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6200000028

第28章 亚洲部分国家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其社会风俗及商务礼俗既受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影响,还受到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教以及印度教与犹太教等的复合性影响,差异性极大。

一、阿拉伯及伊斯兰教国家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一)阿拉伯人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在阿拉伯人的社会里,宗教和等级制度根深蒂固。宗教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不尊重对方的宗教感情和习俗,他们是不可能和你做生意的。在这里,靠熟人和同宗同族的人在做生意时占有天然的优势。对阿拉伯人作一个宗教式的手势,是取悦对方的最真诚的表示。也可以简单地说一声“印沙安拉!”(意为“如蒙天佑”)或说“明天见,印沙安拉!”养成这样的说话习惯,这是对东道主表示的最大敬意。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里,性别的分隔是很严格的。如果阿拉伯人请你到他家做客,一般见不到女主人,谈及或问候女主人,都是失礼的。在一些国家,甚至连主人家中的孩子也不能提及。若见到了阿拉伯人的妻子,虽然可打招呼,但切勿与之握手。和阿拉伯人坐在一起,忌用脚对着主人,更不要把腿架起来。若露出鞋底,是对主人大大的不敬。同阿拉伯人谈话,应避免谈政治和宗教,也不要谈及猪、狗及其他为他们所禁忌的东西。还应注意不要把阿拉伯湾称为波斯湾,也不要把穆斯林叫做穆罕默德的信徒。

送礼在阿拉伯个人交往和商务往来中是一种崇高的习俗。给阿拉伯人送礼极有讲究,若为初次相见,切勿送礼,否则难脱行贿之嫌;送给阿拉伯人的物品,更不能送女人的画片、图像等;不能给穆斯林送含有酒精的饮料;不能给阿拉伯人的妻子送礼,但给孩子送礼特别受到欢迎;除非为私人朋友之间,送礼最好在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不要私下送礼。

在阿拉伯人眼里,一切不劳而获的收益都是真主所不允许的,银行利息也包括在内,于是就有了“伊斯兰无息银行”,在这里存款没有利息,借钱给人也不指望还,少有赌博现象,也不担心碰上假币,人们视名声比钱重要。阿拉伯人重感情,讲信誉,争取他们的好感和信任,与之建立起朋友关系,是和他们进行商务往来的基础。与阿拉伯商人谈判时最好选在咖啡馆里,在谈判之前,通常有一杯合饮的浓咖啡或薄荷茶,但严忌饮酒、吸烟、拍照、谈女人。在阿拉伯国家,不可能一次见面或是一次电话就可做成一笔生意。如想向他们推销商品,前两次见面时最好提都不要提到,第三次才可稍微提一下,再访问一两次后,方可进入商谈。讨价还价是阿拉伯人做生意时的一个重要习惯。他们认为在买东西时与对方讨价还价是对对方的尊重。有意思的是,不讨价还价即将东西买走的人,还不如讨价还价后却什么东西不买的人,受到店主的尊重。

在与阿拉伯人进行商务交往中,“IBM”是一种经常出现、且令人很头疼的语言。这里的“IBM”,是阿拉伯商业圈中三个词语的字头。“I”表示“因夏拉(神的意志)”;“B”代表“波库拉(明天再谈)”;“M”为“马列修(不要介意)”,阿拉伯商人常用“IBM”以保护自己和抵挡对手。比如说,双方已在商谈中订好了合同,而后来情况有了变化,其中一方想单方面取消合同,他可名正言顺地说这是“神的意志”;若在商谈中刚好谈出一点名堂,自己已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对方却常常耸耸肩,来上一句“明天再谈吧”,而当明天再谈时,对你有利的形势已不复存在,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或许你对他们的上述行为或商业上的其他不愉快而十分恼怒,他却拍拍你的肩膀说:“不要介意,不要介意”,叫你哭笑不得,甚至进退两难。

