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200000011

第11章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本章主要简述的是导致各种疾病产生的因素,既包括外来的病邪也有自身正气不足引起的。无论何种致病因素,其结果无外乎正气不足,不足以抵挡邪气的入侵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我们也领悟到经文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同时,旨在告诫人们保养正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所在。

篇解

百病即多种疾病;始生,就是开始发生。

本篇是《内经》中讨论发病为主的专篇。文中对于疾病发生的原因,病邪伤人的途径、部位、疾病传变等都进行了阐述,所以篇名叫做“百病始生”。

原文501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1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2,愿闻其会3.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4,请言其方5.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6,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7,不可胜数。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8,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9,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10,两实相逢,众人肉坚11.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12,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注释

1.清湿:清,(q ng),寒凉。清湿,寒湿,指地之寒湿邪气。

2.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寒湿,伤于五脏的喜怒,为三部之气。因其所伤害的部位有上、下、内的不同,故称“所伤异类”。

3.会:会悟,领会。

4.或起于阴,或起于阳:阴、阳此处指发病部位。阴即内,阳即表。张介宾注:“喜怒不节,五志病也,内伤于脏,故起于阴。清湿袭虚,阴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下。风雨袭虚,阳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上。”

5.方:道理、规律。

6.袭虚:乘虚侵袭。

7.淫:浸淫传布。淫,浸淫。同溢,有扩散之意。

8.不得虚:不遇到正气虚的机体。

9.虚邪之风:致病的异常气候。

10.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虚邪遇到正气虚弱之人,则会留滞于人体而发病。

11.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的气候下,就会身体健康。

12.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形虚邪盛,两者相合,形成大病。

释义

黄帝问岐伯说:“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风、雨、寒、凉、暑、湿等外邪侵袭和喜怒等情志内伤有关,若喜怒等情志不加以节制就会伤及到内脏,风雨之邪,伤于人体的上部,寒湿之邪伤于人体的下部。不同的邪气伤人的部位不同,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岐伯说:这是因为邪气的性质不同,伤人的途径也不同。病邪可以分为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寒湿和内伤五脏的喜怒的七情。情志不节,容易伤人体内脏,引起五脏气机紊乱,五脏位于内,居于阴,病起于阴。居处环境阴冷潮湿,邪气由地而起,所以寒湿邪气乘虚侵犯人体时,所以说病发于下部。风雨寒暑为天之邪气,由上而降,故乘虚侵袭人体时,病多发于上部。这是疾病开始发生的一般规律,至于它向里传变规律就比较复杂了。黄帝说:我自然不知道那些传变的复杂规律,所以问您,还是想听听您的解释。岐伯说:风雨、寒湿这些邪气侵袭人体,遇到正气不虚的情况,也不会使人生病。即使突然遭到邪气的侵袭,如果正气不虚也不能发病。所以说,邪气不能单独伤人,要正气虚弱和邪气侵袭两个因素同时发生,才能发病。如果身体虚弱又赶上邪气的侵袭,两者相合,就会得大病。不同的邪气伤人的时候是容易伤到某一部位,根据这种特定性,把这些邪气称为三部之气。

按语

本段将疾病发生的原因概括为“三部之气”,即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和伤于内脏的喜怒。邪气的性质不同造成伤人的途径也不同。情志不节,容易伤人体内脏,引起五脏气机紊乱,五脏位于内,居于阴,故曰“病起于阴”。居处环境阴冷潮湿,邪气由地而起,此时邪气乘虚侵犯人体时,其病发于下部。风雨寒暑为天之邪气,由上而降,故乘虚侵袭人体时,病多发于上部。此为疾病开始发生时的一般规律。这种将病因分为天、地、人三类的分类方法是《内经》的一种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段还着重阐述了外感病的发生机理,认为外感发病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正气虚弱和邪气侵袭。虽有邪气侵袭,如果正气不虚,也不会使人生病,即“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邪气侵袭必须有正气虚这一因素存在,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即“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通过“卒然逢疾风暴雨”有得病和不得病的对比,说明“两虚相得”是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可见,本篇把外邪侵袭看作是发病的条件,而正气虚弱才是发病的决定因素,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从而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

