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3900000032

第32章 反读《通鉴》(三)

四十一

知识跟智慧,跟品性无关。宋世祖刘骏是个昏暴之君,“终日酣饮,少有醒时”。但《通鉴》仍称赞他“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

儒家文化一向把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合而为一,结果却适得其反。苏东坡说:“人生识字糊涂始”;我却说:人生识字心始歪。能同时读七行文字的刘骏,照样把国家搞得暗无天日。他的聪明和博学并没有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

四十二

宋王太后疾笃,使呼废帝。帝曰:“病人间多鬼,那可往!”太后怒,谓侍儿:“取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宁馨儿!”

金庸的一大发现:人世间最黑暗的地方有两个——皇宫和妓院。王太后绝望的呼喊传不出九重深宫,孔老夫子若听见了,会作何感想呢?孔庙中高高在上、“万世师表”的老夫子,其实是世间最寂寞的人——他说的话虽然被千万人学习,却没有人当真。

四十三

宋废帝自帅羽林兵讨太宰义恭,杀之,并四子。断绝义恭支体,分裂肠胃,挑取眼睛,以蜜渍之,谓之“鬼目粽”。

统治者有个常用的把戏,将“坏人”贬为“鬼”——对鬼,自可无所不用其极。《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因此成为最受欢迎的样板戏。那个时代,台上在演出这幕意义深刻的剧目,台下无数的人则又被变成“牛鬼蛇神”。

四十四

宋明帝以故第为湘宫寺,备极壮丽,欲造十级浮图而不能,乃分为二。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入见,上谓曰:“卿至湘宫寺未?此是我大功德,用钱不少。”待郎虞愿侍侧,曰:“此皆百姓卖儿贴妇钱所为,佛若有知,当慈悲嗟愍;罪高浮图,何功德之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王公贵人自可信佛,留下的事让百姓干去!阿育王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那些被他杀害的千万冤魂何为?

当信仰以金钱或权力来衡量时,它也就走到了自己的反面。教皇卖免罪符的时候,新教也就诞生了。

四十五

宋明帝好围棋,棋甚拙,与第一品彭城丞王抗围棋,抗每假借之,曰:“皇上飞棋,臣抗不能断。”上终不悟,好之愈笃。

独裁者多一两种爱好,于国家大事无甚大害,但对有这方面特长的人来说,则多了一条飞黄腾达的道路。厨子权力超过宰辅,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太多了。“弄臣”是中国政治的一大特色。

四十六

魏诏曰:“下民凶戾,不顾亲戚,一人为恶,殃入阖门。朕为民父母,深为愍悼。自今非谋反、大逆、外叛,罪止其身。”

这是《通鉴》中少见的一点亮色。“族”字几乎每页都有,一个普通的汉字后面有可能是数十、数百余人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满门抄斩。后赵时石虎杀太子石宣,杀尽东宫人等,连自己最疼爱的孙子也不放过。我为魏帝诏令中“君权神授”的心态而不快,却赞赏他的“改革”。尽管是不彻底的改革,但这一纸诏令毕竟可活千万人。

四十七

宋苍梧王即帝位后,一日不杀人,则惨然不乐。太后屡训戒帝,帝不悦。会端午,太后赐帝毛扇。帝嫌其不华,令太医煮药,欲鸩太后。左右止之欲:“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复得出入狡狯?”帝日:“汝语大有理!”乃止。

看来,儒家的三纲五常、礼乐制度还是有作用——保全了太后的一条小命。残暴如宋帝者,也害怕当“孝子”,为太后的后事操劳。谁说礼乐无用呢?它远胜于刀剑,连恶向胆边生的宋帝也被吓退了。难怪新儒家们要念念不忘儒教的教义,它是金箍棒,看你们谁能受一下!礼教也成了一种毒,用来“以毒攻毒”的毒,这岂不是礼教的悲哀!

