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000000058

第58章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徐怀谦

拉开窗帘,月亮差点撞到自己脸上。

它可不是不速之客,而是老朋友了,当然用不着客套。忙关闭房间的灯,请它进来,大把大把的光便洒了一床。

半倚在床上,一动不动,洗月光浴。毕竟是在泰山之巅,与月亮又近了1500多米,感觉月光比在平地上黏稠了些、滑腻了些。从头到脚,从外到里,直洗到“身心俱澄澈”。想掬一捧分给邻床的朋友,可惜送到半路全洒光了。

于是相约外出赏月。

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外面风正大。宾馆前猎猎的旗子是今夜唯一的喧哗。山脚下的泰安城遍地灯火,与月亮相比,那些灯火瑟瑟的、柔柔的、无精打采的样子。想想也是,此时马路上的汽车还在奔突,车辆的尾气、化工厂的废气、工地的扬尘还在喷涌,城市依然浸在一个巨大的污染池中,那些灯火想清爽脱俗,出污泥而不染,岂是易事?不说它们,城市的月亮看上去不也经常病恹恹的吗?其实,有病的不是月亮,是人类自己。

回头望了一眼“神憩宾馆”的招牌,这名字起得好,神仙居住的地方——神仙真会找地方啊,不是在高山之巅就是在天上。于是想,城市污染了,人可以逃往农村;农村污染了,人可以逃往山上;有一天,山上也污染了,人总不能逃往月球吧?

月亮无语,静默中有一种博大和恢弘。月光流泻在日观峰上,勾勒出主体建筑的飞檐翘角,并镀上一道银边;月光流泻在泰山的诸峰之上,山谷幽暗处幻成一片汪洋大海,空明如水的山脊则上升为一座座海岛。我还知道,月光正流泻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为失意的人抚平创伤,为熟睡的人守护安宁,为觉悟的人提供启示。

月亮应该很老了,见过佛祖、见过孔子、见过很多我景仰的名人的月亮一定很老了,可是它每夜出来,总是那么清清爽爽的,一点都不沧桑。

佛祖是在月下顿悟的。印度阿育王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29岁离开王宫,修行了6年,吃的是树叶和草根,穿的衣服是从垃圾堆中拣来的烂布,睡在埋死尸的坟墓中或荆棘床上,肢体瘦弱,就好像清瘦枯萎的芦杆。这时他才明白苦行是完全无益于修道的。他放弃了苦行,放弃了极端严格的斋戒,恢复了正常的进食。他慢慢恢复从前的健康,气力也有了。可是他的五个同伴,对他表示失望而离开了他。35岁的乔达摩独自一人来到伽耶的尼连禅河畔一个幽静的地方,在一株菩提树下,盘腿而坐,从下午6时一直打坐到次晨6时,他证得了四种智,证得了无上菩提,圆成了福慧俱足的佛道。

那夜的月光一定空明如水。

大诗人王维是在月下领会禅意的。他的《鸟鸣涧》写得如此唯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苏东坡笔下的月亮尤其多。有月下的孤独:“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有月下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月下的顿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是在一个月夜:“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儿子苏迈考察石钟山的奥秘还是选择了一个月夜。为什么东坡对月亮如此钟情?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月会让人变得宁静、纯净。而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静默不是死寂,不是枯索,静默中有无尽的生气,有博大的启悟,有真实的拥有。

便又想起佛祖和那个著名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佛学书中通常的解释是: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不着形迹、超脱一切,是一种“无相”、“涅槃”的最高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有时它胜过所有的言说千万倍。即如此刻,站在泰山之巅,月光流泻,万籁俱寂,我和友人高出于海拔1500米之上,敞开心扉,啜饮着清冷的月光,相对无言,却默契于心,真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

回到北京,才知道,那夜的月亮特别大,离地球特别近,被称为“超级月亮”。

静默并非沉寂,有时声音恰恰是对静默的补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我一直顽固地认为,世间最美的音乐是鸟鸣。所以每到外地出差,我就会早起,到林间倾听鸟叫。那年去江西三清山,住在山里,那缭绕的云雾就在房间里和我们的身边穿梭,直让我疑心自己变成了仙人。入夜,那皎洁的月光把许多个山头勾勒成一尊尊雕塑,有的如参禅的高僧,有的如打坐的老道,那浩大的静默一下子就淹没了我。那晚,我枕着月光入眠,睡得很香。第二天早上,是婉转的鸟鸣把我的耳朵叫醒。我像被打了强心针一样,欣喜异常,穿戴停当,拎着摄像机就冲出房间。

