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7900000006

第6章 本书的研究意义、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意义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一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任。中国刚刚步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但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活生生的现实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对个人和家庭而言,这意味着受教育者无法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甚至无法收回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政府分担了很大份额的高等教育成本,国家每年都要从有限的财政资源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去,因此,大学生失业也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浪费。接下来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但就业是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前提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讨论。本书将沿着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一方面,继承人力资本能提高生产率、带来收益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打破受教育者理所当然能够就业的假定,进入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空白领域,探讨高等教育是通过哪些因素、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而,本研究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细化和发展。

从现实的角度,本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高校的角度,应该如何改革内部体制来提高教育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大学生的角度,应该明白自己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综合素质、调整就业意愿与就业行为,顺利实现就业。从政府的角度,涉及如何评价我国自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问题,如何看待招生规模与专业结构调整问题,如何处理好与作为微观主体的高校的权利分配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本书的研究对于如何从微观与宏观层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对北京某高校进行的典型调查的基础上的。对于被调查的高校而言,对连续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做一个梳理,可以算作一个系统而翔实的工作总结。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以及该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专业设置与规模调整、培养模式的改革、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由于这是一个典型调查,所以,这种实证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其他高校尤其是一般普通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书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两种方法。阐述就业能力理论假说时,偏重于规范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加以量化来验证前者,属于实证分析的范畴。总体来说,本书以实证分析为主。但这种实证分析最终还是为规范分析服务的,所以,本书探讨的主要还是一个理论问题。

现有的调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统计资料的总结,它能反映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性趋势,但具有滞后性和不连续性,不能系统地反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二是大量的抽样调查,它能及时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现实,但这些抽样本身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证实,而且大量抽样调查的结果并不相同,有时差别很大。我国大学生就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本书采用对北京某高校进行典型调查的调研方法。典型调查是社会调查方法的一种,即毛泽东所说的“解剖麻雀”的方法。它要求调查者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选出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调研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研方法的研究结果对于被调研单位来说是精确的,对于所代表的一类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典型调查的优点和现有的条件,本研究决定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典型调查,通过对该校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全面摸底,获得相对精确的就业状况资料,并对这种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展开精确的分析。同时,由于本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其结论对于同类型的高校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关于调研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我们在调研之前做出如下设想:在高校层次上,属于一般普通高校,即非211工程院校。因为一般普通高校占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本科生扩招的任务,尽管重点高校也在扩招,但主要还是研究生层次的扩招。在学历层次上,以本科生为主,专科、本科、研究生有适当的比例。即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最好的学校,也不是最差的学校,它代表我国高校的一般水平或中间水平。在学科结构上,以工学、管理学为主,至少具有6个学科门类。从2003年本专科毕业班人数来看,工学和管理学是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门类,因而,选择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的高校更具代表性;同时,尽可能使学科齐全一些,至少还要具有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理学、医学中的4个学科;同时,要有25个以上的本科专业。在生源地和就业去向上,要具有全国性。就业地区选择与生源地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为了体现就业地区分布的变化,要尽可能使生源地更分散一些,以减少生源地对就业地区分布的影响。被调研期间没有发生院校合并等重大变化。

在初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调研最终将调查目标固定在北京某高校上。北京某高校是一般普通高校。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文学占较大比例;21个硕士点,41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在校生21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000人,专科生400人,研究生近800人,成人教育学生8300人,外国留学生近30人;非北京生源占2/3.该高校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典型调查对象,对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我国一般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确定了调研对象之后,还要对相关问题做出进一步的细化。在时间跨度方面,从2000年到2005年,共6年,其中2003年是扩招后的本科生就业的第一年,以此为界限,前三年反应的是扩招前的就业状况,后三年反应的是扩招后的就业状况,以此体现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对北京某高校实行全面调查,尽可能多地获得就业状况信息。被调查的毕业生,包括该校被调查期间毕业的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以及高职、继续教育(成人脱产班)等全体学生,对每个毕业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进行摸底,包括就业与否、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城乡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工资水平以及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对北京某高校实行全面调查、尽可能多地获得就业状况的相关信息。从高校的角度,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在招生工作方面,通过与招生办工作人员座谈的形式,了解该校专业设置与各专业招生规模调整等情况。在培养模式方面,通过教务处和研究生处,收集1996~2001级各专业本科生、1997~2002级各专业专科生、1997~2002级各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资料,了解培养方案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在就业指导方面,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座谈并收集2000~2005学年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人员数量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的就业指导活动等情况。从大学生角度,进行一项针对2005届毕业生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就业行为与就业结果的问卷普查。从政府的角度,主要收集全国和北京市1996~2002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及学科结构变化的数据资料。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书假定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不变,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正常发挥作用,即本书仅仅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探寻大学生就业问题。

