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旅程中,离不开营养,但不同年龄的人,由于生理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和活动情况不同,所需的饮食营养也各异。人体从胎儿期经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生长发育成熟,进入青年时期,由生长发育旺盛到稳定,而后进入中老年期,又由旺盛逐渐转衰。在不同时期,人体的营养需求不同,要求也就迥然各异。
1.婴幼儿饮食营养要求
胎儿期是指从怀孕到分娩,约9个月,此期所需营养全部由母体供给,因此,妇女在怀孕期的饮食营养是否适宜,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极为重要。如果孕期营养不良,就易引起早产、先天性营养缺乏、先天性畸形,甚至出现死胎等。
胎儿出生后,即新生儿期,开始独立依靠自身消化系统负担本身的营养。此期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从不成熟过渡到初建和巩固,新生儿胃容纳量为30~60毫升,消化功能弱,吃到胃内的奶液需要3~4小时才能被消化。这一时期主要是适应阶段。
从出生后28天到1周岁为婴儿期,这时期婴儿生长发育快,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哺乳期婴儿摄取的营养是否充足、全面,这决定于乳母的膳食,乳母膳食不仅影响母体健康,也直接影响乳汁质量,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和健康。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低,则母乳中的热能不足,乳母要多食用含脂肪较高的动物性食物;乳汁中蛋白质的70%来自膳食,因此,乳母膳食中要保证一定量的蛋白质,并且要摄取优质蛋白,比平时每天要多摄入20~30克,相当于100克动物性食品(肉类或蛋类)。婴儿对必需脂肪酸(EFA),包括亚油酸族的需要非常敏感,它对胎儿和婴儿的脑发育有重要作用,而且亚油酸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EFA还有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及皮肤屏障功能,婴儿如缺乏EFA,皮肤容易感染。母乳中含亚油酸高于牛乳4~5倍,若母乳不足或母亲患胆道疾病影响脂肪酸的吸收,婴儿4个月前就应添加含EFA较多的辅食,4个月后在食物中添加植物油。植物油中含亚油酸较高,在乳母膳食的烹调时,可以适当多用些植物油。如果母乳分泌正常,6个月以内的婴儿以母乳喂养可满足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应尽量采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
乳母膳食中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对乳汁的影响较少,而水溶性维生素会随着乳母的膳食中该维生素的含量的多少而迅速变化,一般母乳中所含维生素均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有的乳母对肉禽蛋奶鱼吃得比较多,忽视了对蔬菜的摄入,使乳汁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大大减少。如果牛乳喂养婴儿,其中维生素A、C含量较少。维生素C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关系极为密切,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健全牙齿必不可少的。维生素C还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对婴儿缺铁性贫血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维生素C还能促进胶原形成,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损害胶原合成,使小血管脆弱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所以,乳母膳食要注意摄取含维生素C的食物,并在辅食中加喂含维生素C的天然桔汁、菜汁,以防婴幼儿缺乏维生素C。
乳汁中一些主要无机盐,如钙、铁、锌、铜主要来自母体内的储备,膳食中补充过多,并不能直接提高乳汁中的含量,婴儿对无机盐的补充,应该通过母乳外的途径,合理的给予辅食。婴儿随着骨骼、牙齿的发育和血液的增多,对钙、磷、铁等需要量也相应增加,每日需要钙600~1000毫克、磷1000~1500毫克、铁6毫克。
婴儿体内的铁是从母体带来的,其数量仅够维持3个月的,4个月以后的婴儿体内贮存的铁已经耗尽,母乳中铁的含量也减少,所以,应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按照我国营养学会修订的“每日膳食中营养供给量”要求,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每日膳食中需供给10毫克铁,因此,仅靠牛奶供给铁元素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在婴幼儿的辅食中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的食物很多,可根据婴儿的消化功能选择易于吸收的食物,如猪肝、瘦肉、黑木耳、海带、紫菜以及胡萝卜、黄瓜等。
钙对婴幼儿的健康极为重要,婴幼儿缺钙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出牙晚、牙畸形、走路晚、体格矮小、骨骼畸形等,其原因是母体或自身食物中缺钙,或婴幼儿对钙的吸收利用不良引起的。影响吸收的因素很多,但对婴幼儿来说,必须注意在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在动物食品、蛋黄、鱼肝油中含量较多。
磷也是婴儿生长发育中必需的无机盐,母乳中钙磷的比例近于2:1,牛奶中钙磷比例为1.2:1,应增加含钙高而含磷少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苹果泥、蛋类等,以调整钙磷之比。
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婴儿6个月以内的每日锌需要量为3毫克,6~12个月为5毫克,以母乳喂养的不必补锌。喂牛奶的婴幼儿,由于牛奶内锌和大分子量配体结合,不易进入细胞,难以吸收。缺锌时,出现抵抗力差,头发稀疏,皮肤黄而无光泽,缺锌严重者表现为发育缓慢、骨骼发育障碍,为了预防婴幼儿缺锌,在喂牛奶的同时,喂辅食应选择含锌量多的食物,如肉泥、鸡蛋、蔬菜泥等。
