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500000052

第52章 国事与家事(3)

陈树棻逝世,梁漱溟当然很悲痛,当晚他为妻子诵《地藏经》守录,“为亡人回向”(即从自己的方面,回转朝向他人的方面,用自己的心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而达于所要回向的对方。凡是正信的佛教徒,每做一桩功德,都会发愿回向给一切的众生,体现慈悲心的自然流露。

9月8日,“对门母女来吊,下泪,愚亦出涕”。9月9日,“陈瑾贞来吊,设祭哀伤”。

虽然陈树棻生前个性较强,但毕竟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梁漱溟感到妻子逝世后的凄凉。从这时起,无论是孩子或亲朋,梁漱溟的身旁始终有人陪着。同年年底,梁漱溟搬入新居--北京复兴门外木樨地22号楼。

这一年,梁漱溟有感而发,写了《谈乐天知命》一文,文日:何谓乐天知命?天命二字宜从孟子所云“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来理解,即:一切是事实的自然演变,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自然演变有其规律,吾人有的渐渐知道了,有的还不明白。但一切有定数,非杂乱,非偶然。这好像定命论,实则为机械观与目的观之合一,与柏格森之创化论相近,不相违。吾人生命与宇宙大自然原是浑一通彻无隔碍的,只为有私意便隔碍了。无私意便无障碍,任天而动,天理流行,那便是乐天知命了。其坦然不忧者在此。然而亦不是没有忧,如云“忧道不忧贫”;其忧也,不碍其乐。忧而不碍其乐者,天理廓然流行无滞故耳。孔子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可见。孔子又云,“五十而知天命”,殆自言其学养功夫到五十之年自家生命乃息息相通于宇宙大生命也。在平素缺乏学养的我如上所说,不过朦胧地远远望见推度之词。即从如上所见而存有如下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但所以信念如此者,必在日常生活上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

梁漱溟的一生其实就是这样,在国事和家事中,总是国事在前,为国事而忘家事或顾不得家事。为国事分忧、呼吁、奔走、著述,至于是祸福、是荣辱、是得失则完全接受,尽管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亦不怨不尤不悔。

年迈未敢忘忧国。同年11月,梁漱溟在1977年5月写的《今后国内政治局面之预见》一文末,写了一则后记,说:“觉察其与当前局面实情表现有合有不合。例如当前领导上和舆论强调法制和民主,非其有合之一面乎?然而如报载,某女争取婚姻自主十分艰苦之事例,则尊重个人自由的新礼俗之形成似远远有待也。言论出版之统制未见弛放,只文艺方面稍放开耳。且看一九八0年后如何。”

1980年3月中旬,梁漱溟收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博士来信。艾恺曾研究梁漱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多年,写出《梁漱溟传》《梁漱溟言论集》共4本书。艾恺将搜集到的梁漱溟在《乡村建设月刊》《光明报》和在中国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都影印编入书内,还到台湾搜集摘抄了抗战时期梁漱溟在国民参政会上的发言和提案等档案,分期分类编辑在书内。并将其编、著的4本书,陆续从美国寄赠梁漱溟。

4月间,艾恺致函梁漱溟,说为印证所著《梁漱溟传》等书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想来北京与梁见面,请办签证。梁漱溟乃于5月间致函政协,为艾恺来京事请求办签证。

8月,艾恺来到中国。8月12日始,艾恺与梁漱溟谈话十几次,对梁漱溟的生平和学说进行了采访并录音。1984年艾恺曾第二次访问梁漱溟。

按照艾恺自己的说法,他能与梁漱溟会面交谈,确有一些很偶然的因素。1979年年末,艾恺班里的学生--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中国同事的女儿打电话告诉艾恺:她的“梁伯伯”听说了这本书(即艾恺的《梁漱溟传》)并希望我能去访问他,因为也有一些新作要给我看。好像这位姑娘的外祖母是梁漱溟的老友和邻居,她显然是受梁漱溟之托让她的外孙女转达这个意见。我于是通过她这位外祖母寄给了梁漱溟一封信和这部著作的几个副本。一个月以后,我接到了加利福尼亚一个中国老工程师打来的电话,他是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时的学生。这位先生几经努力终于在前一年访问了梁漱溟,并受托告诉我梁收到了信和书。又过了一个月,我终于收到了梁漱溟本人的来信。他那时已88岁了,但这封信是用高雅的毛笔“草书”按照讲究的传统体裁写的。这是一个神志清楚精力充沛的人的作品。梁漱溟正式地感谢我为他作传,并特别提到他已听说我将去中国。他回答说,他很希望能见到我。

