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100000029

第29章 缅北之战(节选)(2)

我跑出指挥所,卧倒在棱线附近,希望看到开阔地里的战斗。前方那座高地被破片和爆烟笼罩着,我觉得我替它命的名字不坏,虽然硝烟泥土对着晴光,色调不很鲜明,可是很像画片里的维苏威。左面被前面另一条棱线遮住了,只能大概判别灌木丛的位置,那边机关枪的旋律加快,还夹杂着几发三八式的步枪。看不到一个战斗兵,只有钢盔对着阳光一闪的时候,可以看到几个人在运动---那是几个不怕死的弹药手。

回到连部,我们接到胡排长的报告:敌人的侧防机关枪非常厉害,列兵王永泰阵亡,姚太周负伤,第六班的班长曾斌负伤,他们还要六O迫击炮弹,吕连长派人送上去了。

为什么敌人这样顽强?前面枪声又加紧,哒哒哒哒一阵才放松。我们的炮兵第二度猛烈射击,敌人的速射炮也加速还击,这种速射炮火声音和爆炸音连在一起,中间只有“唿---”一段很短的弹头波,听起来有如“空———咵!”我们的弟兄们都称之为空咵炮,我们的连部已经在空炮的弹巢里了。

吕连长刚打电话要两副担架上来,前面报告炮兵观测所又有一位弟兄负伤,送弹药的弟兄说,他连左脚踝骨后面一块都被打掉了,并且混乱之间偏偏多事:一位轻伤的弟兄自己下来,在小树林里迷了路,半天也不见下来;还有卫生队自己也有一位弟兄在后面公路上负伤。

等到姚太周和曾斌下来的时候,已经是3点10分,他们在前面等担架等了很久,但是旁边的人比他们伤得还重,担架都忙着,他们只好由送弹药的弟兄扶着到连部。

曾斌一进来嘴里就哼,他看着王永泰倒下去,他想把那支步枪捡回来,枪是捡回来了,但是他的左手掌也被敌弹打穿,一团血肉模糊,上面虽然用绷带绑着,血仍旧透过绷带淌在地上。一位弟兄帮他撕开重新敷一层止血粉,我走上去绑紧他的手腕。我觉得替他们尽了一点力,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慰,但是他哭着嚷着要水喝,我们不能给他喝,吕连长把他的水壶拿过去了:“你要喝等开刀以后才能喝。”

姚太周的伤也相当重,一颗子弹在腰部以上由右向左打一个对穿。他没有哼,脸色也还保持着红润,人家把他垫着俯卧下去的时候,他痛得用力紧闭着他的眼睛,闭着了又慢慢睁开,一连闭了好几次,他额上的筋在颤动,到底担架再来了一次,把他们都接下去了。

胡排长的报告:敌人跑出工事向我们反扑,被我们打倒了好几个,前面冲锋枪在连放。

右翼搜兵的报告:绕着右边山地走,过五道水沟可以绕到村子里,但是村子里敌人多得很,敌人的战车已经发动了。

敌人还要来一次反扑?大家觉得很奇怪,但是没有一个人激动。曾营长叫第九连赶紧构筑工事,打电话叫第七连抽一排人上来,并且亲自到公路上去配备火箭筒。

我跟着他到公路,曾营长说:他的火箭排有三架战国的记录,所以我们对于敌人的破烂装甲兵,实在有充分的自信。最引人发笑的是:火箭排的班长一面掮着枪身进入阵地,一面还回过头来和连部的一个传令兵讨论交易,传令兵要班长买他的手表,他要二百五十盾,但是火箭排的班长只肯出五盾……到四点左右,敌人的战车还没有上来,我们相信不会来了。一方面快要入暮,曾营长准备要部队停止攻击,等候第八连的迂回奏效以后再干,我们同回到营指挥所,在隐蔽处对着灰风饱餐了一顿。只有陈团长始终乐观,他再和山上迂回的部队通一次无线电话,知道各队的进展顺利,他还是坚持着那套理论:“对付这种敌人,只要两翼迂回,正面加压力,敌人没有不退的,恐怕今晚敌人还要反扑,但是明天早上就准退……”泰伯少校在这里也很着急,他弄了半天,敌人的炮还在射击,他觉得很难为情。不过泰伯回去的时候陈团长还是很谦逊地向他致谢:“今天你们炮兵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很感谢,只是步兵太惭愧了,进展很少……”泰伯笑着:“团长,我们明天再干。”

