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900000016

第16章 长实——长江滚滚向东流(5)

李嘉诚在拍卖会上为我们树立了理性竞争的榜样。李嘉诚在香港业界闯出名声之后,香港媒体常用“擎天一指”来形容在拍卖场斗智斗勇的李嘉诚。李嘉诚认为无论是购买土地还是公司,不一定非得手到擒来不可,今日不买这块地,以后还有别的地可买,目的都是在于发展地产赚钱,他认为,“不可持买古董的心理”。因为土地有的是,不似古董孤品,存世只有一件,“过了这村,就没那店”。因此在那些不少一掷千金、搏尽取胜的事例中,大家争来争去,最终都红了眼,变成了赌气,不惜一切代价,不把对方压下去,誓不罢休,这些根本没有必要,其实都太不明智了。

因此,每次参加竞投,李嘉诚都会事先周密地研究出拍卖对象的现有价值和发展价值,定出最高价。若超过此价,李嘉诚则毫不犹豫地果断退出。

记者采访李嘉诚,问:“都说您是拍卖场上‘擎天一指’,志在必得,出师必胜,可您有时为何还是中途退出?”李嘉诚幽默地说:“那是因为超过了我心定的价。你们没看到我想举右手,就用左手使劲捉住;想举左手,就用右手捉住。”耐心等待,捕捉机遇,有智有谋,从长计议,这是李嘉诚一贯的经商作风。我们也看到了李嘉诚不出风头的理智和克制。在拍卖场上,如果遇到一些逞一时之气,显一时之威,最后自食苦果的赌徒般的对手,李嘉诚一般都会放手退出,以成全对手的风头。

1987年11月27日,在股灾渐去、地产渐旺之时,在香港官地拍卖场上许久未曾露面的李嘉诚,一出现在拍卖场便格外引人注目,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备受记者瞩目。

今天投拍的这块官地位于九龙湾,面积24.3万平方英尺,底价2亿港元,每口竞价500万港元。李嘉诚一开始便与对手连叫两口,底价连跳两次:2亿5百万、2亿l千万。

“2亿l千5百万!”这是素有“飞仔”之称的合和老板胡应湘发出的声音。李嘉诚曾与胡应湘有过多次合作。胡应湘是著名的留美土木工程专家,李嘉诚初涉地产之时,还曾请教过他有关地产知识,一来二去之后,两人逐渐成了好友,交情很深。李嘉诚回眸一笑,胡应湘亦报之以微笑。此时地价已竞抬到2亿6千万。“3亿!”李嘉诚“擎天一指”举起,连跳8口,一时掀起竞价高潮。“3亿5千5百万!”胡应湘如河东狮吼,一口急跳11档,再掀高潮,举座皆惊。俗话说:“商场无父子。”那么,在商场竞争中,自然也会将朋友之谊暂且搁在一边。

拍卖高潮一浪高过一浪。随后,郑裕彤等地产大豪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竞价。此时,李嘉诚的副手周年茂,悄悄来到胡应湘的副手何炳章身旁,与他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于是胡应湘不再应价,退出竞投。当有人叫价到4亿元时,全场哑然,叫价已高出底价一倍,这是拍卖场最为敏感的临界线。短暂的沉默中,竞投各方都在心中打着算盘。

“4亿9千5百万!”李嘉诚“擎天一指”再次举起,令竞投诸人咋舌不已。再也无人竞价,一声槌响,这块官地便有了主人。

当时,有一位地产分析家评论道:“依本人估计,李嘉诚可能事先已把这块官地的最后投价定为5亿。这个价,可以说是竞价各方心目中的最高价。当然,有人会定在4亿,有人会定在4.5亿,各家有各家的算盘。此时的李嘉诚,已声名显赫,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他染指的土地,开发物业所得盈利,往往高出同业。故他出价4.95亿,仍有厚利可图。竞价进入高潮之时,投手很容易出现情绪化,容易冲动,于是便会不管死活,非得做赢家不可。不过这次倒没有这样。如果真是这样,李嘉诚必会退出,以成全对手风头。”