本书探讨的是一个理论问题,但这个问题的证明基于对北京某高校就业状况的典型调查。在批判和继承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试图更好地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就业能力假说。接下来是实证分析部分。作为讨论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如何、是否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实证分析部分的第一个层次。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的探讨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从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劳动力市场供给的间接主体——高校的角度,以对该校大学生招生工作、培养方案和就业指导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系。第二方面,从作为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最终结果、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直接主体——大学生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系,主要是对“北京某高校200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普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第三方面,从高等教育的宏观主体——政府的角度,探讨宏观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系。最后,对以上实证分析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

四、基本概念

1.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本书的核心概念。已有文献中出现过这个名称,但内涵都比较简单,一般特指求职技能、竞争能力或创新能力。本书重新界定这一概念,并使其统领全文。就业能力是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大学生和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从高校的角度,主要看它是否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优质的教育服务,以及这种服务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劳动力市场的承认;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主要考察他们从高校教育服务中获得或吸收了多少养料,这形成了就业能力的基础;同时,受个人因素影响,大学生展示其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也是就业能力的一部分;从宏观因素角度,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能力本身的作用减弱,这时,相对就业能力,即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所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中的排序,就显得更为重要。

2.高等教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97)》的界定:“高等教育第一阶段”既包括二年及以上的高等教育,也包括授予大学第一级学位或同等学力证明的高等教育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高等教育第二阶段”则指博士学位课程;如果成人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等教育第一阶段”普通课程相同,也应包括在“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内。本书所指的高等教育主要是普通高校的教育。

3.一般普通高校

一般普通高校,从性质上属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而不是职业高等教育或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从学校层次上,属于非211或985工程的院校;从学历层次上,是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的院校;从学校类型上,属于教学型的院校。一般普通高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一般水平。

4.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的产物,大学生的数量由高等教育的规模决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是由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个人努力共同决定的。从学历层次上,它包括大学专科生、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本书研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指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包括非毕业班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为了便于叙述,笔者没有在“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做出严格的区分。除了在探讨大学生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关系时指在校大学生以外,本书所说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指“大学毕业生”。

5.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既是劳动供给方与劳动需求方交换劳动的场所,又是双方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也要进入市场寻找工作,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他们本着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着提供劳动量的大小;而机关、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则成为较高素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他们按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对劳动力的搜寻与录用。供求双方力量的大小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均衡的雇用数量。虽然本书没有涉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素,但就业结果是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调节,包括对高等教育的调节,暗含着以既定的劳动力需求状况为参照物。

6.就业与失业

就业状况从微观层面体现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数量,从宏观层面反映了整个社会从事工作的劳动力总规模。保持适度的就业水平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失业与就业相对应,即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可以把劳动年龄人口等同于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劳动年龄人口中减去不愿意工作的人口(或称不在劳动力人口)便构成了劳动力人口(Labour Force),劳动力人口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就业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具体公式来表现: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就业率=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本书把就业去向为升学和出国的大学毕业生算作不在劳动力人口,将其从现有就业率公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剔除出去,并界定实际就业率。

同类推荐
  • 非营利组织营销

    非营利组织营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活跃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支经济力量,是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成为最大的“雇主”,而且也是一个最大的买主,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促进竞争、活跃市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倡导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总结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部分为西方管理理论,主要叙述西方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橡树管理者书架: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陈默编著。作为管理者,身在职场,面对下属、同事和上司,自然也要有其魅力表现。因为所处的位置,面对的对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魅力表现是管理者所共有的。
  • 落实高于一切

    落实高于一切

    本书运用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一个团队之所以优秀,不一定是它的策划多完美,也不一定其团队成员多么才华横溢,一定是它从上至下必然具有高度的落实力。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本书不仅话题重要,内容也生动有趣,以一则发生在某银行电话客服中心的虚构故事为线索,奇数章节为持续发展的虚拟故事,偶数章节为该段故事背后的理论,由此深入浅出地厘清职场挫败感问题的实质,帮助企业管理者系统梳理组织支持度上的漏洞,从而将员工敬业度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高水平绩效。
热门推荐
  • Tom Grogan

    Tom Grog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之审判

    夏之审判

    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案子让夏致接触到了这个世界的核心部分,神秘的'G’,迷雾重重的身世,夏致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人呢?
  • 武道人仙

