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6300000026

第26章 武人从艺?艺人习武

中国武林,历来多有武人从艺、艺人习武的现象。出生于武林世家的杨小楼武功高强,成为京剧名家;京剧大师谭鑫培武功超凡,曾作为武师护过院;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精通“剑术”和“太极”……

关于传统武术的起源,学界历来有不同见解,或说起源于狩猎,或说起源于战争,或说起源于角抵,或说起源于武舞。笔者以为,不管武术起源于什么,只说武术和表演艺术的关系,确实是密不可分的。

(一)武人从艺不新奇

武术本身除具有搏击和健身功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自武术形成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使用武术搏击和健身之余,也利用武术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进行娱乐。这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总要含有武术内容的原因——观众喜欢看,观众能接受。

因此有不少的武人凭武艺街头卖艺(内中不乏花架子,但也有相当的真功夫充斥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武人干脆下海做了艺人。

京剧史上有名的武生泰斗杨小楼(1878—1938),就出生在武术世家。他的祖父杨二喜(一说杨双喜)就是位武术高手,长于拳术,善用大刀,人送外号“大刀杨二喜”。当年杨二喜为穷所困,以卖艺为生。他推着独轮小车进京,车上一边是刀枪把子,一边是童年的杨月楼(杨小楼之父),爷俩在天桥市场撂地卖艺,恰被当时名老生“老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发现。张二奎对杨二喜的武功技艺惊异不止,遂聘杨为忠恕堂科班的武术教师。后来杨二喜成为老徽班的武旦演员。舞台上耍的流星锤即为杨二喜所创。

他的儿子杨月楼(1844—1890),得武术家传。在杨二喜就任忠恕堂武术教师之后,便也入科学戏。杨月楼习武生,长靠短打皆能。其演《安天会》的孙悟空,出台能翻108个筋斗,成名后,人送外号“杨猴子”。

杨小楼的技艺更不必说,人称“武生泰斗”,与余叔岩、梅兰芳并称“三大贤”。他的表演艺术登峰造极,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精通六合拳和通臂拳。

京剧界还有个知名人物是李洪春(1898—1990),以红生(关羽戏)著称。人称“李洪爷”。

李洪春也出生在武术世家。其祖父李友明是清末有名的镖客。人称“花鞋李三”,后因逃荒来到京城,经万盛镖局举荐至百顺胡同名须生程长庚大老板的三庆班看家护院,兼教艺徒武术。在李友明的教导下,李家人都重视武术。李洪春成名后专攻“红生”,为此他又拜武术名家孙文奎学“关王十三刀”(青龙大刀)。以后在关羽戏中不断地加工展现,形成关羽独特的身段,尤其在《阅军教刀》(又称关羽教刀)中完整的表演了这套“关王十三刀”,那是货真价实的武术刀法。

李洪春于解放初年搬到南小街新鲜胡同,与清肃王府格格金受之家住对门。金受之自小习武,从师于名镖师、查拳大家沈辅臣,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有盛名。此时金受之居家无事,是李洪春鼓励他开办“金受之武术社”,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

武人从艺中,有一位张占福(1844—1924),人称“张黑”。张黑长于武术,又在马戏团学过艺,还做过镖师,后来下了海。他是光绪年间武功最佳的武丑演员。他练的是蹿高纵远、滚背爬坡的功夫,所练的家伙都不带响动,撒腿跑着往墙上一蹿能后背靠墙,两脚离地,是一种叫做“粘糖人”的高超轻功。张黑在舞台上常显露武功,据说唱《大卖艺》的时候他由台帘里跑出来,将身一转,肩背靠在台柱子上两脚悬空,露一手“粘糖人”。在两张半桌子上拿顶,在椅子上翻“云里提”(往脖子上套圆圈,连翻三次,套三次圆圈)。他的动作身轻体快,跌扑翻滚,迅疾异常,人称“鼓上蚤”。由此可见,武人成为艺人后,武术功夫往往能让他在舞台上独占鳌头。

而近几十年来,多少武术高手从影触电,既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还将中国武术介绍给全世界。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李小龙,他的影视作品不仅使中国功夫名扬全球,还创立了一个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紧随其后的成龙、李连杰更是锦上添花,终使中国武术风靡世界。

