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3000000021

第21章 2 企业能力的重构机制

Lavie(2006)建议了一个能力重构的三种机制,演化机制、转变机制和替代机制并分析了在重构成本和风险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三种机制。

5.2.1 能力重构的演化机制

演化观点认为针对外部事件,公司只能沿着形成现有位置的历史路径进行改变和适应。受演化经济学(Nelson和Winter,1982)的影响,Teece等根据路径依赖和现有的资源禀赋把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集成、建立和重构企业能力的能耐。因此,其动态能力的有关文献的重点是能力如何随时间而进化发展,以及公司如何更新和调整它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2000)虽然把公司的能力重构和变化的市场条件联系起来,但是路径依赖比未来的偶发性因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更多地关注。技术变化的本质和变化后能力重构之间的关系很少受到普遍的对待。虽然动态能力的视角与能力提高、能力破坏框架的相同点使它们都认为能力是很难改变的,不过,能力重构的演化机制认为能力并不是完全惯性的,受技术变化的影响,企业一直在遵循一定的路径改变企业的能力。作为组织活动的学习模式,动态能力是提供修改能力和操作性惯例的系统性工具(Zollo和Winter,2000),而且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公司回应外部环境因素,如技术变化和内部组织压力重构能力。

Zollo和Winter分析了惯例水平的公司间的“变异—保留—复制—选择”循环。涉及技术变化的输入,融入到外部和内部的决定能力进化结构的刺激因素中后,导致惯例修改的新的知觉、知识和想法经受了“变异—保留—复制—选择”的循环过程,结果现存能力能够以进化的方式通过试验被修改和调整。产生不满意绩效结果的能力结构在后续的反复中被修改直到实现满意的结构为止。由于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每一个新的能力结构将与它的先前结构非常的相似。尽管能力进化通过试错进行试验,但是它也可以通过环境扫描、精心的学习和知识编码活动(Zollo和Winter,2002)进行管理。在能力的进化过程中,变化后能力重构的决定因素是同一能力变化前的结构。因此不同在位者变化后的能力结构的变化归结为在位者不同的历史和要求极高的黏滞本质。这种能力的进化机制仅适用于现有能力,因此新能力的收购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例如,佳能的AE-1相机的例子(Helfat和Raubitschek,2000)说明了从外部源进行渐进式学习的能力进化过程。为了商业化它的第一代电子照相机,佳能调整了它的制造和市场能力,这些能力依赖机械照相机、电子计算器和复印机制造的已有知识。建立在机械照相机和电子计算器的经验基础上,佳能靠降低成本的自动化设备和减少20%的零件的简化产品构架进化了它的制造能力。以复印机市场的经验为基础,支持侵略性的价格政策,发动了首次电子照相机的广告运动,这些例子说明了现有能力可以用进化的方式支持产品创新以回应技术的变化。

