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7900000033

第33章 伊朗门事件导致的外交风波

1986年11月4日,黎巴嫩一家叙利亚的《帆船》周刊公布了一条轰动世界的爆炸性新闻:1986年5月,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法兰和他的助手,乘飞机秘密到伊朗,同伊朗政府和军队的官员进行会谈,商讨用武器换取人质事宜。这家周刊还说,美国一直在向伊朗秘密运送战斗机的零件和弹药。

消息传出后,美国、欧洲和中东倍感震惊。一时间,有关这场交易的内幕纷纷被披露出来。

就在黎巴嫩的《帆船》周刊公布美伊秘密交易的爆炸性新闻的当天晚上,伊朗议会议长拉夫桑贾尼在德黑兰学生庆祝占领美国、大使馆7周年的集会上,透露了麦克法兰的伊朗之行。但他说,麦克法兰一行是装扮成机组人员,持着爱尔兰假护照,乘一架向伊朗运送武器的飞机,到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们带来了美国总统里根给伊朗领导人的礼物和信。礼物是象征性的:一块钥匙形蛋糕和一把“科特”式自动手枪。手枪大概表示可以提供武器,蛋糕则是“打开伊美关系的钥匙”。而所谓信,据说只是里根亲笔签了名的一本《圣经》,签了名的那一页,说的是各种不同宗教的信徒要和睦共处。然而,另一种令人吃惊的说法是:麦克法兰带给伊朗的真正礼品是整整一飞机的美国军事装备。

事情一经披露,西方舆论界为之哗然。一夜之间,麦克法兰便成为新闻人物。他断然否定使用爱尔兰护照进入伊朗。他说:我们是正式代表美国政府进入伊朗的,我们使用的是美国护照。

早在巴列维王朝当政时期,伊朗就是美国在中东的两大战略支柱之一。1979年,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登上了伊朗最高权力的宝座,从此,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同年11月4日,伊朗学生要求引渡在美国治病的巴列维国王,遭到美国的拒绝。为此,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压了62名人质,美国几经交涉都没有结果,于是,美国于1980年4月7日,宣布同伊朗断绝外交关系。17日,下令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24日,又派出了突击队营救人质。但这一切都以失败告终,美国政府为此甚感困扰。然而,这对于美国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

从1984年3月开始,西方国家的外交官、传教士、新闻记者和教师频遭绑架,特别是美国更是首当其冲。从事这些绑架活动的是一个叫做伊斯兰圣战组织的恐怖组织。这个恐怖组织是由伊朗的一个专门从事输出伊斯兰革命的组织——伊斯兰解放运动来控制。因此,伊朗成了解决人质的关键。

此时的伊朗,也被国内的种种问题所困扰。自两伊战争爆发以来,伊朗极需大批军事装备。但由于美国的禁运,伊朗无法弄到它所需要的美国武器及零部件——因巴列维王朝时期采购的大都是美制武器,这使伊朗的仗越打越艰难。另外,由于伊朗对两伊战争持强硬态度,霍梅尼又以向伊斯兰国家“输出革命”为己任,结果导致不仅阿拉伯国家支持伊拉克,就连美国、前苏联、法国等国也都支持伊拉克,霍梅尼陷入到空前的孤立状态中。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争取所极需的武器,霍梅尼决定同美国进行接触。

1985年7月下旬,霍梅尼正式向他在南美、北美和欧洲国家的大使们表明了这种态度:如果华盛顿表示愿意改变它的政策,同美国进行接触也是许可的。

美国政府得到这一情报后,里根立即召开了有国家安全顾问麦克法兰、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格伯、中央情报局长凯西参加的重要会议。会议是在极其严密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决定,同伊朗进行接触,不仅可以解决人质问题,也许还会影响霍梅尼及伊朗政局。会议最后确定,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负责此事。

美伊接触的中间人是以色列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戴维·金奇。当时,戴维·金奇向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建议说,以色列应该做美伊接触的中间人,并提议请雅考伯·宁洛蒂利用他在伊朗的广泛联系替美国做工作。此人曾是以色列情报机关的代理人,长期在德黑兰从事活动,现在则是一位拥有百万家产的军火商,活跃于伦敦和纽约。

戴维·金奇的建议得到了佩雷斯的同意。于是,金奇立即带着他的使命前往华盛顿,同麦克法兰进行商议。麦克法兰采纳了他的计划。

在以色列的穿针引线下,美伊开始了秘密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以后,伊朗方面同意,如果有一架装着美国付款的美国军火的飞机抵伊朗24小时后,伊朗便会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随后,以色列租用了一架DC一8型运输机载着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由以色列飞行员驾驶飞抵德黑兰。9月14日,第二架运输机载着军用物资又在大不士机场降落。作为回报,伊朗释放了基督教长老会教徒本杰明·韦尔。

随后,美伊双方又进行了多次接触,共有6名人质得到释放。与此同时,又有3名人质被绑架。武器换人质,收效甚微。

美国采取的这一武器换人质的做法,在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之间引起了激烈地争吵。温格伯斥责这一行动是“荒谬绝伦”,舒尔茨认为有必要同伊朗进行接触,但反对用武器换取人质。

