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500000046

第46章 反对“批孔”(2)

如前所述,梁漱溟长期接济、资助的人里面,除了弟子黄艮庸及田慕周,并帮助李雪昭外,还有著名音乐理论家潘怀素,潘为浙江永嘉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法、经济,回国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安徽大学等校,又为农工民主党创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潘曾任政务院参事室参事。潘酷爱音乐,1953年后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研究;1954年起任中国音乐研究所通信研究员。曾翻译日本音乐家杯谦三著的《敦煌琵琶谱的解读研究》和日本信安季尚著的《乐家录·卷九》。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设计出具有民族特点的“二十三点不等分纯正律”(与现今在钢琴、风琴上通用的“二十平均律”相比较,“纯正律”各音相结合时--即同时发音为“和弦”时声音特别和谐,为钢琴等所不及)。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人向潘怀素推荐北京智化寺的古典音乐,智化寺兴建于明朝,其音乐是依赖寺里的僧人代代相传保存至今,潘怀素到智化寺听了古乐后非常兴奋,马上转告给音乐界的杨荫浏,杨正致力于挖掘民间音乐和乐种(阿炳就是杨发现的),杨听了智化寺古乐亦很惊异,立即搬进寺内与老艺僧们同吃同住,进一步了解这种音乐,并发现智化寺音乐在乐器、乐谱、乐调、曲牌和演奏方面都较多地保留了唐宋旧制,多数曲牌更来自具有中国古典乐曲特点的南北曲。潘怀素的这一发现引起音乐界重视,被纳入中国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不久,智化寺古乐参加了北京市音乐研究会举办的演出。20世纪60年代初,智化寺僧人乐队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过录音,使智化寺音乐传遍全国。

梁漱溟与潘怀素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朋友(实际上可能更早,因为潘亦信奉佛教)。“文革”中潘惨遭迫害,夫人被迫自杀,潘到河南焦作投奔其子,但那里生存艰难,只好回到北京,依靠友人接济度日,而其中给予潘长期而固定资助的便是梁漱溟。梁知道潘的研究极有价值,在日记中说他“音乐史有成就”。除了长期资助,梁还帮助潘申诉,请求平反。“文革”结束后,黄河清整理潘怀素遗著准备出版,请梁漱溟写序题签,梁说对音乐方面缺少了解,谢绝写序,但答应题签,并谈了他帮助潘怀素事,认为:“仆与潘老相交以来,每以我绵薄周助其困,二三十年而不懈,盖心知其所从事价值不朽,关系重大也。然于此道,自己却全然一门外汉,不能赞一词。……以是之故,承嘱写序文一层,愧难报命,幸垂谅许。幸甚,幸甚。但如题签小事则不敢辞耳。”

1971年4月2日,梁漱溟在政协学习小组会发言,后写《认真读书改造世界观》,认为其三层意思:“第一是要带着问题学,不要泛泛地读书,要为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而读书”;“第二就是要做还原功夫,还到所代表的原来那种事实上去”;“第三条就是领会书中的意思而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如列宁所再三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梁记述自己一贯为解决人生和中国两大问题而读书的经验后,坦承“可惜我读书不总是十分认真的”,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由于我不重视它,粗心大意地以为它不适用于中国之用”。

同年7月,梁漱溟写出《学习五十年党史所得的感想和认识》一文,认为:“右倾、‘左倾’的错误在唯物而不是辩证的唯物……以致病根都在主观意图不符合客观事实。”

1972年,虚岁80的梁漱溟仍坚持每日早晨四五点钟起床,有时先到公园散步、习拳后,回家写稿;有时先写稿,早饭或午饭后到公园散步、习拳。每日读书,这一年阅读了《宋元学案》《柳文摘要》《刘宗周年谱》《心理学》《初民社会》《人性论史》《近世哲学史》《世界文化史》《苟子集解》《退溪语录》《天体地球》《中国问题》(罗素著,英文本)及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等二十多部书。

