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600000025

第25章 社会和谐和改革创新(4)

(五)加强交通节能。加快建设全省便捷、高效、节能的交通体系,优化路网结构、站场布局和运力结构,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现代物流和循环经济。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适时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鼓励使用能耗低、性能好、排放小的节能环保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加快公交车、出租车的油改气步伐。

(六)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政策和全省规划布局,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七)加快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节能工作。以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结构节能为重点,努力推进重点能耗大户的节能降耗。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与推广技术含量高的节能新产品实现能耗大户的节能增效;要通过落实节能法律、法规、标准确保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符合节能规范要求;要通过审查项目能耗,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降低产业能耗;要利用阶梯电价等价格手段,促进全社会的节能降耗;要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促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技术进步,加快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的淘汰步伐。

(八)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项目建设。在重点建设兰州天然气管网扩建、集中供热工程,加快范家坪热电厂、西固热电厂扩建、沙井驿热电厂建设前期工作的同时,推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及收费政策,培育有利于节能的供热市场。加快全省其他城市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设,大中城市重点建设20万千瓦以上大型供热机组,或将城市附近现有的30万千瓦以下纯凝汽发电机组逐步改为供热机组;小城市建设背压式供热机组热电厂,替代分散的燃煤供热小锅炉。

(九)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为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凡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备案,及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均须包括节能分析篇(章),对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

(石磊杨勇)

环境保护

一、2006年甘肃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200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把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创新,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4%的情况下,全面完成了总量控制和二氧化硫及化学需氧量削减指标。

(一)全面落实国务院《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一是将国务院《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全面推进甘肃省“十一五”环保工作。根据国家提出的“召开一个会议、出台一个文件、表彰一批先进、督办一批企业”要求,召开了全省第六次环保大会,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围绕落实与国家签订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责任,召开了全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就贯彻落实“十一五”两个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二是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一项原则、树立两个理念、完善三大体系、强化四项制度、落实六项任务、实施十大环保工程”等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目标和任务。三是层层分解、认真落实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各地、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建立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了共同防污治污的合力,全省14个市(州)均较好地完成了2006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1.以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努力提高水环境质量。继续以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加强泾河、渭河、石羊河等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工作。2006年,全省监测的30条河流(段)中,按功能区达标河段有17条,比上年增加4条。黄河甘肃段水质实现全河段按功能区达标。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全省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七里河、安宁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全省已累计建成22个污水处理厂,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9万吨。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管防治,对石油、化工、造纸等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工作。

2.以降低二氧化硫为重点,努力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一是抓好重点城市二氧化硫的污染防治工作。兰州市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123‘’工程,年削减燃煤55万吨,削减烟尘排放3923吨、二氧化硫8969吨。张掖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比上年降低了27.6%,金昌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比上年下降了3.57%。二是加大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完成了靖远电厂2号炉脱硫工程,年削减二氧化硫2720吨;启动实施了靖远电厂6号炉烟气脱硫工程,项目完成后,预计年削减二氧化硫4700余吨。三是污染物总量控制成效明显,全面完成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度减排指标。

3.以清理新开工建设项目为契机,不断推进区域规划环评和落实“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总局“十不批”原则,加大规划区域环评试点工作力度,完成了酒钢公司和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环评及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华亭石堡子工业园区、庆阳石油化工区域规划等一些特殊区域环评以及西固区区域环评后评估等工作。对近几年批准的拟建、在建和建成投产的84个有毒有害物质建设项目进行了清理清查,共查出重大危险源40个。组织实施对兰州石化等21个拟建、在建、已建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排查,确保了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4.以危险废物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率。开工建设了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完成白银、临夏、嘉峪关市医废处置项目可研报告和平凉、定西市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管理,开展全省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31个,形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510吨。

5.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是以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为重点,做好生态功能区划。金昌市生态功能区划完成试点工作,平凉市和甘州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试点地区。二是以土壤污染调查为重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甘肃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和《甘肃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方案》,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向前发展。三是以生态恢复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新颁布了《甘肃省油田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加强油田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也为油田勘探开发生态补偿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奠定了基础。

