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500000025

第25章 桂林三年 第二次婚姻

1942年1月,梁漱溟与范长江、陈此生等离开香港后,经澳门、台山、梧州、贵县、柳州,于2月5日到达桂林。梁漱溟先后住七星岩教育研究所、穿山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地。

此时,大批文入学者辗转从内地来到桂林,国民参政会欢迎他们到重庆居住,有CC派刘百闵到桂林迎接他们入川,刘来看望梁漱溟时,梁说:“这次我不去重庆。”刘拍手说:“好极了!”原来刘从重庆坐飞机来时,王世杰赶到机场送行,曾说: “最好不要欢迎梁先生来,他来了我为难,蒋先生对梁先生很恼怒。”

同年6月,梁漱溟着手写《中国文化要义》一书;10月,梁漱溟为《桂林自学月刊》写《我的自学小史》。

1942年秋冬间(或次年春),张云川从重庆到桂林,传递周恩来的一封密信给梁漱溟,劝梁去苏北或任何靠近他们的其他地区,建立乡村建设或民盟据点,他们愿意帮助梁漱溟开创一个局面来。中共方面与民盟都如此希望。梁漱溟后来说:“我当时差不多没有什么考虑,就坚决地辞谢了。因我内心上觉得我不能靠近哪一边。”

1943年6月,梁漱溟写了《中国文化问题略谈》,发表于衡阳《大纲报》。全文六段,在最后一段--“怎样建设新中国文化”这段,梁重申“对西洋要全盘接受而根本改造”之说,特别引了罗素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的一段话:“无论为中国人打算,为世界人类打算,都应当宝爱中国文化而莫要损坏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政治经济都必须改造。在改造时,都要顾及中国文化才好。不问用何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只要能达到中国文化长存于世界之目的,都赞成。”梁漱溟认为,罗素“这番意思真是可敬可感。恐怕中国人真正抱有这种心肠者,还不多有”。

同月,梁漱溟在桂林《时代知识月刊》发表《民主的含义》,认为:“民主是人类社会生活之一种精神倾向,其内涵有五要点:(1)承认旁人;(2)彼此平等;(3)讲理;(4)尊重多数;(5)尊重个人自由。”并认为:“就大势来看,民主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上,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虽进程上不无曲折,但总趋势甚明,无可怀疑。由于向前发展之故,文化发展不同如中国西洋者,亦会接近起来,五点亦会普遍地达于并显齐备。”

这年初秋,国民政府在重庆筹备成立宪政协进会,函邀梁漱溟与会。10月8日,梁漱溟自桂林发寄《答政府见召书》,他在信中重申欧美式宪政不合中国需要,平时为然,战时犹然,战后亦然之意见。对于国民政府的决策感到失望。同日,梁漱溟写寄《为政府以宪政协进会见召答复邵力子先生信》,信中说:“方抗战之初,国内颇有团结气象。顾自南京弃守而武汉,武汉弃守而入川,国土日蹙,国人之不相能也乃日甚。前所云游击区之实况者,即其一方面。其在大后方,则执政党对于党外之压制,转迫较紧,浸至无所不用其极。人不入党,几不得以自存;言不希旨,绝难宣之于笔墨。”“政府诚有取于民主精神,政府自实践之,何用许多人来筹备。”梁漱溟断然拒绝去重庆。

1944年,梁漱溟在《民宪》重庆版第1卷第2期上发表《谈中国宪政问题》。文章谈了他对宪政问题的主张、对宪政问题的先后态度及中国宪政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经过。文章最后指出:“我认为:一、眼前迫切需要的,为国内之团结统一;我祝望国人以求宪政者,求团结统一。二、实现团结统一为谈宪政之前提;却不是从宪政可以达到团结统一者。三、民主精神--为团结统一所必需;没有或少些民主精神则团结不可能。不如以团结统一责勉于执政方面;随着团结统一,自然带来了民主精神自由空气。四、对于宪政不晓得爱惜,不晓得郑重其事,便是宪政的罪人,愿国人警醒。”

同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上选举了中央委员、常委和主席。梁漱溟在桂林,未与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常委、国内关系委员会主任。

陈此生的学生曾任贺县私立临江中学训导主任的何砺锋回忆:1944年秋桂林大疏散后,梁漱溟和陈此生曾住在临江中学,梁漱溟生活简单朴素,除了吃鸡蛋外,其他是素的;搬一套木沙发到他房子里,他说,这是阔人才用的,很谦让不愿使用。

