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600000024

第24章 社会和谐和改革创新(3)

(二)劳务输转工作实现新突破。全省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劳务经济的组织领导,以强化劳务培训为突破口,以劳务协作为纽带,以维权服务为保障,以品牌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行培训一就业一维权“三位一体”的模式,使全省劳务输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年底,全省城乡富余劳动力输转规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35.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1%。其中有组织输转195.3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6.2万人次,有组织输转率为36.52%。劳务收入再创新高,达到151.2亿元,较上年增长50%。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各地以完善制度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实施扩面攻坚,加大稽核清欠力度,加强基金监督,规范业务管理,使全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养老保险工作。全省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02万人,完成全年参保计划的102.8%。按期完成了企业退休人员2005、2006年度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人均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50.94元。全省为58.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基本养老金62亿元,发放率100%。

——失业保险工作。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0.2万人,完成全年参保计划的100.01%。全省共为10.3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46亿元。

——医疗保险工作。启动了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工作。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5.8万人,完成全年参保计划的105.8%。

——工伤保险工作。调整提高了工伤人员伤残待遇标准,建立了工伤保险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6.05万人,完成全年参保计划的101.2%。

——生育保险工作。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96万人,完成全年参保计划的104.3%。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省各地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0%的工作已全面完成,提标后的平均保障标准达到157元,比上年提高15元。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高的地方为209元,最低的地方为125元。截至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低保对象人数为73万人。

2006年,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压力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重压力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就业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矛盾并存,一些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二是劳务培训工作滞后,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技能培训的仅为12%,全省有组织输转比例仅为36.5%。特别是境外输转规模小。三是社会保险扩面清缴难度大,基金支撑能力弱。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进展缓慢;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没有进展。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不断增大,部分市州失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四是城镇低保工作存在配套资金列支到位难、人均补差低、管理机制不完善、运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二、2007年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

2007年,甘肃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4万、161万、200万、95万和50万;劳务输转55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80亿元。

为实现以上目标,2007年要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新增劳动力就业上取得新进展。

1.全面落实政策,扶持就业。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政策。加大对新增劳动力的扶持力度,对大学毕业生当年没有实现就业的,及时进行失业登记,提供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开展军队复员转业军人创业培训,引导其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

2.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就业。认真做好失业调控,积极探索建立失业预警预测机制,落实失业调控相关措施。继续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适时召开全省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建立以预警预报、申报登记、人户调查、动态管理、帮扶援助制度为核心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确保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在3个月内实现稳定就业。制定就业再就业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实现资金使用计划与就业再就业目标计划相挂钩;研究制定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转移支付“以奖代补”办法,降低就业成本,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作用。

3.开展全民创业,推动就业。全面落实《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陇的若干意见》,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降低担保门槛,扩大放贷规模,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的积极作用。加强创业培训,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和小老板。集中开展创业活动,充分利用再就业资金支持创业项目,试行资金使用项目化运作。加强创业服务,继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春节前后,集中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9月份,组织开展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适时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召开全省创业促就业工作现场会,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在劳务培训和境外劳务输转上取得新进展。

1.进一步加强劳务培训。积极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培训资金,加快建设综合性劳务实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层次。大力推广张掖、白银市加强乡镇和村级劳务基地建设的做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技能培训服务。

2.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以乡镇劳务工作站、各级政府驻外办事处、劳务管理处(站)和劳务基地为平台,健全组织输转信息网络和工作体系,加大有组织输转工作力度。加强劳务协作,在巩固与新疆、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区劳务协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与天津、西藏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并利用有关节会,广泛开展劳务洽谈,发展新的基地,开拓新的市场,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3.进一步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对已有的劳务品牌和优势工种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以建筑工、保姆、拾花工等在省内外劳务市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领域为突破口,打造甘肃劳务品牌集群,提升甘肃劳务形象。

4.进一步加强境外输转工作。积极开展境外劳务考察,广泛搜集用工信息,进一步完善中介管理服务,畅通输转渠道,力争在境外劳务输转上取得突破。

(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1.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修订《甘肃省实施(失业保险条例)办法》,出台《甘肃省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制定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政策;制定甘肃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和“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意见。在确保各项待遇发放的基础上,努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伤人员伤残待遇调整工作。

2.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城市低保人员、农民工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3.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建立健全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和稽核制度,建立经常性监督和要情报告制度,重点加强对企业年金运营的监管。

4.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积极开展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分析预测项目研究,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二是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三是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办法。按照保大病、低费率,个人(家庭)缴费为主、财政适当支持的原则,认真开展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按照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重点、逐步提高,公开公正、强化监督的原则,全面推进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工作。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和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原则,在具备条件的乡镇企业、专职村干部和失地农民中开展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开。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五保户养老、贫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六是加强城镇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刘肇华刘红)

节能工作

2006年,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目标的实现,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甘肃省政府相应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决定》和《意见》强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大节能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节能保障机制、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部署,全面展开了全省节能降耗工作。