五点左右,坏消息来了:第八连潘连长的迂回部队和敌人的迂回部队遭遇,还伤了两个人,看样子敌人的企图还很积极。这时候,大家兴奋的心上不免投下一重暗影,一位悲观的军官在自言自语:“我晓得我们团里一定也要碰一次硬钉子,敌人一天打了四百多发炮弹,又是战车,还来迂回……”

第二天一早,我们开着指挥车再去拜访陈团长。

一到昨天的指挥所,使我们大吃一惊,团长和营长都不在,营部副官正在督促着兵夫收拾家具,有两辆车子已经驶向前面,我记得车子是不准再向前去的。

这时候副官已经看透了我的惊讶,他跑过来跟我打招呼,他说:“团长在前面,敌人已经退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我记着敌人还在迂回……“前进了好远呢?”

“部队到了二十一英里的地方,还没有和敌人接触……”

我把车子驶到前面断桥的位置,果然,工兵队正在维修破桥,下去步行了一段,在前面三百码的位置遇到了团长。我才知道昨晚和潘连长接触的是敌人的一个小队,潘连长带着后面的两排旋回展开,敌人都跑了。公路下面的敌人也稍稍费了一点气力,曾营长在清晨三点钟发动拂晓攻击,敌人才狼狈后退。我又知道左右各部队都有进展,团长的结论:“这种敌人,只要两翼一迂回,正面加压力……”他又说,“情况混乱危险的时候,往往也是打开局面的时候。”所以他始终自信。

我们跟着部队后面前进,前面一连四座桥,都给敌人爆破了,柏油路上,有两处埋着一排排的地雷(已经被搜索队挖出来了),还有一座桥下扔着三个地雷,连装雷的木匣还在。再前进一段,看到无处不是我们的炮弹残片,有大得像酒瓶的和小得像戒指的;有一片竹林,打得倒在一堆;在一处芦草边,就发现了四具尸体,陈团长说:“这样炮击他们到底吃不消……”

在半路上我们遇到泰伯少校,团长告诉他:部队已经推进了,炮兵阵地也推进到那沙村附近,现在我们还没有射击目标,部队还在行进。但是,在午后三时以前,你们空军在八O线以南能找到什么目标,比如敌人的炮兵进入阵地,你们尽管射击。

沿途各部队都在前进,通信兵连电话线都不够了,后面一个兵推着两卷线向前跑。

在芒里附近我们找到了曾营长,他领我们看敌人的炮阵地,四门山炮阵地附近都有弹痕,我们相信敌人的处境实在不堪设想。但是在一个掩蔽部内就有四十几发弹药筒,怪不得那天我们感到敌人的炮兵太猖狂了。

团长要曾营长先占领了那座瞰制公路的高山,免得被敌人利用。曾营长:“我已经派第七连去搜索去了,第九连我还是要他前进,到发现敌人为止。”

在我写完这几行的时候,陈团长的部队已经通过十五英里的路碑了,我想明天再去看看他。但是我一想到他那样充满着自信的语气说:“这种敌人---”不觉会心一笑。

……

报道评析

过往的硝烟,在场的历史

新闻与历史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讲求时效,失去了时效性的新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失去了新闻价值的新闻似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从新闻历史观的眼光看,优秀的新闻虽然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却有可能沉淀为“历史的初稿”,从而具有历史的价值与历史的“在场”,新闻历史观就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观照新闻,从新的角度挖掘新闻的历史价值,体会其“在场”的意义。