6.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狠抓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工作落实。对全省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置等实行统一监管,初步建立了全省放射源数据档案系统,完成了全省放射性废物库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为进一步加强放射性废物收贮和废物库管理奠定了基础。不断提高全省核设施安全监管能力,加大对遗留放射性废物和退役铀矿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全省核设施及核废物登记统计工作。开展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发射塔、高压输变电项目的电磁辐射环评和验收管理,优化电磁辐射项目布局,最大限度降低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影响。

(三)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清理整顿环境违法行为。

1.开展整治集中饮用水源和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进行了核查。全省共清理出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23个,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119个,影响水源地安全跨界排污口2个,完成清理一级保护区排污口11个。对人口密集区和黄河等重点流域沿岸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改决定,对严重威胁环境安全的报请政府依法关闭,对已公布的11家省级重点污染隐患单位,督促其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开展了全省铅冶炼企业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对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陇南市等部分市、县的铅冶炼企业进行了督察整治。

2.开展落后生产工艺企业集中整治。开展了全省造纸企业情况清查清理和摸底调查工作,共依法取缔关闭小造纸及落后生产工艺等“十五小”企业410多家。对全省电石、铁合金企业进行重点整治,关停和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铁合金企业54家,对符合政策企业进行限期环境治理。截至2006年底,全省基本完成环境治理的电石、铁合金企业已占全行业的73%。

3.开展重点区域环境违法行为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大检查。对黄河、渭河、泾河、黑河、石羊河、嘉陵江上游等流域水污染问题进行了检查,共出动1400多人次,组织对680多家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对在化工、冶炼、造纸、印染、公路等重点行业检查中查出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保“三同时”监管等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了查处;对未按规定申请环保“三同时”验收,长期以试生产名义违法排污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共查出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违法企业103家、违反“三同时”制度企业34家、未申请验收擅自投产企业13家,并对51家违法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

4.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行为。对各类工业园区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全面清理。2006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出动2100多人次,对工业园区349家企业和52个省级工业经济园区进行了检查,查出违反环评制度的企业45家、违反“三同时”制度的企业15家、应取缔关闭的企业3家、超标排放的企业11家,并对检查中查出的环保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四)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为先导,促进环境科技发展。

完成了平凉市崆峒区、嘉峪关市循环经济规划评审工作。完成了日本政府清洁生产人力资源第一阶段培训试点工作,全省有2个试点企业清洁生产通过审核,继续在全省推行100家清洁生产挂牌试点工作。对10项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项目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和检查了兰州大学、兰州金桥设计与水处理公司污水资源化示范项目的应用情况,加大了成果推广应用的力度。

(五)着眼应对突发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故,全省各级政府都制定了应急预案,环保能力建设资金投入有较大的增长,全省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环境监管信息网和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等环境监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省级应急监测装备基本完成。许多市、州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环境事故应急演练。特别是在文县“5.14”危险化学品事故、“5.29”兰州石化苯胺装置爆炸和“6.28‘’兰州石化公司重催装置火灾事故发生后,各级环保部门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圆满完成了事故的现场指挥、监测和监察任务,有效地控制了事故影响范围和环境污染。

二、2007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07年全省环保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意见》及“十一五”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按照“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进程,努力开创我省环保工作新局面”的要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工作重点,坚持环境保护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积极推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强化环境法治,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和环境监管体制,建立环保长效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2007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

(一)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努力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切实做好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好《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通过建立科学决策、长效管理、清洁能源推广激励、市场运作、项目推动和科技支撑等六个机制,全面完成兰州市“123”清洁能源改造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全年的70%以上。二是加大黄河甘肃段水污染治理力度。根据《关于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加快完成白银公司铜冶炼硫酸系统污染治理工程、新西部维尼纶废水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的建设,通过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改善黄河甘肃段水环境质量和完成水环境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三是加强二氧化硫控制区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以燃煤污染防治、烟控区建设、机动车污染防治和饮食油烟污染控制为主的综合整治措施,加大工业企业二氧化硫综合利用和治理力度,努力完成二氧化硫削减计划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努力使全省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鼓励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制定和实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园区规划。做好武威市凉州区等地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认真贯彻《甘肃省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意见》,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强制审核,继续在全省推行100家清洁生产挂牌试点工作。强化环保科技创新,抓好10项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项目的推广应用,建成3~5个省级环境科技示范园区。用3年时间,完成省环科院科技创新团队的省级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建设。

同类推荐
  •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列清单强迫症患者必读。康夏:专栏作者,偏执病人,分类狂,绞尽所有脑汁为构筑美好乌托邦书写清单。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破碎三千十万道

