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8600000030

第30章 莫把规则当儿戏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晚上,一个人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此时黄灯已经转成红灯。司机心想,反正没有其他车辆过往,于是,就加速冲了过去,结果被交警拦了下来。

交警问司机:“你没有看到红灯吗?”

司机回答说:“看到了啊!”

交警又问:“既然看到了红灯,为什么还闯红灯啊?”

司机回答说:“因为我没有看到你呀!”

这则笑话以幽默的方式告诉了人们监督的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自觉遵守规则,所以在制定规则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规则得到有效遵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重要的十字路口都设有电子眼的原因。

很多员工就像这个笑话中的司机一样,领导在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地遵守规则,努力工作;一旦领导不在,他们就会偷懒。对此,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就曾指出,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就会更加认真、努力地工作。后人就把H·赫勒的这一观点命名为“赫勒定律”。

“赫勒定律”提醒管理者:不是每个员工的自律性都那么强,也不是每个员工都会因担心受罚就老老实实地遵守规则,而管理者又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员工,所以,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用机制来督促员工努力工作,靠机制来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擦桌子的故事”:

在日本,公司规定,桌子每天必须擦六遍。日本人干起这件事情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遍。后来,有的日本公司请留学生来做这件事情,在第一天的时候,留学生把桌子了擦六遍;第二天的时候,留学生还是把桌子擦了六遍;但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留学生发现,擦五遍与擦六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只擦了五遍;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发现擦四遍与擦五遍也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只擦了四遍。再到后来,就只擦三遍、两遍,直到被老板发现,然后被开除。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外国留学生不如日本人认真、勤奋、诚实等等。在此,不讨论这个结论的问题,只讨论这个故事中,该公司老板关于“擦桌子”的规定是否合理、健全。

首先,“桌子要擦六遍”的规定本身是否合理呢?桌子为什么一定要擦六遍呢?是必须擦六遍才能把桌子擦干净吗?如果是擦六遍才能把桌子擦干净,那么,对每一遍的效果是否都应该有要求呢?因为马马虎虎地擦六遍与认认真真地擦六遍,效果肯定不一样,可以说,马马虎虎地擦六遍还不如认认真真地擦五遍干净呢。

桌子擦几遍只是一个过程,而老板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结果,即干干净净的桌子。所以说,“桌子擦要六遍”的规定本身就不合理,因为擦桌子的标准不合理。老板应该要求把桌子擦干净,至于擦几遍,那就是执行者的事情了。只要能够把桌子擦干净,执行者愿意擦几遍就擦几遍。并且,检查桌子干净的程度比检查是否擦了六遍更容易。

其次,就算“桌子要擦六遍”的规定本身是合理的,那么,老板该如何保证每一个日本人都会老老实实地把桌子擦六遍呢?难道所有的日本人都那么老实?不见得吧。既然不能保证每个日本人都会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条规定,那么,该如何保证在有人只擦五遍的时候,就能够及时发现这种“偷懒”行为,而不至于到只擦四遍、三遍甚至两遍的时候才发现呢?

所以,在制定“桌子要擦六遍”这一规定的时候,还必须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监督擦桌子的人,可以及时发现“偷懒”行为。让擦桌子的人知道,一旦偷懒就会立即被发现,从而使擦桌子的人不敢偷懒。

可能有的人就会说,对于这条规定来说,大多数日本人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而大多数的留学生却不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不还是能够说明留学生的自律性不如日本人高?这也许能够说明日本人的自律性普遍比留学生高,但不能说明日本人的自律性天生就普遍比留学生高,没有谁天生就比别人强,日本人这种高度的自律性也是严格的制度长期约束的结果。

可以以擦桌子为例做一个设想,在日本公司制定出“桌子要擦六遍”这样的规定之初,很多日本人也会偷懒,但如果偷懒,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开除。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发现,这样偷懒代价太高,长此以往,大多数日本人就会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条规定。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度的自律是制度长期约束的结果,制度能够将不自觉的行为变成自觉的行为,当人们的行为普遍达到自觉的程度时,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可以不再用制度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就像一个人骨折之后要绑上石膏一样,石膏的作用就在于防止骨骼生长错位,当骨骼愈合,就可以拆掉石膏了。

所以,企业不要寄希望于自己的员工有多么高的自律性,更不要企求员工天生就有多么高的自律性。企业绝不能指望仅靠员工的自律,就能够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秩序化与高效化。就算大多数员工能够做到自律,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约束少数人的不自律行为。

此外,一般说来,一个人在既定情形下的自律程度与其所受到的诱惑是成反比的,诱惑越小,其自律程度就越高;诱惑越大,自律程度就越低,并且总有一些诱惑是很多人抵挡不了的。

对此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

任意抽出100名官员,当在这100名官员面前摆放5万元时,动贪念的人可能只有10名官员;当摆放50万的时候,可能就会有20名官员动贪念;当摆放500万的时候,可能就有40名官员动贪念……随着钱的数目的递增,动贪念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多。当然,也不能否认,不论钱递增到什么程度,可能总有那么几个人始终不会动贪念。