与阿拉伯人进行商务合作,一般都必须通过代理商。如果没有合适的阿拉伯中间商,其商务合作很难进展顺利。

(二)一些伊斯兰教国家特殊礼俗与禁忌

阿拉伯人分布广泛,各国之间礼俗上也存在一些差别。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最为严格的伊斯兰教国家,那里的人们也特别讲究礼仪。他们见面时首先要互致问候和祝贺:“撒拉姆,阿拉库姆(你好)”,然后握手并说:“伊夫凯,拉克(身体好)”。如遇亲朋好友,还会将自己的左手放到对方的右肩之上,接着吻对方的面颊。

由于教规的限制,沙特阿拉伯的妇女极少抛头露面,且不允许与异性接触。所以遇到该国的妇女,不宜主动向其问好和行礼,与男子打交道时,也切勿问候其夫人或恋人。沙特阿拉伯公共汽车前后是隔开的,男女分坐前后车厢,各有一门上下,即使夫妻同乘一车,也得分开。沙特人特大方,你若对他身上的某物表现出好感,他往往会马上送给你,你若不接受,反而会得罪他。他们爱以咖啡待客,客人接过后最好一饮而尽,才是礼貌的;如果拒绝接受食物和饮料,对方会认为是一种侮辱。迎送客人喜欢用薰香和喷洒香水这种传统的待客礼节。在那里,抽烟、喝酒,乃至唱歌、跳舞被认为是一个穆斯林堕落的表现。禁演电影,但可在家里看录像。在沙特,黄色象征着神圣和尊贵,只有王室才能使用,对平民是忌用的。特别有趣的是沙特的甸蛮人,忌讳笑,小辈见了长辈,笑为不敬不孝的举动。

在科威特、巴林等海湾国家的阿拉伯人家中作客,你最好保持好的食欲,因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在这些国家,妇女有较多自由,但穿着必须谨慎。

伊拉克人忌讳蓝色,认为蓝色是魔鬼的象征;他们除不吃猪肉以外,还不吃辣椒和蒜。

阿拉伯各国都禁用六角星做图案。

二、印度、东南亚及佛教国家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主要流传于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并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商务礼俗。

(一)印度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印度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共存的国家,在这里,人们的见面礼节既有传统的佛教手势合十礼,又有握手礼和拥抱礼。值得注意的是,见面与分手时是男人与男人握手,即使被引见妇女也不握手只双手合十,微微弯腰。在迎接贵客时,主人还献上花环佩在客人的颈部(客人应马上取下以示谦让)。在这个国度,80%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和佛教。因此,牛在印度被尊称“圣牛”。印度教典籍明确规定,禁止杀牛和禁食牛肉,对牛要顶礼膜拜。甘地也曾说:“尊敬、保护牛类,是人类最崇高的行为”。锡克教信徒不剪头发,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也不吃牛肉。在印度,不仅禁杀牛、禁食牛肉,还忌穿牛皮鞋和使用牛皮箱等。印度人除敬牛以外,还爱鼠和蛇。

进入印度人的住家和寺庙都要脱掉鞋子。在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人交谈时,如同意对方意见并非点头称是,而是将头向左或右轻轻地摆动,不同意则是点头。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与印度商人相见应递上英文名片。被邀到印度商人家里作客,可带精制的工艺品、挂历、小型电子产品作礼物。在印度即便是非穆斯林妇女也很难在社交场合露面,他们不坐上餐桌,不参与客人谈话。额头上或发际的小红点通常表明是已婚女子。

与印度商人打交道,要学会忍受他们拖拉的习惯。在会谈正式开始之前,印度商人通常会为客人准备一杯茶或咖啡,客人不应拒绝。在进行商务谈判时,有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说:“你们的资本比我们的多,所以这笔费用该由你们支付。”他们认为,钱较多的或是较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被视为顺理成章的事。

