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18

第18章 《宪问》篇(2)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原文】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与文子同升诸公(2)。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

(1)僎:音xu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

(2)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原文】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1)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1)仲叔圉:圉:音yu,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鮀、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1),则为之也难。”

【注释】

(1)怍:音zuo,惭愧的意思。

【原文】

陈成子(1)弑简公(2)。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3)。”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1)陈成子:即陈恒,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他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受到百姓拥护。公元前481年,他杀死齐简公,夺取了政权。

(2)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公元前484~前481年在位。

(3)三子:指季孙、孟孙、叔孙三家。

(4)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评析】

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他已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诉了鲁哀公,当然这违背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戒律。他的请求遭到哀公的婉拒,所以孔子心里一定是很抱怨,但又无能为力。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评析】

对于“上达”、“下达”的解释,在学术界有所不同。另两种观点:一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业;二是上达长进向上,日进乎高明;下达是沉沦向下,日究乎污下。可供读者分析判别。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蘧伯玉(1)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

(1)蘧伯玉:蘧:音qu。人名,卫国的大夫,名瑗,孔子到卫国时曾住在他的家里。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被人们广为传说的一句名言。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分内的事情。“君子思不出位”也同样是这个意思,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正名分”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评析】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有所警戒了。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评析】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原文】

子贡方人(1)。子曰:“赐也贤乎哉(2)?夫我则不暇。”

【注释】

(1)方人:评论、诽谤别人。

(2)赐也贤乎哉:疑问语气,批评子贡不贤。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1)诈,不亿(2)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

(1)逆:迎。预先猜测。

(2)亿:同“臆”,猜测的意思。

【原文】

微生亩(1)谓孔子曰:“丘,何为是(2)栖栖(3)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4)也。”

【注释】

(1)微生亩:鲁国人。

(2)是:如此。

(3)栖栖:音xi,忙碌不安、不安定的样子。

(4)疾固:疾:恨。固:固执。

【原文】

子曰:“骥(1)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注释】

(1)骥:千里马。古代称善跑的马为骥。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评析】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原文】

公伯寮(1)愬(2)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3)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1)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2)愬:音su,同“诉”,告发,诽谤。

(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

(4)肆诸市朝: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又一次谈到自己的天命思想。“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原文】

子曰:“贤者辟(1)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2)矣。”

【注释】

(1)辟:同“避”,逃避。

(2)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评析】

这一章里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人不能总是处于一帆风顺的环境里,身居逆境,怎样做?这是孔子教授给弟子们的处世之道。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原文】

子击磬(1)于卫,有荷蒉(2)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3)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4),浅则揭(5)。”子曰:“果哉!末(6)之难(7)矣。”

【注释】

(1)磬:音qing,一种打击乐器的名称。

(2)荷蒉:荷:肩扛。蒉:音kui,草筐,肩背着草筐。

(3)硁硁:音keng,击磬的声音。

(4)深则厉:穿着衣服涉水过河。

(5)浅则揭:提起衣襟涉水过河。“深则厉,浅则揭”是《诗经·卫风·匏有苦叶》的诗句。

(6)末:无。

(7)难:责问。

【原文】

子张曰:“书云:‘高宗(1)谅阴(2),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3),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4)三年。”

【注释】

(1)高宗:商王武宗。

(2)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3)薨:音hong,周代时诸侯死称此。

(4)冢宰: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评析】

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在孔子以前就有,《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对此,孔子持肯定态度,即使国君,其父母去世了,也在继位后三年内不理政事,平民百姓更是如此了。

【原文】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原文】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俟:音si,等待。

(3)孙弟:同逊悌。

【原文】

阙党(1)童子将命(2)。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3)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

(1)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2)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3)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评析】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除了在家庭里讲孝、讲悌以外,年幼者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还必须尊敬长者。由此,发展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在今天还有提倡的必要,但应当剔除其中的封建因素,赋予民主性内容。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迷失九域

    迷失九域

    上古神话,九域之分混沌。世人知六域,三域不知踪影,其秘不为人知。试看懵懂少年,如何揭开三域之秘,而其间又有何传奇经历,迷失于九域之间!
  • 等我长大来爱你

    等我长大来爱你

    [花雨授权]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她挽救了无数失足的少年,对这个比自己小五岁,她只有头疼的分!为了教化他,还得献清白,最后还要献终身吗?
  • 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丛书是一套关于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励志类书籍,本丛书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来启迪、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养成一份必备的好素质。《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为丛书之一,由刘芳主编。《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分为:回报天下的父母心、感恩知识的引路人、易地以处学会感恩、爱让我们学会感恩、理解也是一种感恩。
  • 妈咪太优秀

    妈咪太优秀

    丈夫另结新欢,七夜毅然离婚,出国嫁入普雷斯家族成为亚曼集团总裁,化身妖孽回国报复曾给她感情伤害的男人。看着冷冽痛不欲生的样子,面对现任丈夫弟弟热情诱惑的七夜在感情与欲望中两难抉择。且看现代强悍女子另类复仇记,左右为难,步步为营,最后寻获真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梅竹马:我的男友冷酷王子

    青梅竹马:我的男友冷酷王子

    本文已暂停更新,请勿入坑,【新书已开始更新,
  • 植物大战僵尸之风之旅

    植物大战僵尸之风之旅

    向日葵和豌豆射手和玉米投手本是植物学院的学生,可放假的时候他们来到一个个神秘的地方,结识了神秘的西瓜投手,3人的命运因此遭到了逆转
  • 落跑甜妃之王爷您慢点追

    落跑甜妃之王爷您慢点追

    袁沐影,四岁就开始和自己师傅四处云游的小世子。冷漠无情如他,却奈何也抵不过一个情字。慕雨兮,穿越后拥有三世记忆的十八岁少女。面对自己前世的赋予的责任,她一直摇摆不定。是真的该杀吗?可是,她不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杀手。她想过的只是一世一双人的那般平淡的生活而已。所以,她亲自去夜探王府,和他有了不解之缘。若干年后,她拿着包袱想要出府,却被他撞见,她也不急,还好心的劝着他说道:“你已经是王爷了,就有你自己的责任,不能再瞎跟着我了,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维新社

    维新社

    一场持续了千年之久的灾难笼罩着这个世界,可悲的人类浑然不觉。23世纪,命运的交织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历史。历史车轮中的黑暗终于慢慢浮出水面,人类总是记不住教训,一次次的受伤,一次次的犯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必回以凝视。——尼采
  • 青妖行夜

    青妖行夜

    茫茫中州,浩荡无垠,自洪荒以来,万物竞长,风水和济,一直便是最繁盛之所在,其后有南蛮,东州碧海,极北与西漠,各有神秘,人所不能知尽。或是天道自然,或是因缘际会,不知何时,世间出现了修真之法,得道者,与自然亲近,能呼风唤雨,驭火引雷,行常人所不能之事,更有修得命理者,破除桎梏,寿长近千年。长生之说渐渐风靡诸州。不过天道不公,命理无常,这话在修真之途尤为应和,世人狂热,成仙成魔却终是极少数。光阴荏苒,桑田沧海,时至今日,修真也终于成了飘渺之说,只有偶尔,才能在茶坊,街巷中听闻,有谁又见到了仙人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