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700000060

第60章 60《语丝》与《现代评论》

有一夜,孙伏园到西三条里来,见面的头一句话就是:

“我辞职了。可恶!”

鲁迅颇感诧异。在晨报馆,孙伏园最近被排挤的情况是他所知道的,可是没有料到,事情会来得如此突然。

关于辞职的原因,孙伏园说,恰好出自他作的三段打油诗《我的失恋》。原来诗稿已经发排,等到孙伏园到报馆看大样时,却发现被代理总编辑刘勉己抽掉了。争执之下,刘勉己说这首诗实在要不得,但又说不出何以“要不得”的理由。孙伏园怒不可遏,顺手劈了他一个嘴巴,于是也就把自己的饭碗给一同劈掉了。

何必为一首小诗弄成这个样子呢?稿子之被抽,在鲁迅听来并不怎么气愤,倒是为此连累了伏园,觉得非常抱歉,心上似乎总是压住一块沉重的石头。

几天之后,孙伏园又跑来找鲁迅,说自己打算办一种刊物,与《晨报副刊》相对抗,并给予他们一些打击,问他的意见怎样。

鲁迅当然赞成,并且答应说愿意竭力地“呐喊”。

接着,孙伏园把计划告诉了周作人,又独力邀来过去经常在《晨副》投稿的一群,经过一番会商,办刊物的事情就算决定下来了。

11月2日。星期天。开成豆食店北楼。周作人、钱玄同、江绍原、顾颉刚、李小峰、章廷谦和孙伏园一起,商议刊物的名称和出版的具体事宜。

平时,这几个人都喜欢议论时事,发表些文章,他们认为,如果刊物的出版周期太长,意见就不能及时发表,因而决定出一个周刊,便于登载一些杂感式的文字,又不至于太过时。印刷费由鲁迅和到场的人分担,每月每人八元。编辑、校对、联系稿子、跑印刷所等事项,由孙伏园、李小峰和章廷谦轮流担任。刊物的名称一时想不出来,就由顾颉刚在带来的一本诗集中随意用手指一个字,分两次指出,就成了“语丝”,由钱玄同照样写了。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有一致的主张,那宗旨,多少模糊地体现在周作人草拟的《发刊辞》上面:“我们所想做的只是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我们个人的思想尽自不同,但对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我们这个周刊的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总之,他们是要把《语丝》办成一个自由论坛。

第二天,孙伏园将情况向鲁迅做了报告。

鲁迅表示,倘能够不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威权,无所顾忌,任意而谈,排击旧物,催促新生,自然是很好的。他建议:第一期即当从资本和工本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然后确定一个适度的印数,印出以后,卖不掉的就送人,以后少印;此外,还得与印刷所签订合同,保证如期出版,以获得读者的信用。

《语丝》的广告出来了。

《语丝》的创刊号出来了。

第1期出版后,鲁迅付了十元印刷费,比商定的多出二元,还颇有歉意。想不到印的两千份,几天之内就卖完了,外地的读者,仍然不断地汇款来信订阅。这期一共再版了七次,共印了一万五千册。这样,印刷费不但不成问题,而且有了盈余。由于登在《语丝》上的文章没有稿酬,于是先是印了“语丝稿纸”送给撰稿人,后来就请吃饭。大约出版了十多期以后,每月月底必有一次聚餐会,只是鲁迅没有参加。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鲁迅始终没有在社交界露面。无论什么人请客,他肯定不出席;除了同一二朋友去小吃之外,也绝对的不大规模的请客。这脾气,直到他去厦门大学以后,才稍稍改变了些。

他虽然不出席同人的正式的聚会,却每次在北大上课之后,都会来新潮社小坐一会,询问一下关于《语丝》的情况,因为《语丝》没有社址,编辑和发行都在这个地方。在谈话中间,他常常参加一些意见进来。比如:一种刊物,应该如何在创刊号上显示出刊物的面貌,以后几期的稿应该如何安排;遇到质量较高的稿子,不要在同一期内挤满,可以把内容不受时间性限制的稿子省一些下来,留在稿荒时使用;特别是姓名比较陌生的来稿,或者尚未成名的外稿,必须仔细留意;有哪些地方哪些人来订阅,也都应当注意的。为了便于发现新的作者,从此,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凡外稿须署真实姓名的稿例。