与印度人交谈,多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等,而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巴冲突、军费开支及贫困状况等。印度人不喜欢“1”、“3”、“7”三个数字,认为不吉利。以左手接触别人或触摸别人的头是不允许的。在印度忌以荷花作馈赠品,因为印度多以荷花为祭祀之花。

(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东南亚是受佛教影响较大的区域,如泰国、缅甸、越南、锡金等国,人们普遍“重头轻脚”,认为头是人体最高部分,把头看得十分神圣。所以,佛门弟子的头尤其小孩子的头都不准触摸,拿东西不准从人头上经过,睡觉要头朝东,因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诞生、光明。所谓“轻脚”,在他们看来,脚的作用只是走路,不能用脚踢门、指方向,不能踩踏门槛,认为仁慈的神灵栖居其下。席地而坐时,不得盘足或双腿叉开。更不能将脚板对着人,故在东南亚,商务洽谈时,不要跷起二郎腿。与此相应,合十礼也盛行于泰、缅、柬、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

1.泰国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全国90%以上的人口笃信佛教,以小乘教为国教,故有“千佛之国”之称。此外尚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印度教。

泰国人十分珍爱睡莲、桂树和白象,被分别定为国花、国树和国兽。在色彩上,泰国人喜爱红、白、蓝三色,该国的国旗就是由这三色组成的。红色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白色象征宗教和纯洁,蓝色象征王室。这种色彩结构,表明王室、僧侣在国家中的地位。泰国人热情好客,是个“微笑的国度”。泰国由于笃信佛教,同缅甸、老挝等信佛教的国家一样,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是带有浓厚佛门色彩的合十礼,同时问候“沙瓦迪卡”(“您好”的意思)。女子施合十礼时,还应微屈膝盖。只是泰国的和尚可不向人施礼。平民拜见国王还要施跪拜礼。

与人交际,泰国人很重礼节,颇有涵养,习惯以“小姐”、“先生”相称,为了对交往对象表示友善亲近,往往称呼交往对象的名而不称其姓。与人交谈总是低声细语。若有尊者或长者在座,其他人应坐地或蹲跪,头部不得超过尊者、长者头部;给长者递东西须用双手,给一般人递东西也须用右手。起身从坐着的人面前走过,要小心谨慎,弓身而过,并伴着“对不起”等抱歉的话语。在泰国、斯里兰卡等佛教国家一般人绝不能坐在高过和尚的座位上,即使贵如总统、总理也得谨守这个原则。

进入寺庙,必须脱掉鞋子,摘下帽子和墨镜,赤脚而行。遇着和尚,要闪在旁边,让他们先通过。同时,还要合十屈膝,并要注意,不能跨越他们的影子,那样是对佛的不敬。给僧侣东西,要毕恭毕敬地双手奉上。女人则要通过男士转交,或放在钵盂里,千万不可碰到他们的身体。佛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不准照相。

应邀进入主人家作客,可给主人送些小礼品,进门也须脱掉鞋子,注意千万别踩主人房子的门坎,佛门弟子认为门坎下住着神灵。在泰国人面前,不论站与坐,都不能让鞋底露出来,尤其不让鞋底朝向对方。

在泰国购物时,除了百货公司和书店外,都可以讨价还价,其标价往往比卖主在讨价还价之后的价格要高出一至三倍。

在泰国,华侨在商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们非常谨慎、诚实。泰国商人多以节俭为荣,看不惯商务应酬中的铺张浪费。与泰国人打交道要有足够的耐心,他们总要考虑好久才能作出决定。

在泰国用餐时,惯于围着低矮的圆桌跪膝而坐,以右手抓食,也有人刀、叉并用。

在泰国,还忌讳用红笔签字或红色刻字,忌讳狗的图案,鹤和龟也不受欢迎。

2.缅甸与越南

缅甸素有“佛塔之国”之称。无论什么人进入佛塔或寺庙,甚至进入某些人家,都必须脱鞋进入;缅甸、尼泊尔人认为牛是忠诚的朋友,吃牛肉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认为“右为大,左为小”,“右为贵,左为贱”,随时都要遵守“男右女左”的原则;星期天忌讳送东西给人,星期二忌讳做事;睡觉时,头必须朝着代表光明的东方。喜欢黑、红、黄色。

