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3800000049

第49章 援孤城连丧二将宠大憝贻误十年

却说蒙古主忽必烈早拟侵宋,因阿里不哥抗命,自督军往讨,至昔木土(一作锡默图。)地方,交战一场,阿里不哥败遁,追北五十里,敌将多降,忽必烈乃引还,尚恐死灰复燃,未敢南牧。及中统五年,阿里不哥自知穷蹙,不能再振,乃与诸王玉龙答失(一作玉陇哈什。)及谋臣不鲁花等(不鲁花一作布拉噶。)同至上都,(即开平。)悔过投诚。忽必烈汗赦阿里不哥,惟归罪不鲁花等数人,说他导王为恶,处以死刑。当命刘秉忠为太保,参领中书省事。秉忠请迁都燕京,忽必烈准如所请,就在燕京缮城池,营宫室,择日迁都,并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又越四年,方命征南都元帅阿术,与刘整等经略襄阳。阿术驻马虎头山,顾汉东、白河口,不禁欣然道:“若就白河口筑垒,断宋粮道,襄阳不难攻取哩。”遂督兵兴役,筑城白河口。

时知襄阳府为吕文焕,闻蒙古兵在白河口筑城,料知不妙,亟通报乃兄宣抚使吕文德。先是忽必烈用刘整计,馈文德玉带,求在襄阳城外建立榷场。文德好利贪饵,请诸朝廷,许开榷场于樊城外。于是就鹿门山筑起土墙,外通互市,内筑堡壁。蒙古兵也在白鹤山设寨,控制南北要道,且常出哨襄、樊城外,大有反客为主的情状。(互市之弊,非自今始。)文德弟文焕知乃兄堕入敌计,贻书谏阻,已是不及。文德尚没甚着急,及白河口筑城一事,文焕很是惶恐,文德反谩骂道:“汝勿妄言邀功,就使有了敌城,也不足虑。襄、樊城池坚深,储粟可支十年,叛贼刘整若果来窥伺襄、樊,但叫汝等能坚守过年,待春水一涨,我顺流来援,看逆整如何对待?恐他就要遁走呢!”(狂言何益。)文焕无可奈何,只得缮城兴甲,为固守计。

转瞬间已是来春,刘整复献计阿术,造战船五千艘,招募水军,日夕操练,风雨不懈。渐得练卒七万人,遂自白河口进兵,围攻襄阳。警报迭达临安,都被贾似道匿住,不得上闻。宁海人叶梦鼎素有令誉,曾以参政致仕,似道亦欲从众望,特别荐引,召他为右丞相。梦鼎初辞不至,经似道再三劝驾,不得己入朝就职。未至数日,因利州路转运使王价子,诉求遗泽,梦鼎查例合格,便准给荫。似道以恩非己出,即罢斥省部吏数人,梦鼎愤激求去。似道母胡氏闻知此事,召似道责问,带着怒容道:“叶丞相本安家食,未尝求进,汝强起为相,又复牵制至此,我看汝所为,终要得祸,我宁可绝食而死,免同遭害。”(老妇恰还有识。)似道素来惮母,乃出留梦鼎,梦鼎知不可为,求去益力,度宗不许。嗣闻襄阳警信,被似道格住,遂长叹数声,单车宵遁。

