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500000009

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4)

有一次,朱元璋带着三百人出城,准备奇袭元军。半路上,他突然听见鹁鸽在天上飞的声音,又见有箭只从天空坠落(鹁鸽是一种家养的鸽子。此处可能是报信的鸽子,而飞箭则可能是专门去射鸽子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鸽子都训练有素,知道何处该停留,得让它“硬着陆”。)。难不成是有内奸在向元军通风报信?朱同志很纳闷,于是赶紧带着队伍回城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果然,他们撤退不久,就有元军的大部队包抄而来,结果扑了个空。

面对女婿真刀真枪的功夫,老郭心里也挺复杂,有点害怕又有点自豪,最终,还是自豪占据了内心:女婿有此作为,自己是坐享其成,如果还恩将仇报,忍心加害,那就不是好汉所为了。

“没有人是孤岛,独踞海中,每个人都是陆地的一块,都是大陆的一部分。”这句话用来形容元末各支割据而立的义军,显得出奇的贴切。

就在至正十四年正月,位于滁州东面数百里的盐贩子张九四(即后来的张士诚)开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大周”。张士诚自称“诚王”,并改元“天祐”。很明显,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举动,意味着他在把自己变成又一只找死的“出头鸟”。

这年七月,滁州大旱,这让朱元璋很揪心。有人给他出了个点子,让他带人去到某个“灵验”的地方去求雨,他照办了。三天之后,居然真的大雨如注,这才确保了滁州一带得了个好年成。朱同志庆幸自己走运,难道果有天命在身?

与之相比,张士诚就没那么走运了。这年十月,由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几路大军疯狂围攻张士诚所在地高邮(此地也在京杭运河的要道上)。除此之外,元军还分兵去攻打高邮附近的六合,六合守军自知难以招架,于是便星夜派人向滁州方面求援。

那来使居然还是朱元璋的旧相识,待到那人半夜赶来时,朱元璋听到消息赶紧起了身。不过,滁州的城门没有老郭的命令是不能随便开的,所以朱同志便和那人隔着城门说了半天话。那叫一个别扭!

事情紧急,最后,朱元璋决定到老郭那里去请求开城门,来使总算是有幸见到了郭大帅。可巧的是,那位六合的主帅曾经得罪过老郭,所以老郭怒不发兵,只想在一旁做“俯卧撑”、看笑话。来使在地上磕头求了半天,他就是不发话。

朱元璋没办法了,只好向老丈人私下陈说利害:今日六合既受围困,咱不去救,必破无疑。古语云“唇亡齿寒”,六合一破,只怕下一个就要轮到咱滁州了,帅父怎可因过去的一点小恩怨,而耽误了眼下大事呢?

老郭这人别的不管,要的就是个心舒理顺。听听也是这个理儿,便暂时把怨气压了下去,让女婿赶紧带兵去援救六合。

当时元军势大,号称百万之众。所以临出发前,滁州的一些将领心惊胆战,找各种理由推脱,不肯前往。老郭也认了真,他想让女婿先问卜一下,没想到女婿倒回答得干脆:事情成与不成,只问咱心里有底没底,问神又于事何补?!

说完,就匆匆带着耿再成等几支亲信人马出发了。

当朱老大领着队伍到达六合外围时,先选择了一处名叫“瓦梁”的地方做了堡垒,以与六合守军遥相呼应。元军见状,分出一支队伍围了上来。由于这次元兵军令严整,将士卖力,且多是精锐之师,所以朱家军堡垒竟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攻破。

见此情形,朱元璋明白:六合是救不了了,弄不好连自己也得搭上,三十六计走为上。

可现在的问题是,队伍已经被包围了,怎么走?元军大都是骑兵,想打打不过,想跑也跑不赢,回去招援兵,那帮家伙肯定不愿来,还会怨自己逞能。朱老大明白:自己遇到带兵以来最大的危机了。以前太轻敌,总以为元军都是豆腐,今天是遇上真铁了。

就在这时,突然有十几个妇女给阵地上的士兵们送水送饭来了。她们大都是自愿随军的家属,专门帮着做饭、洗衣、看护伤员的,耐力足,胆子也大。

朱元璋灵机一动,寻思出一个脱身之计。

他先命令军士们纷纷躲藏起来,接着又预备了一些干粮,最后他招来那几十个女眷,让她们统统到阵前去。

于是,一副相当奇特的场景出现了——面对着上万披坚执锐、杀气腾腾的元军,与之顽强对峙的却不过是几十个家庭妇女!但她们却毫不示弱,个个都叉着腰,气势高昂,正可着劲儿用最恶毒、最泼辣、最响亮的咒骂,向对面的敌人骤雨般倾泻而去……骂得累了,也坚决不下火线,就在原地坐下喝口水、吃点饭,然后继续开骂,反正有的是干粮……然而,就在这样一副显得极度夸张、非常戏剧的图景中,奇迹竟出现了:只见元军被骂得一愣一愣的,“相视错愕”,被彻底雷晕了!没有人明白对方那里究竟出了什么状况。于是元军便暂停了攻势,远远地围观。