原定的十六个长期撰稿人情形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也有自始至终从不撰稿的。没有哪一个像鲁迅一样忠实于《语丝》,从创刊到终刊,一直卫护着为自己所立下的宗旨。难怪他的论敌要把他看做是“语丝派主将”,其实,他从来没有伸出手去抓过什么旗子。

《语丝》的创刊号上,就有他的一篇很著名的文字:《论雷峰塔的倒掉》。在文中,他欢呼雷峰塔的坍倒和白蛇娘娘的得救,以异乎寻常的热情,祝福普天之下所有善良的不幸的人们;对于造起“镇压的塔”的法海,则是十分刻毒的诅咒:让“蟹和尚”永远被镇压在蟹壳里,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

这之后,他又把那篇曾经肇祸的打油诗拿了出来,特意增加了一节,同《影的告别》、《求乞者》一起发表在《语丝》第4期上。

时下的爱情诗滥得可以,什么“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看了令人头痛。于是,他调侃道:我的所爱在远方,可思而不可及;即使寻得,也无由回报同样时新而又珍贵的礼物,惟有猫头鹰、冰糖壶卢、发汗药、赤练蛇而已。生来就是这种下等人的脾气,喜欢这类古怪的东西,有什么办法呢?“从此翻脸不理我”,你以为我的“失恋”真是一场误会吗?知道了这缘故,就再也不必心惊,胡涂,神经衰弱,以致泪落如麻了——

那么,由她去吧!

“假作真时真亦假”。字面上嬉皮笑脸,油腔滑调,其实体现了一个思想战士在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反响所产生的决绝的态度。

《晨报副刊》原来是鲁迅经常发表文章的地方,现在,只能使他反感。后来甚至发展到这样一种态度:凡是对于投稿《晨副》的人的稿子,由他主编的刊物都不予以登载。

孙伏园还留在《晨副》时,徐志摩、陈西滢等留英回来的人便有文章陆续出现在副刊上,以后篇幅越来越大,以致最后完全占领了地盘。这时,鲁迅早已不作新诗了,偶尔也留心看看,却从来不喜欢徐志摩一流的诗。但是,徐志摩偏偏到处投稿,《语丝》一出版,他也就来了。

一天夜里,鲁迅睡不着,坐起来点灯看新到的《语丝》第3期。赫然在目的是:《死尸》。徐志摩译。

不知为什么,读徐志摩的东西就不舒服,连译诗也如此。他完全没有如别人所说的那种审美观照的优游态度,往往一接触文字就要想到那人的面貌、品格,以至各种各样的关系来。关于徐志摩,自然要连带想及泰戈尔,想及梁启超和研究系,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马上占有了他。

在译诗的前面,徐志摩写了一篇很长很虚玄的议论。他说:“我不仅会听有音的乐,我也会听无音的乐(其实也有音就是你听不见),我直认我是一个甘脆的Mystic。我深信宇宙的底质,人生的底质,一切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思想的底质只是音乐,绝妙的音乐……你听不着就该怨你自己的耳轮太笨,或是皮粗,别怨我。”音乐?这种自以为高雅的文人意识和神秘主义的论调太可恶了。

鲁迅决意作一篇短文同诗人开开玩笑。

他自称为一个苦韧的非神秘主义者,因此,“只能恭颂志摩先生的福气大,能听到这许多‘绝妙的音乐’而已”。但是,其意显然不全在音乐,故问:“只要一叫而人们大抵震悚的怪鸱的真的恶声在哪里?”

文章出来后,《语丝》同人中有几位颇不以为然。但是,他们的意见并不可能造成什么干扰,反正鲁迅是得意的。

也许,徐志摩真的被刺痛了,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寄稿给《语丝》。一年后,当周作人向他约稿时,他复信说他“不敢随口答应”,原因之一是,“我如其投稿不致再遭《语丝》同人的嫌(上回的耳朵!)”,说的就是鲁迅的《“音乐”》一文对他的伤害。

可以说,这是积仇的第一步。

在《语丝》创办以后一个月左右,《现代评论》周刊出版了。这是一个以谈政治为主,兼及文学的刊物,社址也设在北京大学。编辑人员大多是英美留学生,在北大文科任教,且多住在东吉祥胡同,所以北京《大同晚报》称之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其中,主要撰稿人有王世杰、周鲠生、陈源(西滢)、杨振声、唐有壬、彭学沛、李四光、丁四林、沈从文和徐志摩,还有高一涵和陶孟和,他们曾经与鲁迅在《新青年》里一同战斗过。

