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09

第9章 《述而》篇(1)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今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注释】

(1)识:音zhi,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徙:音xi,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注释】

(1)燕居:安居、家居、闲居。

(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脩:脩:音xiu,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e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u,角落。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评析】

孔子有恻隐之心。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而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子之所慎:齐(1)、战、疾。

【注释】

(1)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评析】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韶》:舜时古乐曲名。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o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子所雅言(1),《诗》、、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原文】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注释】

(1)叶公:叶:音she。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评析】

同类推荐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热门推荐
  • 像一条狗

    像一条狗

    每一份相遇都是缘分,每一个转身都是经典,每一个落寞的背影都像一条狗!我曾经很执拗的思考过——爱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它是如何产生的?直到遇到了她之后我才明白,爱情就是原本天各一方漂泊着的两朵云在不经意间被风吹在了一起,最终变成了一场雨!
  • 断虚空

    断虚空

    十五岁的牧空只身来到大陆第一学府——万古学院,怀揣着追寻父亲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所有天才、变态、妖孽,都将成为大道路上的垫脚石,在我的脚下颤栗、粉碎,直到无人可及的那个高度。
  • 有一种明白叫糊涂

    有一种明白叫糊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曲为直的智慧;平白放弃的智慧;假装糊涂的智慧;忍辱装傻的智慧;难得糊涂的智慧等。本书针对心态、淡泊、宽容、尊重、爱、友谊、善良、逆境、选择与放弃等重大人生课题,用启迪思想的哲理和触动情感的文字,帮助读者洗去心灵的浮躁与疲乏,让心灵得到呵护和润泽,重新焕发生命的热情与活力,让你以一颗健康的心灵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庶女重生:废后妖娆

    庶女重生:废后妖娆

    “你们今生害我,负我,来世,就算我变成恶鬼,也要将你们碎尸万段。”高楼一跃她心灰意冷。泣血重生,她惩毒夫,灭毒妇,费尽心机,步步为营,当爱情再次降临时,她却冷眼笑道说:“欠我的,你们该还了。”再次重生,她妖娆万千的身段只属于另外一人,那人位高权重得到了天下,也得到了她,当她误以为这就是幸福之时,身怀六甲的她再次遭到金兰姐妹的破坏。一场误会,一场别离,她伤心欲绝假死出宫,最后当层层迷雾过去,她的身份竟是那么尊贵。谁也不知道两人再见面之时,她一身武装,天神一般叱咤战场,手指银枪直指他的咽喉,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我的皇上,好久不见!”
  •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本书收录作者及其亲友诗词、散文一百六十余篇。运用了古诗、律诗、词曲等表现形式,有记录山水名胜的,有咏环境优雅的,有歌颂政策变化好的,有抒情状物言志的……通过赋诗填词,减字偷声,诗词往来,缘情遣兴,体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 忘忧谣

    忘忧谣

    两冷相遇物极必反等完成所有事情自然是去逍遥自在
  • 我与她的幻想之夜

    我与她的幻想之夜

    一个平凡的学生偶然遇到一个来自外国的美少女,而那个少女竟然自称“魔乖术师”,从此少年所见的已经远远超过他的认识
  • 惑心宠妃:绝色除妖师

    惑心宠妃:绝色除妖师

    (有虐有宠也有轻松时刻)凤凰大陆,妖孽现行;鬼蝶一派,谁与争锋。“人类不可能与妖同寿,如若你执意要同妖在一起,等待你的,将会是死亡。”她是百年难遇的天才除妖师,颖悟绝伦,美艳不可方物,一手利剑斩尽天下恶妖,却终敌不过千年前根深蒂固的缱绻与羁绊。他是玄月皇朝美绝人寰的冷酷九殿下,生来欠缺一魂一魄,造就他此生此世无法体验人世间的情和爱。然,与她的邂逅,却让他的心,渐渐动摇。妖皇现世,风云变幻,似重回千年前,那痛心入骨的场景。她拼尽一切,只为能让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换来的,却是他寒眸相对,不屑嗤笑。曾经的誓言,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 苏七颜

    苏七颜

    “大哥您行行好,放过小女子我好不!”某人沉默。“大哥您饶过我以后我给您当牛做马都屁颠屁颠的!”某人还是沉默。“大哥您要是放了我的话您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任何条件?”苏七颜大囧……这张破嘴……
  • 朽战

    朽战

    既然无路可退,那么就比一比吧,看看是你们毁灭我们,还是我们顽强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