四十八

梁武帝猜疑临川王萧宏。有人报告萧宏建造房屋百间,内堂之后,门户紧闭,疑为铠仗。武帝于是到萧宏家饮酒,半醉后,渭曰:“我今欲履行汝后房。”宏恐上见其货贿,颜色怖惧。上意益疑之,于是屋屋检视,每钱百万为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为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馀间。上屈指计,见钱三亿馀万,馀屋贮布绢丝绵漆蜜料蜡等杂物,但见满库,不知多少。上始知非仗,大悦,谓曰:“阿六,汝生计大可!”乃更剧饮至夜,举烛而还。兄弟方更敦睦。

武帝只害怕弟弟谋反,却不害怕他贪污。一个词“大悦”,将其心态勾画得惟妙惟肖:只要你不夺我的位子,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国库如擎天大柱,你一人的贪欲最多像个小蛀虫而已,动不了它的根本。贪污是可以被允许的。同时,贪污的官僚也容易被控制。有把柄掌握在最高统治者手中,还不乖乖听话?这就是专制帝王独特的思路。虽然宋子文、孔祥熙贪污腐败,蒋介石却依然重用他们,原因也在于此——至少他们不会造反。

萧宏的财富来自何处?来自老百姓那里。但皇上是不会为百姓考虑的,他只挂念着自己的宝座。贪污横行的国度,必然是缺乏民主的国度。贪污不仅是贪污问题。韩国总统金泳三之子因贪污而入狱,我视之为一个标志:韩国民主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而萧衍、萧宏们的幽灵们,还在中国转世作乱。

四十九

魏宗室外戚权幸之臣,竞为豪侈。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宫室园圃,侔于禁苑,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直钱数万。河间王琛,每欲与雍争富,骏马十馀匹,皆以银为槽,窗户之上,玉凤衔铃,金龙吐旆。尝会诸王宴饮,酒器有水晶杯,马脑碗,赤玉卮,制作精巧,皆中国所无。又陈女乐、名马及诸奇宝,复引诸王历观府库,金钱、缯布,不可胜数,顾谓章武王融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融素以富自负,归而惋叹,卧疾三日。

依稀觉得另一本书上也有相似的情节——《天怒》。天是不会怒的,书呆子才会这样想。报刊上频频公布中国富豪的排行榜,种种标准,不一而同,使评比亦成为一门深奥的学问。魏国的富翁们大概会羡慕今天的富翁的——今天学问突飞猛进,有严格的科学方法进行评比,大家心服口服。而那时,他们只能通过参观获得的感性印象来粗略估计。

可惜的是,“排行榜”上只有民间人士,还有很多“非民间人士”更为富有,他们淡泊名誉,如陶渊明般高洁;他们深藏而不露,如武林高手般泯然众人。他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只苦了缺乏想象力的老百姓。正像清末笑话中所说的,一个庄稼汉向朋友们吹嘘,他进宫见过老佛爷,老佛爷正在啃两张肉饼。

人们对富豪“排行榜”的兴趣,超过了晋人,也超过了北魏时代。那些“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劳模”之类的评比,除了被评上的人和他们的家属之外,是没有一个人在意的。相反,《福布斯》杂志却成了在中国最有名气的美国杂志,人人口头上都在谈论着中国人的排名。这也是一种爱国心,一种民族自豪感,值得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诸公大力提倡。

在西方,大多数富人还是“人”;在中国,一旦富有,相当大一部分富豪的本性便迅速被“蛮性的遗留”所取代。关于某些“富兽”们的兽行,大约不必由我来举例了吧。

五十

魏步兵校尉宇文泰入关,以功迁征西将军,行原州事。时关、陇凋弊,泰抚以恩信,民皆感悦,曰:“早遇宇文使君,吾辈岂从乱乎!”

