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9100000194

第194章 细说土地(一)

腾冲卫指挥使的任命,是由云南都司里的王佥事亲赴腾冲卫来宣布的,令人奇怪的是,云南布政司,沐王府和锦衣卫方面,却都没有遣人来,使人觉得甚为蹊跷的。

接到通知后,段鹏马上率亲兵,带着雅婧赶往了腾冲卫城。权力的交接,丝毫马虎不得的,稍有差池,可能就会被人“埋下钉子”的,而雅婧,则因为自己已经再度升迁了,她已经不适合在待在陇川宣抚司了,这种直接的抛头露面,会有损形象的。至于陇川这边钱铺的事项,全部交由贾方成来进行衔接。

三日后,段鹏等人悄然的抵达腾冲卫,但他没有直接面见王佥事,而是先安顿好雅婧回程府,然后再安排人找了卫镇抚司的陈镇抚,俩人把事情先做了些提前的安排,这才去拜会了云南都司里来的王佥事。

与王佥事的会晤平如水,作为事情内幕知情人之一的王佥事,并未把这中间的内幕和盘托出,反而是立即安排了次日早上的工作交接。

而直到次日交接结束后,段鹏这才方知,原腾冲卫的指挥使赵恩光,由于屡立“奇功”,转调油水丰厚的曲靖府去了,随同前往的,还有卫经历司的孙裕海经历,及段顺千户,而蛮啥守备袁士辰,被调回昆明。而段顺的母亲赵氏,也将一同前往,但那位二夫人和她的女儿段思玮,还有玉夫人贾玉珍,则选择了继续留在腾冲卫。

新官上任,一切都需要从头来过,班底是最重要的,而在腾冲卫中,段鹏所能依仗的,仅只有陈镇抚一人,而那些下面的千户所,则由于世袭的缘故,并不能彻底掌控他们的。于是,段鹏首先开始了他的“调人”方案。

首先,他把陇巴和蛮啥两守备所统领的关隘进行了调整,任命鲍强为陇巴守备,所辖关隘为汉龙关,虎踞关,铜壁关和巨石关,守备公署设在汉龙关;李巍为蛮啥守备,所辖关隘为天马关,神护关,万初关,守备公署设在天马关,而铁壁关则设为卫指挥使司的直辖关隘。如此的布局主要是针对于木邦缅军,而这种提升任命,对于大明朝的“官员”鲍强,李巍,也乐于接受,不管怎么说,都是升迁了吧。而在这些关隘人马上,段鹏则根据实际情况,上四关几乎难以有战事发生的,所以仅保留了极少量的驻防军士,转而补充到汉龙关和天马关这两关来了。不仅如此,这批新来的“文化”军士,也分派了部分去这两个关隘,作为炮手使用的。

其次,把段兴等心腹之人,悉数按原来的各营各哨建制,从勐卯地区撤回,仅保留必要的驻防将士。而段鹏自己,在利用队伍撤回的间隙,对周边地区的军事区域,作了一些巡视和了解,将作为下一步之用。

十二日后,大部人马基本都已回归到了腾冲卫城周边,安营扎寨,只有孙瑞杰的炮营,他们是“空手”从勐卯返回的,将在陇川城接收新的火炮。

此次的回归,也预示着陇巴军可以正式更换为腾冲卫军了,而经过恶战后存留下来的军士和军官,段鹏则进行较为丰厚的奖赏和封官。像段兴,就直接奏请都司授予指挥佥事之位,而段天宇,段伟诚,孙瑞杰等人,就给了那种派遣之游击官职,这种官,是一种无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的,而其余之人,也是全数进行了提拔。聊胜于无,这样的官名至少听上去好些,而云南都司方面对此也无异议,既然是早已“谈判”好了的,他们无意再去干涉这些了的。

唯一例外的一人,是原辎重营的钱文理,他被任命为卫经历司经历。对于此项任命,段鹏进行过深思了的,并且,他还专门为此事与钱文浩两兄弟谈过。钱家兄弟的父亲钱炳坤钱大人,是战死在铁壁关的,按理说,他们兄弟中有一人是可以世袭的,但钱家自钱炳坤死后,就已破败,而朝廷的世袭都迟迟未下来,这样,段鹏的安排也就有了安抚之意。况且,钱炳坤在边疆征战数十载,上上下下都是有些人缘的,段鹏此举,也有拉拢这些人的意思在里面的。而钱家兄弟的老大钱文浩,对此事很是感激地。同时,他也很清楚,这官位和心腹并不完全对等的,心腹其实更具升迁潜质的,只要自己跟对了人,根本无须担心前程上的事。

