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6400000019

第19章 抗美援朝成了头等大事(2)

“吃过了。”彭德怀回答着,随周恩来进入会议厅。

毛泽东主席坐在正面大沙发上,见彭德怀进来,同他打个招呼。彭德怀过来握手,另外几个政治局委员也都站起来和他握手。彭德怀有些奇怪,大家握手的分量都很重,而且坐下后,仍有不少人望着他,冲他点头。

毛泽东先发话:“老彭,辛苦了,你来得正好,美军已越过了三八线,金日成同志请我们出兵,现在大家正讨论这件事,你刚来,可以先听听。”因为彭德怀到得晚,他只听大家说,没有表态。

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邓小平受毛泽东的委托,来彭德怀的下榻处,在房间里交谈了约一个小时,即同车去中南海。

因为昨天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没有发言,毛泽东不知彭对出兵朝鲜是什么态度,而且常委们已决定派彭德怀挂帅,毛泽东心里没底,所以特派邓小平先了解一下,然后由毛泽东亲自与彭德怀交换意见。彭德怀在毛泽东的办公室里坐定,听毛泽东用他熟悉的湖南方言在说:“老彭,政治局今天下午还要继续开会,你到得晚,还没有来得及发言,可你都听到了吧,目前还有许多困难,不知你彭老总是怎么考虑的?”

彭德怀是个从不隐瞒自己观点的人,直言道:“昨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有睡着。我以为是沙发床的关系,此福老夫享受不了,就搬到地毯上,还是睡不着。

我想,美国占领朝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然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争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们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该出兵。”

听了彭德怀的话,毛泽东颇为兴奋:“好哇,你有高见,看来你是百分之百地支持我的意见,下午开会的时候,请你好好谈一谈。另外,你看派谁挂帅合适?”

彭德怀一激灵:“我听说中央不是早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

“我同恩来、少奇、朱老总几位同志商量过,决定出兵由林彪同志挂帅。林彪原是四野的司令员,对东北地区也熟悉,就是说对现在集结在南满的十三兵团和后方都熟悉。所以中央一想就想到他了,但是,林彪同志说他有病。我问了傅连賞同志,傅连賞同志告诉我,病是有一点,但不大。我还在做他的工作,万一他担不起来……”

毛泽东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有关林彪有病的话后,便把话头转向彭德怀:

“我和恩来、朱老总商量过,觉得这副重担还是你来挑,不知你的身体情况怎样?

你可能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吧,有什么困难呐?”

毛泽东平静地注视着彭德怀。彭德怀平静地朝前看着,嘴角奇怪地笑了一下,朝沙发上一昂:“主席,我这个人的脾气你是了解的,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毛泽东也笑了。

10月5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个拍板的会议。能来的政治局委员都来了。他们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邓小平、张闻天、彭德怀、林彪和李富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共中央新闻出版署署长胡乔木列席了会议。会上仍有人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林彪顺着毛泽东的话茬,说着自己的意思:“主席让我们摆摆我国出兵不利的情况,我很赞成。如果把美军顶住则罢,顶不住的话,把战火引到我国东北那就糟了。我看还是以加强东北边防为好,免得引火烧身……”

周恩来不同意这种说法:“等到美军打到鸭绿江,它还会得寸进尺,麦克阿瑟又会说,‘鸭绿江不是边界’。”

高岗同样表示了对东北边界的担忧,同时又寄希望于苏联:“等到那时苏联也就坐不住了,他们武器好,他们直接参战或同我们一起打,都比现在我们单独出兵好。”

轮到彭德怀发言了,他的话冲口而出,带出一种战将的肃杀之气:“我支持毛泽东同志出兵朝鲜的主张,我们跟美国打,打烂了,大不了美国打进中国来,最多也就等于中国晚解放几年就是了!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和台湾,它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因为他言简意赅,一语道破实质,多少年后,出席会议的委员们仍记得这段话。

有了彭德怀的这几句话,毛泽东可以作结论了:“我们国内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今天老彭的发言一针见血,很有说服力。现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犹豫退缩、担惊受怕都没有用,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刻出兵朝鲜。我提议由彭德怀同志率队入朝作战。老彭同志,你还有什么意见?”

