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8600000007

第7章 陕西某水泥厂债务重组处置案例 三次诉讼三次重组 悬空债权终回收

内容摘要:1999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由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剥离的陕西大地水泥厂(名称经过处理,以下简称“大地水泥”)过亿元债权。由于债务企业及其资产经历了分立、改制、上市、转让等一系列调整,该笔贷款最终被悬空,几乎成为“零回收”项目。信达公司项目组从落实债权入手,充分合理地利用法律法规,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关联企业多方沟通,历时4年,终于将原本悬空的债权成功盘活,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

凤林水泥厂(名称经过处理,以下简称“凤林水泥”)是陕西省内颇具影响的建材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企业经历了多次重组改制,形成了以凤林水泥、大地水泥、禾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名称经过处理,以下简称“禾田水泥”)为主体的关联企业群。1999年,由“拨改贷”形成的国家开发银行对凤林水泥厂的15043万元债权被剥离至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信达公司项目组随后发现,债务已在企业改制中被落实到资产“空壳”———大地水泥厂身上,这使得该笔贷款极有可能成为“零回收”项目。

一信达的债务人成了一个资产“空壳”

陕西凤林水泥厂隶属于大型建材企业陕西秦兴建筑材料总公司(名称经过处理,以下简称“秦兴建材”)。凤林水泥五号窑新型干法生产线是原国家计委批准的“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该线20世纪80年代末开工建设,总投资36092万元,主要由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贷款(占总投资的54 。 7%)和国家开发银行债券资金(占总投资的26 。 4%)构成,项目形成生产能力后隶属于秦兴建材,由凤林水泥厂承担项目后续建设及管理。

陕西大地水泥厂成立于1998年,同样隶属于秦兴建材,其资产主体为凤林水泥厂五号窑干法生产线及其辅动性资产。

1996年,凤林水泥厂作为主发起人将其拥有且经评估确认后的1~4号窑经营性净资产作价9605万元,按1 。 2∶1比例折为8000万国有法人股,发起设立总股本为12500万股的陕西禾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名称经过处理,以下简称“禾田水泥”),同时,禾田水泥公司职工持股会、中国某建筑材料公司、陕西某科技开发公司、建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秦兴建材等其他法人均以现金形式按1 。 2∶1比例全额认购了余下的4500万股。

1998年6月,凤林水泥厂劳动服务公司整体接收禾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原职工持股会法人资格撤销,所持有的3300万股改由劳动服务公司持有,凤林水泥厂劳动服务公司成为禾田水泥股东。1998年9月禾田水泥吸收合并另一企业———百山集团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百山水泥厂,百山水泥厂以经评估确认后的净资产折成禾田水泥股本1150万股,进入禾田水泥,吸收合并后,百山水泥厂法人资格注销,禾田水泥总股本变更为13650万股。

1999年,禾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流通股股票7000万股,募集资金39900万元。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的说明,“募集资金中的25500万元用来对大地水泥厂的五号窑干法生产线实施收购,不足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禾田水泥完成对大地水泥五号窑收购后,大地水泥厂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只有债务而无经营性资产的“空壳”。

秦兴建材、凤林水泥厂、禾田水泥股份公司、大地水泥厂这四方之间的关系复杂,人员、资产纽带联系密切,任何一方的利益变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各方的利益。例如,秦兴建材的总经理李某同时兼任禾田水泥股份公司董事长,大地水泥厂厂长黄某又是禾田水泥股份公司总经理,而秦兴建材副总经理边某又是禾田水泥股份公司最大股东———凤林水泥厂的厂长。

二信达公司接收了一个几乎处置无望的“零回收”项目

1988年,凤林水泥厂五号窑在建设时曾使用由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发放的“国家投资债券”资金4902万元。1994年开行正式接管该项目后,与凤林水泥厂重新签订了“拨改贷”贷款合同。由于从1994~1999年间,开行并未对该项目实施有效监管,凤林水泥厂得以从容完成对资产置换事项的调度,债务实际被悬空。1999年12月,开行西安分行将15043万元(其中本金4902万元,应收利息10141万元)债权转移给信达公司。

