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2000000012

第12章 民间服饰艺术的传承性

民间服饰的穿着方法和穿着习惯,往往与民间风俗关系密切。56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穿着习惯,这些习惯不单是怎样穿衣服,而是从头到脚的“包装”,如发型、帽子、鞋、带子等等,都是服饰穿戴最基本的需要。民间服饰是从实用和习惯出发的,所形成的穿戴习俗,是一个服饰群体的共识。仅发型就不知道有多少种,从古到今,发型是民间服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旧时蒙古族的“十二和尚头”,土族的“干粮头”、“三叉头”、“凤凰头”,旧时汉族的“大攥”、“绾纂纂”、“髻”、“蟠龙髻”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发型必须与相应的服饰配套,如旧时满族的“旗头”是与旗袍相适应的。“旗头”流行于东北地区,上层社会妇女在发髻上戴一个扇形冠,一般的用青缎或青纱制成,上面绣图案或是镶上珠宝。平民妇女只有在出嫁时才戴这种冠,等于是婚嫁礼服。还有一种发型叫做“剃光头”,是拉祜族妇女发式。流行于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当地妇女都不留发,是已婚和未婚女子的区别,未婚女孩留发表示还是少女时期,还需要父母抚养。汉族在旧时有一种“高髻”的发型,又叫做“凤髻”,俗称“高头”、“不走头”、“高纂纂”等。这种发型是实心发,有的也用假发,把髻做成凤形,或者在高髻上装上金凤当作装饰。有钱的人可以在高髻上饰以各种各样的金饰品,一般的平民妇女只不过在头上顶一条头帕也就算装饰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大城市,一度曾出现过这种“高髻”的发型。

帽子也是民间服饰穿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帽子,表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和习惯。我们粗粗地了解一下就不下几十种,如:哈萨克族的“三叶帽”、瑶族民间传统的“三角帽”、古代的“大障日帽”、畲族民间传统的“平帽”、东乡族的“平顶软帽”、回族的“号帽”(回回帽)、柯尔克孜族的民间传统“卡尔巴克”、汉族的“瓜皮帽”和“拉虎帽”等等也是不胜枚举。戴帽子在民间也有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例如汉族的“凉帽”是民间传统的一种帽子,在全国大部地区都流行。这种凉帽是用麦秸编织而成,帽顶突起,呈现圆形,帽檐平伸,比较宽大。还有的在帽檐镶上有颜色的布,垂下来作为装饰。“草帽”也是由麦秸编织而成,是民间常用的一种遮阳、御雨的帽子,原来只是在农村流行,后来城市也流行这种帽子,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有人喜欢戴这种帽子。在民间最有特色的帽子是儿童戴的帽子,如“罗汉帽”等,这些帽子有避邪、吉祥的含义。如“罗汉帽”原是侗族民间传统的帽子,后来其他地区也有这种帽子流行,帽檐有两层银饰,上层镶有十八罗汉,下层镶有十八朵梅花,这是借十八罗汉避邪的意思。各地风俗不同,镶的银饰还有很多变化,如月牙形银饰、银狮、银铃、葫芦、仙桃等。

我们从民间服饰中的发型和帽子,就可以了解到民间服饰的很多风俗习惯,再仔细地研究所有的服饰品,就会更深地体会到民间服饰习俗的来龙去脉。我们先研究一下民间服饰中的“衣”,民间的“衣”有很多称呼,也有很多种类,古代称上服为“衣”,下服为“裳”。在民间的习惯是以民族、性别、地位和实际用途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古代贵族和平民的衣服要有区别,男女的衣服要有区别,所谓“干尊坤卑之义也”,男女的区别是以男子尊贵,女子卑微为标准。南北方对衣服的称呼也有所区别,按北方的习惯,“衣”称为“褂”,如“大褂”、“小褂”、“马褂”。南方在习惯上称“衣”为“衫”,如“长衫”、“短衫”等,内衣也可以叫做衫,如汗衫、衬衫等。民间服饰中的衣,以女装的装饰比较有特色,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不同的装饰风格和穿衣的习俗。各种各样的穿衣习俗,虽然各有特色,但总的来说却没有脱离中华民族的大范围。就拿长袍来说,中国很多民族都是以长袍为主要服装,可是各民族又有各式各样的穿法和装饰方法,如蒙古族、藏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裕固族、汉族等。中式短装也有各种各样的穿法,如壮族、仫佬族、毛南族、瑶族、畲族、汉族等。有的民间服饰从古就形成了一定的穿戴习惯,直到今天仍然沿袭使用,古风不减。如畲族的“凤凰装”就是畲族妇女的传统装束。凤凰装流行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地,这种装束从头饰到衣服式样都模拟凤凰鸟的样子。又如“太阳花衣”,是基诺族传统服饰,流行于云南部分地区。这是一种成年男子的服饰,对襟,无领,在胸部、袖子上镶黑白青的条状花纹,在背上绣有彩色的太阳花图案,这也是从一些民间传说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款式。有传说是:诸葛亮南征至基诺山的时候,留下了“八褂图”,后来照着样子绣在衣服上,所以又叫做“八褂衣”。

