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4000000020

第20章 议论风生(5)

黄李二人的论辩激烈则已,仍然还是梁启超本人思想的一场左右互搏,因而若仔细辨析黄李二人的共同假设,则可知梁氏当时的思想底线。不仅如此,梁任公的思想底线,亦即他认为无需辩驳便可直接宣传鼓吹者,大概也便是当时中国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共同思想,至此现代思想的“地基”便隐然可见。例如,在这四十四道辩驳中,黄李二人都“信得过”“现在皇上的仁慈英明”,这便是梁氏政治与情感上的立足点所在,至为明显。而思想观念方面,则黄李二人无论主张革命或改良,都痛感中国自古缺乏自治习惯与国家观念,急需改造民性与民德,不然永无希望可言。二人也都将“国家”视为最高的存在,深信唯有国家将公民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凝结为一个整体,方能自存。梁启超令李去病特意用力于军事,而“立宪期成同盟党”之“治事条略”中亦明文写道“处今日帝国主义盛行之世,非取军国民主义不足以自立”,要求其党员无论办学校或工厂,都要传授军事思想,进行军事训练,以“养成义勇”。二人也都相信历史是一不断进化与进步的直线过程,无论个人或国家,都须顺应“天演的风潮”。在论辩之中,二人都将中国的现状映射到欧洲历史的坐标轴上,并据此开出不同的药方。黄克强服膺德国的国家主义,欲将清政权改良为君主制的干涉主义国家,李去病则认为国家主义乃是人民主义进化而来,不经过提倡自由平等的革命时代就进入国家主义,乃是“躐等而进”。黄克强对此的反驳则是,在人民主义之前,民智未开之时,各国都有过一个奉行干涉政策的时代,中国的状况连此一境界也还未到,说什么自由平等民权,才是真正的“躐等而进”。二人都认为,在欧洲卢梭、边沁的时代已经过去,自由平等已经是过去陈言,无需再说,倒是民族主义风潮正盛;而中国踵乎其后,还有许多路要走。

最终,梁启超也未能描绘出中国的这条腾飞之路。理想固然不受现实的拘牵,但怀有理想的人却始终离开不了现实的地面。梁启超辗转学界与政界,对于建造一个强大的现代中国的理想与实际都有体会,也都有建树,但恐怕他在落笔为文之际,甚至是终其一生,都不知道如何能使现实向着他理想的方向发展。大概虽宏愿在胸,现实中无从着手推行,纸面上便也无从下笔描画。纸上谈兵,竟也一难如是!于是这部本意在于引导激励国民的学者小说,便从航海手册变为蓬莱画图,悬置美好的未来于前,却没有给出通达之路。不过梁启超在这部小说中注入的热望与敏识还是得到了一点巧合的报偿。在他所设想的“维新成功”的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的确已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共和国。

而缔造共和的元勋之一黄兴,其表字正是“克强”。在梁启超对新生的中华民国满怀欣喜与期待的那一段时间里,他在谈到《新中国未来记》的时候曾说“今事实竟多相应,乃至与革命伟人姓字暗合,若符谶然,岂不异哉!”然而此后的五十年,毕竟还是没能为孔弘道老先生搭好讲台。

今天距梁启超写作此书时,已经一百余年,而孔先生那场演讲,也已经“过去”

近五十年了。梁启超的预言又有些部分或已实现,但就其大端而言,这个“太平梦”

尚远未成真。当日梁启超所关心的问题依旧存在,且今人仍感到类似梁氏当年的那种热切与不自信:今人仍然在试着做各种格调的太平梦。“回忆未来”在这样一个语境下绝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思想游戏,还是一份沉痛的自我安慰。今人在努力靠近那个梦的过程中,恐怕仍然需要回到梁启超曾经站过的地方,替他找到那条通往“新中国”的道路。

(《新中国未来记》[清]梁启超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见之于纸牍——《清末民初人物丛谈》小议

在这个历史写作几乎成为全民写作,各种正说、细说或戏说充斥坊间的当下,范福潮先生的这本历史读物,却注定是一本寂寞的书。

这不是因为他谈论的历史太冷门,晚清史乃至辛亥革命前后的近代史,可以说张定浩是这几十年来的显学,当代中国几乎所有问题的症结,似乎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源头;也不是因为他讲述的内容太陈腐,且不论其中对诸如王照、焦达峰以及光复会的精彩挖掘,即便如孙中山、蒋介石这样的熟面孔,这本书里披露的故事,至少对我而言,也是先前完全不知道的。我说的寂寞,更多地是指向这本书的写作风格。