2.儿童期饮食营养要求
我们把儿童期分三个时期:幼儿前期、幼儿后期、学龄儿童期。
幼儿前期指1~3周岁的儿童,这时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但生长发育速度比婴儿期慢。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虽然比婴儿期增强,但还不及成年人,胃肠道对粗糙食物还比较敏感。
此期所需营养和热量比较多,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需80~100千卡。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要求为1:0.83:3.55.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规定,蛋白质供给量1、2、3岁分别为35、40、45克;钙的供给量分别为600、600、800毫克;维生素A供给量分别为300、400、500微克;硫胺素和核黄素分别为0.6、0.7、0.8毫克;烟酸分别为6、7、8毫克;抗血酸分别为30、35、40毫克。有些营养素供给量3岁以下儿童是相同的,如铁均为10毫克,维生素D为10微克,锌为10毫克,硒为20微克。
此时期儿童的膳食原则上各种食物都可选用,由乳类为主过渡到粮食、肉类、鱼类、蛋类、蔬菜、水果等综合性食物。花色品种多,但要少而精,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软硬适当,养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要少吃零食,防止饥饱不均。
幼儿后期也是学龄前期,指3~6岁儿童。此期生长发育仍较快,语言动作能力增强,骨骼、牙齿、肌肉和血液,均衡生长,因此,营养物质需要量较大,必须有足够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供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每日热能需要量为1600~1700千卡,蛋白质为45~55克,脂肪为35~50克,碳水化合物为200~230克。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但主食中的粮食摄取量比成人少,对膳食质的要求比对量的要求高,而且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完善,胃容积小,消化能力还弱,在制订学龄前儿童食谱时,应遵循质优、量足、搭配合理、营养平衡、易于消化的原则,使幼儿获得必要的营养。在食谱中有3类食物不可少,第一类是长力气的食物,如粮、油、糖类,这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多,能供给热能;第二类是长身体的食物,如鱼、虾、肉、蛋、奶、豆制品等,这类食物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能提供构成机体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第三类是增强体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能调节人体机能,增进食欲。
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调配要符合儿童消化功能,主食应提倡粗细搭配、干稀搭配、粗粮细做;副食要荤素搭配,多品种,吃得杂,才有利于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此期儿童每日以进餐4次为宜,在食物量的分配上,早餐为20%~25%,午餐为30%~35%,晚餐为25%~30%,另加午点一次为10%~15%。儿童的食品应细、软,避免食用质地粗硬的食物和有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
学龄儿童期指7~12岁的儿童,这时期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是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此期儿童体力活动加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对营养的要求高,营养供给是否充足全面、比例适宜,不仅关系到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而且对智力发育、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成绩关系极为密切。学龄儿童不仅热能需要量增加,而且各种营养素需要量都比幼儿期有所增加,其中,钙、铁、锌、碘的需要量增加明显,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热能需要量,男孩为1800~2300千卡,女孩为1700~2200千卡,蛋白质男女孩需要量基本相同,均为60~75克,钙为800~1000毫克,铁为10~12毫克,锌为10~15毫克,碘为120微克。
根据上述热能和营养量的需要,在膳食安排上,必须包括如下5类食品:
第一类食物:以谷类为主,如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主要供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以提供热能。
第二类食物: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如肉、蛋、奶、鱼、虾等,以供给优质蛋白及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食物:以豆类为主,如大豆及其制品,以供给植物优质蛋白及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以蔬菜水果为主,供给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和食糖,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以提供热能和必需脂肪酸。
