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500000017

第17章 鲁仲连斥辛垣衍(2)

‘你们从哪里取来这种礼节来招待我们国君?我们的国君是天子,天子巡视诸侯国,诸侯应该离开宫室,交出锁钥,提着衣襟,摆设几案,在堂下侍候天子用饭,天子吃完了饭,诸侯才能退到自己朝廷上处理政务。’鲁国人听了夷维子的话,气得把钥匙摔到地上,不开门,没有接纳闵王。闵王终于不能进入鲁国。打算到薛地去,须要借路于邹国。在这时候,正碰上邹国国君死了,闵王想要进入邹国吊唁。夷维子对邹君的儿子说:‘天子吊唁,你们必须把灵柩掉转方向,在南面设一个向北的灵堂,然后天子面向南祭吊。’邹国的群臣说:‘一定要这样做,我们将伏剑自刎而死。’于是闵王不敢进入邹国。邹国、鲁国的群臣,当他们的国君活着的时候不能够奉养,死后又不能尽饭含的礼节,可是当齐闵王要向邹、鲁之臣实行天子的礼仪时,邹、鲁之臣尚且没有接待他。如今秦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魏国也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彼此都有称王的名声,看到秦国打了一次胜仗,因此就要尊秦王为帝,这就是要让魏、赵、韩三国的大臣连邹、鲁的奴仆妾妇般的臣子都不如。况且秦王如果不阻止他的野心,终于称帝,他就会撤换诸侯的大臣,他将剥夺他所谓的不贤者的职位,而授给他所谓的贤明者;撤掉他憎恶的人的职位,而送给他喜欢的人。他又会让他的女儿谗妾,去做诸侯的妻妾,住在魏王的宫里,魏王怎么能平平安安地就了事呢?而将军您又靠着什么能保住原有的尊宠地位呢?”

于是,辛垣衍站起身来,拜了两拜,道歉说:“起初我以为先生是个平庸的人,从今天我才知道先生是全天下杰出的人才!让我离开这里,不敢再说尊秦王为帝了。”

秦国的将领听说这件事,为之退兵五十里。又正赶上了魏公子无忌夺取了晋鄙的兵权而救赵攻秦,秦兵便退走了。

妙语佳言

彼则肆然而为帝,然则遂正(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

论辩技巧

鲁仲连援古称今,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讲述了屈已尊人,终致后患的历史教训;同时又以辛辣尖锐的言辞,鞭挞了辛垣衍的卑怯猥琐。他的大段议论,不仅有理有据,鞭辟入里,而且激昂慷慨,气势夺人,表现出他的“高义”、“远识”和“英伟”的气度。其中的论辩艺术主要表现在:

关爱对方,陈说利害。在赵求救于魏,魏表面上派兵救援,暗中却派客将军辛垣衍使赵,要赵国尊秦为帝的严峻形势下,鲁仲连深知,如果在魏使者辛垣衍面前哀哀相告,求得人家的同情和怜悯,效果肯定不会好。鲁仲连没有这样做。他从魏、赵两国在泰国面前利益的一致性出发,说:“魏国不助赵那是还没有看到秦国称帝的害处的缘故,假使魏国看到秦国称帝的害处,那就一定会帮助赵国了。”鲁仲连慷慨陈词,援古称今,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讲述了屈已尊人,终致后患的历史教训之后,直言指出,如果秦王真称帝,那么辛垣衍将保不住自己的尊宠和富贵,一番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终于使辛垣衍改变了原先的观点,接受了鲁仲连的主张,“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巧借话题,力祛心病。在论辩中,鲁仲连敢于顺着对方的话茬往下说,最后因势利导把对方征服。辛垣衍的看法是奴仆的力量和智能并非比不上主人,而是害怕主人,而魏国与秦国的关系就好比是奴仆和主人。鲁仲连立刻接过了这个话茬开始与辛垣衍论辩。

他一语惊人:“我就要让秦王烹煮魏王,剁成肉酱!”接着,引经据典,力陈鬼侯、鄂侯、文王为纣王臣而惨遭纣王的迫害,齐闵王不敢进鲁、邹之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淋漓痛快地阐述了屈已尊人,终致后患的历史教训,如石委地终于祛除了他的心病,使得辛垣衍心悦诚服欣然接受了鲁仲连的见解。

相关链接

公元前257年,邯郸解围之后,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最终也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