越南居民多信佛教,另有天主教、和好教和高台教。越南人讲究礼貌礼节,与客人见面,一般施握手礼,并点头致意。高棉人一般施合十礼,苗族施抱拳作揖礼。在越南,如遇到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不要以“先生”、“小姐”、“师傅”相称,更不能称“大哥”、“大姐”,而应礼貌地尊称对方为“二哥”、“二姐”。越南人很好客,在越南人家中作客,吃的多多益善,否则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用餐时,他们不用桌子,而将食物摆在大炕上,围坐而食。进餐中禁忌将筷子直插在饭菜之中,在南方一些山区作客,可以同他们一起喝“同坛酒”,且第一圈必喝;如不胜酒力,就双手抱拳向右一举,即可不喝了。但路口悬有绿色树枝的村寨和门口悬有绿色树枝的人家,外人不得进入。

3.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为华裔新加坡人,信奉佛教,其他为马来血统和印度血统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或基督教、印度教。

新加坡十分重视礼貌教育,强调“礼貌之道重于行”的准则。在社会上流行的礼貌口号是:“处世待人,讲究礼貌”,“真诚微笑,处世之道”,“人人讲礼貌,生活更美好”。故在新加坡,人人都温良恭俭让,礼貌有加,外国人到此,都有“宾至如归”之感。在这里,华人见面一般行拱手礼,印度人行合十礼,马来人相遇时,先用双手互相接触,然后指向各自的胸前,表示衷心问候。在商务场合,与客商相见一般施握手礼。

在新加坡,商店店员更重视礼貌待客,严格遵照“顾客临门,笑脸相应;顾客选物,耐心介绍;顾客提问,细心聆听,认真解答”的要求,热情服务。新加坡商人在谈判桌上一般有三大特点:一是谨慎,不做没有把握的生意;二是守信用,只要签订合同,便会认真履约;三是看重“面子”,希望谈判对手尊重自己,特别是老一代人,“面子”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贸易谈判时,新加坡人和马来西亚人都忌跷二郎腿,否则将会失去成交机会。新加坡人禁忌说“恭喜发财”;认为“发财”是指“发不义之财”,因而是对别人的侮辱与漫骂。在这里,留长发的男子不受欢迎。新加坡注重环保,讲究文明,在这里随地吐一口痰,要罚款600新元,第二次吐痰则要罚1200新元,随地扔垃圾和在禁烟场所吸烟都得罚款1000新元(1新元约合4.5元人民币),过街不走人行横道、上公厕不冲水也得罚500新元,开车超速或在公共场所跳舞,则罚5000新元。新加坡忌讳4、7、37、69.

新加坡的国花为卓锦·万代兰,系兰花的一种,又名胡姬花。喜欢“3”(升)、(6)(顺)、“8”(发)、“9”(久)、忌“4”(死)、“7”(消极)。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荷花、梅花等图案,偏爱鸟类,忌讳乌龟。爱好红色和白色,忌紫色、黑色,尤忌黄色。