在膳食中还须注意补充健脑益智食品,如鸡蛋、核桃、香蕉、苹果等。鸡蛋是较好的健脑食品,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核桃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甘油脂,有益于大脑营养的补充;香蕉能在人体内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这种物质能促进大脑的功能;苹果富含锌元素,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和促进思维活跃。还应注意补充有益于增长身高的食品,人的身高除遗传因素外,儿童时期的饮食也是重要因素,专家们推荐助长高的最佳食品有小米、荞麦、毛豆、扁豆、蚕豆、南瓜子、核桃、芝麻、花生、海带、紫菜、油菜、芹菜、韭菜、西红柿、青椒、葡萄、草莓、桔子、柿子以及鸡肉、羊肉、肝、鳝鱼、牡蛎、小虾、蜂蜜等。
3.少年期饮食营养要求
少年时期是儿童进入成年的过渡期,一般指12~18岁。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体力、长知识和机体各生理功能逐渐成熟,身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中第二个生长高峰期。通常男子的青春期是15~16岁,女子的青春期是13~14岁。青春期以骨骼生长、肌肉增强、大脑组织结构完善及性发育成熟最为突出,也是身高迅速生长,特别是体重增加更为显著的时期。男孩平均每年增高9~10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增高8厘米,经过一年多的高速增长后,逐步减速。
根据此期生长和生理的特点,此时营养除供给足够的热能,保证机体各组织的增加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健全完善所需要的营养外,还要保证青少年生长正常、强壮和健康。由于活动量大和生长所需的热量要比儿童时期大幅度增加,一般所需热量在2300~2800千卡,其中男孩为2400~2800千卡,女孩为2300~2400千卡,因此,要在膳食中多安排一些产热量高的食物。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以满足加速生长和智力发育以及提高抗病能力的需要,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应保证有80~90克,其中最好要有50%的优质蛋白,如奶类、蛋类、鱼类、瘦肉和豆制品等。重视提供卵磷脂和胆碱,以使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卵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和脑组织的重要物质,胆碱是乙酰胆碱的前身,而乙酰胆碱是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有增强记忆的作用。维生素供应要充分,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B、C、D的补充。由于少年用眼多,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有保护视力的作用,而且在膳食中难以满足,因此,更须特别注意这两种维生素的补充。含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除猪肝、鸡蛋、牛奶外,黄绿色蔬菜中含量也较丰富。
少年期应补充足够的钙、铁、碘、锌等元素,这几种元素是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需要较多而且易缺乏的元素。少年期的骨骼成长是一生中的高峰期,这时身体对钙的需求量最大,另外,少年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经常进行剧烈活动,故钙的排泄量也较大,这就更加大了对钙的需求量。一般每日需1000~1200毫克,因此,平时应选富含钙的食品,如乳类、豆类、海产品、蔬菜等。
另外,处在青春期的少女,特别是青春前期,随着月经来临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骨盆开始显著增宽,如果此时缺钙严重而引起骨质疏松和软化,骨盆就会发生变形,这样以后分娩时,就会造成难产,因此要保证钙的充足摄入。青春期往往是患贫血较多的时期,尤其少女由于月经来临,血液流失多,平均每次月经失血量约在35~75毫克,约失去铁质16~32毫克,因此,要多吃些含铁食品。碘也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尤其是青春期性腺、性器官发育达到高峰,对磺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外,还要注意摄入含锌丰富的食品,这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智力提高。
据最新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近视与他们体内缺乏三价铬有重大关系,因为铬元素有协助胰岛素发挥其重要生理作用的功能,如果缺铬元素,则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会出现中等程度的空腹高血糖,从而导致血液渗透压的改变,使眼睛晶状体和眼房水渗透压也发生改变。若眼房水渗透压低于晶状体的渗透压,眼房水便渗入晶状体内,使晶状体变凸,眼睛的屈光度增加,即可形成近视,研究中还发现锌、铬和钙同时缺乏时,更易发生近视。因此,少年除采取眼保护措施外,必须摄入足够的锌、铬、钙等营养元素。
4.青年期饮食营养要求
青年期是指18~25岁,这是一生中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此年龄段的人多在学习时期,也有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生产劳动的。此期生长发育相对稳定,身体状况正经历从旺盛到稳定的过程,对营养的要求与前期相比,有着自身特色。
此时期要有足够的热能供给,三大热能营养素要求保持适宜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大致为1:0.8:7.5.需热能供给量为2400~4000千卡。
蛋白质每日需要量一般应为65~80克,粮食里只含有较少量蛋白质,每天主食仅能供给30~40克,因此应有意识地多摄入些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动物食品和豆类食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豆制品等。这些食品能提供人体所需蛋白质,且能提供卵磷脂或胆碱,这不仅可以满足青年人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可以保证智力发展的需要。