而朱老大那边却瞅准机会,乘机列队而出,牛畜妇女居前,军士被派在两侧,大摇大摆地从元军眼皮子底下走过。

很快,队伍就溜回了滁州。

这种奇怪的战争场景,一般应该是在神话小说中才有,但史书上却确有记载,目的大概是为了渲染朱元璋的足智多谋。

但据我猜想,这也许是元军(尤其将领)身上还多带着游牧民族的质朴之风,面对这么一支弱旅,他们本来就不屑于攻打,并非是他们看不出其中的小诡诈;既然对方都惨到让妇女上阵了,也就不值得污了自己的刀枪,因此才暂时放朱老大他们一马。毕竟,六安的守军才是正敌。偏巧的是,机智的朱老大似乎看破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于是,双方唱了一曲都能下台的“双簧”。

另外,如果硬是要分析出朱元璋的英明神武的话,也可以把他这个计策类比为“空城计”:让元军搞不清虚实,以至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机。“空城计”的本质就是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迷惑敌人,以作为疑兵之计。

使用空城计,在古代战争中其实是很普遍的,比如戚继光的夫人王氏就曾使用过空城计。

有一次,倭寇大举进犯,戚继光率领新近组建的戚家军前往迎战敌人,却不承想敌人竟兵分多路,其中一路竟准备偷袭戚家军的大本营——新河城。当时新河城中兵力薄弱,若倭寇强攻,新河必破。

危急时刻,王氏率领着上千家属全副武装登上城头,他们高举旌旗,大声呼喊,惊得远处的倭寇竟然不敢靠近。第二天,倭寇又要准备进攻,可是王氏故伎重施,倭寇还是犹豫不前,以至错失了战机。最后,戚家军的援军赶到,才把这股倭寇彻底击溃。

当然,空城计说到底只是一种缓兵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早晚要回过神儿来,那时候,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这样,前面的“空城计”才没白唱。

果然,元军不久就尾随而至,想要伺机攻占滁州(注意“环滁皆山也”)。

朱元璋此时显示出他思维缜密的一面:在撤军的路上,他就料定此次出援已经是引火上身了,对于滁州幸免不该再抱幻想。于是,快回到滁州时,他就立刻命令在离城不远的山涧旁预设了伏兵,再命耿再成带人去引诱元军来攻。等到元军的前锋部队渡过山涧时,朱元璋率伏兵突然杀出,将元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是山涧,水流清冷,石头遍布,马涉水受惊,并且在满是鹅卵石的滩涂上跑起来也很费劲,所以元军骑兵的优势完全成了劣势。最后结果是,元军纷纷丢了马匹,步行翻山逃命。滁州兵大胜而归。

朱老大领着部队捡获了敌人的大量马匹和武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滁州的危机已经解除,相反,危机已经被大大加重了。如果说此前,元军的重点在六安守军和张士诚的话,那么,现在他们意识到了:附近的滁州一样是可怕的敌人。以元军的实力,他们肯定会加强兵力,卷土重来。到那时,滁州想再自保几乎是不可能了。

滁州危在旦夕!

但幸运的是:朱元璋这次又想在了元军主帅的前面。击溃来犯元军后,他当即命令滁州百姓前往慰劳元军,不仅为他们献上了好吃好喝的,连先前所缴获的马匹和武器也一概奉还,并且还让人给元将带话:

滁州现在的军队,纯粹是本地良善百姓为求自保组建的,一直以来都奉公守法,唯朝廷之命是从。此前派人带队去六安,完全是因有人误传消息,主帅听了,误把咱大元官军当成了叛匪,结果才闹了场误会。不打不相识,现在总算把误会澄清了……倘使将军能够开恩,保全我等,那么一应军需就由滁州包了……元军主帅未必会全信这套说辞,但在农民起义遍地开花,官兵到处扑火,疲于奔命之际,还是少树敌为好。打下滁州,朝廷那里认为你是尽的本分,要攻打失败,反倒是多了一条罪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于是,元军当日就解了对滁州的包围,由此滁州才得以暂时保全。

后来元军便集中兵力全力攻打张九四,眼看高邮已危如累卵,张同志等一干兄弟就要杀身成仁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元军前线总指挥脱脱同志竟因谗言遭到皇帝的罢免,最后还被远远地流放到云南。

终于,在顽强坚守了三个多月后,至正十四年底,张九四部反倒主动出击,大败已群龙无首的元军。这也是草莽英雄张九四同志一生中最为经典的一战。借此一战,他从此跃身为元末农民起义诸多领袖之一。

从当时全国的形势来看,高邮之战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从此,“元兵不复振”,元朝的正规军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间接的,小小的滁州也得救了。

从此以后,淮河以南,渐渐成为起义军驰骋的天下,再不复为蒙元所有。而高邮一带的元军战败后顿作鸟兽散,很多竟加入了红巾军。朱老大跟着沾了光,他的事业也更顺风顺水。

但此时的朱元璋,仍未能逃脱在夹缝中求生的处境,再说还有老郭不时的掣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局,非得有更大的动作才行。

该怎么办呢?

