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300000003

第3章 陆小曼(1)

璀璨夺目的校园“皇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那她呢,陆小曼?

如果生命中,可以让你选择成为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你会选谁?

张幼仪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美好、贤惠、持家,培养坏男人的“反面教材”。

林徽因,她是男人心目中永远的维纳斯,因为得不到,又这般灵质清新,才华也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是太虚拟了?

陆小曼,这个似乎不错,“坏女人”虽然自我,却可以恣意地爱谁不爱谁,就怕未尽一生。

贤妻良母爱错了人,聪明的林姑娘躲了过去,爱恨自由的陆小曼不幸中招。

徐志摩秉承着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女一贯的仰慕倾情,要么是爱而不得的,要么是热情自我的。张幼仪终难是他的口味,除非他过得不好,前妻照顾他;他过得好,不会想到张幼仪。

文人多情,是多多益善的意思。

她比张幼仪小三岁,比林徽因大一岁,1903年出生在上海南市孔家弄,她就是陆小曼。陆母曾生育9个孩子都先后不幸夭折,排行第五的小曼是家里的独苗,她带着一身明媚来到了陆家,由于体弱多病,从小就娇生惯养。

生在魔都的小曼,很小的时候便开了眼界,任性、娇纵,因为生得清秀、聪慧,也讨人欢喜,她是陆氏夫妇的掌上明珠,唯一的宠爱。6岁随母亲去北京,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京生活。

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留学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与曹汝霖、袁观澜、穆湘瑶等民国名流是同班同学。他曾担任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要职,更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陆家往来的都是财政界要人,典型的上流社会。她从小衣食无忧,玩伴也都是千金小姐。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同样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与陆定可算校友。林父和后来的公公梁启超都担任过北洋政府的部长,林徽因16岁时随父亲游学欧洲,后考取伦敦St.Mary’sCollege(圣玛莉学院)。相比张、陆两家的家底殷实,林家是真正的社会名流,且不论公公梁启超的影响力,以及丈夫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上的贡献。

张幼仪的父亲张润之,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家的八子四女中,她排行第八,她的二哥张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民社党创立者。

以童年、出生作个简略对照,她们仨不是大家闺秀,便是小家碧玉。林徽因是典型的江南闺秀,十几岁时便获得随父亲去欧洲游历的资格,林家的孩子之中,只有她有此殊荣。15岁时张幼仪还在师范女校念书,因为父母之命嫁进了徐家做少奶奶。

15岁的陆小曼在法国人开办的北京圣心学堂念书,从未留洋喝过洋墨水,却精通英语、法语、钢琴、油画,她还善唱昆曲,并能写一手娟秀的蝇头小楷,她几乎就是奥斯丁笔下的英式淑女。陆家小女,朝着贵妇、名媛的路上培养着,她的聪明才智早在念书时已被人熟知。

北京的社交界汇集着当时诸多名流,小曼这块上乘的名媛材料很快响彻京城社交界,兼具南方女子的伶俐、灵性和北方女子的娴雅大气,她是京城名媛中的典范。

外交部长顾维钧需要精通英、法两种语言的年轻漂亮女孩参加外交部接待外国使节工作时,陆小曼是圣心学堂的首选人物。这种眼界虽不像林徽因可以真实感受到欧洲现代文化气息,但在一心想将女儿培养成贵妇的陆家看来,外交部的工作经历是女儿嫁妆中炫目的一部分。

深受中西结合教育的小曼,比传统学校的女学生自信、开朗得多。报刊《春申旧闻》谈起当年上海的“交际名媛”写道:“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唐瑛、陆小曼始。继之者为周叔苹、陈皓明。”交际名媛们风姿绰约、雍容大雅,如蹁跹的蝴蝶精灵。

陆小曼亮相社交界的理由很堂皇,她因精通英、法两门外语,被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顾维钧聘用为兼职外交翻译,她在会议、权要舞会上大出风头时,“南唐北陆”之称的唐瑛还是上海中西女塾(张爱玲曾就读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一名13岁的女学生。