    武道人仙

    气血如龙!粉碎真空!不求长生不死!但求恣意纵横!是为人仙。
  • 请不要离开

    请不要离开

    吴亦凡即使你有了别的朋友,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我永远会在你身后,会支持你做的每一个决定,我一直都在啊—BY张艺兴虽然我们在用生命装不熟,虽然我们总是喜欢争吵,你离开后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心早已跟随你走远,所以等着我,我会去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BY鹿晗如果可以我多想一直陪在伱身边,可是你没有给我机会,Kevin哥,我们再一起去吃炒年糕吧—BY朴灿烈我还没告诉你我喜欢你呢,为什么要离开,世勋不会再缠着你,不会再要你陪世勋喝奶茶,不会再让你受伤,亦凡哥回来好不好—BY吴世勋队长,我又哭了,黑眼圈又深了,队长我好想你啊,队长你回来好不好,你可是我22岁的目标啊。—BY子韬
  • TFBOYS之无力挽回的青春

    TFBOYS之无力挽回的青春

    六月,这是一片属于青春的天空,有着轻盈的白云,碰触着太阳的光芒。同样这也是一片飘荡着骊歌的天空,很多故事都没有来得及上演,就被匆匆的时光逐一淹没,只剩下一丝浮云,一丝伤感,悄然的印刻在了记忆的最柔软处。
  • 残月侵衣踏尘吟:倾世王妃

    残月侵衣踏尘吟:倾世王妃

    “你掉根头发,我便杀一人。”男子冷冷说道。“诺,掉了。”女子拽下一根青丝在男子面上晃了晃。“噗”女子擦了擦脸上被喷洒到的血迹,余光扫向一旁倒地气绝的路人,眼眸深了几分。“记住,无人能与你相比。”低哑的男音带着几分狂妄。女子捋着青丝开口道:“你若再杀人,我便让你这刀也染上我的血。”“王爷,你若再不杀敌,琴城便守不住了!”“知道了。”男子披上战甲,却无兵器。沙场风嚎,血流成河。“唉,也不知她现在吃了饭没有。”男子走上战场。“王爷小心!”身后副将大喊。男子一闪,正是刚才放过的敌军。女子看着眼前这个绝色男子,气笑了,傻瓜,一句戏言你还当真,你不杀敌在战场等着被杀呢?
  • 辰

    她是天上的星辰那样的遥不可及,他是人间的帝王高高在上,如同冰山般千年不化,如同宇宙般变幻莫测。她是皇,为了她的子民,放下了一切,答应了冥界的所有要求,当她再一次踏上原本属于自己领土,是以另一个身份:冥界的巫师,因为她觉得已经配不上那圣座,她唤醒了她的妹妹,来守护这片领土。那颗星辰开始堕落。。。那是个盛世,她步入了那个皇宫。看到了传说中的皇帝,看到了那个她思念的面容。。。
  • 轮回:诛心恋

    轮回:诛心恋

    离歌为了给莫忘一个安稳的家,拼命的赚钱,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成为植物人。莫忘为了救治植物人男朋友离歌,疯狂的赚钱,为了完成离歌的心愿,不顾一切手段的想要达成他的愿望,只是在完成这些的愿望时候,另外一个男人路一帆逐渐步入她的生活,和她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莫忘有没有爱上路一帆?离歌还会不会醒来?你是选择刻骨铭心的爱恋?还是选择溪水流长的爱情?我记得我还欠你一个约定。我还欠你一个承诺。我还欠你一个相濡以沫。
  • 体育世界

    体育世界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向大自然不断发出呐喊、挑战的历史。那无尽的天空宇宙,那波涛汹涌的江湖诲洋,那险峻阴喑的高山密林,那人迹罕至的沙漠洞穴,那神秘瑰丽的南北两极…… 在这套丛书里,你可以看到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勇士们、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壮举,请不要忘记他们。该书具体介绍了50个体育英雄最为辉煌的故事:英雄刘翔、飞人乔丹、球王马拉多纳、中国女排、棋后谢军……追求竞技体育超越自我生理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追求超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那年时光丢了盛夏

    那年时光丢了盛夏

    一心想成为文豪的单俊威在滨海学院,秉承着“女人是智慧的源泉”这一真理,结识了人文学院的风云人物萧雯。内心单纯的单俊威,高冷女神萧雯,为了爱情背叛兄弟的室友夏烨......在爱与被爱,在情谊与背叛中,将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其中,迎来了盛夏的毕业季......一笑泯恩仇,但终究是错过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