彭德怀站起来表示:“我还是那句老话,服从中央的决定。”

散会后,林彪追着毛主席说:“主席呀,出兵弊多利少,事关重大。你要好好考虑呀,要千万慎重!”

毛泽东不愿多说:“会议都定了么,不好改了。”

政治局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留下彭德怀、高岗和周恩来吃顿晚饭。

饭后,毛泽东对彭德怀说:“现在朝鲜情况已十分危急,我们必须马上出兵,否则将贻误战机。你和高岗同志8日先到沈阳去召开东北边防军高干会议,迅速传达中央政治局的决定,督促部队立即做好入朝准备。同时把我党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通知金日成。关于入朝的时间,给你10天时间怎么样?关于部队更换苏联武器装备和空军支持问题,恩来同志即刻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同志商谈,尽快解决。”

彭德怀感到时间紧了些,但仍表示:“我只好一天按10天甚至20天的工作量来干了。”

毛泽东笑了:“抗美援朝我是积极分子,你百分之百支持我,看来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还有一件私事,我想让你把岸英带去,他会俄文,又懂点英语。在你身边,将来与苏联方面联络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我也是让他去锻炼一下,这也叫送子从军吧。”

这下彭德怀坐不住了,他对此的确毫无准备。开始他默不作声,后来婉言道:“你让岸英到朝鲜前线去,我懂得你的意思,你是想给全党带个头,但是开慧同志牺牲后,岸英从小受苦,很少时间在你身边,现在难得团聚,我看还是别让他跟我走,就留在主席身边照料吧。”

尽管彭德怀一再表示不同意,但最后毛泽东仍坚持让毛岸英随彭一道入朝,并因毛岸英牺牲而留下一段憾事……

斯大林的变卦,使毛、周陷于极度焦虑

出兵援朝决策之后,用一个什么名义出兵有利,颇费了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一番心思。他们初步定名为“支援军”。在这件事上,他们很想多听听民主人士的意见,觉得民主人士一般阅历深,考虑问题周全。黄炎培知道这件事,主动求见毛泽东。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起听黄炎培的意见。他很直率,对毛、周的初定名直接提出疑问:“支援军那是派遣出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国家吗?我们是不是要跟美国宣战?”

毛泽东从笔筒里抓起一支笔,将“支援”二字一抹,在一旁加了两个字:“志愿”,将笔搁下,欣然问道:“老先生看这两个字如何?”

黄炎培定睛一看,“支援军”改成了“志愿军”,频频点头赞许道:“好,好,师出有名,战无不胜!”

毛泽东解释道:“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么,这是民间的事情,人民志愿帮助朝鲜人民的,不是国与国的对立。”

周恩来附和道:“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的志愿兵。”

抗美援朝事起,两位领导人又进入了历史上少有的繁忙阶段。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感觉到,毛泽东为考虑出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不管用。

周恩来的忙碌则是另一种形式:不但要“听”,还得“跑”。他不是神,老不休息,他也犯困。参谋、秘书时常看见他在办公时打瞌睡。碰到这种情况,周恩来还是老办法,捏捏鼻子,揉揉眉毛,揪几下头发,或者抹点清凉油。在他修改过的文件上,有时可看到跑笔的痕迹或墨水疙瘩,也有他写花的字,那都是他在过度劳累的时候留下的。

周恩来不仅要“跑”国内,还要“跑”国外。

10月8日,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命令。同一天,毛泽东指派周恩来秘密出访苏联,向斯大林通报我国的出兵决策,并向苏联请求军火援助。周恩来在接到毛泽东交给任务的当天,就带上师哲和机要秘书康一民,乘飞机飞赴莫斯科。不愿肩负入朝指挥作战重任的林彪也同机前往苏联养病。

斯大林正在黑海海滨休假。10月10日,周恩来和林彪又乘飞机赶赴风光秀丽的黑海之滨,会见斯大林。(详见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斯大林与周恩来分别不到一年,彼此都没有什么变化:周恩来还是那身中山服,斯大林也没穿军装,烟斗仍在他手中冒着缕缕青烟。他仔细听着周恩来介绍的中国出兵计划,然后习惯地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他的走动总让人有一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他时常眯缝着眼,环视着所有在座者。

