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健康的大敌、生命的条手。没病是长命百岁的重要条件,但是有病也能度百岁,顾想“天年”,关健是要倶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自身的标病能力。下面介绍几位带病度百岁的寿星。
1、患糖尿病的百岁老人孙越琦
孙越琦(1893-1995),采矿实业家,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孙越琦早年患糖尿病,却能享年103岁,他设有什么养生秘诀,主要是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①严格控制饮食:孙越琦原来体型较胖,早在1949年他56岁时就发现患了较严重的糖尿病。医生建议他严格控制饮食,按时服药,多运动,并为他设计了一日三餐的主食标准和菜谱,让他参照执行。孙老相信科学,尊重医生制定的饮食标准,从不放纵自己的食欲。
一方面,他自己不嘴馋,不暴饮暴食。主要每天总量不超过250克,副食则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常吃各种新鲜疏菜。在肉类食品中,常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另一方面,夫人王仪孟每天用秤称主食和菜量,确保进食定量。这样一来,便达到了合理膳食减肥之效果,孙老体重减少超过15千克,接近于正常标准。加上每天按时服药和适当运动,孙老的血糖便控制在正常水平,不曾反弹。
②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孙老认为步行是最好的体育锻炼,始终坚持经常走路。孙老86岁那年开始学太极拳,每天前往北京工人体育馆参加太极拳学习班,坚持不懈。全班50多人,数他年事最高,也首推他学得最认真。全班比赛时,他被评为第二名,可他并不满意,不无遗憾地说:“我怎么就练不到第一名呢”?
③心态平衡 不断进取:孙老认为,养身先养心。他曾对人说:“有人问我有什么长寿之道?我答,做事无愧于心。不管别人知道与否,也不管别人怎么待我,我无愧于心,我心安理得。老年人对什么事都应想得开,放得下。当然,这个也很难,我有时心里也很不舒服,但是我很会自我解脱,认真一想就无所谓了。”
孙越琦年事虽高,却是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在他满百岁的那一年,曾经幽默风趣地对人说:“人家问我怎么活得这么长?我回答:因为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原来,孙老在建国前夕,曾组织和号召部下护厂护矿,拒绝国民党当局将厂矿迁往台湾的命令。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些厂矿交到人民政府手中。但也有少数部下被派往台湾,至今未归,孙老十分挂念,他说我想念他们,盼他们早日归来,这也是我的任务。孙老盼望两岸早日统一,能与老部下相聚。老年人仍能胸怀大志,有一个长远的生活目标,能始终不懈地为某种事业奋斗不息,正是确保长寿的重要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孙老有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质量高。孙老的儿子说:爸爸有个特点,睡眠很好。一般到时躺下就睡,天大的事都放得下。
2、患癌症百岁老人马寅初、刘建章、夏征农。
①马寅初
我国人口学家马寅初,91岁结肠癌开刀,活到100岁。他动手术还是周恩来总理决定的。不仅术后坚持活动,精心调养,他一生都重视锻炼。从十几岁开始,直到百岁高龄,从未间断。他喜爱多种体育活动,但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登山、跑步和冷水澡。五六十年代,他经常利用星期日和假期进行登山活动。北京郊区的一些山峰他都登过,杭州的北高峰、桃源岭等山上也都留有他的足迹。正是他一生爱运动,所以是抗癌胜利者。
2.刘建章
原中国老年体协主席,铁道部原部长刘建章,78岁胃癌开刀,术后由于加强了饮食调养和坚持运动锻炼,一直活到98岁。刘建章从小就喜欢习武,特别擅长行意拳和“春秋大刀”。一身好武艺练出了一个健康的体魄,70多岁时他还经常在各种场合表演春秋大刀,80岁以后每天早晚打网球、练拳脚、耍大刀,90岁仍离不开这些武艺。
95岁的刘建章腰板挺直,上三层楼梯气也不喘,看书报竟可以不戴眼镜,而且谈吐诙谐,思维敏捷,讲起运动养生来头头是道;“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而要长寿就必须锻炼身体。古人养生讲‘动、静、乐、寿’;即‘运动’,运动是生命之本,我一声坚持自我保健,至今未得到大病;‘静’,就是理性对待人生;‘乐’即豁达乐观,对人生充满信心;‘寿’指人心宽得寿,健康得寿。”
生活中的刘建章很讲究科学饮食,他每天的早晨是夫人做的酸枣3个,3个小西红柿,1个煎鸡蛋,1片全麸面包和1杯牛奶。午餐吃少量蔬菜,一碗小米粥或者混沌。而且每餐后1小时还要吃几片猕猴桃和火龙果。别看老人家年近百岁,但他从不吃任何保健品。他说药补不如食补,任何药片都是化学元素做成的,吃多了你的胃就成化工厂了。