第一次见面时,艾恺曾提出将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梁漱溟婉言谢绝,说他是个中国人,这部书应该先在中国发表。1980年梁漱溟携全家人陪艾恺去一家素食饭店楼上吃晚饭,上楼梯时并不感到困难;但1984年再度会晤时,梁的身体似乎有些差了,他已经不能在挂轴上写大字了。

据艾恺观察,梁漱溟的生活起居极有规律:清晨5点起床,然后做一些简单的锻炼。他整天都在工作,或出席会议,或在书房中认真读书、写作。中午睡一小觉。他的两个儿子、儿媳和孙子们在工作允许时来陪伴他。我们会谈的书房里疏落地放着几个书架,上面放着梁漱溟保存的藏书;一张写字台,一把简朴的赶背木椅;两个衬垫椅子,中间放着一个茶几。里间是梁漱溟的卧室,里面存放着更多的书籍和文稿,一张简易的木板床。这所公寓里还有一个小饭厅,里面放着一台电视机。梁漱溟偶尔也看电视。

当艾恺问梁漱溟是否有什么消遣或嗜好时,梁轻声地笑了,说:也曾有朋友提过这样的问题,他回答说那就是思考。到如今这仍然是他最好的消遣。梁漱溟认为自己之所以能长寿并有一个较为康健的体魄,就在于面对那些往往使世人心烦意乱的飞石冷箭他却能泰然处之。“但使我沮丧的是,当我问到他对命运带来的各种打击(他和毛泽东的冲突,对他的批判运动,红卫兵等)有什么感想时”,只得到他一次又一次的回答:“这时我没有什么。”

“总的来说,梁漱溟是一个幸福的、惬意的老人,世间万事都不足以动其心。有的人也许认为他在历史这场大游戏中是失败的一方。然而他对我说: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

诚如梁漱溟与艾恺第一次见面时所谈起,梁认为最重要的话:

我是希望你了解我思想的根本。我思想的就是儒家和佛家,如果能对佛家和儒家多了解,比什么都好,比了解我过去的一些事情都重要。我愿意把我所懂得的儒家跟佛家说给你听。我的意思是把我们的谈话重点放在这个地方。而不是重在我个人的事情。不但是希望于你,而且也希望欧美人能够多了解这两家,一个儒家,一个佛家。

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作为全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梁漱溟参加宪法修改委员会召开的三次会议,每次会议都连续开9天,对宪法草0案逐条研究,大家严肃认真,畅所欲言。“尽管自己年迈,凡宪法修改委员会召集的会议,我都尽力参加,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的意见”。

1981年8月,香港《中报》发表赵端写的《梁漱溟忆旧谈新》,报道他访问梁漱溟的谈话情形,文章介绍了梁漱溟的居住、写作环境,接着写道:“他今年89岁,头发斑白,并未秃顶。走路既不用手杖,也不需人搀扶,很自如。而且从沙发上起坐毫不吃力。读书、写字不用花镜,而是用一副比平素度数较浅一点的近视镜。但梁先生说,他确实感到自己是老了,虽然没有什么病痛,身体素质已不如过去。明显的变化是他的记忆力大为减退。腿,也不像以前那么有劲了。”

同年10月,梁漱溟写《对毛主席一生功过的我见》一文。11月,梁收到陆铿来信,陆为其在香港出版的《百姓》杂志约稿,想在《百姓》发表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前一、二章。梁未同意,另寄《试说明毛泽东晚年许多过错的根源》(可能是10月所写《对毛主席一生功过的我见》文章换了个标题,略加修改而成)。

梁漱溟认为:“从建党建军而建国以来的毛泽东主席,其一生功大于过,这是不争之论,他的过错多出在晚年,亦是众目共睹的。现在要问,他的过错有没有总根源呢?我看是有的。这就是他既在思想言论上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更且以其不可抗的权威而励行之。以致造成不少灾难和罪恶,令人痛心、长叹息!”文中还说:“我又检看旧日笔记,1970年12月18日毛主席对美国朋友斯诺谈话,曾说到中国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产业工人为数不多,而且亦很年轻云云。这些正是难得吐露的真情实话。既然中国社会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了,缺乏敌对的两大阶级了,却为何要无风起浪,制造阶级斗争,什么‘破四旧’,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真是胡闹!从1965年动乱遍及全国各地约达十年,言之痛心!思之可叹!”文章最后指出:“可为欣幸者,今后不会再出现这样人物,而在标出要集体领导,要遵行法制,要民主协商,前途正可抱谨慎的乐观。至少我个人是如此。”