鲁迅对中国历史的概括:做稳了奴隶和没有做稳奴隶的时代。所谓明君清官,无非是让百姓做稳了奴隶而已。“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是一句令人心寒的感叹。字文泰所做的,仅仅是扔出一两根没有肉的骨头,人们便摇着尾巴奔上前去献媚了。

五十一

魏权臣尔朱荣好猎,不舍寒暑,列围而进,令士卒必齐壹,虽遇险阻,不得违避,一鹿逸出,必数人坐死。有一卒见虎而走,荣渭曰:汝畏死邪!即斩之。自是每猎,士卒如登战场。尝见虎在穷谷中,荣令十馀人空手搏之,毋得损伤,死者数人,卒擒得之,以此为乐,其下甚苦之。

这个世界上,某些人的欢乐即是某些人的痛苦。但将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对他人生命的剥夺上,这种欢乐便无论如何不能容忍。尔朱荣指责士兵怕死,真是岂有此理!谁不怕死呢?后来魏敬宗设计诛尔朱荣,亲自挥刀手刃之,侍从亦抽刀乱斫,不知尔朱荣此时心态如何?是视死如归还是魂飞魄散?临死的瞬间,他大概才体味到死亡的可怕。

我想起了古罗马的角斗士,想起了斯巴达克。中国又何尝逊色呢?

五十二

魏敬宗杀尔朱荣后,尔朱家族的将领起兵攻陷洛阳。帝步出云龙门外,遇城阳王徽乘马走,帝屡呼之,不顾而去。尔朱兆执帝,锁于永安寺楼上。帝寒甚,就兆求头巾,不与。

大乱来时,谁还顾你是皇帝呢!敬宗被抓之后,居然想求一头巾也不得,其可怜状如在目前。司马光与其说是历史学家,不如说是文学家,在这些细节处,他往往有神来之笔。政权出自枪杆子,想当皇帝,先当军阀头子。魏敬宗、宋徽宗等人均非政治家之流,故国灭身死。

五十三

魏诏有司不得复称“伪梁”。

这是一则很有意思的记载。在分裂时代,若双方对峙,耽耽相向,则在语言上互相蔑视,指责对方是“伪”,而自以为是“正统”。在这个空洞的帝国里,无数能指与所指脱离的语言像幽灵一般游走着,充斥了帝国广袤悠远的时空。中国人自古就有语言崇拜,对仇人的一个报复办法是:做一个对方的木人、布人或纸人,然后天天对其咒骂,骂他生病、死亡,最后果然灵验。《红楼梦》中对此有过详尽的描写。

不知道起草这道诏书的大臣是谁。我想,也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终于弄明白了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道理:语言仅仅是语言而已。

五十四

魏主与权臣高欢交恶,在信中如是说:“朕不劳尺刃,坐为天子,所谓生我者父母,贵我者高王……朕本寡德,王已立之,百姓无知,或谓实可。若为他人所图,则彰朕之恶;假杀还为王杀,幽辱齑粉,了无遗恨!本望君臣一体,若合符契,不图今日分疏至此。”

中国的文字,向来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双方都在秣马厉兵,积极备战,书信却写得情深意重,义正辞严。魏主势力不如高欢,在堂皇的言辞背后,已露出怯意。“百姓无知,或为实可”此八字道出统治者们的一以贯之的心思:谁当皇帝,老百姓是无权决定的;既然我当上了,他们这些愚夫愚妇就只有认可的份儿。正如庄稼地必然遭受害虫,至于害虫是蝗虫还是别的什么,对老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

双方起草书信的都是文章高手。但改变事实的不是文章,而是战争:高欢的军队打败了魏主的军队。帝鞭马长骛,糗浆乏绝,逃向西边。高欢入洛阳重新立了个傀儡皇帝。百姓照样无可无不可。读完后面的结果,再读前面的信,趣味倍增。

五十五

先是,荧惑入南斗,去而复还,留止六旬。梁武帝以谚云“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跃而下殿以禳之;及闻魏主西奔,惭曰:“虏亦应天象邪!”

我感兴趣的有两点:一是中国把天体学人文化,是为天文。天体运行,旱涝地震,岂与政治有关?一八九九年十月六日,《京报》登了一则光绪的手谕。光绪在谕令里提及,自己的罪过是发生干旱的原因。不管谕令是否代表失去自由的光绪的本意,但其思路仍是旧日怪圈的延伸。天象和民谣的合力,使梁武帝跣足下殿,我又有点怀疑,老百姓是否也有大愚若智的时候,故意制造出这样的谚语,利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捉弄皇帝?