一九二八年,陈寅恪曾对弟子陈守实讲过一段话,成为后来治史者时常引用的名言:“整理史料,随人观玩,史之能事已毕;文章之或今或古,或马或班,皆不必计也。”联想起傅斯年提出并流行于民初的“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我们不能孤立地评判他们这种治史方法的对与错,而要看到,当外族入关的清王朝出于恐惧而对历史真相层层抹杀和伪造,当来自西方的以论带史和疑史的研究风气蔚为大观,当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历史竟已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在民初一代诸如陈寅恪和傅斯年这样的历史研究者看来,有多少独特观点,或者文章好看与否,眼下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在于能够准确地接近真实,而最真实的历史,存在于准确的史料本身。

因此,他们的文章,往往不避冗沓,不求剪裁,少疏通推论,多直引大段材料,这样的文章,一定不会好看,但在认真的读者看来,却更有力量。而本书作者心仪的,似乎也正是此类历史写作。“史是真,治史即为求真。”“民国无信史,辛亥以来,事无巨细,人无贵贱,记言叙事,党见甚深,几无公正可言,稍有新意,即便不陷文字狱,也难免招惹是非,足令史家,思而却步。”这两段本书序言中的话,几可视为作者的文心所在。在书中“辛亥革命时期的蒋介石”一节,作者亦开章明义地指出:

“对史家来说,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价值高于对其行为的道德判断。‘文革’前编纂的关于辛亥革命的史书,对‘反动’、‘反面’人物,凡是引用一九四九年之前的旧文,极尽删削;而亲历者在一九四九年之后发表的回忆录,亦讳莫如深,以至某些特殊人物在辛亥革命中的事迹在史书中被蒸发了,蒋介石就是一例。”

关于为什么要写《春秋》,孔子的回答是:“见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

然而,当“行事”也可以眼睁睁地被大量蒸发或删改,它本身具有的搏深切明,自然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然而历史已经消失,剩下的永远只是关于历史的记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严肃的历史写作者,在“见之于行事”之外,只好“见之于纸牍”了。这本书选择引用的大量材料,全都来自近五十年来国内外的公开出版物,倘若本书的读者有心,那么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从这里我们可以眺望到一段相对准确和真实的近代历史。

(《民末清初人物丛谈》,范福潮着,湖北人民出版社)

走出气候变化的囚徒困境

英国学者吉登斯称得上全球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从欧洲联盟到亲密关系,从民族国家到自我认同,他像另一位“杂食动物”福山一样,对现代社会的多个方面都作出了精辟阐述。两人也都致力于研究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问题。福山关心“后人类”(posthuman)的未来,吉登斯则担忧老天爷的前景。

在新着《气候变化的政治》中,吉登斯谈天说地,试图为全球变暖找出政治层面的解决之道。他本人并非气象学家,这并不妨碍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技术决定社会走向,社会也影响技术应用。公共政策除了依赖技术方案,也应考虑社会治理。比如,在疫苗研制成功之前,防治艾滋病主要借助社会控制。类似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清除温室气体,或找出可替代的能量来源,气候变化的政治议程就显得日益紧迫。吉登斯在哥本哈根会议前推出此书,可谓代表社科界的重磅发言。

不过,熟悉吉登斯的读者这回可能要失望了。他的论述并没有体现出原有的洞察力,也不见得超出已有的讨论。《气候变化田方萌的政治》是一本“二手社会科学”着作,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的研究成果。吉登斯的参考书包括联合国的考察报告,专家们的研究文集,也有坊间流行的《崩溃》和《更热,更平,更挤》。我甚至发现他大段引述一本美国公共政策博士生使用的教科书。对于不了解气候变化的人,此书自然属于优秀的科普书籍,可我们对吉登斯的期待不止于此。