他常说,有的老年人退休后“出门站街头,在家坐炕头,天天熬日头”,这种孤独的生活非常可怕。人老,精神不能老,锻炼不能少。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我保健方式,可以琴棋书画,也可以栽花养鱼,总之,设法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才能使身心更加健康。
3、夏征农
2008年老革命家夏征农105岁。熟悉夏老的人都知道,夏老不仅是一位养生有道的百岁老人,同时也是一个有文化的老革命,他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经历过“皖南事变”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上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等职。74岁时,他开始编1979年版的《辞海》;98岁时,他还任《大上海》的主编,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辞海》主编。
1982年,夏老被确诊患了前列腺癌,然而夏老内心十分平静,对疾病采用既治疗,又泰然处之的达观态度,经过长期自我保健运动,终于驱走了病魔,使病体得以康复。
夏老还自编了一套名为“干沐浴”的按摩保健操,每天早晨起床后,边听广播边做操。这套保健操包括浴手、浴臂、浴头、浴眼、浴鼻、浴胸、浴膝,以及鸣天鼓、旋眼睛、搓腰眼、揉腹部、揉脚心等,具有通经活血、健身治病的功效。一招一式坐下来,大约需要20分钟。洗漱之后散步,然后再做一套自编的健身操。他的家是一套两层楼的小洋房,他常常喜欢楼上楼下地走动。闲时,在院里种花、浇水、侍弄花草,活动筋骨。室内坐久了,或者看书写作时间长了,就在屋里屋外走上几圈,或者踢踢腿,弯弯腰,转转头。他说:“身子要多运动,脑子要多活动。常用的刀不锈,常流的水不臭。生命在于运动。”
夏老的饮食很有节制,他不喜欢大鱼大肉,偶尔吃点甲鱼之类的好菜或点心,但绝不会多吃,所以肠胃功能一直很好。
夏老的起居生活颇有规律,他每天早晨5点半左右起床,吃完早餐后,就在自家小院里来个“饭后百步走”。上午一般读报看书,有时兴致来了就吟上几首诗,练上一通书法。中午要午休1小时左右。下午一般接待来访,或看看书,晚上看电视。尤其是球赛,几乎不肯落下一场,还要边看边评论。
夏老为人宽容和善,能以公心克私怨,对曾反对过自己的人也不耿耿于怀。他认为:“心胸狭窄的人整天心神不宁,又如何能够长寿?”
夏老还是一个快乐的老人。闲时,他也打打扑克。他打扑克一个人能算四方的牌,打桥牌想让谁赢谁就赢。偶尔还用他带江西口音的普通话唱上一段京戏,常使家人忍俊不禁,有时也会轻轻的吟诵自己写的小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位百岁老人奋发向上的豪迈之气,癌症在这动静存道的百岁老人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3、做过多次手术百岁老人张明珠
张明珠1905年6月22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家庭,是个大家闺秀。她50岁之前是在上海度过的,之后随子女到北京定居。如今他们家五世同堂,张明珠最大的外孙已经60多岁,外孙的孙子也10多岁了。
谈及老人为什么长寿,女儿李桐说:“老人有两大习惯,一是坚持走路,香山,紫竹院等公园是老人经常去的地方,那里的常客大多认识她,她也乐意与大家聊天。二是晒太阳,老人饭后或是散步时都要在外面晒一会太阳。”
对于长寿老人,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大多一生健康,很少得病。但张明珠老人不是这样的。她72岁做了一次小手术,是阑尾切除术,88岁的时候患肠癌,一共做了3次大手术,切除了全部结肠,大肠也被切掉了1米。第三次手术时,她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但她满不在乎地说:“癌症、癌症,就是不死之症,我要跟癌症作斗争。”所幸病理检查确定癌细胞没有转移,所以就没有进行放疗和化疗。
有人向她请教长寿秘诀,张明珠回答说:“饮食有度,睡眠要足;多晒太阳,多做运动。”她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活动和看一会电视后,再睡一个多小时,午饭后还要睡大约3小时。如此充足的睡眠,保证了她有足够的精力,皮肤光滑润泽,富有弹性。
老人能够长寿,最主要是她性情温和,不生气、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马马虎虎”。有时会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你要问她今年多大岁数了,她就会稀里糊涂的说:“一百多岁了。”大家就说她糊涂的正确,适当糊涂有利于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