由此可见,一个人可能不会为五斗米折腰,那么,五十斗米、五百斗米、五千斗米呢?一个国家的廉政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只寄希望于那几个永不动贪念的人,而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法纪来防止某些官员把贪念转变成贪污行为。

但人们发现,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来惩治贪污行为,为官者也都知道这些法律的严厉性,但为什么还有一些官员明知故犯呢?问题就出在人们的侥幸心理上,在有些官员看来,并不是“伸手必被捉”,而是“伸手不一定就被捉”。既然如此,那么惩罚就是被捉之后的事情了,所以,仍旧有些许官员伸出他们的“贪污之手”。

这就像人人都知道闯红灯不对,并且也知道闯红灯之后,如果被交警逮到就会被罚款,但仍旧有那么多人闯红灯,问题就出在“如果被逮到”上,如果被逮到就得交罚款,但如果不被逮到,那么自然就不用交罚款了。就像前面所讲的那个笑话中的司机,他之所以敢闯红灯,就是他以为旁边没有交警。

这也是“擦桌子的故事”中,一些留学生敢于偷懒的原因。一些留学生不如日本人的自律性高,又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约束他们的这种偷懒行为,于是,他们抱着“偷懒不一定就会被抓到”的侥幸心理而去减少工序。而如果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像一只眼睛一样,在旁边盯着他们擦桌子,这些留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偷懒的。

可以说,有的人是因自律性高而自觉遵守规则,也有的人是因畏于惩罚规则的震慑,而不敢去违反规则。而对于那些自律性不高且不畏惧惩罚规则的震慑力的人来说,就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制,让他们认识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是什么威吓性的话语,而是切切实实的事情。所以说,不仅要有规则与违反规则之后的惩罚规则,还要有发现违反规则者的监督机制。

如果说惩罚规则是一种事后控制,那么监督规则就是一种事前控制。惩罚规则是惩“患”,而监督机制则是防患于未然。

战国时期,楚国著名隐士鹖冠子所作的《鹖冠子·世贤》中,记载了魏文侯与神医扁鹊的一段对话:

(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侯曰:“善!”

这段记载讲的是,魏文侯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侯就很奇怪了:“那么,为什么是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本乡里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而名闻于各诸侯国。”

正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扁鹊的大哥就是实现了事前控制,扁鹊的二哥实现了事中控制,而扁鹊则是事后控制。治病是如此,管理企业也应如此。当一个人因过错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后,再怎么惩罚这个人也不能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而事前控制却能够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求防患于未然,这也就是建立监督机制的意义之所在。

所以,企业在某些方面应该建立自己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约束。但是,企业所建立的监督机制必须是保证是有效的,否则,就会出现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的局面。

有这样一则管理寓言:

在一片广阔的大草原上,草原之王狮子委派狼去管理羊群,并成立了由狐狸、老虎、金钱豹组成的监督委员会,来监督狼的行为。

狼上任一段时间之后,狮子突然想起,应该去考察一下狼的政绩。

狼见狮子来考察,对狮子一番恭迎之后,委屈地对狮子说:“由于我管理太严,羊们肯定会对我有意见。您可要给我主持公道啊!”

狮子说:“你放心,我会秉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你和羊们的。”

于是,狮子传令把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委员狐狸、老虎、金钱豹诏来了解情况。

金钱豹煞有介事地对狮子说:“大王,我可以拍着胸脯说,狼绝对是一名优秀的羊群管理员。狼把一群羊管得服服帖帖的,没有一只羊敢捣蛋。”金钱豹昨天刚刚收下狼送来的一只母羊和三只小羊羔,对狼的评价自然十分“公道”。

老虎对狮子说道:“与牧羊狗相比,狼可有魄力多了,表现也比牧羊狗好得多。”狼上任伊始,就给老虎送去了五只羊,老虎自然也会“实事求是”地评价狼。

狡猾的狐狸说起话来有文采多了:“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人必非之’,狼立羊群,怎能会没有闲言碎语呢?据我所知,羊们对狼是有偏见的。明智的大王,您可千万不要相信羊们所说的话啊!”狐狸每天与狼分享羊肉,对狼的评价自然就会更高。

狮子见狼的管理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没过多久,狮子就提拔狼去管理一个规模更大的羊群。

狮子也设立了监督机制,但为什么没有收到预期的监督效果呢?问题就出在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上。狐狸、老虎、金钱豹都想吃肥肥的羊肉,狼抓住了他们这一弱点,对其行贿自然会成功。监督委员如果由既不容易被狼利诱,又不容易被狼所威逼的动物,如大雁、百灵鸟、猫头鹰等组成,监督效果就会好得多。

美国肯德基公司对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连锁店,实施不定期的暗访抽查制度,就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