民间服饰品多种多样,荷包也是民间服饰中不可缺少的用品。说起荷包的来历,是满族的一种服饰用品,满族善于骑马,在行军打仗时配带。荷包多是用以装一些食物,在行军途中充饥之用。后来在民间传开,常被用来装一些小巧的吃食和一些小的玩物。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不少地方描写荷包的情节。

那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的姊妹们,又不见贾政吩咐,只得跟到书房。贾政忽然想起来道:“你还不去,看老太太惦记你。难道还逛不足么?”宝玉方退出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说道:“今日亏了老爷喜欢,方才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我们回说老爷喜欢;要不然,老太太叫你进去了,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众人都强,今儿得了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众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个都上来解荷包,解扇袋,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不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必又是那些没脸的东西们解去了。”黛玉听说,走过来一瞧,果然一件没有,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拿起剪子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忙赶过来,――早已剪破了。宝玉曾见过这香袋,虽未完工,却十分精巧,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把衣领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荷包解下来了。递与黛玉道:“你瞧瞧,这是什么东西?我何从把你的东西给人来着?”

由此可见,荷包是男女之间感情深厚的一种信物。在《红楼梦》里曾多次出现有关荷包的描写,如:王熙凤把荷包“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贾宝玉”,“北王府爷送荷包来”等等。旧时,男女相恋,女孩子总要刺绣一只荷包送给自己心爱的人。姑娘出嫁之前都要学会刺绣,绣荷包正是学习刺绣的重要方式。后来荷包的花样、款式也越来越多,用途也不一样了,如:装旱烟的“烟荷包”、装钱的“钱荷包”、装手帕的荷包、装眼镜的荷包等等。

头巾是民间服饰中不可忽视的服饰品,各民族有各民族戴头巾的风俗习惯。头巾的种类、佩带方法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其实头巾的起源是来自于实用,主要是防风、防沙、保暖、遮阳等。用途不同,头巾的质料也不一样,北方的风沙比较大,为了防沙,头巾多为纱巾。纱巾一般为单色的,后来逐渐发展成彩色纱巾,图案精美、色彩斑斓、透明度强,是妇女们喜爱的头部装饰品。用于保暖的头巾,质料都比较厚,棉、毛、麻、丝等都可以制成头巾。这一类的头巾各族、各地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戴法。蓝印花布头巾多以方形为主,戴在头上或折成三角形围在腰里都很漂亮。丝绸头巾很受人们的欢迎,这种花色头巾不但可以戴在头上,还可以作为披肩使用。

汉族的穿戴习俗,也因各地区的风俗、环境、实用不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穿衣习惯。满族进关以后,满、汉之间的服饰有了较大的交流,在民间,更是满、汉服饰互为配饰,形成了新的服饰风格。如现代旗袍就是满、汉服饰交流的结果。汉族民间服饰最大的特点,是集多种民族、民间服饰的精华而独成一枝鲜艳的花。例如蓝印花布服装,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中都有这种民间味很浓的、乡土味十足的服饰,但是又各有特色。汉族的民间服饰主要有外衣、内衣、长袍、裙、裤、马甲、汗衣、带子、箭带、披肩、云肩、披风等,这些服饰在穿着过程中,如何配套、如何保持民间服饰的风格,一是要看实用价值和经济状况;二是要看风俗习惯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主旋律;三是要注意民族之间的交流;四是要在整个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跟上潮流;五是在中西服饰文化碰撞中不失民族传统,不是单纯地屈服于西方服饰文化,而是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我们中国式的服饰。我们以“带”为例,古时带就是服饰配套中不可少的,服装的款式往往就是用带来实现的。古时称“带”为“绅”,又叫做“大带”、“绅带”。带分两种,一种是“革带”,为束缚下衣之用,一种是丝带,是束缚在腰间的。革带在“曹魏之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角,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近、现代的“带”更是种类繁多,花样百出,腰带、吊带、装饰带、丝带、皮带、编织带、袜带等等都是在民间各地流行不衰。如东乡族男子所用的腰带,是一种两头细窄,中间宽大并有一包可以装钱物。古时腰带种类也很多,传统腰带装饰性很强,主要系于外衣的腰间。带上装有“扣环”,可以挂各种佩饰。富贵人家所用的带都很讲究,“带扣”用金、银、铜,更有甚者用玉、翡翠、宝石等。在民间的穷苦老百姓,能用一条“丝”制的带就算不错了。“剑带”是一种装饰带,常在衣服的大襟前、背后各饰两条,一般的是以4条为一组。民间的带在质地上虽然是一般的,但在色彩和织造上却是非常丰富的。如“锦带”的装饰就很有特色,在带上绣山水、人物、花鸟,或织以抽象的花条图案。