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量,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糙谷物、蔬菜、水果等,每天要吃蔬菜400~500克,还应多吃绿色或橙黄色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食品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抗坏血酸等。
5.中年人饮食营养要求
中年期一般是指30~45岁之间。人到中年,机体各系统功能正逐渐由旺盛转向衰弱,新陈代谢缓慢;基础代谢率降低;免疫能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亦有所下降;消化酶分泌减少,这些生理改变,都对饮食营养提出了特殊要求。
中年人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总的原则是,应该根据生理的改变,在达到营养平衡目标的前提下,保持膳食结构合理,在营养量上,该增的则增,该减的则减。概括地说是低脂肪、低胆固醇、充足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适量的糖和食物纤维。
中年人的饮食营养应包括两方面:一是能量营养,就是为机体供应热能的饮食营养,如各类粮食、豆类、油脂、糖类等;二是保护性营养,这类营养是维持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从而使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这类食物如肉、鱼、蛋、奶、大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热能供应,应控制总热量,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原则。体重偏轻的,应适当增加热能供应,主要是补充碳水化合物;体重超过标准者,应控制进食量,主要是限制动物性油脂和糖。中年人的饮食应保持摄取热量与消耗量大致相等。一般脑力劳动和轻体力劳动者,每日需热能2200~2400千卡。
蛋白质供应量应适当多一些,中年人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因此,供应量应略高一些。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不少于1克,而且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约占1/3为好。
脂肪的摄取以占每天摄取总热量的20%~25%较为适宜,每日供给量不超过60克,而且应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为主,控制动物脂肪,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
维生素和无机盐类要供应充足,维生素对中年人有重要功能,维生素A、C、E和维生素B族对中年人尤为重要,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而且有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糖尿病的作用,每日供应量:维生素A200国际单位、维生素E30毫克、维生素C70毫克、维生素B11.2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中年人无机盐主要是增加钙、铁的摄入,限制钠盐,预防骨质疏松、贫血、高血压的发生,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毫克,铁的摄入量不少于12毫克,食盐摄入量以5~6克为宜。
食物纤维对中年人有重要作用,不仅能防止便秘,而且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量,降低血中胆固醇,有防治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糖尿病的作用,因此,中年人膳食中应适量增加含纤维的食物。做到粗细搭配,不要只吃精米、精面,也要吃糙米、粗粮,因为粗粮中,纤维素含量比较高,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铬和锰。
6.老年人饮食营养要求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其营养、吸收功能以及机体代谢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而对饮食营养也就有特殊的需要,但营养平衡仍是老年人饮食营养的关键。营养膳食平衡对老年人来说,一定要结合自身机体的内在环境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平衡关系,并在长期生活中产生良性反应,即建立起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良好饮食习惯。
老年人营养平衡总的原则是热能不高;蛋白质质量好,数量充足而不多;动物脂肪少;糖类少;维生素与矿物质充足。可以归纳为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一高(高蛋白)、两充足(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要有适量食物纤维,这样才能维持机体营养平衡。老年人每天所需热量,以维持机体的热能平衡为宜。老年人生活安定,体力消耗少,基础代谢下降,能量支出减少,所以,对老年人就要控制能量,使能量摄入与支出保持平衡。一般认为60岁以上老年人每日热能需要量,男性为1600~2000千卡,女性1400~1700千卡。根据营养学家的测定,老年人膳食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平衡比例,一般为5:1.5:1.2较好,即所占比重:蛋白质为13%,脂肪为19%,碳水化合物为68%。在一日热量分配中,早餐应占总热量的30%,午餐应占40%,晚餐应占30%比较适宜。如果营养不足,热量过低,可导致消瘦,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膳食热量供给高于机体热能消耗,就会出现体重增加,身体肥胖,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痛风、胆结石、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等。