南方有佳人唐瑛,北方有绝色陆小曼。

学生时期的陆小曼是风云人物,她是学校里的“皇后”,在外交部的三年磨炼出了她的伶牙俐齿和当时女生身上少有的勇敢。在一次联谊会上,出席者都是外宾和要人,现场还有来宾的孩子,外国孩子大胆把中国孩子的气球用烟头点爆,以此取乐,好强的小曼拿过他们的气球点爆回敬他们,现场气氛瞬间凝固,她则继续玩她的。

自信、活泼好动和她身上独具的“为自己出头”意识,使陆小曼的名字成为很多人仰慕的对象。十几岁的小曼,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她不仅是学校中的“皇后”,甚至是她所擅长的各类领域中的“皇后”。这种完美标准,有母亲吴曼华言传身教的功劳,也是小曼的自持。少女时期的她,尚懵懂彼时的所有努力,都是为日后嫁人相夫教子,过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少奶奶生活做准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反抗婚姻是条“异教徒”的道路,她虽然敢回敬欺负者,却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十七八岁时,她尚不懂爱情是怎么回事,在学校里过着飞扬日子的她,以为这是能想到的生活全部,但为什么还没有尽兴就结束了呢?

十几岁的时候,大多数的人还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或者和死党在一起,抄抄作业、说说谁的八卦,头疼下周的随堂测试。

小曼19岁嫁给王庚,离开了她飞扬跋扈的青葱岁月,她必须像她母亲那样恪守做一个贵妇的标准,这是她的出路,这是陆氏夫妇对女儿的要求。

以小曼的天资,没有留洋经受一番彻底的西式洗礼,除了因为夫妇俩对独生女儿的疼爱,也有深知女儿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的原因,一旦放飞出去,谁晓得她会戳个什么窟窿回来。吴曼华对女儿的教育十分严厉,督促她学习、亲自教她画画,小曼对母亲非常遵从。

女儿的美名早就在外,当时社交界内的男士们,都将能娶到陆小曼作为成功男士的标准,她是才貌双全的淑女,有着厚实的家底和陆定这棵“大树”。

经过层层筛选,陆氏夫妇将目光锁定在有为的年轻才俊王庚身上。

王庚当时还是“穷小子”,但他是强大的“潜力股”,在众多候选人中翘楚。16岁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进入密歇根大学后改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并获得文学士学位,之后又在西点军校攻军事,与美国名将兼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6月,他以第十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回国。

乱世出英雄,王庚丰厚的资历背景,放眼整个军阀战期,能与之比肩者少得可怜。著名的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少帅张学良也只是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相比当时大多数名将都留学自日本,王庚的背景怎不让准岳父母满意呢?

留洋8年,文武全才,无论是太平还是军阀混战年代,他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陆家要找的就是这么一位前途无量的姑爷。

1918年巴黎和会期间,王庚结识了在巴黎和会外围到处呼吁中国权益的梁启超。梁公看重他的人品和才华,像徐志摩一样,他被梁公收为弟子。

1918年秋,他任航空局委员,1921年为陆军上校,官运亨通。

“美满姻缘”中的强颜欢笑

王庚这样的高富帅,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抢手货,可他被世人熟知,并不因为他的战功卓著或文采斐然,仅仅是场离婚官司,居然成了他短暂一生中的浓墨重彩。给他戴上这顶“绿帽子”的,是他的好友兼同窗徐志摩。

陆家深知女儿小曼的价值,若非未来女婿前途一片光明,小曼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天,唐在礼夫妇将王庚介绍给了陆家。

“……小曼之母,看到有这种少年英俊,认为这是雀屏中选的最理想人物,虽是王庚年龄长小曼7岁,她偏说他这穷小子将来一定有办法的,毫不迟疑便把小曼许配了他。”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求婚很快被答应了,从订婚到结婚,前后不到一个月,标准的“闪婚族”。