现今意义

文中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其大意是虽然有虚邪贼风,如果正气不虚,仍不能使人发病,既突出了邪气的致病作用,又强调了正气的主导地位,这种重视人体正气的发病学观点贯穿于《内经》整个典藉之中,是中医发病学的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养生学认为:摄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养、强壮人体的正气,防病抗衰,延年益寿。治疗学认为:一旦发病,在治疗中应当从维护正气出发,注意扶正以驱邪。都强调了正气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能保养人体正气呢?《内经》认为保持乐观的情绪很重要,可以使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协调一致,食欲旺盛,睡眠香甜,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抵抗疾病的能力自然增强。一旦摄生不慎,遭受了虚邪贼风,在治疗时我们不要忘记顾护正气,张仲景在这方面可谓给我们树立了典范,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载方剂无论从用药还是煎服法上,时时渗透着“固护胃气,扶助正气”的观点。如他在桂枝汤方后的使用注意事项里写到“啜热稀粥”,助药力;在“大陷胸汤方,后有“得快利,止后服”。因为大陷胸汤方攻积力量较强,获效就应停药,以免伤正气;在遣方用药上更是处处注意顾护正气,如在所有涉及到用甘草的方剂中几乎都选用的是炙甘草,以减缓其它烈性药物对胃气的伤害。这些都给我们树立了典范,即时刻切记:祛邪勿伤正气。

原文502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1,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2,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注释

1.其生于阴者:与前“病起于阴”同义,指病起于内脏。

2.察其所痛,以知其应:审察病症的部位、性质,即可知相应的内在病变。痛,此泛指外现症状。

释义

黄帝问:疾病首先发生在内脏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曰:忧、思一类的情志多容易伤及到心;外部受寒加之贪饮寒凉多容易伤到肺;大怒易伤肝;饮食不加以节制,出汗以后遭遇风邪容易伤脾;劳作时用力过度,醉后以行房,行房后汗出再立即淋浴都容易伤肾。黄帝说:好,怎么治疗呢?岐伯说:先看病发生的部位以及表现的症状,来推断相应的内在脏腑病变。查明病因,来相应地采取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到正邪关系,有余就用泻法,不足就用补法。还要考虑到天人相应的问题,因时制宜。

按语

本段先讨论内伤五脏的病因,通常是多种病邪组合在一起伤人,如“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等,概括了形寒、饮冷,醉后入房、汗出当风等常见病因,说明内外合邪易伤及内脏。本节还提出了“至治”,启示在审病定治时,既要考虑全面,又要抓其要点。首先要“察其所痛”,即详察病位,以定病因病位的治疗,其次要注意正邪关系,最后,还要考虑到天人相应的问题,要“毋逆天时”,因时制宜。

现今意义

根据本段经文的论述,使我们了解到能引起内脏发生疾病的致病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这也是临床内脏病情严重、难治的原因。但这些病邪又各有其特点,如肝病多由于情志所伤,肺病多是外内寒邪共同伤人所导致,脾多伤于饮食不节,肾多伤于劳倦、房劳等,由此,提示给我们只有畅达情志,在饮食起居上多加注意,才能达到养肝、养肺、养心、养肾等目的。同时,此段经文不仅为养生提供了契机,这在我们临证针对脏腑病的辨证中也提供了依据。值得强调的是文中还告诉我们治疗时要考虑到天人相应的问题,“毋逆天时”,因时制宜,这是我们中医的治疗特色,不可忽视。

同类推荐
  • 杨力谈蔬菜养生

    杨力谈蔬菜养生

    本书不仅对常见的各种蔬菜,从营养成分、养生功效、选购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对于蔬菜的应用,如蔬菜与美容养生、四季养生、活力养生、防病养生等方面也给予了全面的论述。
  • 高血脂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高血脂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高血脂症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升高。据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血脂升高者日益增多,目前高血脂的患病率在30%-50%之间,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数字。当血脂轻度升高时,病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即使轻度的血脂升高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因为血脂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非常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体检发现血脂升高时,切不可忽视它,一定要认真对待,并根医生的建议采用膳食疗法或药物疗法,同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升高的血脂能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 二十四节气与食疗