这就是李嘉诚的风格,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宁可做输家也不让意气使自己失去理智。

创业感悟:理性是一个商人的基本心态,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理性,并不是一般商人都能做得到的。尤其是在拍卖会场,在这里,各个财团公司的商人们汇聚,常常为了争到某个项目而不计成本,这个时候,就很难保持理性了。其实,逞一时之气,显一时之威,到头来只能是自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与其那时来收拾残局,甚至造成亏本,倒不如从一开始就理智克制一些。

二、股市——股海浮沉,不忘稳健

1.叱咤股海实业奠基

李嘉诚如是说: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时间)考虑失败。

香港的各大财团,一般都会借助股票市场向社会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并通过股票上市,使该财团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发生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这几乎是每个财团走向成功的“捷径”之一。李嘉诚从塑胶业转入地产后,最初,一直坚持稳健的作风,只租不售,待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在地产界很快站稳了脚跟。尽管如此,李嘉诚仍然觉得发展太慢,深感资金不足。他认识到,快捷而有效的筹资途径,只能是将公司上市,使之成为公众持股公司,从而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资本。这样一来,李嘉诚就开始在股市飞黄腾达,他以实业为基础,在股市发展实业,从而在股市大赚特赚。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在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中,华人企业投资入市比较难。这以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都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或通晓英语的华人,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香港会只使用英语,在无形中就把香港人口占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排斥在了股市之外。股市并没有发挥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的功能。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投资者入市难,股市萧条。一直到1969年12月17日,以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从此打破了香港会一所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的新纪元。时值内地政治形势趋于安定,香港经济复苏后开始起飞,亟待筹资的企业纷纷产生了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以上。随后不久,由华人财经界组建的金银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发展也极为迅速,很快就与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了香港股市“四会”共存的格局。这样一来,上市公司有了更多的集资场所,上市也变得容易,大大刺激了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空前活跃,恒生指数到1971年底收市时一直高攀到341点。

香港股市出现大牛,空前活跃。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正式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0月,向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正式挂牌。长实法定股本2亿元,实收资本8400万元,每股2元,溢价1元,即以每股3元的价格公开发售。

公司一上市,长实的经营状况将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这样一来,对于身为长实领导人的李嘉诚,如果不希望被残酷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抛弃的话,就必须在做出每一项经营决策之前,充分考虑和顾及到广大股东的利益,要对社会上众多的投资者负责,真可谓责任重大。但李嘉诚必须勇敢承受压力的挑战。

长实挂牌上市后,公众反应极为热烈,上市不到24小时,股票就升值l倍多,认购额竟然超过发行额的65.41倍。长实股票包销商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不得不采取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股票升值1倍多,就意味着长实公司市值增加了1倍多。李嘉诚心里清楚,公司股价飙升,并不是其本身有多高的信誉,而是受兴旺大市推动使然。他接着又乘胜出击,积极争取海外的第二上市地位。

1973年初,由新鸿基证券投资公司代表与英国股票公司牵线搭桥,达成了协议,长实股票开始在伦敦挂牌。1974年5月,长实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了“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为港币5000万元,双方各付出现金资本2500万元,即各占了50%的权益,积极地在港拓展业务。这一联营公司的建立,对长实有重大意义,从此它可以引来大量加拿大外资,因而实力大增。同年6月,长江实业在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举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上市的先例,标志着长实在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又跨进了一大步。长实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与加拿大银行界建立伙伴关系,得益于当初李嘉诚从事塑胶花产销时,与北美贸易公司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加拿大帝国银行,正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关系银行。李嘉诚全方位在香港和海外股市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为长实发展成为庞大的集团公司拓开了一条宽广之路,这也是他跨入超级富豪行列的关键一步。

将公司上市,是壮大自身实力的一条快捷而有效的途径。立志赶超置地的李嘉诚,及时跻身股市。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在股市比他办实业更具天赋。他找到了发挥专长的最佳舞台。

长实上市不久,香港掀起一股“要股票,不要钞票”的炒股热,致使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飚升到1774.96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5.3倍。初入股市的李嘉诚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他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显出了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果然,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