三清山的鸟儿并不怕人,我尽可能地靠近它们,以便把形态拍得更加真切,把声音录得更加清晰。慢慢地,我听出了些味道。这里有独唱,那美妙的歌喉鲜亮得如同草叶上的露珠,让人听一耳朵就会沉醉;有对唱,这里啼叫一声,那边应答一句,似呼朋引伴,如谈情说爱;有合唱,一大群鸟儿啾唧成一片,像是在开家庭联欢会,又像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激烈争论。我没有公冶长的本事,听不懂鸟儿的语言,但我想这样更好,我可以自由发挥自由解释,把鸟语翻译成我心目中最美的音乐。如果真懂得鸟语,万一有哪只鸟儿调皮捣蛋,说些不雅的话,岂不污了我的耳朵,也污了这片翠绿的山林。

三清山的鸟儿很多,啼叫声此起彼伏,可是你并不觉得嘈杂,因为鸟鸣过后,会有大段大段的静默供你品赏。就如同音乐会上,往往是那绕梁的余音让人回味不绝。行走林间,我在想,如果没有这悦耳的鸟鸣,这片山林该是多么死寂、可怖;如果鸟鸣声盖过了林间的宁静,那就变成了噪音,同样让人心烦。这后一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生活在都市喧嚣中的我们,连听到一声鸟鸣都已是相当奢侈的事情了,所以即便大自然中的鸟鸣再怎么嘈杂,也仍然是一次难得的听觉盛宴。

这难得的盛宴瞬间被粉碎了——一队队游客开进了大山,首先是导游的喇叭声:“三清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然后是游人的说话声、咳嗽声,把大山的静默撕扯得七零八碎,那一刹那,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侵略,什么叫做污染,明白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人多的地方没有风景。

我敬重于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除了鸟鸣,还有丁冬的山泉声,呼呼的林涛声,一片树叶飘落的声音,庄稼拔节的声音,老牛的舌尖卷住嫩草从容吞下的声音,虫子的吟唱……大自然中这种种如同天籁的声音,就是上帝给人类准备的一块抹布,时不时地为你擦拭一下蒙尘的心灵;又如一种禅机,让你领略静默的浩大无边,并于静默中完成你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体悟。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则是深于静默的语言,是更深更广大的禅机。

静默常常引起人的宗教之思、出世之思,这是无足奇怪的,因为人们的世俗生活是如此喧嚣,属于他们的静默时刻是如此短暂,所以当静默来临,当然渴望超脱,渴望出世。

但这并不是说,静默之中缺少入世的情怀,相反,有的时候,静默就是深深的牵挂。我这里想谈的是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多年前听日本民歌《北国之春》,其中唱到“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听得我肝颤——绝大多数中国农村的父子关系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

“工作忙吗?”

“还行。”

“最近出差没?”

“没有。”或者:“去了趟广州,待了四五天。”

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北京的交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怪事,可是见到父亲黑瘦的面孔,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

父亲的脸色确乎又黑了不少,听姐说,因为我和弟弟不在身边,父亲百无聊赖,便和二三老友约着天天去河边钓鱼。父亲患过动脉血栓,久坐钓鱼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但我无法阻止他,因为我知道父亲钓的不是鱼,是寂寞。我特别想说:“您搬到城里去住几天吧?”可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此前已向他发出过N次邀请,都被他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了,所以日子久了,也就懒得张嘴。

及至女儿长大了,回到老家,父亲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笑容,领着他的宝贝孙女在村里四处转悠,一会儿给她买一瓶饮料,一会儿给她买几块糖,我们父子俩彼此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必相对无言了。

其实,父亲有很多话想对我说。

有一次出差,我顺路回家小住数日。我睡在伯伯的炕上——伯伯因为身体残疾独身一辈子,按政策他可以搬到镇里的敬老院去住,享受吃五保,但父亲担心那种生活太孤单,一直拒绝伯伯离家独住,就这样,伯伯一直和我们一家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在我们村乃至周围绝无仅有,更多的家庭是兄弟分家,各过各的日子,还有的家庭因为土地、房屋、财产之争,闹得兄弟反目,形同陌路。因为从小我就和伯伯在一盘炕上睡,所以我和伯伯的交流远比和父亲的交流来得多,来得自然。这天晚上,伯伯和我聊了很多,从村里张三的病说到李家的黄牛,伯伯恨不得把半年来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跟我絮叨一遍。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说:你们俩昨晚可真能聊,我两点起夜的时候听见你们还在说话呢。

