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200000016

第16章 共和不和(1)

——黎元洪与段祺瑞:和难,战亦不易

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

绝大多数军阀割地自雄,真正具有统一抱负者不过五六人,做出最初尝试的是黎元洪和段祺瑞。黎倡导法制,尊重国会,联络南方,以和为贵;段则力推集权,不守陈规,团结北洋,以战为方。二人虽都无私心可言,于是亦不能合作。然而,和难,战亦不易,终于无一成功。

劝进与劝退

当年,一位澳大利亚记者端纳(后来担任过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的顾问)曾计划写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书。孙中山问他进展如何,他说:“已经写了,只有十个字:无须领导人,革命已成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仓促起事竟获成功,随即,将湖北新军第二十一协协统黎元洪推为鄂军都督。

随后各省纷纷独立。一个月左右,除直隶、河南、山东及东三省,革命军政府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了。情势危急,清廷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

袁提出六个条件:一、明年即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宽容参与起事的人;四、解除党禁;五、委以编制和指挥军队的全权;六、给予充足的军费。

清廷已别无他法,只好命袁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军务。

于是袁世凯让幕僚刘承恩、蔡廷干劝黎元洪“务宜设法和平了结,早息一日兵争”。此时湖北方面,黄兴等人刚刚抵鄂,湖南援军陆续到来,士气高昂,颇欲一战。但黎元洪不忘做袁的“思想工作”:“公果能来归乎?与吾侪共扶大义,将见四万兆之人,皆皈心于公,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袁世凯知道革命军这时还不好说话,传令猛攻汉阳。不久,汉阳失守。

轮到段祺瑞出场了。袁世凯命他南下任湖广总督,兼领冯国璋所指挥的第一军。段清楚袁的心思,一到汉口就“主张和平”,任由部下“迭与湖北民军往来”。之后冯国璋被调回北京,南北议和开始。段的代表和黄兴的代表签订密约,其中第二条是“组织共和政体,公举袁项城(袁世凯字项城)为大总统”。

12月25日,孙中山突然回国。次年1月1日,孙就任临时大总统。段祺瑞震惊不已:他认为黄兴和南方背信弃义,“协约未约,南人先组织政府,公举大总统,有悖协约本旨”。前线又架起了大炮。孙中山不得不退让:“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于是,段祺瑞领衔前线四十多名将校联名吁请清政府“明降谕旨,宣誓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之后又发电催促,“现在全局威迫,四面楚歌……是陷九庙两宫于危险之地,此皆二三王公之咎也……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体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数日后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一个月后,段祺瑞就任陆军总长。革命军都督“劝进”袁世凯,清廷湖广总督“劝退”皇室,共和国奠定了。

瀛台楚囚

当选之后,黎元洪坐镇武汉,遥领副总统和参谋总长之职。对有声望、有实力的“民国元勋”留守一方,袁世凯是很不放心的。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7月,国民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两个月便告失败,原先掌握的四个省丢失殆尽,孙中山、黄兴又一次亡命海外。

北洋势力发展到了长江中下游。认定“非袁则乱”的黎元洪这次站在袁一边。等战事告一段落,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黎元洪的湖北都督就做不下去了。

当年12月,袁派段祺瑞到鄂。段在汉口下火车后渡江见黎元洪,商量整顿军队之事。公务了结,黎送段过江上火车。不料两人上车之后段反而下车,把副总统留在车上。与此同时任命段祺瑞代湖北都督的总统令也就下来了。但两个月后袁世凯又令段芝贵接任湖北都督,段祺瑞回陆军总长任上,他这个湖北都督,纯属过渡。

致家乡父老的通电里,黎元洪写道:“……今者燕京之行,原因磋商要政,将来驻都回鄂,两难预揣……遥望汉江,不禁泪下……”他怕是想不到,回鄂,将是身后之事。

北京方面迎接的规格是很高的。黎抵达北京时,袁世凯以自己所乘坐的金漆朱轮双马车来接他——去年夏天这车拉过孙中山。他就这样被迎进中南海,袁早已替他安排下住处——瀛台,当年光绪被幽禁的那个孤岛,说是为了确保安全。他的房里,挂有楷书一幅,题款“臣全忠敬书”,正是光绪幽居时所写——他不敢以皇帝自居,只好假托“全忠”之名。“我做了光绪的替身。”后来黎元洪常常向故交这么哀叹。

时任总统府机要处处长唐在礼熟知黎当时的处境:

当时府里警卫严密,出进瀛台的人很有限,黎当然对于这样的“优待”不免有些情绪。袁知道我和黎有一段渊源,就叫我去联系黎、照顾黎,并且郑重地叮嘱我,如果黎有所要求,一般的要让他十足满意,不用请示,马上给他办到。所以黎那时推荐什么人,安排个挂名差事,每月拿几百块钱,只要黎开口,提示姓名,我如奉到袁的命令一样,总是当天替黎办到……黎表面上似乎没有担忧的神情,但他内心难免也有些不满……有时黎要见几个湖北的老朋友,我就一一给他找到……我病后就更常去黎处坐坐谈谈。黎不大说什么,送钱去,他总是如数照收。

后来,黎夫人吴敬君患病,黎向袁世凯提出:瀛台太冷,不宜养病,须另找住处。袁起先只是敷衍:“别的地方也是一样,还是这里好。”此时袁、黎两家已经定亲,黎家二小姐嫁给袁家九公子。黎亲家说得多了,袁亲家不得已,只好让儿子袁克定花10万元买下东厂胡同的一所房子,送给黎元洪。黎元洪一直记着这笔账。后来袁世凯病逝,他送了10万元的奠仪,把“房钱”还了。

性情与轶闻

辛亥革命时,黎元洪首先想到的是家人。清兵进攻汉口时,他托人在上海的公共租界租房子,把家人送去避难。黎家人在上海不随便外出,遇人问话,不说来自武昌,也不说姓黎,而说姓吴——用黎的妻子吴敬君的姓。

黎在天津时,每日八点吃早餐,餐后浏览报纸。看到中国的政局恶化,就用练习毛笔字来排遣烦闷。午饭后他会睡午觉。晚饭后和家人在客厅里聊天,除新闻外多是家长里短。他很喜欢在这时听留声机。九点回卧室就寝。黎感到精神不振时,便在清晨骑马出游。黎家的花园里有个自建的网球场,他常在下午打上一小时网球,到了冬天便把网球场改为溜冰场,自娱自乐。在北京任大总统时,他常到北海去溜冰。

黎的另一个爱好是京剧。每逢春节,黎家总是邀请京剧名角和杂耍艺人到府演出。在北京时,他常到城南游艺园看戏,这是大众游乐的场所。黎出门看戏或看电影多不要人跟随,相当平民化。

黎下野后虽不过问政事,但对国庆节非常重视,常说,我作为民国的一个平民也应该庆祝。他会准备焰火和露天电影,让百姓在其寓所与他共度国庆。有时他会在私人戏院里举办舞会,戏院楼上有西式冷餐、果汁饮料供客人食用。

黎家在天津盖房时,曾买美国木材大王罗伯特·大来的木料。大来就此大肆宣传,说中国总统盖房都用他的木材。钢笔大王派克拜见黎时送了一支金笔给他并请他签名,之后将其签名制成广告四处宣传。

黎热心教育,屡屡助学。他捐两千元中国银行股票开办天津北塘第一所小学。南开创校他捐“七长公债”一万元。家乡黄陂创办前川中学他捐款三万。他还曾拨中兴煤矿十万元股票,筹备创办江汉大学。后学校未成,筹款被用来建了一座体育馆,即现在武汉大学的宋卿(黎元洪字宋卿)体育馆。

袁世凯女婿薛观澜说,段祺瑞与袁克定诸人,悉心揣摩袁世凯作风。袁克定学会不送客,段祺瑞学会不开口。袁的总统府机要处处长唐在礼说,段“有主张,不轻于表示,但一经表示,如不采纳,他就不高兴”。

执政府成立后,湖北督军萧耀南派人去见段,说:“萧督军是执政任统制时的士兵,由当兵直到主持一省军政,都是执政培植的,他爱戴执政,犹如赤子之对慈母。”段答:“你告诉萧督军,他是一省的疆吏,他应该对国家对人民好,才是正当的;对我个人好有什么意义呢?”

段见围棋即笑逐颜开,某次和薛观澜对弈想悔棋,薛情急,“老段”二字脱口而出,段一笑置之。另一次,薛和参谋总长蒋雁行在执政府门房下棋,下到一半,忽然看见段执政(彼时国家元首)侧坐桌边,已观局多时。蒋总长抱头苦思,段大乐。

段对文人有礼貌,对武将不假辞色。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到执政府,他常当着很多人的面,指着陆说,“这是我从前的兵。”曾任陕西督军的陈树藩说段有很多事误于妻弟吴光新,段说,“小学生(段任保定速成学堂总办时陈是学生)又在乱说,小学生又在乱说。”

吴清源十一岁时和段下过棋。当时每个星期天一早,棋手们就会去段家跟他下棋,之后一起吃早饭。吴清源赢了那盘棋。段输给一个孩子心情大坏,一个人进了屋,早饭也没和棋手们一起吃。之后他就不再和吴下棋,但如约以学费的名目赞助吴,每次一百块大洋。

段从不吃滋补品,但烟瘾很大,下棋或办公时,纸烟决不离口。在北方时,长期吸红司令牌,当时每听八角。到上海后知道这牌子涨到一元以上,改吸国产白金龙牌,当时每听仅四角多。他常告诫晚辈不许奢侈浪费。亲戚眷属偶然穿时髦或艳丽衣服,都不敢去见他。

某日,段与子对弈,子败,段大怒:“弈棋雕虫小技,而汝犹不能出人头地!”次日复对弈,子胜,段又大怒:“像你这样无大志大才,也只有在消遣功夫上胜人一筹了!”