中方是周恩来、林彪,苏方几乎是全体政治局委员,仍由师哲和费德林担任翻译。苏方发言的主要是斯大林,中方是周恩来。

翻译说完了,斯大林缓慢地说:“美军已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朝鲜如果没有支援,最多只能维持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进行无望的抵抗,最终被敌人消灭掉,不如早点主动撤退,以保持所剩的有生力量,以待他日。中国同志决定出兵支援朝鲜,你们的考虑是正确的。但是还应该考虑另一方面,美国毕竟是当今世界上的军事强国,美军拥有很大的海空军优势和军事技术装备。”

这几句话倒很对林彪的心思,但在斯大林面前他不愿表露自己的心迹。

周恩来也不说话,以沉默表示反对。

斯大林已敏感地注意到周恩来的表情,耸耸肩膀,笑了笑:“无论是自己撤退,还是被敌人消灭掉,这都意味着让敌人占领整个朝鲜,美军和伪军将陈兵鸭绿江、图们江。估计那时我们、特别是中国的东北恐怕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

东北的经济恢复恐怕也谈不上了。他们那时怎样都可以进行骚扰……建议把我们商谈的情况,即撤退的意见,立刻电告金日成,不能拖延时间。”

林彪插话:“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而应让他们留在朝鲜境内,那里多山、有森林,他们可以随时进入山沟森林,进行长期游击战争,而且可以转战于朝鲜南北各地,以待时机。”

斯大林对林彪此建议不感兴趣,说恐怕敌人不会让游击队存在下去。趁翻译正在译文时,斯大林打开他那特备的烟盒,取出几支香烟,不慌不忙地将它们捻碎后塞进烟斗,点燃后抽了起来。

周恩来说:“我们考虑到这些问题,准备在朝鲜和美国军队打起来,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准备应付美国对中国的空中轰炸。”

斯大林随后说:“我们曾经设想如何帮助朝鲜同志。但我们早已声明过,我们的军队已全部撤出朝鲜了。现在我们再出兵去朝鲜有困难,因为这等于我们同美国直接交战。所以设想,中国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我们供应武器装备;在作战时,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做掩护。自然,也只限于在后方和前沿活动,而不能深入敌后,以免被敌人击落、俘获,这在国际上会造成不良影响。”

斯大林的意思是中国也不要出兵,省得出兵后再撤回。以后的会谈便没有什么实质性问题,变成了漫无边际的闲聊。闲聊之后就是苏联人惯常的酒宴。酒宴上,斯大林举着一杯红葡萄酒,向林彪敬酒。但林彪拒绝喝酒,滴酒不沾,惹得斯大林说了句稍带讽刺的话:“酒里没有毒药,稍饮无妨。”林彪还是不肯,斯大林又说了一句,“不知这位将军如何在前线指挥打仗?”结果,除了林彪一人顽固地不祝酒、不饮酒而遭到围攻外,其余的人都已醉眼蒙,酒意半酣了。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宴席才结束。

周恩来返回莫斯科,已是当日午后3时了。他正坐在公寓里准备喝茶水,康秘书和师哲拿着毛泽东刚刚打来的电报,走进来。电文的第一句是:你们走后,我们继续开会,政治局同志多数人主张出兵。周恩来一惊,认真看了一遍电报,的确是仍主张出兵的意思。他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双手抱着头,陷入深深的沉思。因为他昨天已接受了斯大林不出兵的意见,如今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周恩来平静下来,他要师哲立即将电文译成俄文,一页一页随送给他看。他将译好的电文首先送给莫洛托夫,要求他立刻转告斯大林,并约定时间,举行新的会谈。晚上,周恩来同莫洛托夫见面,首先提到来电的内容,希望把来电转告斯大林。

莫洛托夫说:“电文已转去了,但未见回话。不过昨天斯大林同志已谈到中国出兵,军火供应没有问题。虽双方没有最后谈定,但我大概了解一些情况和你们的希望。”

周恩来问他,对中共中央出兵的决定有什么看法。莫洛托夫一再表示,他不能做主,这一切都必须由斯大林来定。莫洛托夫回去后,又打来电话说,苏联不赞成中国立即出兵,也不准备派空军支援。理由是,苏联的空军没有准备好。这显然是斯大林的意见。他担心中国出兵会引起世界大战,甚至主张如果朝鲜失败了,可以让金日成到中国东北组成“流亡政府”。周恩来急了,在电话中嚷起来:“刚刚决定的事情,你们就推翻了?不管苏联怎么样,我国已经决定出兵援朝。”他将这一情况立即电告毛泽东:

斯大林答复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支援中国志愿军作战,请中央对出兵问题再作考虑。

毛泽东接到周恩来的报告,也大吃一惊,他9日已发电,要彭德怀准备集结部队于鸭绿江畔,随时入朝。是马上出兵还是暂缓出兵呢?未曾料到的情况使他陷于焦虑之中。当夜他又接到彭德怀自安东发来的准备11日晨入朝与金日成会谈的电报。这两份电报使他翻来覆去,决心难定。经与聂荣臻商谈后,他决定立即给彭德怀发电,通知彭明天先不要入朝而是和高岗一起迅速回京开会。

这时已是深夜,聂荣臻考虑万一明晨以前彭德怀收不到电报,彭就将入朝会见金日成,于是聂荣臻于11日晨1时左右赶到总参谋部作战室给彭德怀打电话:

“你来电已收到,原定方案有变化!主席请你和高岗明天迅速来京,中央有要事讨论。”

10月11日下午,彭德怀奉命带了指挥所负责人成普由安东乘火车于深夜抵沈阳。12日,彭德怀在沈阳和高岗召集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的领导紧急开会,针对他在安东调查到的部队存在的困难,特别是后勤供应问题研究了一些紧急措施和解决办法。当晚8时,彭、高又接到毛泽东的急电:

彭、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

(1)10月9日命令暂不执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2)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毛泽东

10月12日20时

13日早饭后,高岗、彭德怀即乘专机由沈阳飞回北京,由聂荣臻在北京饭店迎接,聂说:“下午要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出兵问题再次讨论。”

同类推荐
  • 精武魂

    精武魂

    历史的车辙印,缓缓压过武夫的末时代。扛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入侵的鞑虏打开了满清闭关锁国的大门。一心向武的赵子龙带着无双的胆,来到这个激荡的武夫末时代。马永贞的力,霍元甲的拳,黄飞鸿的腿。普普通通的武夫,无力煽动历史的洪流,却能用拳头改变民族的精神。以我之拳,铸民族精武之魂。
  • 九曲踏歌行

    九曲踏歌行

    明朝永乐时期,虽看似天下太平,实则暗流涌动,江湖亦是纷争不止。萧子衿表面上看去是一个被冷落的家族子弟,手无缚鸡之力,但其实他却是天下第一杀手组织“暗流”的少主,其功力更是深不可测。且看他如何在这泱泱大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留下一段名垂千古的美名。书友交流群485125995
  • 东汉风流

    东汉风流

    他,风流不下流;他,多情又重情。杨文轩偶然中穿越到王莽新朝,乱世中凭借见识、机遇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最终成为能够主宰历史命运的人物……
  • 渺渺长安道

    渺渺长安道

    剑客与仙道,文人与武士,明里暗里影响和左右着人世变迁;历史与玄幻,演绎着岁月;苦难与梦想,追寻着盛世长安;凡夫与仙人,都向往广阔未知的时空……故事描写唐宋时代文人武士的命途际遇和人生故事,展现盛唐转衰,政治腐败、群雄争霸的历史画卷,描摹了混乱不堪的时代背景下文人武士、修仙得道者的命运、情怀。茫茫中原战火绵延,群雄四起,江山变色,一个秘密的民间组织负责人们,作为文人侠士、奇人异士的代表,他们殚精竭虑、上天入地,想要改变和左右历史的走向,寻求“长安之道”、“长安之所”……
  • 铁马银枪

    铁马银枪

    戟扬风啸怒吼,剑划水溅悲鸣。不平凡的经历铸就不平凡的铁马银枪。
热门推荐
  • 最终异变

    最终异变

    夜幕降临,纷乱嘈杂的都市当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物种。神秘的念珠,引领着他的本源觉醒,引领着他一步步变异,但变异的终点,是站在物种的巅峰,还是沦为食物……书友群三鲜堂264780101,欢迎大家的加入
  • 冥王妃