    破碎三千十万道

    拳破诸天,掌封万界。本尊一出,威压亘古,镇压现世,掌控未来,破碎三千十万道。
  • 绝声

    绝声

    淮南阁是名动江湖的第一大门派,而阁主萧殊是名动洛阳的人物。孟善八岁那年见到了萧殊,萧殊这个名字起的委实贴切,殊容绝秀,故生而名殊。那时候孟家恰遭灭门惨案,江湖人士趋于两个利益,一为《绝声》,二为染玉,于是便杀了孟家上上下下六十六口人。从此她的愿望只有报仇。而他们的故事,就从报仇开始。
  • EXO之灿白一生不变的爱

    EXO之灿白一生不变的爱

    本文主灿白,当然也少不了繁星,勋鹿,城堡,开度,和棉桃啦,请喜欢的亲故多多支持,必要的时候可能会虐虐大家,嘻嘻~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格林童话
  • 龙锁星空

    龙锁星空

    龙天阳,太空舰队特种侦察舰首席技术师,一个帅气的闷骚型技术宅男。一场意外将舰队的部分战舰和唯一幸存的他抛离到一个“宇宙魔鬼百慕大”星域,为了有机会回家,他必须探索整个星域寻找办法,而第一个目标就是眼前的行星……呵呵,当一个集强大与猥琐于一身,喜欢扮猪吃老虎的家伙被迫混迹于铁器时代的异星古代人类社会……他会遇到些什么呢?当先进科技遇到修行、遇到魔法……妥妥的整理出来当我生活的调味剂……这画面究竟有多污!你敢想么?这本书说的就是“来自星星的我”!要玩就玩的逆天!
  • 丁一的伊格伊斯日记

    丁一的伊格伊斯日记

    一个叫丁一的普通少年,不明不白的来到了异世,本想安心度日了此一生,却总是稀里糊涂不明不白的卷入各种故事之中,故事见的多了,也就写成了日记,记了下来。
  • 空间重生枭女

    空间重生枭女

    女强+男强+都市+生活+修仙+校园!!!此文女强!!!喜欢傻白甜的勿喷!!!自行离开!!!前世的顾颜瑾被渣男和闺蜜背叛,家产被夺!父母双亡!最后落了个被凌迟致死的结果!正义?呵,她不信!实力、金钱!握在自己手里才是自己的!重新再来一次,还没认识渣男,很好,重活一世,虐渣男,耍白莲,斗流氓!某流氓:“我不是流氓啊!”顾颜瑾“哦,我忘了,是变态!”某变态:“……”
  • 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稍纵即逝的青春

    那稍纵即逝的青春

    这一个故事都是从一个谎言开始,谎言编织的故事,周围都是欺骗。耳边环绕的关切问候是真是假?善良人最终的结果总是让人不愤的,所以她励志自己宁可自己一个人哭也不要别人冷嘲热讽,决心做一个坏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反派。只想要一个幸福的平常生活,可偏偏那些惹人心烦的事情不找自来。恶魔校草莫南风的驱逐,邹北辰的调戏,夏念怀的孩子气还有对佳明的愧疚……这些让舒淇淋恨透自己。可转眼间那个恶魔变成了自己的哥哥……从敌人到盟友,从盟友还可能变成恋人吗?难道真的喜欢上他了吗?校园风格小说,夹杂贵族成分,(=^▽^=)多多支持呐。【摸摸头】
  • 幻想世界穿越法则

    幻想世界穿越法则

    在《永无止境》中获取智慧启迪,在《叶问》中获取武力种子,在《生化危机》中得到精神升华,在《拳神》中让智慧武力进阶,在《大笑江湖》中寻求能量之路,在《绝对双刃》中塑造核心力量根基……这一切都是基于最开始的灵魂穿越!!!何时能够让肉身穿越?何时能够让虚假的幻想,彻底成为现实?从此,我将以穿越者作为资粮,铺平我成神的道路。我将会成为引领一切的穿越之神,以此来成就一个穿越者的世界!从此,穿越法则将由我来制订!低等神秘世界、中等神秘世界、高等神秘世界,受到重重限制的穿越异能,终将彻底解锁!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漫画、小说,诸多类型世界的穿越之门都将一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