根据接收时开行所提供贷款资料及债权确认、转让通知等实际情况,该笔债权为信用贷款。在信达公司项目组接收时,由于债务人大地水泥厂已经无任何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收入,不具备任何清偿能力,使得该笔债权从信达公司接收之日起,就成为几乎处置无望的“零回收”项目。

项目组从贷款档案中发现,该笔贷款从发放至今之所以被悬空,是由于秦兴建材、凤林水泥、禾田水泥、大地水泥4家关联方,在禾田水泥股份公司上市之前,就利用它们之间人事、财务渗透的复杂关系为上市募资以及逃废银行债务做了准备,最终实现了主要资产上市和开行债务悬空的目的。1998年,以凤林水泥厂五号窑干法生产线为主体,连同其他辅助性资产成立的陕西大地水泥厂资产约4亿多元,其负债已达7亿多元。禾田水泥上市后,禾田水泥立即公告通过上市募集的资金来“收购”大地水泥厂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最终导致大地水泥资产被抽离。遗憾的是,作为债权人的开行并没有抓住禾田水泥上市的有利时机与大地水泥就债权债务达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协议,在资产全部抽离后,开行债权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禾田水泥和大地水泥之间的账务不清由来已久,两间公司生产出来的水泥都入同一个库,而销售出去的水泥都记在了禾田水泥账上,大量债务却都甩给大地水泥。禾田水泥针对五号窑的收购完成后,大地水泥只余一部分非经营性资产和巨额债务,这样,原资产母体凤林水泥的早期负债通过新设公司、上市收购、债务转移等方式完全逃脱了。

从信达公司债权接收情况看,债务人大地水泥厂实际上已具备破产条件。但如果大地水泥厂破产的话,该笔贷款将面临很大损失,同时将帮助债务人最终完成逃废银行债务的操作。

三深挖蛛丝马迹形成处置思路

由于此笔债权涉及上市公司,存在从关联方禾田水泥拿回一部分上市募集资金并落实剩余债务的可能,因此,信达公司十分重视该项目,项目组也从接收资产开始,将其作为工作重点。

项目组对贷款档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后,针对该笔信用贷款债权存在重大瑕疵的现实,把落实债权和担保作为启动处置的基础。从查找健全档案资料开始,寻找有可能落实债权的蛛丝马迹,项目组还通过开行有关部门,找到了借款合同及有关协议类文件多份,在研究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落实债权的多种方案。

随着文件的齐备,债权经过努力落实后,根据债务人涉及上市公司,并且禾田水泥及其关联企业属于当地支柱企业的实际情况,信达公司首先考虑把债务重组作为解决该债务问题的最佳途径。原因在于,如果以诉讼作为优先手段,将可能面临当地政府干预,使处置、执行难度加大;而对于当地重点企业进行拍卖和转让债权,政府干预又可能造成资产无人问津或买受人难以实际完成接收的局面。因此,信达公司项目组首先决定通过理清各方关系,抓住关键,设计债务重组方案,明确债务偿还人并尽快回收资金。

四资产处置经历三次诉讼和三次重组

(一)第一次重组

接手债权后,项目组先后多次与大地水泥厂、禾田水泥、凤林水泥厂、秦兴建材的有关人员协商,并紧紧抓住凤林水泥改制及禾田水泥收购大地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的事实,指出可能存在的违规关联交易及恶意损害债权人权益的问题,并声明相关问题可能对双方造成的不利影响,表明了信达公司维权的决心。同时,为了得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信达公司及时向陕西省政府汇报了有关情况。