所谓“在场”就是现在正在这里存在的东西,或者说某物现在正在这里的存在。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是那里,是此时此地的存在。亲在前线的黄仁宇不仅是战地记者,而且是一名历史学者,因此他能够既从新闻的视角,又从事件本身,通过新闻细节的生动再现,把读者带到现“场”,让读者在“场”中体会战争,透视事件,思考现实,体味其历史意义。

在这篇报道中,前四节从步兵接触之前的炮战开始,描写了战争的艰难。后两节展现了部队上下团结,自信的将士们最后在一天之内推进近十英里。以陈团长、曾营长、吕连长、胡排长、曾班长到列兵姚太周及友军的炮空联络军官泰伯等为线,表现这场艰难的战争。呼啸的炮火与欣欣向荣的灌木并在,希望与伤痛同场,历史与现实融化。其内插入的讨价还价交易商品的细节,让人深难忘记:“火箭排的班长一面掮着枪身进入阵地,一面还回过头来和连部的一个传令兵讨论交易,传令兵要班长买他的手表,他要二百五十盾,但是火箭排的班长只肯出五盾……”

在战事的胶着状态下,自信的官兵最终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悲观的军官作如是想:“我晓得我们团里一定也要碰一次硬钉子,敌人一天打了四百多发炮弹,又是战车,还来迂回……”

但是陈团长始终乐观,他再和山上迂回的部队通了一次无线电话,知道各队的进展顺利,他还是坚持着那套理论:“对付这种敌人,只要两翼迂回,正面加压力,敌人没有不退的,恐怕今晚敌人还要反扑,但是明天早上就准退。”再一次挫折的时候,仍然坚信:“这种敌人,只要两翼一迂回,正面加压力……”他并且又解释:情况混乱危险的时候,往往也是打开局面的时候,所以他始终自信。最后是他们胜利---向前推进了近十英里。在作者写下了这些句子时:“但是我一想到他那样充满着自信的语气说:‘这种敌人---’不觉会心一笑。”心头笑的不只有作者,也有被带入这“场”中的读者。

在细节中展现的战事中的自信,不会仅仅只是过往的硝烟与战事,也是对整个民族命运的探历过程中的前瞻与预见。这段缅北的经历,与后来的其他事件一起成了作者“历史背景”,成了黄仁宇思考更广阔视野下中国问题的原点。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在事情过去近半个世纪后出版作品集《地北天南叙古今》时,那些往事仍然在目:“我曾在八莫附近看到一个阵亡的日兵,还如生前一样的坐在机关枪掩体之后,面上却黝黑地盖满了苍蝇;我曾在孟拱河畔看到被火焰放射器烧透过的阵地,还有几具直立在战壕内的尸体虽然脸上已烧得一团红黑,却仍然因为眼眶与下颌留下的痕迹而显示着最后一分钟吁天的情景;我也曾爬上被敌人四七平射炮射穿的战车,也真想不到,弹速如此之快,它们在一英寸半的装甲车上所戳的洞,竟像戳洞机在纸上所戳圆洞的完整,圆周全部光滑,内外的边缘也毫无多余的钢铁和裂痕。我不禁以手指循着一个圆洞的内壁旋转,想象着当时官兵被火化的光景,和装甲兵称他们的战车为‘铁棺材’之由来。”

穿越历史,一直“在场”。将现在从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将这里从与那里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每一次现在这里的新闻事件都充分呈现自身的意义。战事就是战事,战事不只是战事。这就是作为战地记者和历史学家的黄仁宇“记录”给我们的启迪。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潜心出逃:调皮千金太叛逆

    潜心出逃:调皮千金太叛逆

    为了躲避联姻,隐藏身份的她拉上闺蜜一起偷偷潜进一间学院,然而,为何世界这么大,不想见的人偏偏就都撞上了?!传说中的未婚夫竟如此帅,但于她而言,并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那个被她不得已利用了一把最终“始乱终弃”的人怎么也在这?某女被逼近一个角落,看着眼前的某男,“你…你要干嘛?”某男危险的更靠近一步,“算之前的旧账!”某女,“……那你说说,你想要什么?”某男别有用意,“什么都可以?”某女突然狡黠一笑,拉过一团塞给某男,“我未婚夫在此,你俩慢慢谈,我不介意把未婚夫也送给你的!”留下一句话,头也不回的跑了,跑了,只留下俩男在此大眼瞪大眼、、某男,“……”某未婚夫,“……”【情节虚构,不必过于考究】
  • 绝命征途