蒙古复遣史天泽等益兵围襄阳。天泽至襄阳城下,添筑长围,自万山至百丈山,俱用重兵扼守,令南北不得相通。又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联亘诸堡,决拟攻取。又分兵围樊城,更城鹿门。京湖都统制张世杰,本蒙古将张柔从子,从柔戍杞,有罪来奔。吕文德召至麾下,见他忠勇过人,累擢至都统制。他即率兵往援樊城,至赤滩圃,为蒙古兵所遮。两下交战,蒙古兵非常精悍,世杰孤军不支,只得败退。度宗至此,始闻襄、樊告急,命夏贵为沿江制置副使,进援襄、樊。贵乘春水方涨,轻兵裹粮,到了襄阳。恐蒙古兵出来掩袭,只与吕文焕问答数语,立即引还。至秋间天大霖雨,汉水涨溢,贵乃分遣舟师,出没东岸林谷间。蒙古帅阿术望见,语诸将道:“这是兵志上所说的疑兵,不应与战,我料他必来攻新城,且调集舟师,专行等着便了。”原来蒙古兵围攻襄阳,共筑十城,新城就在其列。待至翌晨,夏贵果舣舟趋新城,甫至虎尾洲,那蒙古水军,已两路杀出,截击夏贵。贵不意敌兵猝至,仓皇失措,眼见得不能抵敌,掉舟急奔,被蒙古兵追杀一阵,贵军多溺入水中,丧失了若干性命。都统制范文虎率舟师援贵,正值贵兵败还,蒙古兵追击前来,文虎本是个没用人物,见蒙古兵这般强悍,吓得胆战心惊,忙乘轻舟遁去。部众亦相率惊溃,冤冤枉枉的做了好千百个鬼奴。(虎面称文,宜乎没用。)

吕文德闻援师连败,方自悔轻许榷场,不禁叹恨道:“我实误国,悔无及了。”(晓得已迟。)因发生背疽,称疾乞休。诏授少师,兼封卫国公,(应封他为误国奴。)未几即死。他的女夫,就是范文虎,贾似道升他为殿前副都指挥使,令典禁兵。(阿翁误国,尚嫌未足,及要添入一婿,何苦,何苦。)一面调两淮制置使李庭芝,转任两湖,督师援襄、樊。文虎恐庭芝得功,自愿再援襄阳,因贻书似道,谓“提数万兵入襄阳,一战可平,但不可使受京阃节制。若得托恩相威名,幸得平敌,大功当尽归恩相”云云。似道大喜,即提出文虎一军,归枢府节制,不受庭芝驱策。庭芝屡约文虎进兵,文虎只推说尚未奉旨,自与妓妾嬖幸,击鞠蹴球,朝歌夜宴,任情取乐。

吕文焕日守围城,专待援音,那知都中的权相,阃外的庸将,统在华堂锦帐中,寻些风流乐事,管甚么襄阳不襄阳。似道还再四称疾,屡请归田,度宗苦口慰留,甚至泣下。初诏六日一朝,一月两赴经筵,继复诏十日一朝,似道尚不能遵限。间或入谒度宗,度宗必起身避座。及似道退朝,又目送出殿,始敢就坐。似道益傲慢无忌,甚至累月不朝。度宗闻襄阳围急,屡促入朝议事,似道尚延宕不至。

一日,似道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方在拍手欢呼的时候,忽报有钦使到来,似道转喜为怒道:“甚么钦使不钦使?就令御驾亲临,也须待我斗完蟋蟀哩。”(也算督战。)言已,仍踞地自若。良久方出见钦使,钦使传度宗命,极力敦劝。似道方允于次日入觐。翌日,入朝登殿,度宗慰问已毕,方语道:“襄阳被围,已近三年,如何是好?”似道佯作惊愕道:“北兵已退,陛下从何处得此消息?”度宗道:“近有女嫔说及,朕所以召问师相。”似道不禁懊恼,半晌才答道:“陛下奈何听一妇人?难道举朝大臣,统无耳目,反使妇人先晓么?”(你只能骗朝廷,不能骗宫禁,手段尚未绵密。)度宗不敢再言,似道悻悻退出。后来盘诘内侍,方知女嫔姓氏,竟诬他有暧昧情事,硬要度宗赐死,度宗硬了头皮,令女嫔勒帛自尽。可怜红粉佳人,为了关心国事,系念民瘼,竟平白地丧了性命。(可惜史不书氏。)