同年11月,黄艮庸夫妇和马仰乾从被遣返的广东返回北京,梁漱溟设宴于素餐馆欢迎,并函邀李渊庭、郭大中作陪,饭后同游公园。

1973年5月,梁漱溟参加全国人大和政协组织的中南组参观团赴河南、湖南、广东三省参观,参观团于5月10日启程,先到郑州,参观9天后于5月19日去广东,到顺德、佛山、肇庆等地参观工农业生产;6月7日抵长沙,到韶山参观了毛泽东故居。于6月22日返回北京。梁漱溟回京后在写给友人田慕周的信中介绍了这次参观的情况,说“自己未出京门者已有十年(从1963年到1973年),各地各种建设之猛进飞跃皆未之见,此次乃见到一些”;信中谈到参观韶山时,梁漱溟对毛泽东感佩至深,说:“中国社会原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两大主要成分,中国革命即由这两种人而成其事。毛主席如只是一个农民而非知识分子,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非农民,均难以领导革命。到韶山后乃晓得毛主席实以一身而兼(有)此两种身份或资格--既是真的农民又是学识丰富的大知识分子。其他的人,谁能若此乎?此亦中国老社会能产生此兼资之人,欧洲日本的封建社会不可能有也。”

同年8月,梁漱溟为孙墨佛所存王鸿一《自述》一文手稿题识,文曰:“四十余年,世局丕变,实历史发展所应有。从一方面来说,似为先生所不及料,而另一方面恰恰妙符先生均平之要求。先生今若在世,必将不胜其诧讶,卒又不胜其快慰者。当彼时,愚在悼文内曾有拒斥共产党之语,同为错误。毛主席教导人们说:‘错误,改了就是。’鸿一先生有知,从其好善服善之心,必然输服。愚幸以八十之年躬逢盛世,时时在学习改造中,其自己勉励求有异于畴昔也。”

1973年7月4日,毛泽东与王洪文、张春桥谈话,批评外交部“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10月,江青等指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成立“大批判组”,编辑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撰写批林批孔文章。所谓“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开场。

此时,政协学习小组已不只是直属组了,还包括8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成员,总人数二百来人,分成若干小组,并由政协统一成立一个临时学习领导小组发展安排这次学习、讨论。经过“文革”,这些人对这些学习已经很有经验了,因此“批林批孔”运动一开始,大家纷纷表态,拥护、支持这场运动,“狠批孔老二”,批评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

梁漱溟对批评孔子其实是有看法的,但运动开始后,他并未轻易发言,而是保持沉默。从8月7日看杨荣国(批孔)文章到11月、12月日记,可看出梁漱溟原本不想发言。如:

11月7日:同杨等一车赴会;杜某挑战不应战。

11月14日:听白寿夷(彝)批孔。

11月16日:发言表示保留意见。

12月5日:宣读冯芝生(冯友兰)批孔论文2篇,可叹。

12月6日:夜间思索孔子评价问题,当从理智理性二分法入手,证明中西文化之异,而论定其功罪。

12月14日:表示可以写有关孔子评价一文。

12月19日:早起写《书面答王克俊》一文。

12月21日:赵朴初报告关于我写孔子评价听自由。

在梁漱溟这个学习小组20余人均先后发言后,梁未发言,又是研究孔子和儒家哲学方面的大师,自然引起人们的质疑:为何对重大政治问题保持沉默,梁的学生冯友兰已经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从尊孔转变为支持批孔。梁在这种压力下,在11月16日政协学习会上,作了第一次发言:此时此地我没有好多话可说。这里是政协学习会,“政”是政治,必须以当前政治为重。“协”是协商、协调,必须把一些不尽相同的思想意见未得其协调若一。因为我们都是从四面八方来的人,原不是一回事,怎样求得其协调和协和呢?那就是要“求同存异”,求大同存小异。像毛主席早曾说过的,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的话。新党章内尚且有此规定,何况我们党外人。但自己有不同意见,要保留。我若放言高论,那便不对。