一、甘肃省节能工作的现状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甘肃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2005年,甘肃省一次能源生产量由2000年的1623万吨标煤提高到3605万吨标煤,煤炭产量达到3620万吨,全口径发电量达到506亿千瓦时,原油产量达到305万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能源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有效地保证了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要。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省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度强。到2005年,每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3.06吨标煤下降到2.26吨标煤,下降26.1%。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4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达4.99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吨标煤。由此可见甘肃省在节能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凸现出节能工作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甘肃省节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一是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二是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目前在财税、信贷、价格政策等对节能改造、节能设备研制和应用以及节能奖励等方面,支持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三是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四是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节能信息不畅,难以适应节能工作的需要。五是全省集中供热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六是经济结构调整缓慢,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较大。

二、2007年全省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7年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将节约能源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按照“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总体目标,围绕实施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产能和设备,着力实施好工业锅炉(炉窑)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建材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工程,确保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4%的年度节能目标。

三、2007年全省节能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对鼓励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要督促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对淘汰类的项目,要禁止投资,对现有属于淘汰类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按期淘汰。继续提升石油化工、煤炭、建材、冶金、有色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制药等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清理整顿违规高能耗项目。严格高能耗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遏制高能耗产业过快增长。继续实施对焦炭、电石、铁合金、水泥等8个国家确定的产能过剩行业的清理整顿。加速对不符合标准的铁合金高炉、敞开式电石炉、土焦炉依法实施淘汰,进一步规范对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的市场准入管理。

(三)支持节能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加大对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会同有关部门督促重点耗能企业编制实施好节能规划。安排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电力、建筑、建材等行业及全省123户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改造。

(四)推进建筑节能。凡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对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节能、省地、环保的规划方案、结构形式、材料设备和设计工艺,建设低能耗和超低能耗建筑;由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审批的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要对现有建筑通过改造门窗、外墙、屋面等围护结构和供暖、空调系统,提高建筑保温性能,优化运行管理,降低建筑能耗。鼓励建设节能示范工程,加大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力度,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逐步建立建筑合理用能评价制度、建筑物能效标识和考核制度。

同类推荐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想爱

    想爱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株葱郁的植被,需要用爱灌溉生长,想爱,为你揭秘情感世界。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封沉往事

    封沉往事

    如今我们将神魔佛道,魑魅魍魉立为迷信,可千百年后,谁又能知道,这些所谓迷信不会成为新的历史,存在即是合理,不要否定,也否定不了。
  • 男神你别跑:等我把你捕回家

    男神你别跑:等我把你捕回家

    她,从小父母离异,跟随爸爸叛逆的长大,阅男无数,只要是她想要的,就没有她得不到的,可自从遇到他——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任性狂妄的大小姐,也不再是那个阅男无数的花心大小姐。他,家世贫穷,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自己内心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有瓜葛,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终究还是认了命,他不求其它,他只为自己从此可以配得上她,所以费尽心机的为她打下半壁‘江山’。她为他而改变,他为她而打下半壁‘江山’,靠,明明爱情路上已经到高潮了,半路却又杀出了个小三???搞什么嘛。
  • 执剑不朽

    执剑不朽

    (首先声明一点,本书属于超武,里面出现什么都是正常现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七世破天决

    七世破天决

    方唐两千年,一重间动荡不堪风雨飘摇,四处兵荒马乱,大地之上恶鬼,阴魂横行。天降灾火,雷电不停。环境恶劣,可更恐怖的是人心。百姓深陷水火之中,苏澜又当何去何从?
  • 快穿之超级破坏神

    快穿之超级破坏神

    一个‘无辜’的骚年,穿越到一个又一个世界,把一个又一个英雄‘意外’悲剧掉的故事。
  • BOSS大人别乱来:娇妻难宠

    BOSS大人别乱来:娇妻难宠

    米嘉悠和一帅哥走在大街上,说说笑笑。某男的眸子一眯,越过人群,一把搂住米嘉悠的肩膀。“老婆,昨天折腾了一晚上,你还不累?”“……”“……”小帅哥当场尴尬的离开。“程-前-夫,你可以再无耻一点吗?”米嘉悠的咬牙切齿的说道。他都和姐姐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来干扰她的生活。某男性感的薄唇一勾。长臂一伸,一把将米嘉悠拽进怀里。“既然老婆喜欢,老公我可以更无耻一些。”“程洋!!!”“……放开……我……”
  • 剑傲八荒

    剑傲八荒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强大耀眼的魔法,也没有震撼人心的斗气。有的,只有符咒与魔兽。迷雾重重的千古迷局,万古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生物会灭绝,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所谓的宿命人。希望,到底是什么?如何能够打破囚笼,反伪求真?
  • 从圆走到圈

    从圆走到圈

    兜兜转转,以为走到了终点,却发现不过站在当初的起点——一个圆的完美,一个圈的空洞,兜住了此生所有的叹息、遗憾,还有思念。流年辗转,岁月颠簸,碾压了过去,颠掉了将来。最后的最后,若是重逢,也不过叹一声:花自飘零,水自流。你孤守沧海,我独伴桑田,各自天涯,总容得下彼此安好。
  • 最终征途

    最终征途

    他从未想过,从踏出第一步直至结束,这一路走来竟会如此血腥与惨烈。
  • 爱妻爱逃跑,先生爱闷骚

    爱妻爱逃跑,先生爱闷骚

    一次偶然得知男友得重病,逃离某少的魔掌,又乖乖的回去。别人追女孩隔泰山,只怕咱们闷骚的贺少追女孩隔了座珠穆朗玛峰。互相恋着,却倔强的闭口不承认,兜兜转转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