似道才促范文虎统中外诸军,往救襄阳,襄阳虽已被围,尚有东西两路可通,由京东招抚使夏贵,累送衣粮入城,城内守兵,幸免冻馁。蒙古将张弘范(即张柔子。)献计史天泽,渭:“宜筑城万山,断绝襄阳西路;立栅灌子滩,断绝襄阳东路,东西遏绝,城内自坐毙了。”天泽依计而行,即令弘范驻兵鹿门,襄、樊自是益困。范文虎带领卫卒,及两淮舟师十万,进至鹿门。蒙古帅阿术夹江列阵,别令军趋会丹滩,犯宋军前锋。文虎督着战船,逆流而上,好容易到了会丹滩畔,猛听得鼓声大震,喊杀连声,连忙登着船楼,向西望去,但见来兵很是踊跃,已恐慌到五六分;且远远看着大江两岸,统是蒙古兵队,旌旗蔽日,戈铤参天,几不知他有若干人马,愈觉心胆欲碎。说时迟,那时快,蒙古兵已鼓噪突阵,顺流冲击,他还未曾鸣鼓对仗,竟先饬舟子返弋数步。看官!你想行军全靠锐气,有进无退,乃能制敌。主将先已退缩,兵士自然懈体,略略交战,便已弃甲抛戈,向东逃走。文虎逃得愈快,所弃战船甲仗,不可胜计。

李庭芝闻文虎败还,上表自劾,请择贤代任,有诏不许,且令移屯郢州。庭芝侦知襄阳西北,有水名青泥河,源出均房,当命就河中筑造轻舟百艘,每三舟联成一舫,中间一舟装载兵器,两旁舟有篷无底。悬揭重赏,募善战善泅的死士,得襄、郢、山西民兵三千人,用张顺、张贵为统辖。两张俱有智勇,素为民兵所服,号贵为矮张,顺为竹园张。二人即奉命,便号令部众道:“此行是九死一生,汝等倘尚惜死,宁可退伍,毋败我事。”三千人齐称愿死,无一求去。适汉水方生,两张遂发舟百艘,由团山进高头港口,联结方阵。夜漏下三刻,拔碇出江,用红灯为号,贵先登,顺继进,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上,敌兵布舟蔽江,无隙可入,贵驶舟直进,令顺率善泅水卒,自船底下水,就波流中斫断敌舟铁纟亘,复凿通敌舟底面,敌舟半解半沉,当然惊惶。贵乘势杀开血路,且战且进。黎明抵襄阳城下,城中久已绝援,闻贵等到来,喜出望外,大家开城迎贵,勇气百倍,战退敌军。及收兵还城,独失张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上来,被甲胄,执弓箭,直抵浮梁。城中遣人审视,不是别人,正是张顺,身中四创六箭,怒气勃勃如生。军士惊以为神,结冢殓葬。(曾记宋江部下有一张顺,战死涌金河,此处复得一张顺,战死襄阳城下,同姓同名,煞是一奇。)

贵入襄阳,文焕留与共守,贵奋然道:“孤城无援,下战亦毙,看来只好向范统帅处求救,俟援军到来,内外夹击,或可退敌。”文焕也无词可说,乃令贵设法乞援。贵募得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乃付以蜡书,令泅水赍往范文虎军前。范得书,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便夹攻,乃令二士持书还复。贵既得还报,即别文焕东下,检视部众登舟,独缺一人,系先前有罪被笞,因致亡去。贵大惊道:“我谋被泄了,应赶紧起行,敌或未知,尚可侥幸万一。”乃举炮发舟,鼓楫破围,乘夜顺流断纟亘,竟得杀出险地,驶至小新河,见敌兵分备战舰,前来截击。贵正麾众死斗,望见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隐隐间见有来船,旗帜纷披。此时已近龙尾洲,正道是范军来援,喜跃而前,哪知来舟俱系敌兵,由阿术、刘整两路杀来。及两舟相近,贵始知不是宋军,一时不及趋避,被他因在垓心,杀伤殆尽。贵身受数十创,力尽被执,不屈遇害。原来范军本到龙尾洲,因风狂水急,退屯三十里。阿术得亡卒密报,遂先据龙尾洲,以逸待劳,遂得擒贵。贵已被杀,由敌兵舁尸至城下,呼守兵道:“识得矮张都统么?”守兵见是贵尸,不禁大哭,顿时全城丧气。敌兵弃尸而退。文焕出城收尸,附葬顺冢,立双庙以祀二忠,(都是范文虎害他。)再誓众死守。