在表明立场的同时,项目组抓紧时间拟订出了资产处置方案。2000年2月上旬,项目组和秦兴建材等有关单位进行了初次接触,秦兴建材的总经理声称,股份募集资金实际用途是新建生产线,而并非用来收购,他还提到,公司上市前曾和开行签订一份协议书,应按该协议履行还款义务。由于项目移交时,开行并未提到该协议,为此信达公司立即和开行取得联系,开行经办人查找到一份协议书,并声称此项目是从开行总行转至西安分行,对于有关协议书的细节问题分行并不清楚。由于该协议书上并无“开行”印鉴,只有禾田水泥股份公司和大地水泥的印章。信达公司立即将此情况告知债务人,同时指出此协议无效。

此后,项目组人员多次与禾田水泥公司及凤林水泥就债务问题进行协商,但债务人总是避而不见,以种种理由拒绝与信达公司商谈,并声称目前无还款意向,且需提交董事会研究后才能确定是否还款。经反复再三要求,债务人终于同意和项目组见面。

2000年4月中旬,信达公司项目组再次来到禾田水泥公司,等待近4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公司总经理黄某。在商谈中,考虑到禾田水泥的客观情况,项目组进行了部分让步,要求禾田水泥股份公司一次性偿还4902万元,并由凤林水泥和大地水泥分别承担剩余债务,双方随后约定了谈判时间。

随后,受秦兴建材总经理委托,禾田水泥总经理及党委书记带领秦兴建材、凤林水泥、大地水泥等四方代表来到信达公司进行正式谈判。会议之初,信达公司就指出“接收的贷款合约中,凡没有国家开发银行印鉴的一律无效”。在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信达公司项目组提出建议,要求禾田水泥股份公司当年一次偿还4902万元,剩余债务80%归凤林水泥,20%归大地水泥,并尽快签订有关债权债务落实协议,这之后,信达公司可考虑对剩余债务帮助争取国家政策妥善处理。

谈判过程中,禾田水泥公司表示确认4902万元债务,但同时又声称由于目前正在建设六号窑,急需资金,希望在还款时间上予以宽限,还提出剩余债务应按五五分摊原则由凤林水泥和大地水泥承担。为尽快达成协议,支持企业发展,信达公司在谈判中作了让步,同意禾田水泥股份公司4902万元债务分两年偿还,2000年偿还1602万元,2001年偿还3300万元,剩余债务由凤林水泥和大地水泥按五五分摊原则承担,双方约定随后签订有关协议。

(二)第一次诉讼

2000年4月底,在拟订有关协议文本过程中,由于前次谈判结论中对禾田水泥股份公司偿还3300万元的期限以及按季付息问题没有明确约定,双方再次发生分歧。考虑到对手4家公司的一致行动态度,同时为避免由于细枝末节而影响资产处置大局,信达公司再次做出让步。合同修改了先前按季还本付息的协议条款,同意陕西禾田水泥3300万元债务及利息在2001年9月20日前一次性完成偿还。

接着,信达项目组拟订了与禾田水泥股份公司、凤林水泥、大地水泥、秦兴建材的总协议以及3个分协议,经各方对协议书文本确认,信达签字盖章并按协议作了账务调整后,将协议交与其他方履行手续。但在禾田水泥股份公司、大地水泥、秦兴建材三方均盖章签字后,凤林水泥却在法定代表人已经签字的情况下拒绝加盖公章,致使这份协议无法按期履行,该笔资产处置迅速陷入僵局。此时,信达公司认真分析了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认为问题的症结仍在秦兴建材。信达公司判断,只要建材公司全力协调,凤林水泥很可能同意签协议。为进一步给建材公司施加压力,信达公司选择了“以诉促谈”。

凤林水泥债务额巨大,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如没有摸清债务人家底贸然诉讼,信达公司很可能陷入被动,更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项目组成员提出,接收的涉及4家上述关联单位的项目很多,可找出一笔涉及秦兴建材且数额较小、债权债务关系比较明确的贷款提起诉讼,向该单位及其负责人施加压力,推动该笔资产处置进度。经过论证,信达公司找到了一笔满足条件且由秦兴建材担保的贷款,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起诉后,法院向秦兴建材送达了传票,正如信达公司事前预计,迫于法院压力,公司再次与项目组联系,其他关联方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三)第二次重组