除极少数极快捷抽身脱市者,绝大部分投资者均铩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结果,李嘉诚成为这次大股灾的“幸运儿”。长实的实际资产没有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李嘉诚的稳健作风又一次保证了长实平稳前航。

其实这个时候,李嘉诚的眼光再次投向了他的老本行地产业。李嘉诚把从股市上吸纳的资金,投放于大量物业的低价收购上。这是因为,李嘉诚对香港经济之兴衰规律有较深的认识。他认为,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此时地盘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低潮过后,新一轮高潮又会到来。

因此,李嘉诚在股市的疯狂潮中依然能稳健发展,趁机发展实业。实业发展了,在股市回转的时候再次介入股市,以实业奠基,收益会更大。

假如我们选择风险极大的投机,就应该冷静地分析自身是否具备那般高超的本事。同时,还应有充分的失败的心理准备。在准备暴赚大利之前,首先要想到血本无归。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而偏离航道。三心二意,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原则,终不是成大器之所为。

创业感悟:就做生意的通常规律来说,当大家一窝蜂地拥向某个行业,或者潮水般退出某个行业时,获利的是几个在前面领跑、或善于操纵的人,大部分人会倒霉。所以,在别人后面跟风,是缺乏生意头脑的表现。这时比较好的作法是,逆潮流而动,找准能赚钱的“生意点”,朝大家相反的方向跑,必有大利。股市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个途径,在这个风险巨大的行业,很多企业家和股民都抱着谋暴利的心理,因此有些人就完全失去理智,把资金全部投入股市,常常赔光了本钱。其实,在如此风险大的行业,最重要的是掂量自己的实力,实业奠基才是最明智的。

2.发行新股拓展实业

李嘉诚如是说: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1973年的大股灾,造成了地产低潮。李嘉诚深谙香港经济的兴衰规律。他认定,低潮过后,又是新一轮高潮。因此,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拓展物业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对上市公司来说,发行新股就是最好的办法了。于是,李嘉诚决定发行新股。

1974年度,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的股权。实际上,是以1700万股长实新股,换取都市地产的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这两座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

由于处于地产低潮期,再加上都市地产公司发生了财政危机,李嘉诚才得以如此轻易得手。另外,李嘉诚此举又在客观上帮助了都市地产。李嘉诚既捡了便宜,又做了好人。真可谓一箭双雕。

1974年5月,长实与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怡东财务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力促下,长实股票在加拿大温哥华上市。这为今后长实引进外资和拓展海外业务,打下了基础。1974年到1975年间,李嘉诚两次发行新股共筹得资金约1.8亿港元。另外,李嘉诚从个人持有的长实股份中,拨出2000万股,售予获多利公司,套取了6800万港元现金。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李嘉诚积聚了充裕的资金,使他得以在地产低潮地价偏低时,大量购入地盘。

此一时彼一时。李嘉诚又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转变策略。随着形势的转变,李嘉诚一反过去只租不售的做法,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物业上。这样一来,就大大加速了资金的回笼周转,然后又利用这些资金及时购入地盘,兴建楼宇,进入以钱滚钱的高速发展期。

1976年,香港地产市道转旺。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在整个地产界沉寂之时,李嘉诚却在不动声色地四处拓展,他那个小小的地产公司已经壮大成了一个地产大豪。1972年,长实上市时,拥有物业为35万平方英尺。经过低潮期大量的购地建楼,到复苏的1976年,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迅速增至635万平方英尺。1976年,李嘉诚继续乘胜前进,再发行新股5500万股,集资1.1亿港元,又与世界著名的大通银行达成协议,在长江实业需要时,可向该行随时获得一笔约2亿港元的4年期贷款。仅此两项,使李嘉诚可动用资金就达3.1亿港元,再加上公司的正常盈利,长实资金实力大增,于是继续大举扩充物业和地盘面积。