    绝命征途

    不经世事,入世尘留,为了传承之恋逐浪天下。
  • 青春时代,黄金时期

    青春时代,黄金时期

    正在黄金时期,一个女生真正,青春由一个男生开始,,他们会发生仕么事呢;
  • 时光只把倾城负

    时光只把倾城负

    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永远是女人本身,尽管女人大多数的归宿是嫁人,但成婚后的命运却从此再也不握不到自己的手里。江南鱼米水乡的万家小姐,生而富贵,可惜时运未济,赶上了那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年代,所有人的命运别说掌握在自己或是夫家的手里,没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的,除非你永远的闭上眼睛,那么便不需要再去回想这个疑难的问题。万家小姐,容貌出众,在小村庄里算是数一数二的美人,曾经有多少人欣羡她投了好胎,可最后,别人嘴里眼里的他,竟然也不过尔尔。
  • exo之娱乐卧底

    exo之娱乐卧底

    这是作者的一本脑洞大开的书(对于我来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无名乾坤

    无名乾坤

    背负盛名的天才唐平一朝被毁丹田,成为一代废材,天才与废材的落差令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不料被另一个世界同样悲剧的唐平附身,之后奇遇连连。不过在他得知母亲被困之后,发誓站在大陆顶峰,踏着七彩云霞,迎接母亲的回归,一家团聚。在追逐顶峰的路上,他又会遇到什么?不一样的修炼境界,不一样的体验,一切尽在无名乾坤。
  • 六侍

    六侍

    生命是这世间最复杂的东西,有多少诗人高歌赞叹,又被多少豪雄唾弃。曾经有个女人,被人载入史册。我们不知她从何而来,亦不知她何时消失。只知这眼前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其所造。人们偏爱“六”这个神圣数字,因为被载入史册的神女脱口而出的第一个字便是“六”。
  • 生死之魔咒

    生死之魔咒

    莫氏家族的女人活不过三十,男人活不过四十,千百年来,莫氏家族的人就如惊恐的老鼠一般活着这个吸血的魔咒之中。今天,是莫氏家族九小姐莫妮书十二岁的生日,确也是莫氏家族三当家享年三十九岁的忌日。她被逼无赖,踏上了寻找魔灵灯之路。魔灵灯!万魔的灵魂聚会之灯!不解的生死魔咒!传说,要降服魔灵灯必先成吸血之魔,或成吸髓之妖,亦或成万神之神。千百年来,寻找魔灵灯的人都是有去无归的。寻找魔灵灯的莫氏家族之人更是死得凄凄惨惨,惨惨戚戚。她莫妮书一介女流如何降服魔灵灯?如何破解不解的生死魔咒?可她不得降,不得不解。从此,莫妮书踏上了一条万劫不复之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鸳鸯记

    鸳鸯记

    殿下,正如他们所说,我是妖,殿下你我之间还是断了吧。不!你是我的女人!我不要你走!可是你的父王不同意,和我一起你会失去一切!那又如何!如果不能和你一起!江山给我又有何用?殿下!不用再说了!孤意已定!如果父皇等再有阻拦,我便与你浪迹天涯。你我一起作对神仙眷侣,不理人间琐事。殿下,殿下你真的愿意为了我放弃一切?愿意!为了你我愿意放弃一切!就算是长生不老!我也不愿,只求和你共度一生,牵牵绊绊到白头。殿下不要动!这寂静之夜奴家陪你过。
  • 莫克诺斯奥特曼

    莫克诺斯奥特曼

    一个17岁的普通少年,惨遭杀害,却意外被救,成为了一名奥特战士,穿梭于异次元,拯救被篡改的异次元历史,帮助奥特勇士,闯过难关,但是……谁会知道,他内心的阴暗,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