反抗旧式婚姻的樊笼,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已然是教科书上标准答案的美丽向往,但在当时还只是个宣传语,胡适、鲁迅、徐志摩、陆小曼等名人都不满包办婚姻,刚开始也只能服从,离婚是伤筋动骨的大事,约等于不肖子孙。

前人埋怨不能替自己做主,如今人们反倒希望万事父母做主,想象那时候的好,时间的温柔手扇了个大巴掌。

一场势均力敌等价交换的互惠婚姻就此拉开帷幕。小曼是留洋绅士们心目中的淑女典范,王庚的自信和野心,他需要一个财力雄厚、贯通中西,又有着强大人脉网络的贤内助开拓他的事业。名媛小曼需要一个能让她继续过锦衣玉食生活的丈夫,她并不清楚少女和少妇、未婚和已婚的区别在哪里。

世纪婚礼的排场无法堆出一对幸福恋人,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盛大婚礼掩藏着各种险象环生。要在一场文过饰非的“广告”中拔得头筹,结局通常摔得很惨。

小曼若非少不更事,她一眼就能看出王庚这样的丈夫对她意味着什么。赵四不惜跟家里断绝关系也要私奔少帅,大约也有乱世飘零不如跟个手握实权的军人来得安心。王庚若非太过于专注事业,对他身边这位徐姓朋友多些注意,妻子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跟人玩真的了。

一个过于天真,寄希望于缥缈的诗情画意,天真烂漫地发着闲愁;一个过于顶真、信任。作为军人,王庚是符合生活要简单的标准,思想也不够复杂,或者是他还不够坏,不够狠。

财大气粗的陆家包揽婚礼一切开销,王庚虽前途无量,但到底还是个穷小子,鼎盛时期的陆家婚礼威震四方,婚礼在“海军联欢社”举行。据事后记载“光女傧相就有9位之多,除曹汝霖的女儿、章宗祥的女儿、叶恭绰的女儿、赵椿年的女儿外,还有英国小姐数位。这些小姐的衣服,也都由陆家订制。婚礼的当天,中外来宾数百人,几乎把‘海军联欢社’的大门给挤破了”。

名太太都想把女儿打造成自己第二,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家里儿女绕膝。名太太的娘家不差钱,更清楚金钱、地位的分量,但要她们自己去成为一个职业女性跟男人抢工作,那简直是大逆不道的。小曼的母亲绝不会允许女儿成为林徽因或张幼仪那样的女子,林的性格外柔内刚,是管理层的高层;张坚韧十足、后发制人,是女CEO的经典案例。小曼的才华,流传下来的十分鲜少,她本就不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她的好而特意为之,她和徐都是精神上契合的“贵族”。

出嫁了,还上什么学,安分守己是富太太的标准。

婚前公主般的飞扬日子从此结束了,陆小曼在日记中写道:“她们(母亲)看来夫荣子贵是女子的莫大幸福,个人的喜、乐、哀、怒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也难怪她不能明了我的苦楚。”

她最大的苦楚是吃饱了太闲,又没心思上进。去问问现在每天挤公交的上班族,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幸福?刻薄地说,抓到一个是一个,拆散一对是一对。小曼的苦楚不得人同情,她只能得到同类的嫉妒、怨恨。异性对她难免报以幻想,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小曼,是男性蹿升术的华丽转角。

机遇当前,人生大事都已完成,这个时期是王庚发力拼事业的大好时机。他是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才生,在美生活多年,一切按西式的工作方式。工作、娱乐,泾渭分明,极其自律,铁血精英。一周6天只工作,不娱乐,如苦行僧般循规蹈矩。除了身边人,在外人看来王庚是集优良于一身的男人,为了仕途,他全力以赴,他理想中的小曼应该是能独立自处的现代女性,稍有些经历的女人都不会白白葬送这段姻缘。

你可以说小曼天真没心机,甚至因为她没心没肺而夸她纯粹。一个是成熟甚至刻板的男人,一个是不知情为何物强赋新愁的娇小姐,除了得不到的,一切得到的都不在她眼里,她也不在乎。

几年前在电台里听到一则感情故事,说的是少妇嫁给大学男友后,一出便晋升为人妻、人母,丈夫工作努力,年纪轻轻便已事业有成,对她体贴温柔如故。她赋闲在家时,丈夫鼓励她多去社交,已生有一女的少妇对主持人说,她感觉自己还是个女孩子,在社交时认识了一个人,对方条件一般,甚至愿意为她离婚,但她是否能习惯粗茶淡饭的日子?