而对于此次升迁的任命,段鹏没有做成大张旗鼓,只是简单的通知了下即完事了的,对他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目前的一些棘手问题,为此,在宣布任命名单后,他先与段兴等心腹及陈伯商议了半天后,这才召集手下大部分高层军官,结合这些日子来的走访,进行一次商议。他的本意是希望下面的人员能尽量明白,理解他的意图,好为以后的行事,有个概念性的东西。

腾冲卫指挥使司,议事厅,众人开始按官位依次入座。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为我们腾冲卫的下一步发展,做出些目标性的东西。这些天来,我四处走访,看到,也听到了很多的东西,结合这些,我想进行一些调整。当然,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看法和意见。”段鹏在这种场合的说话,已经越来越官场化了。“目前我们腾冲卫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像兵源问题,粮草问题,财力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大的发展才行,否则的话,我们实在难以面对今后局势变化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就想先烧这么一把火吧。好了,下面先请段兴来讲讲这火该怎样个烧法吧。”

说完之后,议事厅里鸦雀无声,除了一些参与了此事的制订之人,大部分的军官都不知道,这火将烧向何方。但对这些人来说,倒也并不在意,只要听令跟着做就是,自己不就是这么升上来的吗?

“咳咳。”段兴清咳了两句后,看了大家一眼,这才大声地开口说道:“正如指挥使大人所言,我们卫里存在着太多问题了,积重难返,所以,我们就需要像打仗一样,先寻找到一个突破口,这样以点带面,来形成整个面貌的变迁,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土地!”

“土地?”有些不知情的军官有些惊呼,但也仅仅是吃惊罢了,对他们来说,多数都是从腾冲卫外面来的,而且穷人占多数,这卫里的政策,几乎跟他们自身没有太大关联的。

“不错,就是土地!我们腾冲卫,主要是以军屯形式存在的,而这些年来,军屯里的人越来越少,这样给予我们最大支撑的兵源问题,就困搅着我们了。现在我们在多处地方均保有驻军,没人,怎么来“驻”呢?”段兴如此说道。

而此时的段鹏,则处于了思路的调整当中。

云南军屯始于洪武十五年,为解决军队的粮草问题,下令驻军开始就地军屯,而在十九年,西平侯沐英更是上奏建议,“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此举获得了朱元璋的批准和奖励。谕户部臣说:“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汶享其利,后之有天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有志古人,宜如所言。然边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输之粟,使彼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征之可也。”在朝廷的提倡与鼓励和在沐英的总结与推广下,屯田成为云南驻军的一项制度,并以此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准则,所谓“岁较屯田增损以为赏罚。”就是这般。

至洪武二十五年,云南各卫“垦田至百余万亩”,基本上已全面实行屯田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军屯于初期,在巩固边防解决粮饷方面,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减少了朝廷的开支,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存在着致命缺陷的。

第一,这种军屯制,是需要把军官和军士们,子子孙孙的“固化”在这块土地上的。可想而知,在早期的时候,朝廷可以用“强制”的方式,逼迫将士们军屯;或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诱导来刺激军士们投身进来。平心而论,在短期之内,这种“精神激励”的确是有效的,但长期呢?军屯将士的后代是不可能铁板一块的,譬如正丁在卫所服役,而余丁经商或务农进行贴补,一旦正丁伤病,那些余丁就未必肯再服役的了。如此一来,军屯里的军士们也就连年的减少。到明中叶时期,很多卫所编制有五千六百户,实际只有一、两千军户,受过战乱的卫所,有的仅有几百户。戚继光到福建抗击倭寇时,有一个卫,总共才找出一百多老弱残兵。

第二,赋税问题。与民田赋税相比,军屯里的军户所上交的,是要少于民田赋税的,因为军户是以服役为代价补偿的,“有斯田服斯役”,耕种军田即服军役,耕种民田服民役,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朝廷,出现着这种两种不同方式,那么一些“机敏”之人就会利用这些个空挡,进行一些个人的私利行为。譬如,“军丁逃籍”导致“军田没人种”,然后“招徕流亡民户屯种”,这样也就导致了一些军田变成了“招徕流民来屯”等等。

第三,军田的效率。与民田相比,军田是属于朝廷的,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占有的,而各卫所里的大人们,就像段鹏前世里的“国有资产”管理人一般,投机取巧的方法多的是,像私役属下军户等等,算是屡见不鲜的了。

同类推荐
  • 太平洋皇帝

    太平洋皇帝

    公元1659年,永历帝“南狩”缅甸,名为天子,实为囚犯,放眼铁壁关外,汉家江山已无完壁...朱慈煊,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太子,在被一位后世人魂穿后,死境之中,他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复国大业。吾心不死,吾命长存!暹罗是我演武场,鹦哥地是我的粮仓,琉球是我的弹药库,东瀛是我的母港,婆罗洲是我的橡胶园,勃泥是我的船厂,大小吕宋是我的抛锚地,苏门答腊和爪哇是我的酿糖坊。而我,是太平洋皇帝!——誓以一力捍帝国,延良才,拓疆土,凡日月光华拂照之地,大明永不落!
  • 鸣惊