1986年1月上旬,白宫少数官员为此举行了一次绝密会议。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格伯从开始就不赞成同伊朗搞秘密交易,在这次会议上更是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伊朗人不可靠,而且该计划又违背政府武器禁运原则和反恐怖主义的宣传,但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和刚刚接替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的波因德克斯特则主张继续干下去,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里根在会上表示赞同前一种意见。但此后几个月,人质家属和新闻界对里根在人质问题上的指责越来越多。里根为了保住选票,私下又允许国家安全委员会恢复原计划的行动。

1986年4月8日,在波因德克斯特的精心安排下,伊朗和以色列的代表在伦敦市中心的一家俱乐部会议室举行了秘密会议。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笔交易:由以色列在近期内向伊朗出售一批武器,其中包括“陶”式反坦克武器、“响尾蛇”导弹、“小牛”空对地导弹等。不久,这批武器就从以色列经红海和阿拉伯河运到了伊朗。5月28日,麦克法兰又带4名助手前往伊朗,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随后,在7月2日和10月7日,以色列又分别向伊朗卖了两批武器,但只有两名美国人得到释放。美国把出售武器的一部分钱又用在了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上。

1986年11月4日,伊朗门丑闻被披露后,里根总统于11月13日晚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承认18个月以来,美国同伊朗之间确有秘密外交,并辩解说此举有4个目的:恢复同伊朗的外交关系;结束两伊战争;消除中东的恐怖主义;使美国人质安全获释。

但是,美国舆论界和美国政界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政府的行动有悖于它一贯奉行的反恐怖主义政策,它破坏了美向伊禁运武器的法律,破坏了美在两伊战争中的中立政策。为此,国会中许多议员,特别是民主党议员,强烈要求总统下令调查事件的真相。里根总统迫于形势压力,只好责成司法部进行调查。11月25日,里根又宣布成立托尔委员会,继续进行调查。12月16日和12月27日,参议院和众议院又分别成立了各自的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一时间,伊朗门事件成了美国引人注目的热点。

1987年2月26日,托尔调查组首先发表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出售军火的主要目的是换取人质;对收入款项转移之事,总统并不知情;秘密交易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一手操办;总统的顾问们未尽其责,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对此应负主要责任;事发后总统没有撒谎,也没有参与掩盖活动。

参、众两院的调查委员会旨在使里根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跛脚总统”。他们在积极考虑给予波因德克斯特、诺思等关键人物有限的刑事诉讼豁免权,希望他们的听证会能引出更多的不利于里根的细节。

司法部的调查组,则凭借着他们手中的权力,意在通过途径获取诺思等人触犯法律的证据。他们先对诺思的女秘书进行审讯,随后又开始调查瑞士银行的账户。他们打算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对卷入美伊武器交易案中的政府官员提出刑事起诉。

在调查过程中,麦克法兰曾透露秘密交易事先得到过里根总统的批准。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却说,里根总统没有同意向伊朗出售武器。司法部长米斯也说,里根总统只是在美伊交易成为事实盾才得知这一情况的。但是,麦克法兰却在听证会上肯定地说,他通知以色列向伊朗运送武器时,确实得到过里根总统的批准,时间是1985年8月6日或7日。

调查还证实,秘密交易的部分款项确实援助给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尽管美国国会早在1984年春季就通过法案,禁止两年内对尼加拉瓜提供军事援助。但白宫却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诺思上校一个任务,要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同桑地诺政府军的战争进行到底。司法部长米斯透露,确有一部分美伊武器交易的款项到了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手中。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声称,他们已经得到证实,在美国国会禁止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军事援助期间,里根政府却向它提供了100多万美元的援助,这笔钱来自于美国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的利润。然而,里根一再表示他事先并不知道此事。

1987年5月1日至8月3日,美国国会在参众两院美伊武器秘密交易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举行了联合听证会。调查委员会为使事件中的核心人物开口,批准给予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思等15名重要当事人以有限豁免权,即他们的证词不得在刑事调查和起诉中作反对他们的证据。

在听证会期间,美国各大电视网都进行了实况转播,吸引了5000万以上的电视观众。

8月12日,里根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承认对伊朗门事件负有领导上的责任,并说政府已从中吸取了教训,但坚持说他对款项转移一事并不知情。调查结果表明,里根总统曾同意使用“武器交换人质”的方案。他曾于1985午12月5日签署了一件以武器交换人质的文件。但里根要求他的高级助手们对美国公众隐瞒向伊朗出售武器的事实。诺思在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编造假材料,篡改伊朗门事件大事记,大量销毁有关文件等。诺思甚至宣称“秘密行动”的要旨就是说谎和欺骗。波因德克斯特也承认在1986年11月25日援尼款项被揭露后,他曾撕毁过里根总统在1985年12月5日签署的以武器交换人质的文件。他认为,这个文件一旦公诸于世将会使总统“政治上十分难堪”,将其销毁是为了“保护总统”。