第二点是梁武帝的自我解嘲:“虏亦应天象邪!”他把对方当作“虏”,自己却不见得有多么高尚,不过是一名夺取齐的天下的武将而已。东晋本来已是偏安的朝廷,自宋取而代之以后,就更加“名不正,言不顺”了。那么萧衍又有什么资格自傲呢?他为自己找了个不是说法的说法,对于他自身的尴尬丝毫没有什么帮助。昏昧如此,焉不引狼入室,导致侯景之乱,活活饿死台城?

我读史书时的最大乐趣,便是寻找统治者们的愚昧。

五十六

宋游道奏驳尚书违失数百条,省中豪吏王儒之徒并鞭斥之,令、仆以下皆侧目。高隆之诬游道有不臣之言,罪当死。给事黄门侍郎杨愔曰:“畜狗求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复吠狗。”

“畜狗求吠”这是统治者对中国文人的政策,此四字真言石破天惊,道出皇权体制下士人的命运。孔子以降,要么惶惶然若丧家之犬,要么啃着骨头秉承主人的意旨乱咬一气。主人则有两类,一类是昏主,辨不清看家狗的狂吠实际上是吓唬偷儿、保护自己的财产,反倒为吠声惊醒自己的美梦而大怒,而挥刀杀之;另一类则是明主,即唐宗宋祖之流,纳谏如流,知道狗儿叫江山固,不时赏给狗儿几块肉多一点的骨头,再加上几许温柔的抚摸。

五十七

魏诏:“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

肉体上的阉割废除了,精神上的阉割呢?太史公以残缺的肉体完成了象征精神完整的《史记》,此后那些精神残缺的后代们呢?

五十八

高欢之子高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帝三拳,奋衣而出。

傀儡皇帝还想向权臣摆架子,下场可想而知。“狗脚朕”三字,倘若每个老百姓都这样痛骂,“朕”还有什么威风可言?

每当读到皇帝被侮辱的段落,我便开怀而笑。尽管侮辱者与被侮辱者一样都不是东西。

五十九

帝欲杀高澄,开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门,门者觉地下响,以告澄。澄勒兵入宫,见帝,不拜而坐,曰:“陛下何意反?”帝正色曰:“自古唯闻臣反君,不闻君反臣。王欲自反,何乃责我!我杀王则社稷安,不杀则灭亡无日。必欲弑逆,缓速在王!”

谁有兵权,谁就有真理。魏帝还想以“大义”压高澄,哪知高澄丝毫不理他那一套,君臣之义岂为我辈设乎?自古以来,政变成功的一方,必然把前领袖指斥为“叛徒”。领袖反,反谁呢?

六十

侯景在梁主持朝政,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以诏文呈上。上惊曰:“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

中国人对名号有特殊的癖好,名号是权力的象征。侯景的名号,简文帝为之惊诧,因为宇宙的“等级”远在皇帝之上。侯景有妄想症,必然谋反。最后败亡时,他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将入海,其亲信背叛。景欲投水,部将以刀斫之。景走入船中,以佩刀抉船底,部将以矛刺杀之。

宇宙大将军最后死无立锥之地,连想投水自杀得全尸也不得,足为妄想狂们引以为戒!景尸被暴于市,土民争取食之,并骨皆尽;溧阳公主亦预食焉。枭雄被士民所吞食,历史上倒是常有的事。最可怕的是,溧阳公主作为侯景的妻子,也亲口吃丈夫的肉。侯景得势时,囚禁梁武帝,强占公主。但仇恨达到吃其肉的地步,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同类推荐
  • 思想杂碎

    思想杂碎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感慨,例如《公仆与保姆》《救救家长》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 幸福智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幸福智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先读唐诗再旅行

    先读唐诗再旅行

    本书分为“帝都长安”、“西出阳关”、“黄河岸边”、“西署巴南”、“吴楚春色”、“人间天堂”等六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商战设计师