为使该笔资产处置能顺利进行,信达公司再次做了调整,将原方案要求的“凤林水泥承担5070万元债务”,改为由大地水泥承担,并由凤林水泥和秦兴建材提供连带保证责任。

谈判中,秦兴建材表示不能代表凤林水泥做决定,凤林水泥债务问题应由企业自己做主,信达公司则坚持由秦兴建材出面协调凤林水泥的担保问题,否则将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有关债务问题。在信达再三努力下,有关债务人对如何承担债务再次达成一致意见,此时已是2000年6月中旬。项目组及时拟订了协议文本,由秦兴建材、凤林水泥、禾田水泥股份公司签字盖章,但由于大地水泥的法定代表人当时人在北京,致使总协议无法签订,相关分协议无法履行。

项目组向该法定代表人通报了有关情况后,大地水泥法人代表于2000年6月27日晚上回到西安,项目小组人员在6月28日晨赶到大地水泥,争取到协议的签字盖章,并落实了禾田水泥在协议签订后的具体还款事宜。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禾田水泥股份公司终于将债务本息合计1665万元于2000年6月底之前划入信达账户,剩余3300万元及利息承诺将在2001年9月30日前偿还。剩余债务方面,大地水泥承担的10140万元中,5070万元由秦兴建材担保,另外5070万元由秦兴建材和凤林水泥共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四)第二次诉讼

禾田水泥按期偿还了第一期债务本息后,就以资金紧张为由,不愿继续承担偿还剩余3300万元及利息的责任。为了督促企业尽快偿还债务,同时也为了避免再次生变,信达公司果断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封了禾田水泥结算账户,迫使禾田水泥与项目组就落实还款事宜重新进行协商,并于2001年底回收3300万元及利息。上述重组过程结束后,信达公司实现资金回收5457万元。

(五)第三次诉讼

禾田水泥承担的债务回收完成后,信达公司将处置的注意力转移到大地水泥承担的10141万元债务上,尽管多次与大地水泥探讨处置问题,但已成“空壳”的企业态度蛮横,以无能力清偿等各种理由推诿拖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使得该项目的进一步处置面临极大困难。

根据大地水泥实际情况,信达公司认为只有依靠担保单位,才可能使有效维护权益。而秦兴建材有政府背景,按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列入财政预算,并不具备担保能力。另一关联方凤林水泥虽然自身资产有限,收入主要靠投资分红,但作为禾田水泥第一大股东,仍有一定担保能力。因此,大地水泥承担的债务,只有凤林水泥提供担保的5071万元有实际回收可能。

于是,信达公司将凤林水泥的清偿工作作为突破口,但是,由于关联企业显示缺乏诚意,项目处置再次陷入困境。

为了避免诉讼中再次面临干扰,信达公司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大地水泥启动了诉讼程序,冻结了担保单位凤林水泥所持有禾田水泥法人股3510万股及秦兴建材在西安市长乐路土地7062平方米。

(六)第三次重组

该项目诉讼立案后,秦兴建材、凤林水泥等先后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是,在法院驳回上诉,以及查封股权影响到禾田水泥配股计划的情况下,有关企业终于同意就新一轮债务重组进行协商,并通过陕西省政府协调信达公司以确定价格。

信达公司经与省政府及有关企业多次协商,最终各方于2002年底形成了“担保方凤林水泥偿还4500万元,剩余债务予以减免”的新重组方案。初步达到了信达公司“以诉促谈”的目的。但协议达成后,因为凤林水泥自身经营收入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偿还资金的需要,只能借助外部融资渠道解决,但随后的融资失败使得协议仍无法按期履约。