情感纠结太多女人遇人不淑的破碎故事,唯独这个反其道而行,还以为是美剧连播。主持人问她,安娜?卡列尼娜出走后发生了什么?

这场对话最后,少妇没有给出答案,但很明显她既渴望未知的感情,又不忍离开现在物资丰厚的家,况且她还有个年幼的女儿。聪明世故之人的选择显而易见,成不了故事作为卖点。

小曼的条件比少妇要好得多,她没有子嗣,之后终身没有。她家底殷实,是父亲的独生女,徐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彼时已离了婚的。

她想成为那个时代的新女性,她要做的就是在婚姻上完全自主,她看穿了贵太太生活外表虚张声势的艳光四射和实际的无聊、寂寞。她在日记中写道:“从前多少女子,为了怕人骂,怕人背后批评,甘愿牺牲自己的快乐与身体,怨死闺中,要不然就是终身得了不死不活的病,呻吟到死。这一类的可怜女子,我敢说十个里面有九个是自己明知故犯的,她们可怜,至死不明白是什么害了她们。”

她的朦胧意识中有积极反抗的那面,但她反抗的到底是什么?她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性?新时代女性如张爱玲的姑姑,自己赚钱、支付房租,完全独立的经济,有生活的艰辛和拮据的时候,心甘情愿是自己的选择。小曼还只停留在为了反抗而反抗,离开王庚,这个父母安排给她的丈夫,这个封建婚姻的体制,逃离这些她就完成了她的壮举。

认识徐志摩之前,她消极反抗,与和命运相同的权贵千金小姐、太太们一起出去吃饭、捧戏子、跳舞、喝酒、打牌、唱戏,过着名太们富足而百无聊赖的生活。很晚回家,晚睡晚起,整天萎靡不振,生活没有目标、信心,此外一概漠不关心,王庚也颇多微词。

年纪轻轻,不劳而获得到所有,命运就喜欢开这样的玩笑,倾尽所有地给你诸般美好,然后要你亲手毁了它。小曼往颓废路上走,得不到了解那是肯定的,能这么过日子的当时本来就不太多,最后不是败光了,就是消失了,偏偏她还遇到了一个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的“绯闻人物”,在她漫无目的的前半生里打了个明媚的霹雳。

从在家中,后来在学校,她在哪儿都是聚光灯下的公主、皇后,每次去剧院观戏或到中央公园游园,外国的、中国的学生往往前后数十人,或为她拎包,或为她持外衣,她高傲至极,对跟班不屑一顾。活脱脱QueenB的派头,美剧《绯闻女孩》再劲爆,也完全被她比下去。

婚后的苦闷,闲来之余更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了。

王庚接受西式教育,骨子里仍然是个传统男人,婚前千变万化,婚后对妻子的要求都差不多,持家、不要抛头露面。以她这么娇弱的身体也经不起日夜颠倒。徐志摩这么新派的诗人,同样也受不了陆小曼的这些生活习惯,而丈夫的不懂得,又加注了她的苦闷,给了她不自由。