肯德基公司总部专门雇佣了一批人,让这些人佯装成顾客进入店内进行检查评估,这种神秘的暗访抽查制度是不定期的,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对某些连锁店可能半年也不会查一次,而对某些连锁店则可能连续几天都在暗查。也正是有了这种不定期的暗访抽查制度,才使得肯德基公司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一万家连锁店的员工,对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时每刻都积极地投入工作。

所以,企业不要再抱怨员工的自律性多么得差,也不要再奇怪为什么自己的惩罚制度对某些员工没有作用,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当企业拥有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就好比是在企业上空有了一双天眼,在天眼的盯视下,员工就不敢再有所懈怠。

同类推荐
  • 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本书从李嘉诚的中国式领导和经营管理方面,讲述李嘉诚的传奇人生,深入分析李嘉诚的成功经验,指出借鉴之道。
  •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起到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

    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

    本书以商品社会的服务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服务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包括微笑、言谈、举止、着装等等,并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妙趣横生的案例,为你详细地总结出每一项服务的宝贵经验。所谓“一招在先,招招领先”。让您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及掌控复杂多变的局面,帮助您快速提高有关服务方方面面的专业技能,让您不知不觉中领悟服务的真谛。《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适合各行业服务部门、营销部门的主管及每一位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阅读。
  • 商者无域:中国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商者无域:中国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本书包括了《风暴中心 个中酸甜谁人知——职业经理人在创维》、《真的累了——用友职业经理人案例报告》、《方太厨具的中国式继承——家族继承制度与淡化家族制的辩证思考》等内容。
  • 客房管理

    客房管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客房产品的概念、种类及设计,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管理,客房价格决策和经营效益分析,客房预订与销售管理,客房对客服务与客服清洁保养及管理等。
热门推荐
  • 总裁在上:娇妻我们继续爱

    总裁在上:娇妻我们继续爱

    校园时代里,令人眼红的情侣档胡舟和彭昱洋在5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再度重逢。可今时不同往日,彭昱洋已经成为了名震四方的上市公司老总,而胡舟虽是留洋归来,却只是一家小公司的职员。胡舟主动跑去敬酒,却被彭少爷一句‘滚远点’给伤的体无完肤。情敌看着自己的笑话,同学看着自己的难堪。而胡舟也只是一笑带过。“干了这瓶,致我们逝去的爱情”。可爱情真就这么容易错过吗?
  • 进化之夜

    进化之夜

    嘿嘿!这是本人处女作,表示有点小兴奋阿,因为玩了个psp游戏寄生前夜所以我脑子突发奇想虫族和高次种族的进化谁更强大,所以勒就想写本小说来看看两个进化种族谁更强。这小说大致内容是主角带领虫族大军保护人类和高次种族战斗的233,在此虽然水了这个介绍但是要感谢末缘是她帮忙构想了人物名字233,我会努力的!
  • 鬼胎咒

    鬼胎咒

    家族历代多有残缺,是遗传病史,还是千年诅咒,少年励志解开谜题,却无意闯入禁地,原来一个个古老的传说并非都是空穴来风。
  • 那年青春,我们无怨无悔

    那年青春,我们无怨无悔

    对于我们那段青春,不管是你、我,还是他、她,都无怨无悔。在青春遇见了最爱的ta,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我们携手共度过了这段青春……他——江凌轩,霸道的花花公子;她——许洛溪,温柔可爱的淑女校花,当他遇上她,造就了一场倾心专一的感情。她——秦悦,开朗乐观的积极少女;他——陈清,冷漠的高冷校草,当她遇上他,造就了一场完美的女追男的感情。同他——安越齐,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她——林荷,最普通平凡的女生,当他遇上她,早就了一场普通而又幸福的感情。他——张程炫,听话守纪的好学生;她——楚雨倩,抽烟喝酒的叛逆少女,当他遇上她,早就了一场最虐心的感情。那年的青春,结局或喜或悲,却在脑海的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 附内义丹旨纲目举要

    附内义丹旨纲目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铁血奇侠

    铁血奇侠

    一张稀世藏宝图,一部绝世武功秘籍,一段情仇爱恨,一曲烟雨未央。一个人,一柄剑,一管笛,一骑马。一杯浊酒,一朝相遇,一次回眸,一抹红尘。诗曰:饮马夕阳远树鸦,横笛冷对几朝花。风中浪子今何去?滚滚红尘路是家。敬请关注《铁血奇侠》,烟雨共您一起酣饮浊酒、浪迹天涯!萍水相逢,悲欢与共!让我们携手走进这个不一样的江湖!
  • 雪落幽痕

    雪落幽痕

    你是否会幻想?你是否会仰望星空?你是否游离人群?你是否也习惯逆来顺受和麻木?……你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 查理九世之请你一定记得我

    查理九世之请你一定记得我

    她和他曾经是一对欢喜冤家,没有人知道她喜欢他。当心碎飘荡在海边时,她却决绝而毅然地拒绝他“我不喜欢你”。面对他,她选择离开,选择放弃。五年后,她归来,却忘记他。“纪瑾安,我喜欢你你也要忘记吗?我要你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