听得出,父亲有一点嫉妒的意思。

在家待的最后一个晚上,吃完饭,父亲就出去串门了,而我因为连日劳顿,睡得比较早。父亲回家时,我已进入梦乡了。后来听伯伯说,那天晚上,父亲回来想和我说说话,推门进了我们屋,发现我已经睡熟了,就没让伯伯开灯,他独自坐在我身旁,静静地看了我很久。伯伯说,你爸的目光在你的脸上停了很久,他担心你平常用脑太多,营养跟不上;更担心你一人在外,受了委屈无处诉。

听了伯伯的转述,我泪流满面。

我知道,中国绝大多数父亲的爱都是如此深沉、压抑甚至扭曲的。每每看西方电影,见人家父子之间直接说“爸爸,我爱你”“孩子,我也爱你”,总让我羡慕不已;见人家的孩子可以不叫爸爸而以“查理”或“约翰”相称,也让我对他们的平等关系敬重三分。

可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它深深埋在我们彼此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爸爸知道,我渴望与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

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三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挂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

选自《黄河文学》2011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热门推荐
  • 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说:凡事可能变坏,必会变坏。许墨菲22岁,她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的讲,在她22年的人生里,从未遇到一件事在她的身上能变坏而未变坏。好工作?新手机?男朋友?除了内心的那股子倔强,她一样也抓不牢。生活全是事故,努力变成故事。只有李洱会悠悠地说:“她一向运气不好,是我比较幸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战九天:绝品大小姐

    凤战九天:绝品大小姐

    21世纪,女王一朝穿越,异世大路大放光彩,可不知等待她的是?他,高冷是他的代名词,却不知遇上她,让你大跌眼球,不是说高冷,不近人情,更不近女色,拒人于十步开外……这些全不是,腹黑高冷情感专一……
  • 遮日天魂

    遮日天魂

    天地不仁,正邪不分。善恶无间,我欲成魔。PS:时隔一年!转战仙侠,新老书友们,过来点评支持啊!
  • 白街灯如昼

    白街灯如昼

    qwq戳进来~戳进来~戳进来~纯甜文qwq
  • 圣火百年(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

    圣火百年(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

    以编年史的形式,以历届奥运主办国钱币和体育运动邮票为载体,记录了现代奥运会一百多年的辉煌历程,颇具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
  • 傲世狂妃:绝色夫君请上榻

    傲世狂妃:绝色夫君请上榻

    文案:“曾经,我想做一代名臣,辅佐明君,开承平盛世。”“后来呢?”“后来,我想活着。”简介:卫闲庭在皇位上坐了一年零一个月,他放手的毫无留恋,可惜很多人都认为他活着是个威胁。裴音活了三百一十三年,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可是见到卫闲庭的时候,她感慨:这孩子活的真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法的世界

    无法的世界

    那一年,各种奇思特异的能力纷至沓来,大片中的变种时代似乎来临。。。这一年,主角顾也终于熬到高中毕业,梦想的超长假期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的交给他。。。
  • 落入凡间之女神的假期

    落入凡间之女神的假期

    神仙,一个神秘、强大的名号。女神江初晴,积累数百年,有了十天假期。仙界一天,等于凡间半年,五年的时间有够长哦!故事就从她落入凡间那一刻开始……1、女神的幸运值:神仙的运气,自然不在话下,有多幸运,请看正文。2、女神的推理力:凡间人心险恶,疑案接踵而来,事件悬念重重,步步惊心,借用柯南的名言,真相永远只有一个。3、女神的魅力与爱情:神仙的吸引力,当然非同凡响、无与伦比,可就算再多的帅哥、暖男爱慕、喜欢她,但女神怎么能轻易动了凡心,直到机缘下遇见前世的恋人……本文具备以下看点:魔力神话--悬疑推理--纯爱虐恋--轻松搞笑ps:爱情不能分享,心只属于一人,结局一对一。简介无能,正文连载中~~不弃坑,求收藏^_^"
  • 唯他

    唯他

    人情凡事,唯有她能够让我深情至此;世事巨变,唯有他能够牵动我所有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