老年人应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老年人体内的蛋白质常处于消耗大于合成,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以分解为主,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差,因此,要求供给的蛋白质应能维持氮平衡及满足机体修补组织的消耗。一般老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取1~1.1克蛋白质,约60~80克,即能满足需要。但由于老年人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有所提高,因此,要求有一部分生理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主要从动物蛋白质(肉、鱼、蛋、奶)和豆类中摄取,并注意食物多品种搭配,以提高蛋白质互补作用。
由于老年人对脂肪的代谢减退,且活动量少,因此应减少脂肪的摄取量,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一般摄入30~40克脂肪即可满足,而且宜吃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动物油虽也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但过多的食用,对老年人健康不利。植物油中,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其单价不饱和脂肪酸、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长期食用对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无明显影响。植物油中玉米油、米糠油、大豆油、芝麻油、向日葵籽油等含较多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少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植物油可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影响胆固醇在体内重新分布,有降血胆固醇、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老年人最好食用上述植物油。老年人所需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保持适当比例,一般以1.25:1为宜。老年人要适当控制含胆固醇高食物的摄入,一般每日胆固醇摄取量宜为300毫克。老年人应低糖。糖类是人体主要供热营养素。膳食中宜采用多糖类,如日常主食中的大米、面粉、豆类、薯类等食物中都含有糖,少用单糖,防止因糖摄入量超过平衡点。老年人每天主食控制在300~350克,基本上就可满足机体的需要。不宜过多吃糖类及甜食,这不仅是因为老年人糖耐量差,而且由于老年人胰腺功能减退,糖类过多会增加胰腺负担,诱发糖尿病。另外,因为糖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易引起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特别是蔗糖、果糖在机体内比葡萄糖更容易变成脂肪。因此,吃糖过多,不仅容易肥胖,还会使动脉硬化。
老年人还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一般来讲,老年人最易缺乏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维生素B6含量愈来愈少,维生素C贮藏量比青年人也少,尤以吸烟、嗜酒者更易缺乏维生素C。因此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补充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老年人还要保证有足够无机盐的摄入。老年人最易缺乏的无机盐类主要是钙和铁。进入老年后,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减弱,饮食量逐渐减少,肠吸收钙的能力下降,加上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或发生病变,户外阳光照射少,机体合成维生素D的功能低下,因而老年人容易缺钙。根据我国营养学会修订的推荐量,老年人每日对钙的摄入量应为800毫克,更年期及更年期以后的妇女每天应摄入1200~1500毫克,65岁以上妇女每天为1500毫克。补钙主要靠食物,含钙较为丰富的食物主要以牛奶和乳制品含钙量高,质量好,吸收率高,其次是各种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钙的含量较高,还有小虾皮、带鱼、骨头汤等。另外,老年人常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老年人造血功能衰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以及从膳食中摄入的铁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所以,老年人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及增加维生素和适量动物性食物的摄取,以利铁的吸收。
老年人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取。微量元素缺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较大。目前认为老年人味觉下降、嗅觉减退和视力不足均与缺锌有关;铜元素缺乏容易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贫血;硒的缺乏可导致癌症,有致癌作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容易在缺钼的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中聚积;铬摄入量不足,就会导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异常升高,人体内含铬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易缺铬,应注意补充。
老年人还应补充适量的食物纤维。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分泌液减少,最易发生便秘。如果膳食中保持适量的食物纤维,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粪便排出,预防老年性便秘。此外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生,但也不宜摄取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