到了咸淳九年,襄阳已被围五年,樊城亦被围四年了。襄、樊两城,本相倚为犄角,中隔汉水,由文焕值木江中,锁以铁纟亘,上造浮桥,借通援兵。敌帅阿术督兵将值木锯断,并用斧劈开铁纟亘,将桥毁去。文焕不能往援。阿术更用兵截江,防襄阳援兵,自出锐师薄樊城。城中支持不住,遂被陷入。守将范天顺仰天叹道:“生为宋臣,死为宋鬼。”遂悬梁自缢。别将牛富,尚率死士百人巷战,敌兵死伤甚多,富亦身被重伤,用头触柱,赴火捐躯。裨将王福见富死,不觉泣下道:“将军死国事,我岂可独生?”亦赴火死。襄阳失去犄角,愈加危急,守兵至撤屋为薪,缉关会为衣。文焕每一巡城,南望痛哭而后下,尚日望朝廷遣援。贾似道至此,也瞒不过去,上书自请防边,阴令台谏上章留己,度宗遂不令亲出。群臣多保荐高达,谓可援襄,御史李旺亦入白似道。似道摇首道:“我若用达,如何对得住吕氏?”旺出叹道:“吕氏得安,赵氏危了。”似道再请启行,事下公卿杂议。监察御史陈坚等以为:“师臣行边,顾襄未必及淮,顾淮未能及襄,不若居中调度,较为得当。”度宗遂从坚议,留似道在都。似道仍然歌舞湖山,暂图眼前的快乐,把襄阳置诸度外。

襄阳愈觉孤危,吕文焕日夕登城,防守不懈。一日,正在城楼指挥军士,忽闻城下有人叫他姓名,急垂目俯视,乃是敌将刘整,来劝出降。文焕不与多言,暗令弓弩手射下一箭,整不及防备,适中右肩,亏得甲坚不入,才得免害。当下飞马退回,痛恨不休。他将阿里海涯,(一作阿尔哈雅。)曾得西城人所献新炮法,造炮攻破樊城,至是又移攻襄阳。接连弹放,一炮击中谯楼,声如震雷,城中汹汹,守卒多越城出降。刘整欲立碎襄城,入擒文焕,报一箭仇。阿里海涯道:“且慢!待我再去招降。他若知惧投诚,何必多害生灵。且将军亦不应常记宿嫌,彼此各为其主,何足介意?”(阿里海涯系畏吾儿人,颇具有仁心,不应轻视。)言毕,即身至城下,招呼文唤道:“尔等拒守孤城,迄今五年,为主宣劳,亦所应耳。但已势穷援绝,徒苦城中数万生灵,若能纳款出降,悉赦勿治,且加迁擢,这是我主的诏命,由我代宣,决不相欺。”文焕听着此言,也觉有理,不觉踌躇起来。阿里海涯见他俯首沉思,料已有点说动,索性再进一步,折箭与誓道:“我若欺你,有如此箭!”文焕乃应允出降,先纳管钥,次献城邑。阿里海涯先入城中,邀文焕出迎阿术。待阿术进城,文焕交出图籍,即与阿里海涯同往燕都。

是时蒙古主忽必烈,已改国号为大元,小子此后叙述,亦改称蒙古为元朝。(特别点明。)文焕入朝元主,元主如阿里海涯言,依诏迁擢,拜文焕为襄、汉大都督。文焕遂自陈攻郢计议,且愿为先躯。(前时固守五年,可谓坚忍,奈何一变至此。)元主称善,暂命休息,再图大举。这消息传报宋廷,贾似道且入对度宗道:“臣始屡请行边,不蒙陛下见许,若早听臣言,当不至此。”(看你后来如何?)度宗亦觉自悔。文焕兄文福知庐州,文德子师夔知靖江府,均上表待罪,当由似道庇护,概置勿问。度宗曾召用江万里、马廷鸾为左右丞相,万里数月即去,廷鸾逾年亦归。朝中只知有似道,不知有度宗。度宗尝有事明堂,命似道为大礼使,礼毕幸景灵宫,适逢天雨,似道请诸度宗,俟雨止乘辂,度宗自然允诺。偏偏雨不肯停,滂沱终日。胡贵嫔兄显祖,侍度宗旁,请如开禧故事,乘消遥辇还宫。度宗道:“恐平章未必允行。”显祖诳言平章已允,度宗乃乘辇还宫。似道闻知,顿时大怒,便入奏道:“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臣尚在此何用?”说着,即大踏步出朝,竟向嘉会门去了。(全是撒赖。)度宗惊惶万状,忙遣人慰留,似道不允。度宗不得已,罢显祖官,涕泣出胡贵嫔为尼,似道乃还。(此段是补述。)及襄、樊俱失,又上言:“事势如此,非臣上下驱驰,联络情势,将来恐不堪设想。”度宗道:“师相岂可一日离左右?”似道乃奏请建机速房,借革枢密院漏泄兵事,及稽迟边报的弊端。(还要欺人。)