向金陵进发吗?——那个看似遥远的目标,似乎越来越需要做出决断了。

同类推荐
  • 太空步

    太空步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本书是迈克尔·杰克逊首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记录了他的生活、思想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使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到是什么驱使着他成为世界级巨星。在给读者再现真实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同时,通过浅显语言讲述故事的方式去感化读者的灵魂。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本书记叙了世界上第一辆木炭汽车发明过程及其发明人的传奇人生。包括脱颖而出、异国求学、初展才华、大展宏图等章节。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热门推荐
  • 天尘迹

    天尘迹

    顺则尘,逆弑仙。一念踏天,一念化尘。万卷书阅尽,千朝纸下魂,辰芸苍茫缘渡己,众生平等方度人。
  • 友人以上

    友人以上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我信,所以第一眼我没有把你发展成男朋友的打算,那么今后也不会。”我知道,你始终都只把我当兄弟看,但我回来了,这一次,就绝不会无功而返。
  • 万寿永尊

    万寿永尊

    修者,与人争!与天争!不求争霸天下,只求长生不死。长生不死谈何容易,古往今来谁人不死?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万千道法尽在其中,孰强孰弱尚不能定!若能长生,便是最好。与天争寿,万寿无疆,长生不死!不争,便死!不得不争!不能不争!
  • 恋爱手册:少女追击令

    恋爱手册:少女追击令

    初见唯伊人,他是雨夜中降临的美少年,向她伸出了手,可是他怎会知自己把收在羽翼下本是为了了去那人的心愿,却成了那个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娇俏少女。别人多看一眼,他都觉得是在抢!少女如同狐狸般狡黠,一次又一次脱离他的手掌心,一次又一次的带走他的心。“少爷!小姐又跑了!”
  • 孤灯录

    孤灯录

    长篇诡异奇幻连载作品《孤灯录》,基于奇幻的人生经历完成,这段经历是一个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计划写三十卷,每卷数十篇,我们将要踏上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黑暗灵光之旅。其中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炼狱和探秘,迷幻与挣扎将是每一个生命不能自拔的成长的契机。常言道:运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要从容。诗曰:天机巧连环,世事不断弦。悟空弹琵琶,金刚醉九天。
  • 被穿越者的事

    被穿越者的事

    这是一个被穿越者的故事!上官媛表示很无辜,被人穿越附体,结婚怀上一个包子,穿越者还不招人待见,上官媛决定隐瞒怀孕事实,离婚并自己抚养包子。包子的父亲在离婚后却发现了孩子的存在,然后……
  • 神界之影月传说

    神界之影月传说

    封印于无极地,沉睡一万年,天地浩劫之后,当他再次苏醒,大陆格局变得陌生,看着自己该还的都还了,猛然明悟。要追寻自己的人生,对一切淡然视之,笑看成败得失,身在红尘心在界外,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命运的捉弄,相遇,相知,相惜,相爱,终摆脱了世俗的一切,毅然再次踏进无忧彼岸,携手直闯神界,留下一抹残影……
  • 魔面佛心

    魔面佛心

    一个被魔祖忽悠了的轻度脑残少年,每天顶着无法控制的魔气和无法熟练使用的万年法力。被各种名门正派追杀的故事~~~
  • 灭后重生

    灭后重生

    一个天才失忆少年,为找回儿时一同修炼的兄弟,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
  • 书枕岚醉,尘忘流年

    书枕岚醉,尘忘流年

    他爱她所以为她挡下致命的一击,只为她活着她不爱他但为他不惜以九成内丹送他轮回,只为他不死那一战前她仿若横空出世一般出现了,没人知道她是谁那一战后她昙花一现那般消失了,没人知道她去了那里她消失后天帝追封她为无上战神,以表示她的殊荣万年后他依靠她的内丹重修为神万年后她于深山中修炼得知了他的消息于是她来寻他但是他忘了她于是她自导自演了一出救命报恩的戏码还好他救了她于是她便名正言顺的留在他身边百年为奴为婢以报恩,因为百年后他会娶天上最尊贵的女人为妻他同意了她留在了他身边她还是不喜欢他只是想要看到他幸福可是心为什么会这样难受??好吧,她对他的感情好像和她自己想的不太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