段最得意的手法,就是打入对方,在对方的空里活上一块,美其名曰:公园里搭建小房子。后来他看到日军在东北张牙舞爪,说:“建个小房子可以,但不能据为己有。”

我非亲王

东厂胡同的黎大德堂如今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处当年的小楼委屈地守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里头,边上是几年前新建的王府井访问学者公寓,隶属于社科院。

黎家从瀛台搬到东厂胡同,是在1915年下半年,这时袁世凯称帝的“谣言”早已甚嚣尘上了。

袁世凯先解散了国会,同时组织制订新约法。他设立了总统的咨询机关“参政院”,在立法院成立前代行职权。虽然黎元洪一再力辞,袁还是让他当了议长。而后,参政院修正了总统选举法。要点是:一、总统任期改为十年,连任无限制;二、总统任满时,参政院如认为政治上有必要,可作连任之决议;三、总统的继任人由总统预先推荐,写下名字,藏在金匮石室中。黎元洪对此类法案无不反对,但无可奈何,只有不到会消极抵制。待到代行立法院及代表“请愿”、“劝进”,黎即毅然辞职绝不参与了。在此期间他的湖北同乡张国淦常常去东厂胡同,两人谈到局势不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相对泣下。

此时,袁世凯要当皇帝之心路人皆知。但袁坚决不承认,他曾对张国淦说:总之皇帝我决不做。大凡做皇帝者,多半为子孙计。我的儿子克定的本领,叫他布置锡拉胡同,尚能胜任,叫他布置洹上村,便办不了。中国这样大,他哪能胜任?

袁世凯一旦称帝,民国副总统黎元洪将何以自处?他的左右商议说,袁做皇帝,其子孙得以世袭;如果规定总统世袭,其子孙亦得世袭,有君主之实无君主之名,也许能将“中华民国”这块招牌保下来。他找来张国淦等人讨论,无果而散。

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位。第一道诏令就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并命在京一定级别以上官员赴东厂胡同致贺。

册封之前消息已传出。黎元洪在家里召集会议,商量如何应对。张国淦说:“副总统果能保存约法上名义,中外观瞻所系,比较上还能达到安全地步,况且事变尚未可知,容有转危为安之一日。即不幸危险发生,副总统乃创造共和之人,与共和始终,亦自足以千古。”黎于是点头:“我志已定,决不接受,即牺牲个人,亦所甘心。”

12月15日晨,京城文武由国务卿陆徵祥率领请见致贺,黎元洪回答说:“大总统虽明令发表,但鄙人决不敢领受。盖大总统以鄙人有辛亥武昌首义之勋,故优予褒封,然辛亥起义,乃全国人民公意,及无数革命志士流血奋斗,与大总统支持而成。我个人不过滥竽其间,因人成事,决无功绩可言,断不敢冒领崇封,致生无以对国民,死无以对先烈。各位致贺,实愧不敢当。”说完转身就走。

袁世凯不死心,又派成衣匠到黎家,说要为黎元洪量制亲王制服。黎说:“我非亲王,何须制服?”坚拒。之后政事堂送公文到黎家,上书“武义亲王开拆”字样,也被黎退回。自此,袁派驻黎家的旗牌官、内卫等无不深恨黎元洪,终日大声痛骂,故意使他听见,“黄陂置若罔闻”。

两位亲家就这样来了几个回合。向例过年时两家有年礼相送,年末袁遣人送来的年礼以红帖书“赏武义亲王”字样。黎拒收。袁改为“姻愚弟袁世凯”,黎才收下。

君子动口不动手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的段祺瑞旧居,现在已无从寻觅了,附近倒是开了家叫“府上”的咖啡店。据说,袁世凯和人打麻将赢了,对方把一套值三十万大洋的房子抵押给他,他转手就送给了段祺瑞。这是袁的优点:不贪财货。段不肯接受如此大礼。袁就说,这是我送给干女儿的嫁妆。

袁世凯所说的干女儿是段祺瑞的继室张佩蘅。当年她的父亲随袁的叔祖打捻军阵亡,袁世凯把她收为义女,视若己出。她在洹上村长大,袁家称其大小姐。段原配吴夫人去世,袁世凯把她嫁给了段,所以说袁是把段当女婿看的;段则始终以恩人视袁,因为袁对他还有知遇之恩。

不过这房子就在陆军部后面。也许袁还有督促他上班之意。须知这位陆军总长常常不到部办公,把事情交给次长徐树铮处置。袁世凯曾感叹:“小站旧人现在暮气沉沉,华甫(冯国璋字华甫)要睡到下午;芝泉(段祺瑞字芝泉)则经常不上衙门!”