“实用”和“经济”都是民间服饰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民间服饰的审美观念首先是从这两个条件出发。如果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是富人或者是穷人都有这种要求。有钱的人以财富来解决他们所需要的服饰美,而穷人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解决穿衣问题。于是家庭手工艺就发达起来了,自裁自做服装,自制面料,纺纱、织布、漂染、刺绣、挑花等民间工艺,成为老百姓穿衣的重要手段。长期的磨炼,民间服饰工艺大大地发展,真是遍地开花,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传统特色。这些民间服饰工艺,解决了劳动人民自己的穿衣问题,还把多余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大批的优秀匠人涌现出来,在各地形成了各种门派。实际上富人、贵族的服饰也是出自劳动人民之手,不过他们用的材料比较高贵。劳动人民自己由于经济状况始终是挣扎在贫困线上,因此他们也只能是用自织的粗布,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装饰以表达自己的爱美之心。例如江南的农民常常是一身朴素的衣裙,围上一条蓝印花布的围腰,戴一条蓝印花布的头巾,这样的配套虽然简单,但朴实又大方,也是楚楚动人。劳动人民非常会利用一些服饰的特性,举一反三地进行变化。马甲就是在服饰配套中的“多面手”,马甲本身的款式和色彩变化多端,又能与各种款式的衣服相配套,这是又实用又经济的民间服饰。

风俗习惯是民间服饰发展的主旋律。民间服饰除去实用和经济之外,热爱生活是劳动人民的根本要求,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风俗。人们穿衣服戴帽子都要符合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否则就会脱离服饰群体。“风俗”又可以叫做“流俗”,常常和习惯合并称为“风俗习惯”。这是人们生活在社会里,相沿积久形成的社会风尚、礼仪、习俗、生活方式和劳动习惯等,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达成共识,就叫做“风俗”。服饰民俗也是由服饰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穿衣“流俗”。民间服饰风俗是人生中衣、食、住、行的首要环节,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经济生活、科学文化、社会心理、民族性格、服饰人格的重要表征之一。从民俗角度研究民间服饰的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民间服饰艺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创造过程,历代相沿承袭。在传承过程中,守旧的和创新的服饰经常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好的、优秀的被继承下来,守旧的、不合时宜的服饰往往被淘汰。民间服饰艺术代代相传,虽然制作工艺在不断改进,但艺术风格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基本保留下来。传承性是民间服饰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纵向的传承是家庭手工技艺一代接一代地向下传授。横向的传承是家庭与家庭、乡与乡、村与村、各省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家庭手工艺的传承是以基本技艺为主,因为很多技艺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了。母亲教女儿、祖母教孙女、姐姐教妹妹、嫂嫂教小姑子等等,都是从一针一线的基本功开始,在学习基本功的同时,又学习了民间服饰的造型方法、配色方法等。这中间就包含了很多需要继承的传统,如: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等。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从服饰的实用性为出发点的,民间服饰的实用性是最为重要性的内容。一旦家庭服饰作为手工艺品需要到市场上出售,那么就必须加强服饰品装饰的功能。横向传承是民间服饰流入市场、各地互相交流或是出现了作坊、工厂,成批地生产。民间服饰的生产,脱离了个体生产的状态,变成了师傅带徒弟,或是利用机器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必须根据市场的信息、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所生产的服饰产品。另外一种传承方式是异地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新的民间服饰。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的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反差很大,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穿衣风俗。有的地方服饰是那么美妙浪漫;也有的地方服饰是那么丰富多彩;北方的“宽袍大袖”;南方的“清秀简练”。这些变化无穷无尽的服饰,真可以说是“万紫千红”。通过人们的交往、商业的沟通,互相模仿,名人和有心人的提倡,民间服饰得以广泛地流传,这些都属于横向传承的范畴。