在马来西亚,伊斯兰教为其国教。人们见面礼节因民族不同而不同。马来人施摸手礼,马来西亚的华人和印度人施握手礼。去马来人家中作客须脱下鞋子、摘下墨镜。这里一年四季虽然炎热,但人们讲究着装严谨,在公共场合过分裸露肢体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吉隆坡,男女在公共场合接吻,会处以2000林吉特(约合530美元)罚款或一年的囚禁。与马来人交往,不要触及头部与肩部,不要跷腿、露出脚底。与马来西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三月至七月,因为多数商人均于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休假。也要注意避开斋月和重大传统节日。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送礼时先要弄清楚送礼的对象是什么祖籍。在马来人的社会里,送礼适用穆斯林的规则:不以酒类、猪肉、个人用品(如内衣)作为礼物,不送刀子、狗类的图像或近乎裸体的女人画像。而且礼物要在告别时送。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社会里,红、黄、绿色及所有鲜艳的颜色都象征幸福,而要避免白色和黑色。送鲜花不能送当地的鸡蛋花,不送香烟和酒。收到礼物马上打开是不礼貌的。马来西亚禁酒,待客用茶和饮料代酒干杯。马来人和印度人用手抓食,华裔则用筷子和汤匙。马来西亚人忌讳的数字为0、4、13;忌讳的动物有猪、狗、龟,却极爱猫和犀鸟。

4.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

印尼有“千岛之国”的美誉。印尼90%的人是穆斯林,是世界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国家。这里通常行握手礼,互致问候;也有一些印尼人习惯鞠躬礼;信印度教的马厘人则行合十礼。在印尼,公务员尤其是商人,当与生人初次相识时,总要立刻将自己的名片呈递给对方,借此表达友好与敬意。前往印尼洽谈商务的最佳时间是每年9月到次年6月,因为多数印尼商人在七八月外出避暑度假。在印尼进行商务谈判往往冗长、拖拉,而且困难重重。印尼商人很强调行业互助精神,待人很有礼貌,不讲别人的坏话,但却较难成为知心朋友。一旦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交情,与之合作就比较容易,而且可靠。喜欢有人到家里访问,是印尼商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家访是和印尼商人谈商务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有效手段。主人若有馈赠,推辞不受是不礼貌的。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民族有本民族的特殊礼仪与禁忌。若到印尼访问旅游,最好先了解一下这些礼仪与禁忌。

在菲律宾,多数人信奉天主教,文化带有很明显的西班牙色彩。但菲律宾南部的居民,却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遵循伊斯兰教教规。菲律宾人极其好客,在宴席中吃得津津有味是对主人的最好赞美。

三、东北亚部分国家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东北亚区域的国家有日本、朝鲜与韩国,都是我国的近邻,同我国的商务往来十分频繁,与之进行交往,必须了解其商务礼俗与禁忌。

(一)日本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1.一般礼俗

日本,全称日本国,是东方最发达的国家,绝大部分是大和民族,信神道教和佛教。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水晶、猕猴、绿雉分别是日本的国石、国宝和国鸟。鹤和龟是长寿、吉祥的象征,也很受喜爱。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国度,一般民众都有较高的礼仪素养。

日语也是世界语言中敬语较多的一种。与日本商界打交道,要注意服饰、言谈、举止。与日本人初次见面,互相鞠躬,互递名片,一般不握手。名片是商务交往中一张宝贵的联络图。交换名片,不能倒置,应用双手递接名片。如果是老朋友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或拥抱。他们常用的寒暄语是“您好”、“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日本人鞠躬很有讲究,往往第一次见面时行“问候礼”,是30度;分手离开时行“告别礼”,是45度。在日本鞠躬要哈腰,头要低到身体一半处,双手放在一起。见到的人年龄越大,职位越高,鞠躬越深。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夫人”;也可在姓氏之后加上一个“君”,如“董事长君”。去日本人家里作客,进门应先取下帽子手套,然后脱下鞋子,按习惯要给女主人带上一盒糕点和糖果,而不是鲜花。日本人盛行送礼,一位欧洲人曾调查,在京都的一个家庭每月平均送收礼品达23.7次。每年的“岁暮”和“中元”是送礼最多的时候。礼品要用色彩柔和的纸精心包装;要用双手递受礼物并微微鞠躬;在日本即使送上最奢华的礼品也要说上一句:“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以示谦逊。但忌送带有你公司名称和标志的复制品。在访问结束时交换礼物。忌送易损坏的陶瓷、玻璃制品。

