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17

第17章 《宪问》篇(1)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评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在本章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问题。仁的标准很高,孔子在这里认为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说就不得而知。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1),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1)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注释】

(1)危:直,正直。

(2)孙:同“逊”。

【评析】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当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做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评析】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原文】

南宫适(1)问于孔子曰:“羿(2)善射,奡(3)荡舟(4),俱不得其死然。禹稷(5)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

(1)南宫适:适:音kuo,同“括”,即南容。

(2)羿:音yi,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

(3)奡:音a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

(4)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

(5)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评析】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

【注释】

(1)命:指国家的政令。

(2)裨谌:音biche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2)。夺伯氏(3)骈邑(4)三百,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

【注释】

(1)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

(2)人也:即此人也。

(3)伯氏:齐国的大夫。

(4)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5)没齿:死。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孟公绰(1)为赵魏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4)大夫。”

【注释】

(1)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

(2)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

(3)优:有余。

(4)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1)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评析】

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离开防邑。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所以他说了上面这段话。此事在《春秋》书中有记载。

【原文】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

【注释】

(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2)谲:音jue,欺诈,玩弄手段。

(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评析】

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做出上述评价。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注释】

(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评析】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

【注释】

(1)微:无,没有。

(2)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3)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

(4)自经:上吊自杀。

(5)渎:小沟渠。

【评析】

同类推荐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王者的凯旋归来

    Tfboys之王者的凯旋归来

    Tfboys他们能在一起吗?经历了那么多事的他们变了吗?他们还那么天真了吗?从网友,变成同学,又变成了好朋友,最后他们竟然成了情侣,在这么大的变化中那么多的坎坷,她们与他们都挺过去了吗?..........
  • 那年伤的是自己

    那年伤的是自己

    在樱花树下的邂逅,一个暮然回首的瞬间让女主对男主产生了一系列的好感,甚至可以为了他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什么让女主不以为然的跑向火车站,在天使街23号,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女主回来之后性情大变,这一切都是谁在背后主宰这一切,又是谁在背后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阴谋,让人紧张到措手不及………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多多支持哦!!!(新手上路哦)
  • 做我的妻:紫梦阑漪

    做我的妻:紫梦阑漪

    要青梅吗?要竹马吗?要深情吗?要霸爱吗?要温情吗?要虐心吗?通通有,包邮的亲!他情深难自抑,心碎亦无悔,可她今生爱已付;他孤独,他冷峻,却唯独为她火热,没有什么可以拯救坠落的心,爱的痴狂;命运播下的种子,谁来承担?他霸道,他温情,他为爱交出了灵魂,就一定要得到等价回报,哪怕毁灭,也要挽留;为了爱,他们不肯放手,煎熬着自己,也伤害着别人,然而选择在多年以前就已明了,内心深处的悸动只为他,而心却不知......
  • 修仙逆袭计

    修仙逆袭计

    金牌杀手离奇穿越,心爱之人竟与好姐妹厮守。重活一世,她懂得了人性薄凉不再相信任何人,直到那个她命中注定人的出现,她的天空不再黑白。。。一场爱与被爱的争斗,最后是谁先失了心?【作者第一次写文,文笔较稚嫩,读者们表介意。
  • 长生者与龙

    长生者与龙

    一个不想长生的长生者……一条古老神龙的幼子……无垠大陆部落间碰撞的火花,空前盛况的大融汇,难以想象的世界,无法预料的发展……(新书我的异界app已经上线,请路过的读者支持一下下。本书近期内不会更新,但是没太监吧,大概)
  • 紫色水晶玻璃鞋

    紫色水晶玻璃鞋

    李郁婷不但是个失去双亲的孤儿,而且还是个丑女。但幸运的是她被一对有钱人夫妇领养。领养后的李郁婷被养母虐待,又因貌丑成了被同学取笑,鄙视,玩弄的对象。最后被养父母抛弃。人生一片灰暗处处碰壁的李郁婷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她能否战胜宿命赢得灿烂未来?能否收获真爱?她永远都是丑女吗?一个命中注定充满荆棘之路的天鹅姑娘。
  • 冥王曲:火红的嫁衣

    冥王曲:火红的嫁衣

    本王不拜天,不拜地,今日,本王为了泪儿对他双膝下跪,日后,本王必会屠他满门。伤泪儿者,死!害泪儿者,死!辱泪儿者,亦死!泪儿既已着了嫁衣嫁于本王,本王必要护她周全,若她死,本王定会倾覆三界为她陪葬;她是本王的王妃,是本王唯一的女人,若她死,本王也定会随她而去。本王、、、只爱泪儿!
  • 豪门夺爱:调教娇妻

    豪门夺爱:调教娇妻

    安暖发现未婚夫的背叛后,一场新欢和旧爱的争夺,一场风月雪月之后的纠缠。最后安暖终于明白谁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所有的一切烟消云散,偶然的一夜成为今生相伴的宿命,幸福到老。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 诡谣

    诡谣

    一些离奇古怪的盗墓经历发生在两个小人物身上,四种盗墓的奇术一一浮现,都将揭开这一神秘故事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