同类推荐
  • 大秦武夫

    大秦武夫

    少年白承,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个乱世拼杀不休!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运城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运城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三国之鬼神无双

    三国之鬼神无双

    看惯了吕奉先、赵子龙、关云长独武山河,谁说主角就不能有盖世武勇,威凌天下!马纵横,伏波后人,自幼武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东汉末年,竟然成为了扶风之虎马腾的长子—马羲,更且意外地发现在历史上并无记载过的这号人物,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体魄,九牛二虎之力。且看他如何玩转三国?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新济公新传

    新济公新传

    守法朝朝忧闷,墙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齐马骆,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人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你笑我,疯济公,天知地知我不疯,痴痴傻傻心不狂,酒肉穿肠过。人家修口不修心,我却修心不修口,哪有不平哪有我,我就是济癫
热门推荐
  • 废材女的萌宠

    废材女的萌宠

    一代天才夏紫萱渡劫失败!一次重生变成废材!偶得魔宠贝贝!她为他洗尽铅华!他为她化形为人!谁是谁的谁?谁生?谁死?
  • 修真小厨神

    修真小厨神

    厨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做饭的吗?的确普通的厨子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一个能将武功用于烹饪的厨子可就了不得了!他们神秘而尊贵,做出的料理,不仅美味,而且还有着许多特殊的效果。住在青岗路卖包子的林牧业,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食神系统,从此这间生意惨淡的包子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毕业事儿一箩筐

    毕业事儿一箩筐

    一个生于小镇,考入重本的女生,如何面对毕业的那一箩筐事儿。这里没有纯真无邪的爱情,却有三个每个女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男人,他们或是刻骨铭心的爱恋,或是难以抹去的污点,或是……最后,总有一个人对你唱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A Fair Penitent

    A Fair Penit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灵真经

    心灵真经

    《心灵真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的心灵感悟文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作品子集,对当今人们普遍表示“可以理解”的一些以时尚与潮流的“身份”出现的超低俗甚至庸俗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 屠天神道

    屠天神道

    佛前莲花开三朵,万古一战跨千年麾下帝将震三千,炼狱神战毁天地,阴阳颠倒位面绝。无尽岁月尘封,一具黑棺横卧九天,当棺中青年苏醒时,天空血煞遮月,虚空雷霆含怒。经历无数岁月惨败,生灵陨灭涂炭,这一世青年誓要血讨千古恨!
  • 宿命之沉沦

    宿命之沉沦

    她是魔界魔尊,手染鲜血,脚踏枯骨。他是九天之上的神君,清雅绝伦。那年那天,他手中的剑刺穿她的胸膛,她含泪微笑着。终于,她选择忘却,却不曾如愿。她坠入了无尽的黑暗,他一如既往的高高在上。故人重逢,却是大战之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却终究没能抓住她的手……
  • 他也曾是对的人

    他也曾是对的人

    我们看过山川河流,涉足千山万水,但始终一个人。不是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只是少了他,生活也只剩活着。年少时的我们啊,对所有事都充满了斗志,对有的人总是情有独钟,不管你曾是以何种姿态爱着他,不管他是以何种方式辜负了你,即使并非良人,他也曾是对的人。
  • 食话食说

    食话食说

    谢天说他自己:吾乃一馋人,爱旅途中的闲情偶寄,亦爱厨房里的油盐酱醋。 致力于探寻最地道的风味美食,邂逅其背后的深邃文化。门框胡同藏真之爆肚,探秘英伦美食, 比利时的食尚生活 品味世界三大名汤:马赛鱼汤 ……让你在文字间,唇齿留香。
  • 荒芜年华乱时光

    荒芜年华乱时光

    荒芜的年华总是出现在在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时光里。一切趋于平静时,少年懊悔的整夜不能入睡。但尘埃落定的现在,那少年只想说声谢谢。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年少的彷徨。本文只是讲述一个男孩在高四生涯中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无yy,不留梗,绝对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