德国法学家施米特曾言,根本不存在什么“全人类的政治”。如果存在,那么全球变暖问题可能最接近这一概念。吉登斯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议。尽管媒体喊得山响,目前只有一份联合国报告铁口直断地宣称:“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不少学者认为气温变化实属正常,或者觉得后果被严重夸大了。气候变化甚至并非全是坏事,比如解冻后的北冰洋就能为欧亚两大洲的贸易往来提供新的海上通道。不过,目前大多数科学证据表明,全球变暖很可能是人类引起的,它又很可能带来极端气候。更频繁和剧烈的自然灾害不仅使人类蒙受财产损失,在没有达成政治合作之前,就可能把我们拉入政治冲突之中。

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吊诡在于,谁都知道这样牛活下去会发牛什么,可谁都还是这么生活下去。正如吉登斯所说:“……全球变暖带来的危险尽管看起来很可怕,但它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因此许多人会袖手旁观,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实际的举动。”这位大牌学者将这一矛盾称为“吉登斯悖论”。

据我所知,他既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一悖论的人,也不是对它阐述最深刻的人。我们有理由感到奇怪:除了自己的大名,作者就不能想出更好的命名方式吗?

同类推荐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三国之逐鹿中华

    三国之逐鹿中华

    三国乱世,谁主沉浮?狂热的三国发烧友乔明爬山途中以外穿越,孑然一身的开始艰难的三国旅程。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乔明仗着对历史熟悉的先知先觉,抢地盘,收名将,纳美女,发展经济,整顿军制,和雄主名将捉对厮杀,让那个东汉末年的更加的激情澎湃波澜壮阔......
  • 坏女孩成长记

    坏女孩成长记

    我认为我会一直幸福下去,我有爱我的父母。有令人羡慕的家室,但有一天他们告诉我这全都不属于我了。我不是他们的孩子,过了几年以后他们又说他们对不起我,但是我想说你们现在跟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我对你们不再眷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蕉窗雨话

    蕉窗雨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国帝姬

    倾国帝姬

    乱世红颜,祸水三千。魅惑诸国帝王,笑谈间覆手翻云,天地为之色变。“只要是我想得到的,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要得到。只要是我不想得到的,纵然倾世加之,我也可以视若无物,管你是帝王将相,当世豪杰。”以极端惨烈的方式,逆转自己的命运,甚至不惜搭上身边最亲近人的性命。
  • 白色樱花只因幼时之约

    白色樱花只因幼时之约

    八年前,我们的偶遇留下了一个约定......八年后,再次邂逅,不会放手......漫天的樱花飘落,赠与我们,一场爱情......
  • 你别哭

    你别哭

    因不甘心,而开始她的全新生活,浪漫的陷阱她已看穿,这究竟有多可怕
  • 荒天决

    荒天决

    近古时代,人族与妖族征伐不断,烽火遍地,血染苍穹。有着半人半妖血统的寂荒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族和妖族所不容,即使不去招惹别人,麻烦依旧会接踵而至。被人欺凌,无故的被人追杀,他终于明白,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软弱,逃避是没有任何用的,为了生存他只有战,将一切的不平等斩杀,将一切的歧视斩杀,将面前的一切困难斩杀。在他体内寄存的残魂,一次次的救他性命,却让他将血滴在一张封印的黑纸上,黑纸下封印的是什么?残魂到底是谁?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都在他的修炼生涯中一一体现,且看寂荒如何打破常规,如何将在这片大陆上续写传奇。
  • TFboys恋上萌系男孩

    TFboys恋上萌系男孩

    《TFboys恋上可爱担当》内容简介:王源,身为一个逗逼的可爱担当。凌雪雨,身为逗逼的可爱小人儿。同样是逗逼的存在,三年两人一见钟情,三年后本以为会形同陌路,却不期而遇。“我不是没用的人,不需要你保护,就算身败名裂,我也会护你一世!”王源严肃的对凌雪雨说。凌雪雨挑眉,“所以呢?你不要明星的身份还能养我吗?”(王源篇)
  • 雪落阿房

    雪落阿房

    她是生来的细作,命定魂梦绕帝王。他是生来的帝王,立志驰骋拥天下。他是生来的王侯,意在袖手任逍遥。雪里玄衣,冷峻刚毅;梅下白衣,绝代风华。他们本该无情,却陷情劫,终是叹,纵使情深,奈何缘浅。倾辰之舞,血染江山,盛世繁华,终不过,雪落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