日本是一个严守日程和时间的国家,拜访的时间常以分计算。因此与日商交往要预约和准时。他们有当天事当天毕的习惯,时间观念强。

在日本很盛行茶道。茶道是日本人通过品茶接待贵宾,加深友谊,恳切商谈的一种特殊礼节。茶道讲究高雅俭朴和静清寂,一般在茶室中进行。

在日本的民俗文化里,和家人、友人一起泡温泉、洗澡,却好比走入一个坦诚相对、无话不说的交流空间。日本的公司也爱招待贵宾、商业伙伴去泡温泉或“钱汤”(公共澡堂)洗澡。在日本人看来邀朋友泡温泉或到“钱汤”洗澡,犹如中国人促膝谈心。因为洗澡意味着去掉一切包装和掩饰,赤裸裸地以诚相见,这被称为“裸体交际”。

2.商务礼俗

欧美人谈生意很注意时间场合,正常时间是白天的上班时间。而在东亚地区,谈生意几乎不分白天黑夜,如日本人可以将整个夜晚“奉献”给他们的商业伙伴;在地点上则随遇而安,包括酒吧、夜总会、艺妓馆、私人俱乐部等。不过在日本初次见面是不谈生意的,往往会多次邀请你去喝茶,如果对方喜欢你这个人,生意上的事情就会水到渠成。美国人正好相反,喜欢直率,一见面就谈妥生意。

日本人经商带有典型的东方风格,一般比较慎重、耐心而有韧性,自信心、事业心和进取心都比较突出。

对商业谈判,他们往往事先就已撰写了详尽的计划方案,做了精心准备;若在谈判中出现新的变化,他们会夜以继日地迅速形成文字,使对方充分理解,为其成功创造机会。同他们进行商务交往,在认真准备的同时,还必须有很高的应变能力。日本人在商务谈判中往往不明确表态,常使对方产生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印象,甚至误会。应切记的是,若日商在你阐述意见时一直点头,这并不表示他同意你的主张和看法,而仅仅表示他已经听见了你的话。他们在签订合同前一般都很谨慎,所以耐心是成功的商业谈判的关键。但他们一般很重视合同的履行。同时对对方履行合同也很苛求。因此,同日商签订合同应十分仔细,事前最好有中间人介绍,在合同签订前仔细审查,完全理解每一条款的准确含义,以免以后造成纠纷。

3.商务禁忌

(1)日本人喜欢单数。日本人在孩子三、五、七岁时都要庆祝,叫吃“千岁饴”,祈求健康长寿。婚丧嫁娶,礼金最好送一、三、五(万日元)。但由于日语发音中“4”和“死”相似,“9”与“苦”相近,因此,忌讳用4、9等数字。此外,13、14、19、24、42等数字也在忌讳之列,还忌讳三人合影。

(2)日本不流行家宴,商业宴会也难得让妇女参加。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商界的宴会普遍是在大宾馆举行鸡尾酒会。在日本,吃饭发出声音不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而被视为对美食的肯定和赞赏。吃饭时不宜把筷子放在碗碟上。

(3)日本人没有相互敬烟的习惯。日本人敬酒时只是提议“干杯”即可,客人喝不喝、喝多少一切随意,更不同对方比拼酒量。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让人进入机要部门。

(4)日本人很忌讳别人打听他的工资收入。年轻的女性忌讳别人询问她的姓名、年龄以及婚否等。

(5)送花给日本人时,别送白花(象征死亡)。也不能把玫瑰和盆栽植物送给病人,菊花是日本皇室专用的花卉,民间一般不能赠送。

(6)在商品的颜色上,日本人爱好淡雅,讨厌绿色。忌用荷花、狐狸(贪婪)、獾(狡诈)等图案。喜欢红、白、蓝、橙色。

(7)在日本,招呼侍者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对方就懂了。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8)在日本发信时,邮票不能倒贴,倒贴邮票表示绝交。装信也要注意,不要使收信人打开后,看到自己的名字朝下。