当年的“北洋三杰”中,王士珍归隐家园;冯国璋外放南京;只有段祺瑞在中央,不但长期任陆军总长,还兼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军队的编制调遣、将领的选拔补充,几乎由他说了算。加上长期担任各军校校长,北洋军新生力量多是他“门生”,他不听袁世凯调度的时候渐渐多了。

袁世凯怎么会容许下属“功高盖主”?1913~1914年,他忽然重用蒋方震、蔡锷、王士珍等人,并设立陆海军统率办事处,裁撤总统府军事处,陆军部也被削弱。不久,又成立一个“模范团”。袁世凯自任团长。第一期毕业,成立拱卫军四旅、炮兵骑兵各两团、机关枪一营。第二期时改任袁克定为团长,毕业时成立拱卫军两旅。这就相当于“皇家武装”了。

当时袁、段之间摩擦最巨的,就是模范团。

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部分条款,段祺瑞更不上班了,说是病了。袁准了他的病假。到8月,正式免去了他的陆军总长,因为他反对帝制。

段祺瑞曾几次向袁劝诫,帝制不可为。袁恼羞成怒说,“这是克定和杨度他们讨论研究的问题,你何必这么多话!”后来,就以身体不适为由不再见他。段夫人几次骂丈夫“没有良心”,段怕老婆,低声说:“我对老总统爱莫能助啊。”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男主驾到:爱情不怕烦

    男主驾到:爱情不怕烦

    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女神熬成了大龄剩女。屡次相亲失败,她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邂逅混血男神,不想却比自己小六岁。从前的暗恋对象,公司的高冷帅,混血的小男生让她陷入感情和世俗的漩涡里。世俗的偏见,现实的残忍,她能逃得过吗?
  • 首席逃妻乖一点

    首席逃妻乖一点

    青梅竹马的爱人事业有成却对困境中的我置之不理。唯一的弟弟不听话只会生事。我无奈嫁人,却在婚礼上被人截走。最好的闺蜜口口声声说为我好却灌醉了我的爱人要强上,还将我推上了别人的床。为什么我的二十岁如此艰辛,好在世事变迁你依然在我身边……
  • 孤门传说

    孤门传说

    雪花,陨石,一段不可交替的命运。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场阴险而又黑暗的阴谋。主人公宇枫为了给父母报仇,为了魔族的复兴与女一号雪灵儿在魔族长老的训练后踏上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修炼之路,在兄弟和法宝的帮助之下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组织和魔族长老交给自己的任务,徘徊在神与魔之间的他最终靠着自己的心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峰……
  • 我一个人的历史

    我一个人的历史

    星期五,过来,我有一个想法。哈哈,想杀巨龙,疯了吧?天哪,这么多丧尸,你先走...走啊!...士兵,掩护!掩护!这又是什么地方,我又来到了哪里。
  • 全能左手之超级帝王

    全能左手之超级帝王

    一名多愁善感的青年,获得一直万能左手,究竟他会发生那些常人一辈子都不会发生的事?
  •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罗守护者

    天罗守护者

    “看看这个脸长得像刀削面一样的家伙,好好记住了,反正以后遇到这类人,首先第一步就是把他干掉!有多快就多快!干不掉就果断走,别跟他扯上关系,一旦扯上关系的话,你很有可能,不,一定会莫名其妙的就变成这家伙的头号后宫的。”“什么?你问这家伙真的很厉害吗?嗯,其实也不怎么样,你看,这不就死了一个了嘛,谁叫他敢打你的主意呢,还说什么偶然不可抗力,。”“不过你放心,一般这些家伙是没什么后台的,有后台还有我呢”“而且一般这些家伙运气都很逆天,基本身怀重宝,弄死之后要好好搜刮一下,最好解剖,你看这个宠物,还有这个戒指??????哎呀里面还有个老家伙??????”
  • 荣耀四方

    荣耀四方

    穷之人,天怜之。弃婴林霄,未得父母爱,天降神龙护左右,师承纵横踏四方。承天意,夺造化,普天之下荣耀四方。
  • 诚信知报

    诚信知报

    本书主要指质朴道德的重要表现。包括“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涵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是守信用、讲信义、她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报”即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也都是组成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成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现。
  • 异世大陆之穿越

    异世大陆之穿越

    她,从一个自己最爱的大陆穿越到另一个陌生的大陆。看她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智斗恶毒母亲,结识一群皇宫里的好朋友,然后一起探索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