喝到酒酣耳热时,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终身不再相见。

此后二十多年,燕将攻克聊城。聊城有人在燕王面前说燕将的坏话,燕将害怕被诛杀,就据聊城不敢回去。齐国田单攻打聊城一年多,士兵们死了很多,却攻不下聊城。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进城去给燕将。信上写道:“我听说,明智的人不违背时机而放弃有利的行动,勇士不回避死亡而埋没名声,忠臣不先顾及自己后顾及国君。如今您发泄一时的气忿,不顾及燕王无法驾驭臣子,是不忠;战死身亡,丢掉聊城,威名不能在齐国伸张,是不勇;功业失败,名声破灭,后世无所称述,是不智。有这三条,当世的君主不以之为臣,游说之士不会为之记载,所以聪明的人不能犹豫不决,勇士是不怕死的。如今是生死荣辱,贵贱尊卑的关键,这时不能决断,时机不会再来,希望您详加计议而不要和俗人一般见识。

“况且,楚国进攻齐国的南阳,魏国进攻齐国的平陆,而齐国并没有向南反击的意图,认为丢掉南阳的损失小,比不上夺得济北的利益大,所以作出这样的决策来执行。如今秦国派出军队,魏国不敢向东进军,秦国连横的局面就形成了,楚国的形势就危急了;齐国放弃南阳,断弃右边的国土而不救,平定济北,是权衡得失定下的决策。况且齐国决心夺回聊城,您不要再犹豫了,现在楚、魏两国军队都先后从齐国撤回而燕国救兵又没到。齐国全部的兵力,对天下别无谋求,全力攻打聊城,如果还要据守已被围困了一年多的聊城,我看您是办不到的。而且燕国发生动乱,君臣束手无策,上下迷惑,栗腹带领十万大军在国外连续打了五次败仗,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却被赵国包围,土地削减,国君被困,被天下人耻笑。国家衰败,祸患丛起,民心浮动。如今,您又用聊城疲惫的军民抵抗整个齐国军队的进攻,这如同墨翟一样地善于据守了。缺乏粮食吃人肉充饥,没有柴烧,烧人的骨头,士兵却没有叛离之心,这如同孙膑一样擅长带兵啊。您的本领已在天下显现。虽然如此,可是替您考虑,不如保全兵力用来答谢燕国。兵力完好回归燕国,燕王一定高兴;身体完好地回归本国,百姓好像重见父母,朋友们到一起都会振奋地称赞、推崇,功业可得以显扬。对上,辅佐国君统率群臣;对下,既养百姓又资游说之士,矫正国事,更换风俗,事业名声都可以建立。如果没有回归燕国的心志,就放弃燕国,摒弃世俗的议论,向东到齐国来,齐国会割地予以分封,使您富贵得可以和魏冉、商鞅相比,世世代代称孤道寡,和齐国长久并存,这也是一种办法。这两种方案,是显扬名声丰厚实惠的好主意,希望您仔细地考虑,审慎地选择其中一条。

“我听说,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从前管仲射中桓公的衣带钩,是犯上;放弃公子纠而不能随他去死,是怯懦;身带刑具被囚禁,是耻辱。具有这三种情况的人,国君不用他作臣子而乡亲们不会跟他来往。当初假使管子长期囚禁死在牢狱而不能返回齐国,那么也不免落个行为耻辱、卑贱的名声。连奴婢和他同名都感到羞耻,何况社会上的舆论呢!所以管仲不因为身在牢狱感到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感到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感到耻辱,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而他的光辉照耀着邻国。曹沫做鲁国的将领,多次打仗多次失败,丢掉了五百里的土地。

当初假使曹沫不反复仔细地考虑,仓促计议就刎颈自杀,那么,也不免落个被擒败将的丑名了。曹沫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却回来和鲁君计议。趁桓公大会天下诸侯的机会,曹沫凭借一把短剑,在坛台上逼近桓公的心窝,脸色不变,谈吐从容,多次战败丢掉的土地,一会儿工夫收回来,使天下振动,诸侯惊骇,使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像这二位志士,不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而是认为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功业不能建立,不是聪明的做法。所以摒弃一时的愤怒,树立终身的威名;放弃一时的愤怒,奠定世世代代的功业。所以这些业绩和三王的功业争相流传而名声和天地共存。希望您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行动吧!”

燕将看了鲁仲连的信,哭了好几天,犹豫不能自断。想要回归燕国,已经产生了嫌隙,怕被诛杀;想要投降齐国,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降服后被污辱。长长地叹息说:“与其让别人杀死我,不如自杀。”就自杀了。聊城大乱,于是田单进军血洗聊城。归来向齐王报告鲁仲连的事,齐王想要封他爵位。鲁仲连听后潜逃到海边隐居起来,他说:“我与其富贵而屈身侍奉于人,还不如贫贱而轻视世俗放任自己的心志啊。”

同类推荐
  • 妙引宋词好口才

    妙引宋词好口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典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 培根论人生赏析