(二)艺人习武有追求

那些出身梨园世家的演员在求艺过程中往往也要学习武术,甚至在大红大紫之后,还要从武术中汲取营养。这不单单是武行演员,文戏演员也不乏学武者。

最著名的是谭鑫培。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是个唱老旦的演员。谭鑫培从小学习武生、老生。19岁时在京东遵化马兰峪搭入吴阎王的“粥班”(赶场多、挣钱少),日子过得非常苦。更不幸的是,很快他的嗓子便“倒仓”了。嗓子一坏,便不能上台。有镖行的朋友建议他去给大户人家护院。当时谭鑫培还有些犹豫,担心一个唱戏的,干不了护院的差使。可是那位朋友认为他是唱武生的,有武功,护院正合适。因为护院差使不重,还有空闲时间可以练功吊嗓。镖行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丰润县姓史的大户(另一种说法是通州徐家)。当时谭鑫培在京东一带唱戏,由遵化至丰润实没多远,估计应是到丰润史家护院。

谭鑫培在护院期间曾有“单刀退贼”的传说。说他守夜时发现飞贼潜入史宅,谭鑫培一个跃身上房,大喝“休走!”贼人大惊,掷出飞刀,谭鑫培一手接刀,一手打出飞蝗石子,贼人着打,滚下房去,谭鑫培飞身下房,挺单刀擒住飞贼。这一段传说,笔者叙述简要,而在演艺人士嘴里则绘声绘色。

谭鑫培在史家护院一年多期间,拜能人为师,学会了少林拳脚、棍棒、刀法及蹿房越脊的功夫。还开始练习内功。所以,他守夜时,往往是挎一口单刀,背着紧背低头花装弩和一袋飞蝗石子。于是江湖人称“单刀小叫天”。“小叫天”是他做艺人时的艺名。后来他嗓子恢复,又回到戏班,逐渐成为伶界大王,菊坛领袖,这“单刀小叫天”的雅号仍不时被人提起。

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学习武术,将武术技艺运用到京剧表演中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了。其版本也有多种,一说梅兰芳的剑术、尚小云的猴拳是向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学的,一说梅兰芳向形意名家傅剑秋学习武术,一说高紫云向梅兰芳传授了龙形太极和太极剑,一说李式(李瑞东)太极名家高瑞周曾任梅兰芳的武术教习,梅兰芳常练的剑术即李式太极十三剑。笔者还听说梅兰芳向上海米姓拳师学过武术,特别是双剑。看来梅先生喜好武术、学习武术,广为人知,曾向多位武术名家请教恐怕也不容置疑。

但梅兰芳最早接受武术熏陶却是从他的姑丈秦稚芬那里。

秦稚芬曾做过演员,早年学的武旦,艺名五九。学艺期间他曾向天津有名的武术家、书法家魏铁珊学艺。据说魏铁珊传授高超武功给演员的只有秦稚芬一人。因此秦稚芬练得一身真功夫。他能在摆着两盆盆花的条案上,先穿梭似的打一套猴拳,然后在盆花上扎马步一小时。他对棍棒、七节鞭也极为精通,在陶然亭黑窑场走会时,他能站在奔驰的马车上耍弄钢叉,令当时的名武生俞振庭啧啧叫绝。

秦稚芬后来做了梅兰芳的保镖。民国二、三年(1912、1913)间,出现了戏班争夺梅兰芳的纠纷,一位田老板因未能争夺到梅兰芳,就想教训一下梅先生。一天上午,田老板带着36名武把子到鞭子巷梅宅寻事。梅兰芳闻讯从后门直奔秦家。秦稚芬则飞快迎上前去,双方一言不合,秦稚芬扯开大褂,抽出一根防身用的三尺马棒,挥手就打。36名武行没见过真阵式,有的被打翻在地,有的被打伤腿骨,个个狼狈逃窜。隔了一个月,田老板又派来四个彪形大汉,在给孤寺门口的空地上与秦较量,秦稚芬抡起七节鞭,四个大汉一个被打破脑袋,一个后脊梁中了一鞭,另两个招架不住,拔腿便跑。过后纠纷得到解决,只是与武术无关了。