    商战设计师

    本书主要是以故事的形式介绍装饰领域的企业领导人、高管、设计师在现代商战中的诸多成功案例。作者从业十几年,在装饰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所经营的品牌堪称业内连锁业第一,此书内揭秘了很多商业运作技巧和职场谈判技巧,值得众多行业内人士阅读。此书内容故事以作者的企业作为背景。作者的企业在装饰行业连锁数量第一,影响力颇大,作者在行业内受关注率非常大,且企业内有自己的培训学校。
  • 再活一次商女无敌

    再活一次商女无敌

    我是个很会自我满足的人,爷爷奶奶吵闹,没事老人家嘛。不要去计较太多。大伯胡搅蛮缠。没事老爸就这么一个兄弟不帮他帮谁呢。小姑无理取闹,吃拿卡要。怎么办呢有钱帮就帮一点吧。爸爸愚孝。妈妈又好强。其实都挺好的。我呢?要学历没学历要工作没工作。唯一还能看上眼的就是我比较懂满足。我有个老实可爱的老公,有偶尔挑刺却很勤劳的婆婆。有个脾气暴躁却还蛮正直的老公公。还有个可爱的顽皮到家的儿子。好吧其实都挺好的。小日子过的也还算舒心。我很幸福哒。直到那天我收到陌生QQ发来的一张照片。我的世界颠覆了。
  • 奇之穿越

    奇之穿越

    小女孩紫黛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来到了水之国,她和水精灵一起保护水之国,在这些战斗中她变得勇敢起来......
  •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奇幻美文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奇幻美文

    据说,星座的故乡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在那里,牧羊人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到夜晚的时候,闪烁的星星便成了牧羊人最好的伙伴,牧羊人一边守护羊群,一边遥望着夜空中如街市上明灯一样的繁星,他们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将随意连接而成的形状联想成各种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为它们命名。在指南针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星星就是船员和冒险家最忠实的向导。人们将一年分成十二等份,然后给每个时间段都分得-位“守护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二星座”,也就是“黄道十二宫”。 除了这十二宫之外,其他星座则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出现的时间以及一年中的最佳观测时间,分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星座。
  • 仲景伤寒补亡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帝皇

    异世帝皇

    他本应是这世界上最有权势纨绔公子,但奈何生不逢时,刚出生就惨遭背叛。亲人分别,颠沛流离,沦为蛮荒之地的一王府公子。君王荒淫无道,天下民不聊生,他在一帮生死兄弟的陪伴下金戈铁马,破城池,斩群雄,气吞万里山河,建立新的帝国。为复仇救父,他打破天道隔绝,征服中州,将帝国的大旗插遍大陆,完成了帝国制度对宗教制度的取代。
  • 星域之傲睨万物

    星域之傲睨万物

    位于辰星大陆的神秘学院——绝望星辰,收录各族天才鬼才妖孽。于冰棺中复苏的少年,追寻一条未知的回家之路。因身份引起的谜团,未知却不是不知。当身份转变,少年变成少女,有多少人惊愕?
  • 至尊圣医:娇艳美妻安定生

    至尊圣医:娇艳美妻安定生

    她,因执行任务最后被逼跳崖,后转世重生,爹娘不知所踪,被大伯不管不顾,白莲花姐姐三番五次陷害,收复神宠,美男缠身,却被他一一清除,他宠她入骨,一个小包子跑到她身边说“娘亲,爹爹为什么那么喜欢妹妹,不喜欢我,我是不是不是你们亲生的?”他,身为总裁。因她去世而自杀。意外穿越。世称鬼王,人人惧怕。她却一次次闯进他的世界,令他再次动心。对世人霸道宣誓她,只能是他的。无论在现代还是异世。
  • 杀戮拼图

    杀戮拼图

    有一个女人,她与平常人几乎无差,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有两个孩子,普普通通的兄妹两个,无意中卷入了死亡的游戏警察称这两个孩子为幸存者警察称那个女人为现实电锯女人模仿着电锯惊魂的手法执行着属于她的正义下面我说一下哈,虽然是模仿的电锯惊魂的杀人手法,不过不管是从游戏的布局或者杀人的手法我都不会抄袭电锯惊魂的,电锯惊魂就好像无法愉悦的高度,我只是在模仿,希望喜欢血腥文的人喜欢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