    冥王妃

    八百年前两人曾许下了婚约。再见时,冥王却错将绯羽当成了她......真相浮出水面,他狂喜的发现真正与自己有婚约的人竟是她......他开始死缠烂打!“哼!找你的绯羽仙子去......”“本王发誓,我真的从头到尾只爱你,那绯羽仙子我只是错以为自己欠她一个婚约”某男红着脸说道......“不管了,八百年前早就注定——你就是本王的!!”某男发誓此生定要将她扑倒、暖床、生娃,从此甜蜜打包带回家!!!小虐怡情,宠爱无边。欢迎入坑!!!
  • 霸气侧漏:编辑我怀孕了

    霸气侧漏:编辑我怀孕了

    有一天公主上门来说,要编辑大人去拯救她的星球,编辑大人冷冷一笑。公主说,编辑大人您的脑洞是这世上最优秀的武器,编辑大人冷冷一笑。公主说,编辑大人其实我还怀了你的孩子,你信么?编辑大人:“……”“孩子归我,我归你,行了吧?!”
  • 山海玄甲录

    山海玄甲录

    山海九洲,百族林立,王朝更替。瀛洲东夷人复兴了千年前的禾斗术,制造了庞大的飞艇、战舰、机甲,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古老的轩辕王庭。王庭帝都依旧歌舞升平,权斗的洪流在暗中涌动;道门流传四千年的玄气术已经走向没落,豪侠却只为了玄门恩怨而战。少年韩栩,机缘巧合下习得了禾斗、玄气、玄击三门奇术,在末世的烽火洪流中,如何成就一代传奇。
  • 邪武至尊

    邪武至尊

    觉醒的天赋不够强?怎么办?去抢啊!得到的功法是残卷?怎么办?复原啊!什么?你要和我比宠物?不好意思,我的宠物是龙王!什么?你要和我比家室?不好意思,我的外公是皇帝!什么?你要和我比势力?不好意思,我本人是魔族之首!什么?你要和我比女人?不好意思,我的女人是个神!前世,少年为绝世魔君,今朝,少年亦能逆天弑神!
  • 星界造化

    星界造化

    欲灭我殿者,吾亦杀之!欲杀我族者,碎尸万段!欲夺我爱者,生不如死!……十五岁的少年立志要在这片大陆打下一片天地!“日月星辰,斗转星移!主宰之路,星界造化!”
  • TFBOYS之爱我别走

    TFBOYS之爱我别走

    ”爱我就和我在一起,我不会再爱上别的女生。”“放心,我会守护你一辈子。”“不要离开我,以后没有你牵着我的手的路我该怎么走。”这本书是写三只的学习生活,但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爱上了三位女生,三位女生不认识他们,渐渐地,他们和她们熟悉了、同学、同桌、好朋友、邻居......这一切的一切,就好像是命中注定、注定他们会在一起,注定他们会相爱。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坎坷挫折。【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不喜勿喷,会有虐戏,不过不多,因为我本人不怎么喜欢看虐戏】
  • 我们走散在这条路

    我们走散在这条路

    此后些年微风轻吹,那年的许诺却渐渐消散在这微风中原来没有实现的诺言会比灰尘还要轻微,莫名的又开始怀念......
  • 依恋那些年

    依恋那些年

    年幼青涩的他把无畏的坚持看成是一种责任,简单的把爱情看成是只要真心就能拥有,却不知道爱已被世俗和现实渲染的复杂不堪。一次次被现实残酷地击倒,却又因为内心对一个人无法抗拒的爱一次次爬起。怀着对所爱的人无限爱恋,默默追逐跟随,在他看来,只要能看到爱的人就是幸福。。。他一生追逐爱,拥有过短暂婚姻,却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最终婚姻失败,幸福也擦肩而过。。。最终却孤独地度过一生,他没有得到所爱的人,但在他所有的记忆里再没有别人。。。在他看来他和她一直都生活在一起,而回忆是他一生最享受的生活。。。。。。
  • 最威武的人

    最威武的人

    在一个村庄中,方光华出国学习回来以后,跟随父亲外出打猎,无意间碰到了一名日军狙击手,等他回到家后,又发现自己的母亲被汉奸杀害,于是他在老张的指引下,参加了八路军,随后便开始了他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