梅兰芳6岁学艺,每天天蒙蒙亮就由师父领到城墙根去喊嗓子、踢腿。稍长之后,又跟着姑丈秦稚芬学习多种拳术,以及跷功和武把子。秦稚芬应当是梅兰芳第一位武术教师。梅兰芳成名以后,坚持以武术锻炼身体。在他蓄须明志息影舞台期间,每天打两套太极拳。新中国成立后,他搬到护国寺居住,他的床旁桌几后面倚放着一把分量不轻的钢制宝剑。每天用这把剑练习剑术。《梅兰芳舞台艺术》曾拍摄了他在家中练太极剑的画面,用的就是那把剑。梅兰芳六十多岁时,依然能在《霸王别姬》“舞剑”结尾时下腰拧身,足见他的功夫是多么扎实。这是他艺术长青的关键所在。

梅先生是将武术中的技艺作为营养借鉴到戏曲表演上的典范。为人称道的《霸王别姬》的舞剑,就是他集几十年武术经验,结合舞台需要和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而创造的。

舞剑是《霸王别姬》的精华,梅先生说:“万不能把它(舞剑)演成武术表演。《霸王别姬》里的舞剑,是把京剧《鸿门宴》和《群英会》的舞剑,还有《卖马当锏》的舞锏的舞蹈加以提炼变化,同时吸收国术中的剑法汇合编制而成的。”这段舞剑绝非哪门哪派的剑法,而是京剧梅派表演艺术的精华。

程砚秋先生也是位武术迷,他曾向“醉鬼张三”张长祯学过“三皇功”门的功夫,又向太极名家高紫云学过太极拳及对练方面的武功。他在舞台几十年,从未忽略过武术的研究,从兵刃到技术,曾有许多新颖的设计。

程砚秋疾恶如仇。1943年在上海演出结束后途经天津返回北京时,在车上拒绝日伪车警的勒索,伪车警恼羞成怒,下车时,纠集伪特务数人于前门火车站无理寻衅,意欲殴打程先生。多亏程先生精通武术,孤身击溃了四五个特务,身体发肤未受丝毫损伤,抽身脱险。此事以后,程先生誓不屈服日伪淫威,遂隐遁西郊青龙桥,务农陇亩,谢绝舞台。

(三)武术登台增光彩

艺人习武,目的还是在舞台上增加光彩。京剧有出《翠屏山》,写的是石秀杀嫂的故事。“杀山”之前,有酒楼耍刀一场。早年间名小生徐小香耍的是“四门刀”,汉剧演员演此剧多耍“七片刀”。到了谭鑫培,动作更加细腻:入店饮酒脸不抹油,店东催其起身,石秀将桌斜掀,以口衔刀而起。谭鑫培所用是真佩刀,牙口不好,断不敢咬。耍刀则改练武术套路“六合刀”,与花哨讨俏的舞台刀法大不相同。据说此刀法后传与刘春喜,再传与丁永利。王金璐15岁时向丁永利学得,又经武术家高紫云指点,以后他每演《翠屏山》,海报上必注“带耍六合刀”。足见此刀影响之大。而李万春演《翠屏山》时,则在六合刀中加上八卦刀和滚堂刀法,更具表演性。李万春在《佟家坞》一剧中,设计一套七节鞭开打,一手宝剑一手七节鞭,称“剑里加鞭”,是从武术“刀里加鞭”化来的。后来荀慧生剧团排演《小刀会》,扮演潘启亮的茹绍瑞又借鉴李万春的“剑里加鞭”,创出舞台开打的“刀里加鞭”,火爆异常。再如叶盛兰的大弟子李元瑞,小生、武生两门抱,尤以短打见长。他演的清装戏《东皇庄》拿康小八,是出真刀真枪的大武戏。开打基本为武术路数,演来却不失京剧之美。

艺人习武的故事真是多得数不清。盖叫天向镖师刘四爷学武术,在京剧《武松》“飞云浦”一段中,武松抡起手轴(手铐)与杀手有一段对练,乃是“九节鞭进枪”的套路,紧接着又是一段“梢子棍进棍”,那都是纯粹的武术套路。而他在《恶虎村》中创“雄鹰展翅”的造型,轰动一时,今又被练习鹰拳的传人所采用。何月山号称勇猛武生,真刀真枪上台。本人曾看过马连良先生主演的《摘缨会》,剧中唐狡的扮演者谭元寿先生就在台上完整地演练了一趟少林刀法。至于杂技、马戏演员的爬杆、钻桶、钻圈等项目,多来自武术轻功门的功夫。鞭技、弹弓、飞刀原本就是武术中的科目。民间舞蹈中的武术扇、弓舞、剑舞则都是武术套路的演变。博大精深的武术成为表演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库,为艺术创作提供着丰富多彩的素材。武术与文艺实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取名宝典