为了督促担保方尽快落实还款资金,信达公司先后主动给有关企业发函,申明利害,明确提出如不能尽快履约,信达公司将恢复通过法院诉讼途径处置所查封的禾田水泥股权。信达公司进一步邀请北京“一中院”主办法官来西安召集相关企业负责人现场协调,强调如不能2003年6月底前达成明确和解结果,法院将依法采取措施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项目组进一步了解到,禾田水泥有征用土地上生产线的计划。考虑到凤林水泥原融资方案已无法操作的现实,随即提出利用凤林水泥现有土地资源盘活变现,股份公司为大股东“搭设”融资渠道的计划。经过协商,在2003年9月最终达成修正协议,在原重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重组逾期期间利息,并由凤林水泥承担新发生费用,和解方案将还款数额确定为4781万元,剩余债务予以减免。还款资金来源确定为由禾田水泥融资收购凤林水泥土地,凤林水泥用土地出让款归还,不足部分由秦兴建材补齐。最终,信达公司通过此次诉讼和解回收资金4781万元。

五解析案例的成功基因

该项目累计回收资金10238万元,扣除诉讼等费用123万元,净回收10115万元。大地水泥项目从接收、维权,到最终处置完结,经历了三次重组和三次诉讼,4年间多次曲折、反复,从债权悬空的潜在“零回收项目”,到取得累计回收10238万元的优良成果,信达公司项目组付出了艰辛努力,充分体现了“两个千方百计”的原则。在大地水泥案例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 从细节上落实债权是做好债务处置的基础。对于来自开行,原属于“拨改贷”的项目,企业往往认为属于国家投资范畴,加之年代较久,债务人容易产生消极抵赖的情绪。在该项债务的处置中较为典型,此时落实债权就成为首要工作。在本例中,债权的合理认定为后面的处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及时掌握债务人信息是维护债权的基础。在债权维护和债务处置中,资产管理公司与债务企业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地位,认真摸清企业的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领导班子变化情况和资产状况是设计和实施处置方案的前提。信达公司项目组数十次深入企业,掌握了第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债务重组方案才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

3. 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处置思路,才能掌握处置中的主动性。四年中,信达公司与企业仅正式谈判就达20多次,可谓艰苦异常。谈判过程中,债务企业对该处置该债务的态度始终在变化,没有经办人员的“步步紧逼”、“灵活机动”,就没有后来的处置结果。

4. 协调好与关联企业、当地政府的关系,努力形成多赢的局面。在此项债务的处置中,先后多次动用的法律手段当然是推动资产处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但是应注意到,诉讼只是该债务处置过程中的手段,“以诉促谈”才是目的。对于在地方上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企业来说,单靠诉讼一种办法难以奏效,胜诉容易执行难的情况并不鲜见。信达公司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的协调,诉讼施加压力后再努力通过谈判寻找双方共同利益,使各方的目标渐趋一致,才能最终顺利完成了债务处置。

本案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拨改贷”形成的债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信达公司接收的涉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债权中,这类情况并不少见。对因此而形成的债务,企业还款主动性往往不高,特别是对于地方支柱企业,处置往往更加棘手;二是债务处置过程曲折。由于债务人、担保人及其相关各方还款履约的态度较强硬,现实情况繁杂且变化迅速,造成了本项目资产回收过程异常艰难曲折。当债务人企图通过系列资产转移逃废债务时,维护债权的最有效手段是依法确权,并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完成重组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本案例由信达公司西安办事处陈忠海提供

同类推荐
  •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

    2008年美国“次按”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和机制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商业银行作为地位独特的企业,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具有比一般企业更大的影响力,它除了直接影响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外,还可以通过绿色信贷政策和其他社会责任战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观,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压力理论观点构成了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独特的内涵,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标准也理应与一般企业具有差异性。
  • 狼道营销:营销人强势生存的实战法则

    狼道营销:营销人强势生存的实战法则

    本书以独到的视野和观点,清晰而准确地阐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狼道。这本《狼道营销》不是一本励志书,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职业经历与营销实践,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沟通、项目谈判、客情维护等方面体系化地把狼道与营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本书的实战性非常强,许多策略和方法是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见效。
  • 消费真相