(二)韩国的商务礼俗与禁忌

韩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礼貌,讲究“温、良、恭、俭、让”。见到客人,主人总是微笑着先致问候,如“您好”、“见到您很高兴”;分别时,主客互道珍重。韩国也和日本一样,人们都重视互赠礼物,作为感激的表示。赠礼时总要谦逊地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小意思。”受礼方则谦让一番后再收下。在韩国,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韩国虽深受佛教和天主教、基督教的影响,但都崇尚儒教,尊敬长者。路遇长者要为其让路,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和长者谈话要摘去墨镜,在长者面前不能抽烟,用餐时长者尚未动箸,其他人也不得开始。

在公务和商务场合,大都是鞠躬礼、握手礼并用。握手礼可以单用右手,也可以双手相握,表示对对方的特别尊重。一般女士不与男士握手,而代之以鞠躬礼或点头致意。但男士与女士握手则是可以的。在民间,晚辈拜见长辈时,有时还行跪拜礼。

在称呼上,爱用尊称敬语,称呼交往对方的职称、学衔和职务,而不直呼其名。在韩国大声笑是不礼貌的。韩国人勤奋耐劳,踏实认真,在世界上工作时间最长,就业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5.1小时。

韩国的商务习俗比较复杂,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前往韩国进行商务访问的最适宜时间是从2月到6月、9月、11月和12月,尽量避开多节的10月以及7月到8月中旬、12月中下旬。

韩国商务人士与不了解的人来往,要有一位双方都尊敬的第三者介绍和委托,否则不容易得到对方的信赖。为了介绍方便,要准备好名片,中英文或韩文均可,但要避免在你的名片上使用日文。到公司拜会,必须事先约好。会谈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10点或11点左右,下午2点或3点。

在商务交谈中,至关重要的是首先建立信任和融洽的关系。否则谈判要持续好长时间,需要多次访谈才能奏效。韩国人重男轻女,不愿同妇女做生意。

韩国商人不喜欢直说或听到“不”字,所以常用“是”字表达他们有时是否定的意思。此外,在商务交往中,韩国人民族自尊心很强,也比较看重感情,只要感到对方稍有点不尊重自己,生意就会告吹。韩国商人在谈判中十分谨慎,且有耐心和毅力。为达到自己预定目标,往往百折不挠,但一旦成达协议,则很讲信用,很负责任。韩国人重视业务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举行,吃饭时所有的菜一次上齐。在韩国和朝鲜吃饭禁止交谈和出声。饭后的活动,有的是邀客人到歌舞厅娱乐、喝酒,并用麦克风唱歌,拒绝是不礼貌的。

韩国对“4”十分厌恶,因其与“死”发音近似。发音与“死”相似的“私”、“师”、“事”等词也很忌讳。不能将“李”这个姓氏按汉字结构称为“十八子”。不能将韩国称为“南朝鲜”或“南韩”。还要避免谈及南北统一问题、个人崇拜、政治腐败等问题。聊传统文化、修身养性、专业技术等话题会很受欢迎。

同类推荐
  • 懂心理更能看对人办好事

    懂心理更能看对人办好事

    本书层次分明地阐释了读懂人心的心理知识,教会你合理运用各种心理策略,看对人、说对话、做对事,令你左右逢源、受人欢迎,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坐拥成功与幸福。
  • 狼者为王

    狼者为王

    本书从狼性、狼族生存竞争的自然法则中总结为人处世、商场投资、职场交际、竞争合作、团队管理等一套狼性智慧和狼道法则。
  •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悟道明理的故事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悟道明理的故事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本着世界上最真诚的心,马银春编写了这本有关幸福的小书:《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如果你是个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的人,那么请轻轻地翻翻这本充满温情的《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吧。倘若你能够从中寻找到幸福的感觉,那么我的心也会由衷地欣慰。倘若你能够从中寻找到走向成功的方法,那么我会由衷地恭喜你。
  • 励志人生·阳光卷