    培根论人生赏析

    本书将那些熔铸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那些谙达人世的智慧,以平实流畅的文字展现给读者。全书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亦可以把它看作混迹官场的厚黑学。借用培根的一句话:“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食,有些书则须细嚼慢咽,充分消化。”本书虽谈不上字字珠玑,可也称得上琳琅满目,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故值得细嚼慢咽。至于好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做个会说话办事的女人全集

    做个会说话办事的女人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女人如何提高说话水平,改善办事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会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把事办得妥妥当当,如何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堪称“最全面、最完美的女人说话办事指南”。
  •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职场人士突破瓶颈的必读制胜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办公室必备书。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生存技巧。在本书中,应对职场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经验会尽收眼底,你会在阅读不同故事的同时,了解职场中的各种生存之道,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

    总裁独家秘诀,职场版“宫心计”。本书以“规则”为核心,以真实职场案例为线索,展开对办公室政治与职场人生哲学的论述与探讨,从不同侧面详解存在于办公室里的各种明、潜规则,并针对不同情况归纳出不同的应对之法。让您得以在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的职场生活中加薪有道,晋升无虑,春光满面,游刃有余。办公室步步惊心,怎么走,你自己选!
热门推荐
  • 乐桥以西

    乐桥以西

    1911年的吴县,“碎锦”戏班首席小花旦沈佩佩老是看到一些恐怖的东西,一日,s神秘青年徐踵羽拿着一个黑色木盒找到她,从此开启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 奴家真的是要守护你呀

    奴家真的是要守护你呀

    天使,一个单纯纯粹的种族。为了爱情愿意去付出一切,那一份比水晶还要透彻的情感让人不忍心玷污。画面一:“好爹爹,宝宝真的是来守护你的。现在能不能带宝宝去吃水晶包子。”面前的小团子可怜巴巴的望着凤止轩,后者无奈的看着滴在手背晶莹的口水,带着小团子坐上了去富顺楼的马车。画面二:“止轩,你就不能相信我吗,我真的只是想守护你.....”她翠绿的眼睛里流下了温热的眼泪,滴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透亮的珠子散发着幽幽的蓝光仿佛在说着他的罪行。画面三:“我宁负天下,不负卿。”他挡在她身前,看着对面的一排排弓箭,漫天箭雨,只见她嘴角温暖的角度,羽翅在他身前撑起的天下
  • 穷小子和白富美

    穷小子和白富美

    如果上天给了你一个神奇的卡片熔炼系统,可以主宰世界,无所不能……是权钱在手、群芳环绕?还是翻手成云覆手成雨?亦或是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守望边际最美星空

    守望边际最美星空

    讲述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年等待一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女孩,尽管路途坎坷漫长,可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路途中有喜有悲,少年最终成功等待归来了吗?敬请期待......
  • 洒家闯异世

    洒家闯异世

    现世位于福建深山的一所少林寺内,俗家弟子叶青自小被家人送去少林寺内习武,一天上山惊雷过后一道们出现从此揭开叶青的异世之路
  • 巫极

    巫极

    人,是天地圈养的动物,飞不出那天,遁不入那地。我是巫者:我不用飞出那天,不用遁入那地。在我愚昧不知时,我为你们而舞。在我强大通明后,我要你们闪着电光,敲着雷鼓,吹着号角,飘舞漫天雪雨……为我狂舞一曲。………………不一样的仙,不一样的侠,不一样的仙侠。
  • 都市顶尖传说

    都市顶尖传说

    地下各大势力排行榜第一名代号“天罚”的顶级高手,厌倦杀戮生活,告老还乡提前退休。可没想到回国后就招惹了为冰山女总裁:“我要你娶我!”“遵命!老婆!”“我要你疼我一辈子,爱我一辈子!”“遵命!老婆!”“我要你追我一辈子!”“呃,这个有点难!”“怎么?有意见?”女总裁托着下巴,抹了抹嘴唇,面色冰冷说道!“遵命!!”群已创建,欢迎加入!群号码:490756218新书,前二十章并没有发挥出本人实力,因为各种原因,希望大家耐心看到最后,小生保证一章更比一章好!
  • 王爷夫君夜叉王妃要下堂

    王爷夫君夜叉王妃要下堂

    她是地府的夜叉用灵力让本不爱她的人爱了她,谁知道是她破坏了人家的好姻缘!所以她生生死死都死在他和心爱的女人面前,可这第十世时她醒悟了。为了能从回地府,她带着记忆来的下一世,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可是谁知道事情却出了意外,没想到……。
  • 鬼眼奇士

    鬼眼奇士

    某天夜里,我看着个无头女鬼,淡然一笑:“你怎么知道我有一双鬼眼,能够看见你?”女鬼讶然:“你能看见我?对不起,我只是闲着无聊,想恶作剧吓唬吓唬你而已!”
  •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