旋有诏令中外大小臣僚,密陈攻守事宜。四川宣抚司参议官,上陈救危三策,一系锁汉江口岸,二系城荆门军当阳界的玉泉山,三系峡州、宜都以下,联置堡寨,保聚流民,且屯且耕。并绘筑城寨形势图,连章并献。似道匿不上闻。陈宜中已任给事中,言:“襄、樊失守,均由范文虎怯懦所致,宜斩首以申国法!”似道不许。只降文虎一官,调知安徽府,反将李庭芝罢职,改任汪立信为京、湖制置使,赵氵晋为沿江制置使。

氵晋系赵葵子,少年昧事。监察御史陈文龙,谓氵晋乃乳臭小儿,不足胜阃外任,顿时触怒似道,把他斥退。嗣复用李庭芝为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夏贵为淮西制置使,兼知庐州;陈弈为沿江制置使,兼知黄州。弈毫无韬略,谄事贾似道。玉工陈振民,呼他为兄,因得夤缘干进,蹿登显要,竟握重兵。咸淳十年,似道母死,归越治丧,诏命用天子卤簿送葬,筑墓拟山陵。百官亦奉诏襄事,立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葬毕,即起复入朝。

越数月,度宗竟崩,遗诏令皇子即位。总计度宗在位十年。寿三十五岁。度宗为太子时,以好内闻,既即位,益耽酒色。向例召幸妃嫔,次日必诣阁门谢恩,书明月日。度宗朝,每日谢恩,多至三十余人,卒至蛾眉伐性,逾壮即崩。子年仅四岁,为全后所出,庶兄名,年龄较长。众议嗣立长君,独贾似道主张立嫡,乃以嗣帝位,奉谢太后临朝称制,封兄为吉王,弟为信王,命贾似道独班起居,尊谢太后为太皇太后,全皇后为皇太后。小子有诗咏度宗道:

误国何堪至十年,暗君奸相两流连。

从知兴替由人事,莫谓苍苍自有天。

帝即位以后,宋事益日棘了。欲知一切情形,再阅下文便知。

襄、樊扼南北咽喉,二城俱失,蒙古兵可顺流而下,江淮即不能守。故宋之存亡,关系于襄、樊之得失。范天顺、牛富等之战死,贾似道实使之,吕文焕之叛主降虏,亦贾似道实使之。似道不死,宋其尚有幸乎?度宗念册立功,始终宠任似道,又每日召幸嫔御,至三十余人,岂以宗社将亡,聊作醇酒妇人之想欤?史谓度宗无大失德,夫色荒已足亡国,况拱手权奸,凡一切黜陟举措,俱受制于大憝之手,不亡亦胡待也。彼知帝以下,更不足讥矣。

同类推荐
  • 心潮逐浪高

    心潮逐浪高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男儿逢此时,挥剑定江山!
  • 新三国之帝国猛将

    新三国之帝国猛将

    重生至东汉末年,附体于大周遗族……姬灵随身携带《真·三国无双7:帝国》系统作为自己独有的依仗,具现万千分身,参与群雄争霸!恰逢十八路诸侯联合讨董,星夜首战初阵,原本只是想去凑个热闹,眼观天下形势,准备以静制动,似拖待变,可结果……他刚来到城门口,就目睹了张飞怒骂无礼士卒的场面。而让人惊讶的是,其吼声竟震得四周围人仰马翻、飞沙走石……可近在咫尺的刘关二人,却都劲气环绕,若无其事!“所幸啊,我还拥有‘神兵秘计’和‘无双觉醒’傍身。否则在这等高武的时代,根本就毫无优势可言!”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周家纪事

