。今闻晁错已经受诛,所以罢兵回国,自愿请罪!”韩颓当正色道:“你等若单为晁错一人,何不上表奏闻天子?况你未曾奉诏,擅击齐国。齐国本守义奉法,与晁错毫不相关,你又何故进攻?由此看来,你等造反,哪里是为了晁错?”

看来,对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及与晁错的关系,当时君臣上下已经有了共识。大乱平定后,景帝就命造反诸王,自行裁决。

景帝一生最大的政治功业,除了传承文帝的清静无为,造成文景之治,就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此举出谋于晁错,得力于周亚夫。尽管两人都以悲剧收场,但他们的功绩,历史已有定评。

晁错地下有知,也当含笑瞑目了!

同类推荐
  • 谍道魔术斗千术

    谍道魔术斗千术

    学生娃玩得一手魔术,却奈何被土匪盯上,被绑去山寨强逼入伙,但幸好魔术神威挺能忽悠人,这才得以逃之夭夭,不料又被日特盯上,被迫祭出妙手空空,智斗千门!时逢战乱,枪杆子通吃大小,一穷屌丝学生仅凭魔术,能战胜武装到牙齿,阴毒比蛇蝎的谍道精英吗?请翻开第一页,本书将为您揭晓!
  • 我出生以后的见闻

    我出生以后的见闻

    自小到大20年的生活见闻了解县城乡村的变迁
  • 吃出个三国

    吃出个三国

    小日子极其滋润的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长林乐,却是做了替死鬼,不过好在老天眷顾,他不仅没死,还穿越到了三国时代,成了汉献帝的厨师长!汉献帝夸他的菜好吃,委以杀董卓的重任。董卓夸他的菜好吃,死在了他的刀下。吕布夸他的菜好吃,成了他的酒肉朋友,陪他打天下。刘备夸他的菜好吃……!!!
  • 惊天逆转

    惊天逆转

    五岁生母被迫自杀,八岁登基,直至今日他已做了十二年的傀儡皇帝!甚至护不了自己的忠臣和爱妃!满朝文武过半是首辅的人,就连后宫也被太后和皇后把持!但是,他说,这天下是大陈国的天下,这天下姓文,不姓晋!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实现这惊天的大逆转!可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才突然发现,从一开这就是一个惊天的大阴谋!所有的一切,早就落入了他人的圈套之中!
  • 肥唐

    肥唐

    军医张建因为参加地震救灾工作,遇到了余震之后,穿越到了唐朝末年。元和初年,大唐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初定,天下疲惫,百废待兴,张建复生与名将张巡后人张去病之身。回不去之后,张建决定接受张去病的身份,留在唐末,他要用自己前生的记忆与后世的生活来帮助唐末唯一一个英明的君主李纯,来彻底实现他的“元和中兴”“打仗最需要的是粮食,张巡就是因为没有粮食所以才吃人,我做张巡第二,就万万不会再吃人了,所以我要种田。”山河破碎风飘絮,岭南开荒赈天下,张去病去的不仅是人的病,还是国的病。
热门推荐
  • 水晶少年

    水晶少年

    “即便如此,我也想为弱者做点什么?”少年冷虫曦带着些许羞赧喊出这句话。一场灾难,虫曦带着妹妹逃离家中。数年漂泊流离,世道无情摧残没有改变他那颗水晶一般的美丽心。在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虫曦该如何守住初心,找到幸福的所在?偶遇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他们与虫曦将交织出什么样的命运?来往不迎,过往不恋,不忘初衷,方得始终。在充满魔法,科技,并渗透着东方文化的西元大陆,虫曦与他的同伴们将经历着一场场九死一生、惊心动魄的奇妙冒险。
  • 秦——统一王朝的诞生

    秦——统一王朝的诞生

    本书内容包括:创建统一的秦帝国;威镇四海、并吞八荒;援法而治;昙花一现的秦王朝;历史探微等。
  • 天龙觉醒

    天龙觉醒

    白族绝世天骄出世刚便惨遭灭门之仇!被氏族所弃,却意外觉醒出变异天龙血脉!成为一名惊人的血脉天赋者!大千世界,万千势力林立,无数天骄争锋,更有强大血脉纵横!“抱歉,这一时代,将由我来纵横!!”“唯我独尊!”
  • 听林

    听林

    缅怀年少的青春,曾经我们都有一个不同的英雄梦封面....我是灵魂画手
  • 傲世天路:仙帝,放过我

    傲世天路:仙帝,放过我

    风月华,世人皆知,其拒人于千里之外,是尊贵的仙帝。在万年之前,与敌对的狂尊交手,都死在对方的手里。戟漠世,棠轻绾的小号,是著名于天下的狂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修炼疯子,也就只有那位仙帝与他能打个平手。不过...为什么仙帝对那个'我'感兴趣啊!
  • 为了信仰

    为了信仰

    在克劳洛星球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种族和人们,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而在宇宙的另外一边,神的儿子瓦尔特因为滥用权力被父亲把灵魂抽离,为了让瓦尔特得到锻炼,被派到克劳洛星球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人家,这里住的有人和精灵。而因为生活的艰辛,父亲不得不从他们家的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卖出去,就这样已经9岁的大哥瓦尔特被卖了出去,卖到了小镇的一家饭店做帮工....发生了许多的事情。
  • 轮回之神翼

    轮回之神翼

    大战之后天皇擎天对说:夏亦辰你现在的态度决定你十年后是人物还是废物,所以尽情的来挑战我的吧,你这个废物!我是绝对不会输的,我一定会亲手杀了你!
  • 我的宝贝娇妻

    我的宝贝娇妻

    他是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她是他的FANS,而她最爱就是他,幸运的是他们俩一见面就两情相悦,所以她嫁给了他,组成一个幸福无比的家庭,可是,她跟他结婚没有三个月她就发现他骗她了,他把跟绯闻女友的照片藏在一个锁着的抽屉里,最惊人的是她发现,她只是一个替代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不尽桃花多情尊

    不尽桃花多情尊

    我,百无一用,一介书生。我,十年寒窗,金榜无名。五雷轰顶,恨自己无能为力。命犯桃花,怪书生犹自多情。试看一个穿越异界的秀才,如何在重武轻文的大陆生存。看他一步一步,如何踏上成尊之路。
  • 溪山余话

    溪山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