次年,中国的政治空气陡然变得紧张起来。血,火,学潮,使人们普遍经受了一次新的震动。这时候,以鲁迅为一方,陈源和徐志摩为另一方,他们分别以《语丝》和《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笔战。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父与子”的斗争基本结束了。“兄弟阋于墙”,已经成了势所必至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政治观点、治军方略、学问之道、文学创作、教育思想、外交思想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曾国藩其人,探讨分析了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最后附录了130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评述,力图让世人对曾国藩有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郑子瑜传稿

    郑子瑜传稿

    本书记录和评论了郑子瑜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对华夏学术诸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全书共六章。
热门推荐
  • 不知道飞的鸟

    不知道飞的鸟

    我不会写玄幻,我打字很慢,我中学写小学的傻事,高中怀念初中的伙伴,我是一个不合群的笨小孩,可若真有一天我变了摸样,不爱我的人不知道,爱我的人离我爱去
  • 那一年,这一生
  • 军火之王

    军火之王

    曾经叱咤风云的佣兵王者,变成小小的军火贩子,家族、部落、国家、铁血柔情、腥风血雨,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成为让各国忌惮的国际军火商。
  • 苏爷:入世寻良配

    苏爷:入世寻良配

    苏菀:恩,,,被扔出来历练,实际上是找夫婿,罢了,还有事情要解决。只是这韩深干嘛一个劲地套路我?
  • 逆转天下:绝宠废柴小姐

    逆转天下:绝宠废柴小姐

    他俊美绝伦,威震天下。却再三对一个小丫头片子处处忍让。她机灵活泼,心思缜密,却难逃他的手掌心。“富可敌国?身份高贵?实力彪悍?就敢吃了我给自己犒劳的满汉全席?那真是不好意思,我刚才一不小心手抖在你吃的时候倒了一瓶药。”他抬头看她,半晌,他满脸通红。他抬手翻身,将她压在身下。“喂了药点了火你还想逃?娘子,今晚我可不可以对你动手动脚,为所欲为?”清晨——她痛的下不了床,大吼“君梵墨你个禽兽!”【男强女强绝对宠文】
  • 总裁专宠老婆大人

    总裁专宠老婆大人

    如果,那时候的柒冉知道因为自己一时的好胜心理,让他们为她失去了生命,是否,她的选择还会是这样?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之后,柒冉才发现,原来他们之间早已不像最初那般只是为了合作,事情的发展也远没有了那般的单纯,他们该何去何从,是否还应该继续纠缠不清?
  • 至尊皇妃系统

    至尊皇妃系统

    总算是穿越了,也给了外挂。你丫的这外挂单身狗使用至尊点点数翻倍……这年头穿越都要虐狗吗?还给宿主强行安排结婚任务!以后所有都得听老婆的!!!“系统,你丫的是不是管的太宽了?”“不宽。”
  • 快穿之千面女配

    快穿之千面女配

    她是一个半身瘫痪在病床上躺了4年终于死去的女子,阴差阳错,灵魂的契合度令她收获傲娇快穿系统一枚.....
  • 封门山

    封门山

    一入封门,尸骨无存!宁炼地狱火,不入封门山!男儿心肠,需百炼成钢,万劫迂回仍无所伤。谁说天命已定,我偏要逆天改命!无人山谷的艰苦修炼,黑森林里的亡命厮杀,来到俗世的尔虞我诈!如何能和心爱的女人终成眷属?挫折、冷眼、追杀、机遇、苦修————当封云踏上真正的武者玄修之路,又会有怎样的精彩?封云到底能不能报仇雪恨?他又能走多远?强者如林的玄修路上,他又会有怎样的遭遇?
  • 醉云图:她的易路权谋

    醉云图:她的易路权谋

    八年前,孟府满门灭于一场精心策划的大火,孟家长公子下落不明。八年后,一代名商华云公子满誉而来,皇孙拜他为师,皇子与他结友。有人发现他竟是个女子。她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只为了报当年血海深仇,不顾一身病痛,不顾会香消玉殒,向死而生。宠她护她的小师叔,恋她念她的齐王,懂她知她的三皇子,还有单纯善良的他,满腔愁苦的他…待到一切真相大白,拨云见日,又何处才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