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08

第8章 《公冶长》篇(2)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评析】

本章孔子讲的君子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原文】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

【注释】

(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

(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原文】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棁(3),何如其知也!”

【注释】

(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

(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

(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o,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评析】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文子(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

(3)崔子:齐国大夫崔杼(音zhu)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4)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

(6)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评析】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原文】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

【注释】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2)斯:就。

【评析】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评析】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原文】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释】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为一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ei,有文采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

【评析】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怨是用希(3)。”

【注释】

(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2)希:同稀。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认为他为人直率。

(2)醯:音xi,即醋。

【评析】

微生高从邻居家讨醋给来讨醋的人,并不直说自己没有,对此,孔子认为他并不直率。但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却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且加以提倡,这在他看来,就不是什么“不直”了。对于这种“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来加以解释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评析】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做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原文】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评析】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荒古圣王

    荒古圣王

    传闻之中,圣力是上苍降下来的神秘力量,一旦获得圣力传承,那么将能够开辟武者体内已经觉醒的洞天。东伯紫羽,自幼觉醒九洞天,被誉为风之国的绝世天才,然而,所有人并不知道,实际上他觉醒的是十洞天……
  • 时光很暖人不再

    时光很暖人不再

    她和他,无形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消散,但同时蔓延的,是一种生疏感,距离渐渐拉开,不可置疑的事实。
  • 轮回之坠入凡尘

    轮回之坠入凡尘

    一首被神魔毁灭的爱恋!一段被三界禁止的传说!一具被五行诅咒的遗骸!一场被六道遗忘的噩梦!他本孤独,奈何红尘多情债;他本善良,奈何世间多杀戮;他已忘情,难舍恩怨多牵连;他已轮回,难舍前世多因果。这是一段被三界禁止流传的故事!禁止这段故事神魔怕他从故事中觉醒!这也是一段被天下淡忘已久的传说!可是有人却不会将这段苦难所遗忘!他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忘记过去的恶魔!也是一个不愿意再轮回千年的亡魂!姜子牙在歧山封神之后,封神榜上的各路神仙都已经归位,可是三界却没有因此而太平。一个巧合的相遇注定了三界生灵将重新被战火所笼罩。渡天他到底是神还是魔?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为了他的妻子,渡天可以屠杀三界里的所有一切,不管是灭神还是杀魔,甚至是屠杀他自己。可是他的妻子却为他都做了些什么,恐怕只有他妻子自己知道。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异界雷神军团

    异界雷神军团

    一个生世曲折的天才,一个意外经历世界末日的少年,一个被众神寄予厚望的青年在新兴世界里为了自己,为了爱自己的人不懈努力,看他如何撕破各大帝国的封锁,如何带领着部下走向辉煌,如何冲破束缚走向宇宙
  • 浮生若梦:浮世缘

    浮生若梦:浮世缘

    在浮华喧嚣的世界里,因为缘分与欲望而聚散,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真爱?才是一生的守候?至少是一份足够取暖的温情
  • 不知缘

    不知缘

    本已染就一生峥嵘,奈何君主两心难忘。那年,他本是将军府的一个庶子。那年,他本是那王府的一个尊贵王爷。身份悬殊之间,被情愫相连相吸。十年后,先皇驾崩,他登基。十年后,他被他亲手发配边塞,临走时,他站在殿下,望着高高在上一袭黄袍加身的他。“你,现在后悔了吗……?”“臣……不悔!”---这是一本耽美小说(●°u°●)
  • 指仙之界

    指仙之界

    不同的国度,她的死换来她的生。银指代表不详?切,人家明明是最高的代表!什么?送我去亡林?好,很好这个老妖怪看我回来端了他老巢!某日,某男摇着一把折扇对某女说:娘子,为夫近曰来得到一颗七巧灵果,不知娘子可需?某女一把夺过:要,怎么不要,这可是宝贝!某男眯起一双凤眼,邪魅地笑了又一曰,某男大驾,来看他的娘子,只见某女身旁围了一群美男,某男的脸白了青了紫了,最后黑了:温逸月!!难道为夫让你不满意,你又招来小白脸是要建后宫吗?殊不知某男的脸也挺白……灭贱人,收神兽,称霸天才学院。建鬼城,伐亡林,洗劫一流世家,天才掘起之路“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嘿嘿”……
  • 再创盘古

    再创盘古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际,以躯体为山,血液为河,双手为柱,创造了一片天地。这就是盘古大陆,而我胡夫将重造这片天地,从此这片天地改名:胡夫大陆!
  • 网游之深情不负

    网游之深情不负

    原本只是生气,想拉个大神“结婚”的;怎么突然变成是掉入虎坑了呢!路汐莜很犹豫;可是大神可是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她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