一天,几位老师在梁漱溟的房里谈形势,梁漱溟开门见山诚恳地说,蒋(介石)的消极抗日不是他们不懂得这些道理,他们比大家懂得多,但是,他们立意要这样做的了。陈此生插话说:广西当局现在也不是抗战的材料了。梁漱溟接着说,我们疏散到这里来,有一大批人,分散在昭平、八步这一带,何香凝、柳亚子、张锡昌、莫乃群、千家驹、欧阳予倩……都来了,我们主要是从事抗日的活动,拥戴李济深先生出来领导。

1944年,曾发誓不再娶妻的梁漱溟有了第二次婚姻。

1942年初,他回到广西桂林。之后,在这里一边从事于写作《中国文化要义》,一边主持民盟的工作,配合李济深等人进行抗日反蒋的活动。

从总的情况来看,这期间他的生活比起在重庆和香港时,是较为平静多了。因此,由于朋友们的关怀,介绍他与当地师范学院附中的教员陈树棻于1944年1月23日结了婚。此事被当时新闻界大加渲染,传为美谈,笑话很多。梁漱溟为了以正视听,曾致函某晚报记者,要求如实报道。略谓:“漱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丧偶,悼亡文中曾申言不再娶,留此爽利之身以应付日渐紧急之大局。……自二十四年迄今首尾十年矣。生性淡泊,不以鳏居为意,此次之事颇似一不设防之城市,忽然被人攻入。缘此间友好曾君作忠(师范大学院长)暨曾夫人罗女士,与漱溟相知二十余年,以彼等结婚漱溟为之证婚,乃采取‘报复’行动,为我谋合。”并称“陈女士今已逾中年,漱则去岁既满五旬,实在谈不到儿女温柔,只期老来彼此作伴而已”。梁此函传出,流言稍止,但人们对这位新郎官,总是很关心和逗趣的,不肯放过。后来人为他写传写到此也免不了或多或少地要画上几笔,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究竟是谁追求谁?”这个问题成了当时桂林乃至广西的焦点,新闻记者们为此穿梭于梁、陈之间。当人们向陈树棻祝贺她赢得了梁漱溟的爱情时,陈回答说:是他深深地感动了我,“敲开了我心灵的大门”。由此引出这样的报道:“新双城记?”满城风传梁漱溟正在留胡子,以便能在他的爱人面前显得更像个男子汉。梁漱溟否认了这些谣传,他说:“一个老新郎在婚礼之前总是要刮刮胡子的。”

1944年1月23日,梁漱溟与陈树棻在桂林友人家中举行了传统的婚礼。梁漱溟首先在庆祝仪式上发言:“婚姻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要请教有着丰富生活经验、年高望重的龙积之先生。”于是,龙积之捋着花白的长胡子就婚姻的意义引经据典做了一番议论。接着,梁漱溟的朋友李济深将军发表了祝词,然后请大家发言。

作家白鹏飞声音响亮,讲话幽默,他说:

梁先生原籍桂林,……抗战开始后方归故里。但他在桂林并无家室,既无家室,何言回家。那么最好就是着手建立家庭。敞开的心扉自然容易被人占据。陈女士出阁甚晚,因为她一直要嫁给一位哲学家……于是她就乘虚而入了。

梁漱溟的朋友诗人柳亚子也献诗一首:

卡尔良俦传燕妮,孟光清德媲梁鸿。

中原旗鼓新民主,携手还应奋斗同。

婚礼上,应大家的要求,梁漱溟“汇报”了恋爱经过:

现在,我听说谈恋爱要花很多钱,下馆子、看电影、看戏等等。但我却没有花过一分钱。我羞于谈及此事,但的确连出去散步也没有过。我也曾给她写过信,约她在天气好时一起去经山村的河边散步。但那天却恰逢阴天小雨。她是否会应约前来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拿了把伞就出门了。如我所料,在半路上遇见了她。因为还在下雨,我们仍然无法去散步。于是我们终于只是在路边的小亭子里坐了一会儿!

婚礼达到高潮时,梁漱溟十分兴奋地唱了一段京剧《黄天霸》,唱毕念句道白:“我去也!”便挽着陈树棻走出门去。梁漱溟在婚礼上欢快、幽默的表情与平时的严肃峻刻判若两人。

1945年春,民盟中央指示梁在广西筹建中国民主同盟东南总支部,以推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的民盟工作。之后,他便在广西贺县召开该总支部的筹备委员会,委员有梁漱溟、欧阳予倩、狄超白、千家驹等人,由梁负其总责。

同类推荐
  •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不但是香港的传奇,更是华人的传奇,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从茶楼的跑堂到塑胶花大王再到地产大亨,股市大腕儿,人们看到的是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形象,但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今天这么成功的商人,是因为他智慧的管理哲学。凭借着自己的管理智慧,李嘉诚带领着长实集团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走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李嘉诚是如何做到这么成功的,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李嘉诚亲口讲述自己70年的商业生涯,从如何起步到扩大经营,从如何抓住机遇到跨行业发展,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锦瑟物语