1977年,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一下子跃至1020万平方英尺。当时,香港地产界巨无霸——置地,拥有物业和地盘近1300万平方英尺。这就表明,李嘉诚在长实上市后仅用了5年时间,就地盘物业面积而言,已直逼置地。记得当初李嘉诚制定出“赶超置地”的目标时,许多人认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而现在,它由遥不可及变成近在咫尺,伸手可触。李嘉诚“超人”的名号也渐渐叫响了。

同类推荐
  • 促销管理

    促销管理

    销售过程中,采用适当的促销手段将会有效促进销售额的提高。反之,如果市场定位不明确、促销手段单一,则起不到预期效果。本书适合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和有关人士自学、参考。它将帮助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改进当前促销工作中的弊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促销方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销售攻心术: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

    销售攻心术: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所以,在销售工作中要想提升你的销售业绩,就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攻心,真正明白心理学对销售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成为销售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可以做到的,你同样也行!学习和掌握他们的攻心秘笈,在平时多加训练,你一定也能成为下一位金牌销售员!
  •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本书从如何调动情感、如何激发状态、如何强化执行这三方面出发,选取了16个最为经典的管理定律作为每一课的讲述要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 网上开店与创业

    网上开店与创业

    本书以网上开店与创业的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介绍了网上开店与创业的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准备、网店商品摄影、网上开店、网店管理与推广、网店客户服务、网上创业法律和法规等内容,同时辅以相关链接、小知识、案例分析等栏目,穿插与创业相关的营销、物流等知识,总结了网店卖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用性强,是一本关于网上创业与开店的全程指南教材。
  • 仓储经营管理

    仓储经营管理

    本书分为仓储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仓储简介以及仓储管理分析和价值增值三篇。分别论述了仓储产业发展、仓储发展趋势、仓库管理、仓储管理比较和价值分析等12章内容。
热门推荐
  • 薛文清公从政录

    薛文清公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改革开放中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区域发展梯度现象有力地显示出,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改革和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下,在政府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区域开放、制度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之间的链条联系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异界之修罗皇

    异界之修罗皇

    我的人生为她而活,既然我必须活着,只好你们替我去死吧!什么冥古生物,无敌神明,最强魔兽。要战便战。我是流氓我怕谁?媳妇我错了,不装逼了!!!
  • 雇佣天团

    雇佣天团

    这是一片奇幻的大陆,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东方的没落已久。魔法横行的天地,且看少年携一身风雷,傲视这方苍穹!本书将以魔兽~冰封王座为蓝本,请随弓箭手一起,一起回忆那些经典的岁月激情!
  • 玄宗新史

    玄宗新史

    汉唐之盛,自安史之乱不复。然一行者梦入唐玄宗,锐意进取,革故鼎新,治大唐之弊病,挽国祚之危局。
  • 福州府志万历本

    福州府志万历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本书从汤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入手,介绍了汤膳的分类与制作要求,汤膳的常用材料,及其原料加工、烹制、火候等,并提供保健汤膳、食疗汤膳方。
  • 盛世江山庶女谋

    盛世江山庶女谋

    她费尽心思助他登上帝位,却只是为她人做了嫁衣,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机缘巧合她却重回到最初的起点,这一世,她只为自己而活,势必要让那些背叛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 好“孕”自然来

    好“孕”自然来

    本书将传统易经理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准妈妈量身打造了这部好“孕”秘籍。它包含:孕前篇(如何交好“孕”)、育胎篇(如何养胎、护胎及正确胎教)、出生篇(如何选择好命的出生时间)及育儿篇(如何为婴儿打造优质、安全的成长环境)四大部分。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好“孕”风水的奥秘。
  • 前夫的深度宠爱

    前夫的深度宠爱

    婚后,他外遇,她帮他把手门外。他甩人,她充当挡箭牌。他生气,她帮他揉胸口。他受伤,她背他上楼。他说滚,她大孕初期去淋雨。终于,受不了她的单纯无知,他说:“离婚!”她不哭也不闹,说:“好!”然后,爽快签字,华丽转身。离婚后,她摇身一变。高跟,红唇,名嘴,竟然化身法政界的王牌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