5.2.2 能力重构的替代机制

能力替代的观点在能力提高、能力破坏的理论框架中已经被提出。这个理论框架延续了熊彼特把技术发展看成创新所导致的不连续变化过程的思路。Tushman和Anderson(1986)探索了技术变化对在位者能力价值的影响。他们把技术的不连续分为依赖现有的产品类和产业的技术诀窍知识没有使原有的技术知识过时的能力提高型和改变产品类的大部分专门技术知识使现存能力过时的能力破坏型。在有些情形下,贬值的能力成为核心刚性阻碍公司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能力破坏型的变化典型的是由不受在位者所面临的核心刚性和路径依赖制约的新进入者领导的,而能力提高型的变化典型的由在技术变化下市场势力得到保护的在位者领导。Tripsas(1997)扩展了Tushman 和Anderson集中在核心能力方面的研究,认为在破坏型技术变化中,如果在位企业拥有新技术商业化所需要的补充性资产,那么相对于新进入者它们能够保持优势并缓和能力破坏型变化的冲击。在能力提高/破坏的框架中,技术变化使新的能力成为必需,这种新的能力由于惯性是很难发展和使用的,所以这一理论框架暗示在位者的发展前景事先已经被其在技术变化出现前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补充性资产决定。但是这一理论很少关注技术变化对能力构成本身的影响,实际上这一理论把能力看成是“黑箱”,只是作为进行技术变化分析分类的工具而已。Gatigon等(2002)把能力提高和能力毁灭置于公司水平和业务单位水平而不是产业水平进行了评价,这样,就可以考虑每一个公司所拥有的一套特殊能力。这些研究从技术变化结果的二分法研究转向统一连续体研究,最终表明了获得新的能力能够从能力提高或是毁灭的命运中脱离出来。总之,能力替代机制提供给面临技术变化的在位者修改他们能力图谱的三种选择:一是保留现有的能力;二是舍弃现有的能力;三是获得新的能力。从企业外部获得能力提供了除内部创新努力和调整现有能力之外的另一个选择。能力获得可以通过合并和收购公司,向产业协会的合作伙伴学习,以及建立合资企业,公司间联盟,雇用拥有新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等形式。由于技术对竞争优势的贡献并不能事先确定,在位者能力图谱的变化随着技术变化的程度而增加。大英百科全书提供了一个能力替代的实例说明。大英百科作为在位公司始建于1901年,CD-ROOM和Internet技术出现后,公司迟迟没有反应。事实上,大英百科在1993年卖了它的CD-ROOM分部,当这个技术的前景显现出来时,它拒绝修改它的传统门对门式的营销实践,直到丧失了潜在的市场份额给微软百科。可是,1996年大英百科中断了它的门对门式的直销服务,开始租用CD-ROOM并启动了一个提供免费搜索引擎的商业网站。这些战略行动表明替代中传统的分销能力被完全不同的电子出版能力所替代,这种电子出版能力在能力重构之前并不被企业所掌握。另一个例子是S&H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用“拉拢术”忠诚于客户并提供给零售商奖酬计划,到1964年,公司出版的绿色邮票种类是全美国最多的,印刷邮票的数量达到了美国邮局的三倍,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超级市场的渗透,由于高成本和数据图像,公司的销售额从70%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为10%。当扫描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分拣技术时,管理层保守而且抵制变革。直到1988年,为了回应这个技术变化,公司从绿色邮票品种转到绿色密封黏剂最终到无纸信用卡技术。这些变化需要替代印刷—检查和清洁能力(Pollack,1988)。在2000年,当转到绿点技术时,S&H经历了另一个能力替代周期,这种技术凭借互联网销售和用他们的砖墙水泥销售时的绿点信用卡让公司赢得和挽回了顾客忠诚度。

5.2.3 能力重构的转变机制

能力替代机制隐含着现有能力在技术变化时不变的假设。对比之下,利用能力进化机制时,技术变化激发了一个内部重构过程,以路径依赖的方式来修改现存能力的惯例。因此,迅速地对技术变化做出反应将涉及目标驱动的能力转变,这种能力转变中一些惯例被修改,其他的被抛弃,并获得了新的惯例,最终吸收了现有和新的技术诀窍的转变能力出现。能力转变涉及知识的内部资源(如能力进化)和外部资源如产业协会、联盟伙伴和新收购附属机构以及新雇用的雇员的结合(如能力替代)。不像能力进化,能力转变机制中,能力变化后的结构不是反复试错的结果而是与导向性行为同时发生的结果。此外,能力转变是步进式学习而不是渐进式学习(Helfat和Raubitschek,2000)。

转变的能力与新能力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功能与转变前的能力相同,而转变后的结构不同于转变前的结构。例如,英特尔公司从计算机存储业务转向微处理器制造业务时,由于获得了更多的功能、变得更加复杂,更少的集成以及融入新的惯例(如逻辑模拟),它的产品设计能力大大地改变了。但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产品设计能力仍然服务于以前相同的功能(Burgelman,1994)。

以一定程度的现存惯例的转移为条件,能力转变机制与能力替代机制的不同在于新获得的能力替代了过时的能力。作为能力转变的结果,转变后的能力结构依赖以前的技术诀窍和技能以及新获得的技术诀窍和技能。能力替代应用在整个能力谱系,是对技术变化所做出的最大幅度的反应机制。而能力进化应用在个别的惯例水平,是路径依赖的、持续的试验机制。能力转变发生在个别能力水平,是一种介于中间的平衡惯性趋势和技术变化的机制。

IBM在1950年应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到来提供了能力转变的一个鲜活的案例,说明了新的惯例如何与转移到转变的能力结构中的现存惯例集合起来。当IBM利用传统的电子机械设备技术,它正在发展集成标准零部件成复杂机器的能力,以及维护在顾客那里的这些机器的能力。当转到电子计算机技术时,这些能力仍然是相关的,但是需要一些调整,因为IBM所服务的新兴市场的先进的科学与工程公司不同于传统市场的会计公司。再者,IBM的机械工作商店发展了集成数据处理机器中的齿轮、棘轮、传动装置和其他机械零件的能力。尽管计算机中电子零件的集成服务与它有相同的作用,但是,真空管代替了电子机械的传动装置,布线代替了齿轮和棘轮的安装(Usselman,1993)。因此,传统的集成、协调和设计惯例是有用的,但是需要修改以适应新的知识和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技术特殊性。