    鸣惊

    凉国将军之子,因不满父亲对自己的态度而离家出走,渴望获得自由,一切由自己选择,但获得自由代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付出的代价又改变了主角离家的初衷,让他感受到了痛苦迷茫和无助,而主角的结局怎么样呢?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想好,真的没想好。
  • 元代宫廷演义

    元代宫廷演义

    层峦重叠,流水弯环,于群山回之中,现出一片平畴旷原。此时乃是四月天气,那片平畴虽没有江南地方的桃红柳绿,但是河流萦带,映着那山林景色,也就倍觉鲜妍了。在这寂静无声,山林沉默的当儿,忽听得马蹄得得,自远而来。一转眼间,便见两骑高头骏马驮着两个年轻力壮、身材魁梧的塞外英雄,直向这不儿罕山的平畴而来……
  • 验尸诡异录

    验尸诡异录

    为什么被埋在地下二十多年而不会腐烂的尸体?明明已经死了几天的尸体为什么会再次复活?一具骸骨为什么会走动······这诡异地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神吗?还是另有原因?让我们跟随验尸官张轩,一同去拨开迷雾,探索尸体隐藏着秘密,还原事实地真相!
  •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从历史的各个角度分析,观点新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出自己的心得。
热门推荐
  • 嫡女嚣张:宅斗不如造个反

    嫡女嚣张:宅斗不如造个反

    一朝穿越,玩坏南梁太子一头,救出北魏小皇帝一只,顺带收获仙人板板一枚。混入北魏巡捕房,专除妖魔鬼怪,没挂自己开,没金手指自己点,闲里斗斗渣男贱女,捉弄下上司同事,其乐无穷。正当易琉璃以为自己走上人生巅峰时,小皇帝突然失业了,靠,那可是她罩着的人,这特么不是逼她造反吗!仙人板板淡定曰:造我的反,不准;造我的孩子,可以有。
  • 拐来的麻烦儿

    拐来的麻烦儿

    传说黄帝巡狩,至海滨而得白泽神兽。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故帝令图写之,以示天下。传说当今国泰民安,圣天子在位,白泽幻化人身入世,就成了一美绝人寰的孩童。传说和现实的差异就在……花玥薄唇轻勾,冷笑森森,格格咬牙道:神兽?你才神兽,你全家都神兽……本文先松后紧,性子急的,可以从十五章看起。相信你看到后面,会越来越有味的。本文虽有波折,走的却是温馨路线,若遇问题请有点耐心。
  • 破晓冥渊

    破晓冥渊

    一个被誉为“神之子”的少年,被邪恶的魔族改造成为了只有左半边翅膀和左眼血红深眸以及一只鬼手的恶魔,在力量和形态变化的同时,少年又要怎样摆脱自己已经是恶魔的这个身份......神族和人族都不愿意接纳的恶魔少年将一步步走向神的顶峰......在得知了自己的真是的身份和往事后,恶魔少年将掀起腥风血雨......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一棋春秋

    一棋春秋

    一次偶然的青楼之行,一场尴尬的邂逅,一只命运的大手从此翻转搅弄。一朝被择入宫,一夕挂帅出征,一腔热血只因情根深种。是良人?幕后操棋人?抑或伤嗟愚痴人?当时只道,悲也为他起,喜也自他生,一颦一笑皆由他牵动;如今却叹,那日,翠竹林旁桃花树下,白衣带风徐徐来,是劫数,也是结束。只是遗憾,那年十七,年华花样,却不懂珍惜,不知这无忧无虑十七载,竟是上天多么奢侈的馈赠。可我不悔。
  • 逆天二维码

    逆天二维码

    某天,闲得没事的赵炎莫名其妙地扫了个二维码,然后就碉堡了。从此以后,赵炎的生活变得异常精彩。
  • 天之道

    天之道

    一片古老的修真大陆,有着无数的修真强者,也有着无数的传说,一个最底层的普通少年,在一外出中偶然的一个机遇,让他进入了一片他以前只有在传说中才会见的修真,他能否突破极限?成就不世之顶峰?让千亿万生灵俯首?......
  • 主宰虫族

    主宰虫族

    无论是纵横虚空的绝世人物,还是威压一方的超级宗门,在我虫族兵临之时,尽皆臣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冥心道途

    冥心道途

    大劫将起,道之一途,终寻!世间哀怜,然,与我何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