同类推荐
  •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民国名士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也许金戈铁马,也许沉浸研究,也许埋头著述,但他们心底最温柔的地方,始终为一个人保留。侠骨柔情的男人是最男人的男人,为爱而生的女人是最女人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碰到一起,会抛开外界的纷扰,在乱世中逍遥,他们纵心随性,碰出的爱情之火,比烟花还要绚烂。这样的爱情,因为懂得而深刻,因为舍得而长久。本书专门抽取其中最为动人的名士爱情故事,以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出来。故事真实而生动,将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逸事碎片连接起来,还原一个个真性情的才子佳人。
  •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南非的生活,活跃在祖国撰写了甘地拒绝压迫,反抗专制的印度圣雄的心路历程。
  •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茨娃女儿、妹妹、马克·斯洛宁、利季娅等人回忆茨维塔耶娃,茨娃两极化的性格,对待朋友和生活的态度,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茨维塔耶娃之死……在书中得到立体的呈现。这些回忆是相关传记写作时常援引的资料。
  •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出生在战乱的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拿破仑从小在法国读书,他经济困难,倍受歧视,但他顽强不屈,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大学提前毕业,在炮兵团表现卓越。每当法国危难时,他都挺身而出,成为一代名将,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一次次远征,威名传遍世界,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无论成败,都是个奇迹。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 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 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 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 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 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 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 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热门推荐
  • 傻妻王妃:生死大爱

    傻妻王妃:生死大爱

    无意之中被识破了她装疯卖傻的真相,以此为威胁,他让她嫁给他。她冷笑拒绝。却不料,最终中了他的微笑埋伏嫁入皇宫豪门,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纳!我的小妾,你不要那么不开心,笑一个。”“唉?我的小妾,我最疼爱你了,怎么总是气呼呼的呢?”“嗯,我的小妾,你果然还是最可爱的了。”瑞林淼愤怒的摔掉手中的饭碗,一脸愤怒:“吃个饭你都让我吃不安,去死吧!”红尘之谜在无知之中打开,只为还你一笑红颜。此有今生便做你终生小妾,相伴永远的永相随。
  • 惧瞳

    惧瞳

    公子扶苏的真墓?统领蒙恬的龙渊?长城的尽头通向大海?神龙再现世间?亚特兰蒂斯海底城市?天空中的巨眼窥探着什么?陈凡的一生跟随着从天而降的陨石发生了什么改变。
  • 无极封神道

    无极封神道

    上古时代的各个部落,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今日的神族。可千百年来,神王始终未曾出现,人们苦苦追寻的神道真的存在吗?当神道快要成为传说的时候,神王的现世,无数修炼者的梦想再次点亮。他们的梦想是成为神王,火阳的梦想只是成为修炼者~~~~
  • 寒苍纪

    寒苍纪

    寒苍星海,五域分隔。身怀白金龙王维力魂,快意人生,管他是谁。只等一朝扬名,万宗来朝!看吾扰动星海,震惊五域!尔敢一战否?
  • 吃货小妃不准逃

    吃货小妃不准逃

    一朝穿越,她变成稀有魔兽!在以契约魔兽为主的世界里耀武扬威。坑爹啊,别人穿越不是小姐就是皇后,为毛我连人都不是!?这不公平!作者,你给我粗来!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开饭馆,还是全国连锁!被美男追,被妖孽抢,姐就是那么有人气!
  • 邪王训妻成瘾:纨绔萌妃

    邪王训妻成瘾:纨绔萌妃

    神族小凤凰在人界被皇帝“包养”,顺便拐回家的故事。每当有别的男人在场时,萧寒川就会拉开衣领,“不经意”的露出脖子上的红痕,妖娆万分的笑着,”这是绯歌咬的。”被提到的某人怔了怔,很实在的点了点头。是啊,这是她前几日为了泄愤啄的,啄的跟咬的好像没什么区别吧。这一出,堪比任何灵丹妙药,可以让情敌什么的瞬间散去。
  • 龙之密纹

    龙之密纹

    在东方大陆的遥远时代,龙之国与妖之国为敌对国,他们之间不停地交战,导致战争无数,死伤无数,龙之国国主荒蛮为了保证它这一脉的继承,就寻找到了一个叫冯海的青年当做继承人,并派遣它的得力干将梦苏在五百年后寻找到冯海,并协助他一起登上巅峰,成为最强者!!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像诗一样

    像诗一样

    时间摧毁一切,但又创造一切,这一切都在变化......
  • 邪神古帝

    邪神古帝

    天,地,人,圣,这五类长存于世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