5.2.4 能力重构的成本、风险

尽管能力文献认为能力的重构是高成本的,但是他们把重点仍放在动态能力上,而分析能力重构的成本和它们的含义上(Teece等,1997)的研究投入较少。只有Zollo和Winter(2002),Zott(2003)讨论了能力进化时的重构成本。他们认为能力进化担负着财务、时间和认知学习的成本,这些成本随着知识处理水平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最简单的经验积累过程也需要精心设计的组织功能、专家和激励制度鼓励员工试验现存的惯例。知识表现过程增加了思考成本,知识编码过程增加了编码成本和高强度的认知努力。资源变异的模仿和实验搜寻,可替代资源构型的评估、执行也会带来成本(Zott,2003)。此外,在重大的突破性技术来临时,持续的惯例修改过程对于适时地产生理想的能力结构可能是不够的,过迟和不充分的市场反应会带来重大的机会成本(Lavie,2006)。如果在竞争市场上竞争对手在忙于进行能力转变和替代,新进入者带着理想的能力结构,那么公司进行能力进化机制可能是致命的(Helfat和Lieberman,2002)。能力替代时的重构成本是不同的,现有能力的替代成本包括对技术变化和它的结果的认识、限制在位者发展的核心刚性的辨识和剥离、寻找高质量的新的能力以及新的能力的收购。这些过程都是非常重要并花费大量的认知、管理和操作成本的。技术变化的及时认知,它对在位者能力的含义,尤其是价值最大化能力结构的评估也需要大量的监控、信息积累和评估成本。决策者需要拥有足够的洞察力和认知能力以便分析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吸收能力的研究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Cohen和Levinthal,1990;Lane,Stalk和Lyles,2001;Zahra和George,2002)。吸收能力可以分为认知吸收能力和运作吸收能力,前者是认识新的外部技术的价值,后者是吸收新知识并应用它达到商业目的的能力。

即使在位者认识到随着技术的变化替代现有能力的必要性,替代执行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例如过去投资在现有能力的发展和维护的成本,包括投资在相关人力资源培训、设施、材料等不可逆的专有资产。因此,能力的消除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担负着废弃现有能力和它们的构成惯例而引发的忘却成本。由于能力是无形的,它们的替代需要解雇现有的员工,剥离目前的业务单位和收购新的业务及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发展新的能力。因此,监控、扫描、评估、终止、忘却和收购成本主导了能力重构过程,而学习、思考和编码成本是能力进化的特点。能力进化的风险是在位者对技术变化的反应过慢,而能力替代的风险是错误地认知了技术的变化并进行了错误的反应。如果技术变化之后迅速的替代能力,高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准确评估技术变化含义的难度。可是,较晚进行替代能力,竞争者可能获得了较大的领先,可选择的收购对象少而且收购成本高昂。

能力替代成本、能力转变成本、能力演变成本之间存在着重叠。在能力转变中转变担负着学习成本(步进式学习),但是由于目标驱动的本质,能力转变也需要监控、扫描和评估。可是在能力转变中由于组合现存惯例和新的惯例,需要引发的关键的适应和集成成本在能力替代中并不存在。认知吸收能力在能力转变中不如能力替代重要,而运作吸收能力在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在位者在能力进化中的风险是未能察觉突破性技术变化的来临,在能力替代中的风险是不能够合适地回应,在能力转变中的风险是不能成功地集成。能力重构模型认为重构机制的有目的、理性的选择需要考虑成本和风险。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

    比尔·盖茨成功秘诀:向未来进军,不断创新,连续创新。创新可以让自己保持活力,创新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软件企业不能只会呼喊狼来了,而是要拿起武器迎接残酷的战斗,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还是拿出世界水平的优秀软件,与狼共舞。成功的做出风险预测,会让企业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面对商场变换速度的迅猛,经营者们一定要完善老产品,推出新产品,不断提升自己,力求做到最好。
  • 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华为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任正非为什么能够打造出华为这样的跨国企业?一切结果的背后都有着思想的种子。正是任正非做人、做事的一些理念,决定了他能打造出现在的华为。可以说,华为的成功不仅仅是企业战略与管理的成功,更是任正非做人、做事的理念及其价值观的成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做什么人,成功的基因关键在于思想。本书就是阐述任正非思想的一本书,它弱化了管理,强化了思想的重要性,以大众化阅读的风格,娓娓而谈的方式,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可读性,无论对职场人士还是创业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学习意义。
  • 小公司第一年的生存法则