    锦瑟物语

    年幼时的她,只知道自己一定要比别人优秀,少年时的她,只希望能做好自己。“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一遍一遍诵读着《锦瑟》,她知道,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她了,她走一步,便不能再错一步。
  • 二十一世纪墨者群雄录

    二十一世纪墨者群雄录

    两千年多前的中国,正逢春秋乱世,诸侯间争霸不止兵戈不息。战火所至人民受尽磨难,或被抓去为奴或失去性命。此时,墨翟出现了。他高举着和平的大旗,以兼爱非攻的主张、超越时代的技艺、军队铁血的纪律,组织起一个学派,世人名之曰墨家。但是墨翟死后仅仅数十年,墨家便于这世上销声匿迹。此后漫漫两千余年,偶有几位武士以墨之名行事外,青史再无记载。然而,墨者从未消失。在天地之间,他们一直陪伴我们共渡劫波。只不过,唯有有缘人,才会偶然察觉他们的身份,然后加入其中,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下面的文字记述的就是这些有缘人的故事。
  • 错过只为遇见你

    错过只为遇见你

    人生充满了偶然性,没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会遇到什么——如此无奈,又是如此奇妙。懒散而又克制的童真,始终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大学中的学长,青葱岁月时的怦然心动;异地的同乡,凡尘俗世中的渐渐沉沦,到底谁才是她此生的良人?一个意气风华,一个深情腹黑,没有谁好谁坏,只是谁最适合她。有时,暂时的错过,或许只是为了在最对的时候遇见对的他。
  • 泥腿称王

    泥腿称王

    正人族纯血后裔屠阿壮,他拥有着世上唯一一次开启灵脉的机会。但是,就是这个蝎子拉屎‘毒’一份的人物,早上家破,晚上人亡,成了孤儿。于是,他只能依靠着他那‘毒’一份的能力,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求生,复仇,称王,称霸,撼动世界。“如果你要杀我,我就一定宰了你,仅此而已,不管你是蟑螂臭虫,还是神王霸主,你!都得死”---屠阿壮语“你说了算”---小伙伴语
  • 庶女策:盛世毒妻

    庶女策:盛世毒妻

    前世使尽计谋,只为了他一生回眸、坐拥江山。一朝梦醒,她与爱子双赴黄泉,他却与嫡姐长相厮守。意外重生,却发现回到了十三岁。此时的她面临着回府的局面,这一次,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他们欠自己的,一样一样拿回来!“女人,你用毒?”某男眯起眸子,大手不安分地游走在眼前人细长脖颈上。某女冷眼一瞥,“申公子,自重。”
  • 相遇在火车

    相遇在火车

    本文乃主人公亲身经历,主要描写男主人公和女人公在火车上的浪漫偶遇。讲诉了春运上发生的事情,没有经历九十年代春运的朋友可以感受一下那时的激情澎湃。
  • 重生之七情花

    重生之七情花

    宇宙中有星球名为流梦星,位于星球东面的碎星域,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皇城内的数名夭折的天才遗体接连离奇失踪,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成名已久的玉手神医李玉如。正当皇城的各大势力焦头烂额之际,在一处潮湿阴暗的地下室里,一名看上去年迈却掩不住眼中睿智光芒的老者正双眼炯炯有神的望着眼前那七具形态各异,散发出不同气质,并拥有完美容貌的女子,口中喃喃道:“喜怒哀乐痴惧恶,完美的七情花将于今日绽放。”这赫然就是皇城那失踪的天才遗体,只是若有人来此,定看不出这就是那昔日的佳人,只因其容貌已变得近乎完美。老者随后又自顾自的嘟哝道:“是时候放入合适的灵魂了,只是欠缺一个女性魂体,算了,就用前几天看到的那个小家伙吧。”
  • 红颜挽君心

    红颜挽君心

    初入皇宫,她满是无奈,本以为在这风腥血雨的宫廷中了此残生,却得知自己的枕边人是自己幼时的竹马,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天意弄人。遭人陷害,远走他国,这次该为自己而活……他,一国之君,面对着各路诸侯的蠢蠢欲动,他不惜冒险,以选妃之名,将重臣之女选入皇宫,却与她纠缠在一起……她是他的青梅,却成了她的皇嫂,只要她幸福,他愿意守护在她身边,可望着她一次又一次的受伤,他决定倾尽全力带她离开……
  • 往生礼赞偈

    往生礼赞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