    励志人生·阳光卷

    励志改变人生轨迹,科学睿智的创业思路,让您的人生从此告别平庸。励志令人脱颖而出,成功人士的终南捷径,让您把握每一个成功机遇。励志让人事半功倍,前贤圣哲的教子结晶,让励志引爆您的成功潜能。
热门推荐
  • 我眼里的你

    我眼里的你

    我五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可以看到很多恐怖的东西,周围的人都怕我,说我神神叨叨的,脑子可能有问题。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说我是弱视,就是一只眼睛看不清东西,看见的景象模糊得就像是涂上了马赛克。初中时候我看见一个男生,他周围散发出光芒,我总是忍不住想靠近他......
  • 重生之投机人生

    重生之投机人生

    他是最大的投机者,只因为他是一个重生者!命运多舛的张仪在而立之年从公司辞职后大醉一场,没有想到却意外重生到自己高二那年。张仪利用自己对未来的记忆,一步步改变着自己和亲人的命运,弥补着过去的遗憾。校园、商场和官场从此有了他的身影,少妇、御姐,班花、校花,张仪无往不利。纯真的校园爱情,诡异的商场激战,多变的官场形势,兵荒带大家一起见证天才的成长之路。群号:320131258
  • 穿越:福孕高照

    穿越:福孕高照

    她觉得自己应该不算什么好运,好死不死穿越到架空的古代,爹妈死了,又进了宫,被人当做棋子送到慕云昭身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根本就不适合她,可她偏偏是个有福的,福大命大,好孕连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噬咒

    血噬咒

    他以为纯净之莲可以克制她的血噬咒,明知有陷井,还是带着她来到了普者黑。可是,当他知道她没有中血噬咒的同时,痛苦的看着血噬咒被完成。血噬咒,无解之法,唯中咒之人死之时,咒自解!他流着泪要杀死她,他唯一想要在一起的一生一世的人。却被突然到来的紫衣男子所止。带着一丝解咒的希望踏上了前往幽冥的路......却不知......
  • 倾尽天下唯不负你

    倾尽天下唯不负你

    他是太子,将来的一国之君,却为了一个女子,不惜和朝中百万人对抗。“凯哥哥,宫里有那么多人喜欢你,你肯定不会专一。”“你放心,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他是五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可以付出一切,可是遇到了她,他才知道原来这才是付出一切。“你知道什么是心动吗?”“霏霏,有喜欢的人了吗?”他是杀手,冷酷无情,可是那个不经意的一眼,却融化了他内心的寒冰。“我不准你伤害凯哥哥!”“为了他?那我问你,你有么有爱过我,哪怕只有一点。”待我君临天下,我便以江山为聘,许你十里红妆,哪怕倾尽这天下,我也定不负你……我会慢慢忘记你,请给我一辈子的时间……我会保护你,让你不受伤害,可是,我现在没有这个资格了……
  • EXOBTS混沌

    EXOBTS混沌

    爱恨只在一念之间,一不小心掉入万丈深渊,错过便是错过,无法重头再来,夜叶“单纯美好”,夜绫“恶魔,地狱,罗刹”,鹿晗“好想重头再来”,泰亨“何必这么作贱自己”,世勋“比起以前,我更喜欢现在”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神魔七千乱

    神魔七千乱

    本书缩名:冬遇夏花。散文随笔,短篇小说。
  • On the Soul

    On the So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方以南北方以北

    南方以南北方以北

    夏晓茹喜爱南方以南的沙海,张扬憧憬北方以北的歌灯,它们相识十四年,却也一别十年,原以为你是唯一,可现实打破了一切,南方以南北方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