    消费真相

    现今商家营销手段铺天盖地,夸张、真假难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有些营销手段会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有些营销手段名不副实,“张冠李戴”;有些营销手段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迷惑消费者。消费者怎么来应对商家的这些营销手段呢?怎么才能透过“广告”和“营销”,清晰地识别商品呢?本书通过对商家最常用的、最容易让我们迷惑的营销手段进行剖析和解读,让您看清手段的本质,从而摆脱盲目的购物,更理性地消费。
  • 百货零售店经营管理一本通

    百货零售店经营管理一本通

    本书分百货零售业概览、百货零售店开张筹备、百货零售店店面设计、百货零售店陈列管理等十四章节对如何经营好一家百货零售店进行了介绍。
  •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基于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为总经理提供了最有实战价值的指南,让公司永立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护花神仙在都市

    护花神仙在都市

    当这个世界充满了邪恶的力量,正义的光明日渐衰退,乃至消失。罪恶的双手,为了一己私欲祸害众生。他奉师命下山,面对邪恶,无所畏惧。面对各种女色,来者不拒,面对妖魔,伸张大义,面对入侵,全力消灭·····················有钱的打赏,没钱的投票,没票的投评论,实在什么都没有的就投点击吧!
  • 霸道师兄的专属甜心:丫头别跑!

    霸道师兄的专属甜心:丫头别跑!

    在校时,他是A大的男神,高冷,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商场他是后起的新秀,没有依靠家族背景,短短两年时间,独自创业登上巅峰,掌握一方经济的命脉。在暗地里,他还有一重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他是众人心中的男神,但唯独她一心想要逃离。她是学校的新近校花,但是她的专业却让人有些望而却步。大神,你太冷了,我们不合适!”“你一挖别人祖坟的,我都不嫌你冷,不就是提醒我每天都要抱着你睡,正好,这也是我的爱好之一。””我不是挖人祖坟的,我是考古,考古!这是多么高大上的职业...还有,我看到的都是真品!珍品!”某人眼神冷冽却不失柔情,我觉得还是老婆你最真!
  •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惹上邪魅冷殿下

    惹上邪魅冷殿下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被一个邪魅冷帅哥给强吻了,而他正是冥界的殿下单北漠,而我则是魔界魔君的唯一继承人魔漩儿,我们曾经宣誓要携手走过一生,然而我却失忆了,忘记了他,也忘记了我们曾经的一切,为唤醒我的记忆,他想尽一切办法,他说:“漩儿,你是我的女人,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乃至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女人……”
  • 斩墟

    斩墟

    九幽之下,浩瀚无边,在这里有一株古树释放着万古不灭的生机,还有一片无垠的灵海孕育着万千生灵……在不周山颠,有那么一群人,透过九幽,遥望苍穹……
  • 御龙飞升

    御龙飞升

    恩公之命,偷仙剑阁--灭苍穹,毁无极,绝万幽谷。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却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当今修仙四大巨头,面对修仙的残酷,师门的背叛他要如何去面对?请关注我的玄幻小说(御龙飞升)谢谢!
  • 超凡演义

    超凡演义

    我本平凡,不甘微末。我欲超凡,逍遥世间。请关注小碰新书《超凡演义》(欢迎加入超凡演义读者群,群号码:511595112)
  • 血族密史

    血族密史

    “雪凝,你变了……”少年暗紫色的眸子里透出隐隐心疼的神色。“我不是雪凝!雪凝早在两年前就死了。我是爱娜啊,你难道不知道吗?”少女转过身,妖艳又精致的面孔凑到了少年的耳边,冷漠的声音狠狠地刺着他的心,“她就是你一手杀死的啊,你难道忘记了吗?”是啊,如果不是自己的执念,雪凝又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 从凯始到以后

    从凯始到以后

    从开始到未来,你会陪我一起走吗从现在到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吗好吧,我累了……
  • 乱世玄帝

    乱世玄帝

    主人公玄凌明明已死,却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修炼的时代,而且成为一名远古大帝的“特工”,执行大帝派出的各。同时,不断地成长。将无数所谓的“天才”碾压在脚下。且看主人公玄凌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上演无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