学习组同人对梁漱溟的发言表示沉默,没有任何反应表示,仍各自发言批孔。

约11月底,忽然传来消息说:江青在首都体育馆“批林批孔”动员会上,发问“梁漱溟何许人也”?梁漱溟仍然保持沉默,这期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有人在学习组警告说:“对重大政治问题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里边有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还有人说:“前几天北京大学某教授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由一贯尊孔而转变为支持批孔,影响全国,群众欢迎。据说,某教授‘五四’时代在北大还是一名学生,而梁先生那时已经在北大讲坛上讲授印度哲学和儒家哲学了。时至今日,如果梁先生也向某教授学习,公开表态支持批孔,影响将更大,大家都会欢迎你的转变。”梁漱溟听罢直摇头,说:“某教授(即冯友兰)的文章我拜读过了……我怀疑文章所说的是否是他内心要说的真话。”会上马上有人批评:“就凭你这句话,你对当前的运动持什么态度,已经暴露无遗了……我奉劝梁先生不要再一次做运动的对立面了。”梁漱溟笑笑,并未回答。

12月14日,梁漱溟在学习会上第二次发言:表示对于当前流行的批孔意见不能同意,但不愿公开表示,妨碍当前运动。如果统战部领导方面想知道梁的不同意见,梁可以写出评价孔子一文,送请阅看。12月19日,梁漱溟复以此意以《书面答王克俊》一文交本组召集人转理论学习小组;12月21日,小组召集人之一赵朴初传达领导方面的意见说,写不写评价孔子一文听梁自由。梁漱溟乃决意写出来,并于1974年1月13日开始着笔写《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一文,但在未写成前,小组学习时未就孔子评价事发言。

这期间,梁漱溟的朋友、亲戚多次劝梁,此次“批林批孔”运动来势凶猛,应多加注意,谨言慎行。但梁漱溟不愿再默默保留自己的观点,决意写出来。

1974年1月中旬,阎秉华去看望梁漱溟,谈及“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说:“他们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其实另有所图,他们所谓的‘批周公’,实际上是指周总理!”

1974年2月4日,梁漱溟在学习小组会上发言,首先陈述了自己写此文章的缘由及在学习会上的发言,认为“把不同意见写出来的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谈到文章,梁说已完成三分之一,为具体谈内容,只从标题《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解释说:‘那就是回顾过去历史文化上孔子起了什么作用,什么影响,是大是小,是好是坏,要加以评量。说评价就是要一分为二,绝对否定,绝对肯定都是不对的。--这是毛主席说的话。孔子本人早已过世不在了,他不会说话,他不会申述。如何评价,大权在我们手中。而我在写此文时,文中一切就是我的判断。我下判断,我要负责,应当多加考虑,不要考虑得不够,考虑得太少。如果轻率从事,抬高了他或贬低了他,于他无所增损,只是自己的荒唐失败。’”

随着梁漱溟发言渐多,学习小组会上的质疑、批评甚至批判逐渐多起来。请看梁2月份日记:

2月8日:答赵朴初,答宋,各说话不少。

2月11日:王芸生、王克俊、朱洁夫等发问,分别答之,费时甚久。

2月12日:进攻者3人,不置答。

2月14日:听程、杨、赵等发言,不加答对。

2月15日:赵朴(初)说话甚多,略答谢之。赵、杨关怀勉为出一言。

2月18日:程等发言纠缠不清。

2月21日:程发言极长,迫我谈奴隶制问题,最后决定明日答之。

2月22日:夜不成寐,十二时起写发言次序,至三时复睡下,六时再起床。八时就食后同杨等一车赴会,发言顺畅。

2月25日:会上发言完畅,有自然应有之事。

2月26日:听赵、杜、杨等发言,暂不答。

2月28日:继续听王、宋、中等发言,答词未用。

上述日记记录了1974年2月梁漱溟从准备发言到发言前“夜不成寐”,兴奋而又严肃认真地准备发言、发言时感到“完畅”、发言后面对批评“答词未用”的开始等情境;并在2月19日,即2月22日发言的前三天,郑重地写《敬答一切爱护我的朋友,我将这样地参加批孔运动》新文章的方式回报各界。文章说:从批孔运动发动以来,好多朋友因我自称保留不同意见,而没有积极参加,为我担心,怕我犯重大错误,忠言劝勉,十分可感。今写此文,敬答厚爱……我个性很强,遇到问题要独立思考,以自觉自愿行之,所以初时没有随群众参加运动。正为我从来个性如此,所以批孔运动以来,我不理解,我不同意,但我想这是一政治运动,必然有其必要,我尊重领导,绝不能做妨碍的事……由于好多朋友劝勉的殷切和细细想《红旗》二期短评中“这不是个学术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的指点。我决定在原计划写《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孑L子》一文之作,另写一文来参加批孔运动(今不见有此3文稿,似未写出--《梁漱溟全集》第七卷,第320页)。前篇是站在今天立场评价孔子,一分为二,亦含有批判在内;后一篇则从当前政治上的需要,专批儒书流传在过去两千多年历史上起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有阻碍作用;说话偏于一面。前一篇为了评价孔子,就要谈到孔子当时的阶级立场问题。从而不能不涉及当时究竟是个什么社会。而这个社会发展史问题正是聚讼已久的,文中虽不能多谈,但自己有意见不能不说。因此前篇提出奴隶制社会在中国大有疑问的意见。但孔子当时是处在阶级社会是没有疑问的。是否封建社会呢?它也不同于欧洲日本的封建社会。

同类推荐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兵指天穹

    兵指天穹

    忙于统一北方的教廷,疏于防范的南方又会发生些什么呢?一个冰原爬出来的少年;一个名满天下的盗贼;世界的格局到底会怎样变换呢?
  • 冰心残蝶

    冰心残蝶

    她是冷血的杀手,绝美的容颜,百发百中的枪法,她可以随意操纵别人的生命,却难以把握自己的人生。他出自军阀之家,拥有无上的权利,睿智神勇无可匹敌,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却抓不住她的心。
  • 杀手之我是特种兵

    杀手之我是特种兵

    人生就像游戏,不是玩弄,就是被玩。整个社会充满了勾心斗角,而我只是守护心中的最后一片净土-“本来摘自杀手之我是特种兵”男人就都爱看的书,热血,激情,刺激,快感,带给你枪炮的热血感,带给你速度和狂飙的激情和刺激,带给你不一样的快感。
  • 唯一奢求的光

    唯一奢求的光

    他是逆光之影执守暗影.......她是逐光之影追随光明.......影之殇光之芒刺痛心扉蚕食心骨似乎把一切归于混沌留下的...却是你的笑颜.....手心的蔷薇刺痛仍然紧握.....心如孤城未亡只留埋葬.....
  • 若魔域

    若魔域

    谨以此文致敬我最敬仰的今何在老师。坎特比拉大陆,一个充满了挑战与荣耀的伟大战域,在这片广阔的大陆上生存着数以万计的种族,种族与种族之间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利益。第三次上古战争之后坎特比拉大陆受到神域之力的强大力量一分为二,这场动荡几乎毁灭了大陆所有的生命种族,然而总有一些睿智又强大的种族生存了下来,并重新将自己的种族文明传承下来。经过数千年的时光,这些为数不多的种族在分裂的坎特比拉大陆塑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我们的故事就在这里开始了...
  •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 拳路

    拳路

    小人物奋斗史。10月10日晚开更。。。。。。
  • 守望一生:深宫殇情

    守望一生:深宫殇情

    一部关于岁月与爱情的故事。天生命运多舛的她,遇到生在皇家的他,他不排斥她,但心里却有别人的影子。当那个影子变成现实存在,他的心里掀起了波澜。他用尽手段,终于得到那个人,然而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第一眼就爱上她的他,却娶了另外一个人,放手是为了让她幸福。历尽沧海桑田的变故后,他找到真爱了吗……
  • 协议婚姻,总裁要毁约

    协议婚姻,总裁要毁约

    第一次见面,她去相亲,他也去相亲。相亲男对她动手动脚,她一脚踢了人家的子孙根。相亲女对他投怀送抱,他瞬间闪开让人跌倒在地。她挑眉看向他,他平静的看着她,瞬间,两人就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伸出右手“祝我们合作愉快。”他握住了她的右手“合作愉快。”两人所谓的合作,就是真结婚,做假夫妻。
  • 悦之手链:魔法公主

    悦之手链:魔法公主

    有三位十分努力的音乐生,她们渴望登上最高顶,成为偶像,拿到最高荣誉---悦之手链,但在这条偶像之路,她们可以顺利通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