    取名宝典

    本书介绍了名姓常识,古今取名方法,诀窍禁忌,以人名为主体兼顾公司产品商标命名,把人们常用的男名、女名、小名、学名、笔名、艺名、改名、印章、名片等知识作了说明。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热门推荐
  • 战场法则

    战场法则

    “……我只想告诉你,我们都是为战争而生的,战争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她,我们就只能去当强盗、小偷、杀人犯!别以为你只是误打误撞加入猎豹的,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 星途闪耀:王者之歌

    星途闪耀:王者之歌

    作为一个高颜值,高家世的白富美,在事业上也是高岭之花,要论什么能让她沉沦,那就只有...他了
  • 都市天才杀手

    都市天才杀手

    我叫叶枫,天生精神力大圆满,这个平凡的世界因为我的不平凡而变得多姿多彩。一所豪华的普通大学,当我跨入学院大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 首席错婚

    首席错婚

    四年前,她在大火里抛弃他而去,四年后,他浴火重生归来强势来到她的身边,发誓要狠狠折磨她,报复她当年把他抛弃下。"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对他的靠近既欢喜,又害怕这是他的复仇。"我想,蹂躏你!"他的回答模糊不清,一如他的真心。她却还是忍不住靠近了,然而另外一个女人的介入让她终于明白,这只是他的报复,可是她想抽身却已经来不及,哥哥被害,她被迫背井离乡的屈辱,让她无法就这么释怀......
  • 重生之书界纵横

    重生之书界纵横

    一书一世界,一界一轮回,这是一个穿越在书的世界里故事。可是当你在某处待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万年以后,你还会记得你来自何方将要去何处吗?当你已经是一代霸主天下无双的时候,你还想做回那个只比普通人不普通不平凡的你吗?当你得到了一切幸福,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你还打算回去那个你一无所有只有你的右手陪伴的日子吗?似真似幻却该如何选择。
  • 命格启世

    命格启世

    四千年前,魔族入侵大陆,鬼面剑圣一己之力战魔族三大魔神,奠定人族千年辉煌。十二年前,魔族卷土重来,天启八星带领各族强者殊死搏斗,魔族败退。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竟然觉醒三大命格。当三个命格与千年前的传奇相遇,当天启八星再现人间,人族在此变动中,是最终毁灭,还是存有一线生机?更多精彩尽在《命格启世》
  • 首席霸爱99次:萌妻,消消火

    首席霸爱99次:萌妻,消消火

    从古代火爆公主化身现代柔弱女子,帝倾尘表示,混呗,还能抹脖子咋滴?从堂堂首席化身火爆公主、无赖萌妻的贴身跟屁虫,北冥邪无奈,忍呗,还能反抗咋滴?部下一:真的不能反抗?部下二:也许……能吧?帝倾尘掀桌:“反抗?你窜天猴啊!还想翻了天了!老公,给他瞅瞅咱家的五指山!”墙角君看着自家萌妻,无奈黑线,反身就势压倒,“乖,别闹,咱们一起消消火!
  • 老婆是只鬼

    老婆是只鬼

    给美女送了一个包裹,没想到遇到一件男人都期望遇到的好事......过了两天又给美女发了一个包裹出去,没想到却被警察带走了,还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宗杀人碎尸案之中,尼玛,这下麻烦可大了!不过,山人自有妙计,WHY?因为我有个女鬼大老婆啊......
  • 大叔,我们恋爱吧

    大叔,我们恋爱吧

    一场莫名的游戏,一个神秘的大叔,一次次离奇的遭遇。填满了林未蓝十八岁的青春。这一年,林未蓝十八岁,却好像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还是这个温柔可亲的男人,带着她看完人世美景。命运是很奇妙的东西,所以不管你来自哪里,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都对彼此动了心。那就,恋爱吧。
  •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紧紧围绕农业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展开研究。《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基本特征、基本类型和农业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紧接着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减灾抗灾能力的基本状况;最后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的具体措施。全书环环相扣,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