    小公司第一年的生存法则

    本书从经营小公司的实际出发,展示了一个小公司应该如何专业化运作、如何提升自创品牌价值、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如何营建企业文化、如何树立诚信等。
  • 国家控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国家控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本书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对国际上的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评述,然后详细分析了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最后从更换经理和企业绩效两个角度实证检验股权结构和董事会这两种重要的内部机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 品贞观政要,学管理

    品贞观政要,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热门推荐
  • 孤山传说

    孤山传说

    “我要回去……”我不知道这是多少次从同样的噩梦中醒来。
  • 送刘山人归洞庭

    送刘山人归洞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星空幻想

    异星空幻想

    异世界大冒险·超级的异能者·异能力:掠夺-吞噬(能把别人的能力变成自己的哦)潜力等级:MAX#爱好:美女#禁忌:别把我逼急了,我爆发就大锅了!(异能力融合觉醒,自己也控制不了*潜意识控制)本小说写的是刚觉醒异能的我,被伏击并传送至平衡世界中,在一个充满各种神奇力量的世界中冒险,所经历各种事物。本书美女会有的(好多),实力会有的(特别是能力融合的时候),势力会有的···.伴随我的旅途的成长,敌人会越来越变态,自身能力会越来越多,实力就越来越强!最终·神之降临本书适当YY,爱好美女,能力会多得变态。想看到更多更新奇有趣的事物请支持·小宝,有人欣赏小宝才会每日更新的!
  • 绝品狂少混花都

    绝品狂少混花都

    一个绝世高手的灵魂,上了一个少年的身。从此以后,少年的生活轨迹全变了。校花想要倒追他,御姐想要勾引他,什么高富帅,什么官二代,在他的面前,都是一堆渣。他是谁?他就是绝品狂少—高原
  • 软女喜妹

    软女喜妹

    一则家中噩耗,让阮喜晴如同被五雷轰顶,爷爷去世,奶奶病重住院,男友骗了她,和其他女人劈腿,家中债务无数,七大姑八大姨,舅舅伯伯们像是见到瘟疫一样,有多远闪多远……扔垃圾的时候又遇上一个男神经揪住她不放……老天啊,这是要毁死人的节奏吗?这是一个男主古穿今,被当作神经病和女主牵引出前世今生,纠缠不休的故事……ps:不会太长,全文免费,不签约。
  • 在伍风中拾雨

    在伍风中拾雨

    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是最真实的!伍风拾雨,真的存在,他们只是一个学校里。一个班级里,平凡的一组。六个人的世界,是真实的。此文章没有虚假,没有欺骗,只是世界中最真实的故事。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天体悬浮

    天体悬浮

    符启明和丁一腾是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聪明伶俐、个性张扬、做人左右逢源,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混得风生水起。丁一腾却踏实、谨慎,循规蹈矩。他们一起抓嫖、抓赌、千方百计搞罚款,还帮助所里侦破命案,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了生死之交。他们一同和大学生妹子小末、沈颂芬谈恋爱,租住农家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日子过得快乐充实。文艺青年安志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快乐的生活,大学生妹子先后弃他们而去,两人又因一个编制之争而离开派出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符启明利用以前聚集的人脉经营色情场所并进入房地产业,成为风云人物。他成立“杞人”观星俱乐部,实际上是扩大色情生意。
  • 捡漏修真

    捡漏修真

    别人为得到一个灵气充沛之地争得头破血流,他却在清静之处安心修炼了;别人在为一件称心的法宝费尽心力之时,他却已经坐拥群宝了;别人正在为获得灵石而辛苦劳作时,他已经是富甲群修了。因为他有变废为宝的神奇技能。
  • 穿越之妖孽靠边站

    穿越之妖孽靠边站

    吴欣雨本来好好的大学生活,就因为她放了楚大班主任的鸽子,而翘了辫子。吴欣雨表示这报应也来的太快点了,谁承想后又穿越,穿就穿了吧,正好她还没活够,看她在异世如何混的风声云起。妖孽甲,一身紫色衣衫风情万种的眼神瞟过来:“雨儿啊.....”吴欣雨抬头望天:“今儿个万里无云,没雨”拂袖而去。妖孽乙,则幸灾乐祸道“活该”转身离去。徒留某甲憋屈的在地上画圈圈。作者:第一次写文文,不好的地方各位亲们请多多包涵。害羞捂脸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