关于把武器交易所得部分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行动计划,据证实是由诺思向其顶头上司波因德克斯特提出的。波因德克斯特自作主张,批准了这一建议,但他却从未向总统汇报过。他之所以要向总统隐瞒此事,是为了以后万一事情泄露,里根有“加以否认的可能性”,以便保护总统“在政治上不受到损害”。

1988年3月16日,联合陪审团以欺骗政府和掩盖非法活动等罪名,向波因德克斯特、诺思等人提出了共计23项罪名的起诉,结果,波因德克斯特被判处6个月的监禁,麦克法兰被判处2年徒刑,缓期执行;诺思也被判了刑。但是,由于他们是为“国家利益而导致的失误”,所以都被定为狱外服役。

伊朗门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同类推荐
  • 你有梦想吗之梦里梦回

    你有梦想吗之梦里梦回

    一个普通小职员偶然间穿越回到宋代,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他的梦想,在最后一刻,碰撞现实。
  • 夜城人未央

    夜城人未央

    夜城人未央,花落人自伤。这是一个动情的故事,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
  • 第三天子

    第三天子

    藩镇割据,攻伐不断,重生为大唐嫡长孙的李纯,怎能甘心命运被他人所握,权柄被他人所窃,李唐王朝最后的挣扎,是沉沦毁灭还是中兴再创盛唐?
  • 混在南齐

    混在南齐

    当一个图书管理员因一次意外来到了异世南北朝,新的人生传奇从此开始了。南齐,神马地方?大谢小谢,北唐风云,天下纷纷扰扰。混不容易,且看小小谢如何玩转大大的天下。美女有木有,金钱地位名望有木有,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谢谢大家~!!!
  • 关山月无衣

    关山月无衣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生逢乱世,以一颗侠义之心,驰骋天下,纵有万夫不敌之勇,可又能拯救黎民几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关山月一响,杀得这天下无衣。
热门推荐
  • 消失的生命

    消失的生命

    长生,是天地万物之间永恒的主题。生命,是天地存续之中最大的谜题。何为长生?何来生命?在这个信仰渐失的年代,辰辰,一只数百年前从小山包里爬出来的僵尸,始终心怀对生命的敬畏。混迹都市,没事儿逗弄逗弄娇美小护士,调戏调戏良家小少妇,偶尔勾引勾引校花、撩一撩圣女公主,生活过的不亦乐乎。
  • 万兽王之召唤师

    万兽王之召唤师

    无情的太阳帝国,灭了叶家,主人公叶龙发誓要灭掉太阳帝国,为全镇的百姓报仇!!!!!!!!!
  • 和谐自我 跨越行难

    和谐自我 跨越行难

    当我们在自己内心中真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和谐自我”价值体系,所经历的路程必然如黑格尔的“正、反、和”历程。十几岁时的世界一片光明,充满希望;二十几岁时的世界一片黑暗,充满肮脏;而立之年,平和而清明地看待这个现实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子和自己的角色,能够学会运用减法,敢于取舍,不再追问不公平是为什么,在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并心怀希望。在快速运转的社会里,人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正在提速。为此,需要在智慧的光芒下才能正确地、尽快地成长,才能建立起生命的反张力,提升生命的效率,缩短苦难的历程,在整合每一个完整心灵的同时,整合出一个完整的社会灵魂。
  • 末日之崩坏世界

    末日之崩坏世界

    崩坏发生,丧尸来袭,唯有一个左眼绽放着蓝色火焰的少女在这崩坏世界里脱颖而出———是救赎,还是毁灭?
  • 战地崛起

    战地崛起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多维战争模式全新开启。最具冲击力、震撼力、破坏力的现代战争不断推进,近距离聆听最具爆破力的战火不断爆表。一起呐喊我们前进的号角:灵活、机动、进攻、进攻、在进攻。战争现在崛起。
  • 魂珠界

    魂珠界

    人世间的丑与美,善与恶,黑与白,光与暗谁又能断的清。
  • 心之盾

    心之盾

    我想回家,我迷路了,我是路痴,怎么办,急,在线等。
  • 南蛮成神记

    南蛮成神记

    自古以来,世间便流传有成神一说。传说中的神,高高在上,俯视着世间一切生灵,主宰天地,永垂不朽。但真正的神是否存在,没有人知道。天地万物,由气始,以气终,气乃天地万物的根本。凡间修行,修天地玄气,修自身罡气,修众生魔气。其中,修天地玄气的,这就是气修师,人族世界中的巅峰存在。万般修行,皆为成神,这是一个普通人通过不断努力,最终成神的故事,一切,就从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开始了!
  • 睿行天下

    睿行天下

    一个完成任务的卧底警察穿越到异世大陆所经历的爱恨情仇
  • 诗歌:智慧的水珠

    诗歌:智慧的水珠

    本书就诗歌形式而言,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意象、诗律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就诗歌内容而言,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时间观、季节观、人生观、历史观、自然观、超自然观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