    二十四节气与食疗

    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着严格的季节性,所以在二十四节气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针对不同的节气选用不同的食物来制作饮膳,就能起到利用有利因素,实现“天人合一”,抵抗不利因素,“扶正祛邪”,从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本书正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对人体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了顺应节气并科学地进行食疗方面的知识,适合各阶层的读者阅读,是关注健康者的必读之书,也是家庭必备的食疗宝典。
  • 每天懂一点保肝护肝知识

    每天懂一点保肝护肝知识

    目前,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每年的传染病报告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据首位。因此,保肝护肝的行动势在必行。养护肝脏就等于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活。肝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保肝护肝。应当从细节着手,不论是在饮食、娱乐方面,还是在运动、用药方面,都有需要注意却被人们忽略的防治细节。
  • 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本书收录了西安植物园内100种较常见的植物,全面介绍了相关植物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草本佳丽、木本花卉、绿林漫游、水中芳菲等。
热门推荐
  • 九玄天录

    九玄天录

    九重天域,万物生长,遵循天道,由生即死,死而复生,皆为天道,何为天道,又做规则。-------------------一袭白衣似年少,翻云覆雨战九霄;不求倾世红颜伴,宁走神途独寂寥。且看少年一人一影,如何在这浩瀚无垠的九玄天录之上谱写出自己的传说。九玄天录最新QQ群号:278974426,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 甜人蜜事

    甜人蜜事

    他本为豪门第二继承者,可以安然坐享继承家族财产。然而任性妄为的他,不仅性格上与豪门所需的人才格格不入,而又过分纵情欢爱不思商道,终于被他的父亲顾老总裁逐出家门。他的哥哥一直更为优秀而深得顾家老总裁的心,自然而然地被老总裁钦点为顾氏豪门的第一继承者,让他继承家族全部的资产。被赶出家门的他,来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城镇,在这里他依然死性不改,竟然再一次深陷入爱情的沼泽。因为他的身世,在返回豪门巅峰的途中不断遭遇各种渣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婉尔说

    婉尔说

    我知道我们在小巷相遇,在脏乱的宿舍相识,在哪个几年里相爱相杀,却不知道你是在哪个我不知道的日子里走掉的。。。
  • 隐婚老公,真给力

    隐婚老公,真给力

    不过参加一个开幕式,她怎么就把自己嫁了?当酒醒之后,她舔着笑脸,谄媚道:“你堂堂一个大总裁,A市的钻石王老五,应该不会想被人知道你结婚了吧?我们不如隐婚怎么样?”“那就看你怎么表现了,如果侍候的我高兴的话……”“得!不用多说了,来吧。”这视死如归的表情是咋样?
  • 冷傲神医俏王妃

    冷傲神医俏王妃

    南朝京城,夕颜两家,红楼遗梦;北唐莫远,陷身皇室,倾城宿命。南北乱世,一把玉玲珑,弹破天机;一曲长相忆,锁心红颜。浅青长衫,冷漠傲世,圣医之徒,商界奇葩。白衣胜雪,温文尔雅,御封琴师,堪为知音。纨绔子弟,才华横溢,自命风流,心性高洁。北唐骄子,显赫高贵,机关算尽,聪明误己。
  • 时代恋人

    时代恋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夏以沫忘记了墨子谦,而墨子谦从小就喜欢夏以沫,夏以沫却从小就喜欢着她的安哥哥,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墨子谦和夏以沫重逢,从而同居。每次夏以沫遇到危险是墨子谦总是第一时间去保护她,但现实中,他又是那么霸道,渐渐的,她心动了。一个是高冷的霸道校草,一个是温暖的阳光哥哥,她会如何抉择……
  • 我在宋末当土匪

    我在宋末当土匪

    穿越到了南宋末年,徐华欲哭无泪,怎么就身陷匪窝?恰逢襄樊之战开始,蒙元铁骑滚滚而来,汉家儿郎狼奔豕突,大好河山烽烟四起。且看徐华如何在这乱世中荡出个朗朗乾坤.......群号【492056496】嗯,应该会有人进来吧。
  • 四姐妹的幸福爱恋

    四姐妹的幸福爱恋

    辰:遇见你,是上帝的恩赐,我会用心守护你。雪儿:碰到你,亦是上帝的恩赐,我会用心爱你。一场打赌,一次意外,命运圈住了这四个姐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