《试说明毛泽东晚年过错的根源》一文,1982年1月1日在香港《百姓》半月刊发表,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香港《信报》《明报》《东方日报》《财经日报》《星岛日报》《新晚报》和台北《中国时报》等先后发表文章评论,一时出现了“梁漱溟热”。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热门推荐
  • 网球王子同人孔雀男主的帅气女王

    网球王子同人孔雀男主的帅气女王

    一年前,留学在外的手冢羽伢机缘巧合从一个叫D伯爵的宠物店里获得一只白孔雀君王,为了保护主人,君王却以生命的代价换来她的生命。伯爵说:君王只是暂时的消失,他会回来的。一年后,回国后的她,遇到了迹部景吾,这般张扬跋扈的人,会是D伯爵所说的那个人么?后来更多人的出现,使她她陷入了迷茫与选择,禁忌的兄妹恋情手冢国光?青梅竹马不二周助?还是生死之交的劫难白石藏之介?无法表述的缘分,究竟该如何面对……
  • 罪恶万城

    罪恶万城

    每一个精彩故事的结束,都会伴随着反派大boss的倒下,人们只会为打败他的主角欢呼,而没有人会关注曾经辉煌的失败者。然而所谓的反派大boss,都有自己的经历与意志,人们只关心他强大的力量,却对他改变的过程视而不见,就好像他永远居住在罪恶的深渊。这是一个大反派的成长历程,一个属于超凡者的传记,也是一个残酷而又精彩的故事,一个命中注定的意外,让陈凉发现了世界的真相,这是充满了罪恶与残酷的另一面。沟通了异空间不属于任何人的记忆的陈凉,获得了改变世界的力量,但世界的征途必伴以无数血腥与牺牲,当加入追求自由的阵营,担任被人仇恨的角色,创建罪恶的圣会,他已经无法停止逆转世界的脚步,无数次的反抗、挣扎、征伐与暴力,终于使他变的冷漠而强大。起源不再重要,仇恨也已远去,他走在超凡者的路上,渐行渐远,当他回首遥望之时,也将是这个世界被逆转之时!(ps:本书所写为平行世界,内容非小白,不喜勿入)
  • 舞动爱的旋律

    舞动爱的旋律

    什么!!!十年前的小青梅变成了如今火红全球的大明星。十年前的竹马变成了如今生意蒸蒸日上的商业才俊。谁能想的到他们还成了对方的未婚夫和未婚妻,四大家族的人统统联姻。
  • 奈何香浅

    奈何香浅

    丁香树下,他遇见了她。只那一眼,从此他便认定了那个女孩,那是属于刻在心灵深处的爱恋。可他们之间的这份爱,需要承受的太多,随着女孩身世的揭开,家族的浮现,那份爱也随之变得复杂了起来,最后他却只能将它藏于心底,纵然他们爱得情深,却奈何缘浅。
  • 无生峡域

    无生峡域

    三界之中,蕴藏一神秘之地,阴冷可怖。赤纭受命前往凡间捉拿妖孽,无奈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棋局。为了找回迷失的自己,为了了解自己的宿命,赤纭必须与天为敌。发誓铲除整个妖界!迷失,苏醒,找寻,痛并快乐着,究竟有多少人要为此牺牲。无生峡域,无人永生。
  • 超级文体巨星

    超级文体巨星

    唱歌演戏,他无所不能。写歌作曲,他样样精通。导演编剧的,他信手拈来。小说综艺,他问鼎至尊。篮球足球,他尽是MVP。短跑长跑,他屡破记录。他就是文体巨星,牧尘。PS:这就是一个地球青年穿越获得系统之后,吊打平行世界的故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校园神医

    校园神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都说水满则溢,过慧易折,我偏要破破天荒。紫薇斗数,大阎罗针,医道双修,逆天夺命寻常小事?性感御姐、乖巧萝莉、霸道警花,统统快到碗里来。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的同志撰写。本书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蓝本,逐条对本法的立法背景、法条主旨、法律原则及实务中怎样适用进行了深刻、权威的释解。
  • 时尚至死

    时尚至死

    本书从时装潮流、大牌内幕、时装秀、中国时装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度的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历史学的分析,引导读者从瞬息万变的时尚现象中去享受时尚、思考潮流、判断品牌,有助于读者在挑选品牌、跟随风尚时建立自己的风格与思想,是时尚人士、都市男女必不可少的时尚参考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