    周家纪事

    96年的时候,长生村周家得了一对双生女,两姊妹性格迥异,长得十分相似,一个文静,一个好动。故事从这里开始,不知从哪里结束。这是傻小子和傻姑娘的故事。
  • 三国之蝎龙太尉

    三国之蝎龙太尉

    汉末!便如一汪即将沸腾的深潭,黄巾祸乱天下、内侍糜烂宫闱、军阀割据四方,更甚至,无数隐藏在历史黑暗深处的门派宗室蠢蠢欲动,假借仙人之名四处蛊惑天下。千万人中所出唯一的英豪,方能冠以‘龙’之名,而这个时代,却诞生出了华夏千年中最多的龙!鳞爪牙角,翻云覆海!吾等要让这天下诸国,因吾等惊怖!吾等要让这世间群王!因吾等战栗!吾等要让这名为苍穹的蓝色石子!再也绊不了吾的脚!!
热门推荐
  • 神医无凉

    神医无凉

    刚穿越就被人推下山崖面目全非所幸被药王所救得其真传可是自己的身世总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难道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世就那么困难?“女人,我看上你了”“你看上我了?本姑娘看不上你。”“女人,放心,我会给你你想要的所有,即使倾尽所有。”
  • 凤华倾城

    凤华倾城

    夜色如墨,她一袭华美凤袍矗立梧桐殿前,青丝高挽,凤钗佩于发间,无不彰显她的尊贵身份——一国之后!
  • 古墓往事

    古墓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克里斯的梦想

    克里斯的梦想

    克里斯曾是一个怯懦的宅男,随着渐渐老去,梦想濒临破灭,心中失落和颓废的心魔也日渐溢长,把他带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那里荒草蛇蝎,毒瘴遍地,恶兽横行,唯有果敢和无畏者才能生存。。。普修,初修,中修|昭名境,地平境,分化境,飞天境,顽寿境,古风境,黑咧境,赤火境|永恒境,轮回境……战士--全力狂战士,全体土盾战士,力敏巧战士。修士--法力战修士,全法绝修士。鬼仆士--神鬼仆士,地鬼仆士,双休天地仆士。巫兽师--虫巫师,兽巫师,灵奴师,药师。
  • 丫头,吻你上瘾

    丫头,吻你上瘾

    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总会遇到一个难以抹去的人,一件难以割舍的事,一段不忍放下的时光。
  • 四叶诚雪

    四叶诚雪

    当皇室千金遇上迷人王子,当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当四处危机四伏,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也许今天,你就能解开这个谜团……
  • 异世界的另一个自己

    异世界的另一个自己

    “如果在平行位面的另一个世界有另外一个自己的话,他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和我一样胆小懦弱,还是无比强大与自信呢?”强大无匹的魔王!胆小懦弱的自己。在一次次绝望与希望之中,在一次次失去与获得之中,在这个社会的黑暗之中,我们会绽放出什么样的光芒呢?……
  • 半生浮醒,一世未眠

    半生浮醒,一世未眠

    一生一瞬,一心一人。历经半生颠沛,只为一世相守。瀚海火螭的复苏威胁着世间的一切,她是命定之中解救苍生的希望,而他却是火螭复苏的关键。命运似乎故意为之,相遇,相知,相爱,本是世间爱情的轨迹,以为遇见你,会有不同。可在这暗潮涌动的世界之中,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往往多过你侬我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绝恋:追缉毒医小逃妻

    倾世绝恋:追缉毒医小逃妻

    她,身为毒医,要么低调低到尘埃,要么高调到触不可及,永远的一身红衣,张狂一世;他,身为王爷,对于外人,冷漠孤僻,而对于她,却是各种腹黑,傲娇,绝对宠。某天:某宝:“叔叔,你把这个‘三从四德’签了才可以做我爹爹哦,要不要?”某男(一脸轻松):“不就是个【三从四德】嘛,我签!”某宝:“……”某女:“……”众人:“……”(王爷,请问,您老看内容了吗?)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