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8400000006

第6章 学海无涯

逸尘辞别韩溪,来到张岩处,无人应门,便来到后院,欲向王宾请安。正自前行,却忽见其立于听雨亭中,便缓缓的走了过去。天气晴朗,但在空气中依旧能够感受到一丝雨的气息,不啻春雨惊雷,使人倍感清新。

逸尘“闲时”也总是来到这里,注视着这一泓清水发呆。平时除了练功的时间,其他的都会被父亲勒令待在书房,鲜有自由。故自到吴中以来,虽近四年,却不知其全貌,所以自己时常偷空跑出去;有时又有张伯伯、韩大哥帮忙打圆场,便可来到这里,顿时会觉得心里平静了好多,时常也会想好多事情。每次来到这里,心中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似精神的寄托之所。故一到此,心下不禁又有点神驰。然而母亲在闲暇之时,却总会独自一人在待霜亭中,近些年来虽然家中富裕和睦,却不见得母亲有多么的开心,反倒是她在待霜亭里的时候,总会沉思良久,似闷闷不乐,又似心神疲惫,纵使自己竭力思索,却也是不明白娘亲心中之所想。逸尘无奈地摇了摇头,但见先生也在凝视着那池水,若有所思,便站立在不远处,慢慢等候。

良久,王宾才转过身来,脸上带有笑意,似乎很高兴。却见逸尘立于一隅,神色呆滞,惊道:“你何时已在此?老朽悠闲散漫惯了,私下里那些繁文缛节能省就省,不必拘束。”说着伸手向逸尘示意。逸尘来到此不禁又想起了往事,听到声音后忽然惊觉,收了收心神,近前几步,作揖道:“学生向先生请安。”语毕便站在其左后面。王宾点了点头,便转过身去。二人伫立亭中,只是看着那池水,一言不发。又过了良久,王宾才问道:“你看那一泓清水可有生命?”“没有。”逸尘不假思索地回答。王宾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虽无生命,却可润泽万物,故尘儿与水相比,如何?”

逸尘听到王宾直呼“尘儿”,心中顿觉更加亲切了许多。但不明先生所问究竟为何?欲言又止,却见先生始终注视着那一潭水,便愀然道:“自是万般不如。”

王宾听后转过头来,莞尔一笑,问道:“何也?”其见逸尘神情沮丧,半天没有回答,便道:“昨夜从令尊口中得知尘儿的一些过往;又听令堂说道:你自小体弱,近几年来,一直跟着韩少侠修习强身的拳法。看来已经颇有成效,如此文武兼修,将来造诣定当不凡啊。”王宾见逸尘脸有蘧然之貌,轻捋胡须,连连点头,欣然说道:“圣人有言:‘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生者,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而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顿了片刻,又慨然叹曰:而今天下,为“和尚”所误甚深,昔汉之初兴,高祖因暴秦而起,以布衣提三尺之剑,雄才大略,任用贤能,故兼天下而有帝位。然其名不继德,行不纯道;寡善人之美称,鲜君子之风采;于帝位8年,所谋一家之定,兔死狗烹;身没之后,诸吕专权,社稷几移。此非其德浅薄以致祸乱?秦不过二世,何也?光武、太宗及宋太祖,能王天下者,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有感于昔日部下僭越之举,夙夜难眠,亦为了所谓的一家之定,心生歹念,其后嗜杀成性,使得无辜身死者难以计数,其恶行罄竹难书,实乃千古所未有;而其子竟从侄儿手中夺取江山,大肆诛杀人臣,如此大逆不道,狠毒如父,可谓一脉相承!?那“落发僧”还“玩弄”科举,欲禁锢天下,愚弄百姓,使得文人三缄其口,毫无精神气节可言,为其所用;代古人立言,而不可言左右,十年寒窗天下梦,到头来恐怕皆付诸流水,朝堂之上歌功颂德,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岂非国家之祸!?”

逸尘听后心有所感,但却忍不住问道:“先生,何以是大水?”

只听到王宾哈哈大笑,其笑声绝无半点轻蔑之意,更似心中愉悦,舒怀大笑一般。不消片刻,王宾便言道:“晦庵先生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周府庭院深深,那池中之水亦是清澈碧绿,只因其与外相接,总有活水涌入之故;江湖大川,气势磅礴,有始有终,水之德馨尽在其中,故君子见之必观焉,乃心向往之;而小流洼塘,无活水涌入者,则是一潭死水,缺少灵韵,难以永保清澄,就譬如学问自满,则难以更上一层。古人云:‘学者之病,最忌自高自狭。自高者,如峭壁,时雨过之,须臾溜散,不能分润。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善学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洲而不满。’而那活水则是清澈之源,不断习之,则使人心灵澄澈,宛若明镜。此似小大之辩,在庄子《逍遥游》中有着非凡的见解,其更是一语道出圣人之境,让人钦佩;道家思想高远深邃,凡人能识得一二已是难如登天,还望逸尘日后万般在意;但须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江湖大川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尘儿要博闻强识,海纳百川。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势必要走出周府,去寻找‘活水之源’,寻找自己的人生真谛。”

逸尘听后心中好似有万般情感难以言表,称得上是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心中激昂,久久难以平静。一时思如泉涌,脑海中不断有百家的思想在跳动,刹那间,如醍醐灌顶一般,明白了许多,但好似又有更多的不明白,正在寻思间,忽听得王宾说道:“跟我来吧!”

二人穿过游廊,便径直来到后院王宾的住处。府中人员不多,又有周修文的吩咐,所以此时后院一个人也看不到。逸尘见王宾推门而入,便跟着进了屋子,一看到那屋中景象,更是大吃一惊——堂中卷帙浩繁,各种书籍画卷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逸尘情不自禁的走了过去,只觉目不暇接,好多书名都不曾相识,心中大喜;又看到画卷水墨丹青,寥寥数笔,山水之神韵已近在眼前,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一般,真可谓是意境深远,极富韵味。其中一幅画的远处寥寥淡染几笔远山,无止尽的江水显得极是寥廓,近处一叶孤舟,几片苇草,水岸在即,似乎满目萧疏。然一白衣人屹立在小舟之上,昂首凝望着远处的半壁山水,身躯挺拔,极具气吞山河之气势,让人叹服,也使得整个画卷充满了特别的情感色彩。

正在逸尘徜徉于画中之意境时,王宾笑道:“《诗经·小雅·车舝》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古之圣贤高风亮节,后人莫能望其项背。诸贤皆欲民以德立世,民贵君轻,而后使天下清明。为此,他们茕茕孑立,往来奔波,历尽世间之坎坷泥泞辛酸,尤不言弃。奈何世事难如人意,诸贤殚精竭虑,不得其志,一切努力恍若白水东流,付之一炬,而这些,皆是他们激励后人之精神佳肴。”说着,伸手指了指那些书籍。又道:“想必尘儿自是万般喜爱这些,为师就不叨扰了。”说着不待逸尘回答,转身走了出去。待逸尘惊觉,已不见人影了。

逸尘自幼喜好读书,垂髫之年,为村塾先生所授,那些《千家诗》《千字文》等无不倒背如流。但自迁移到苏州府之后,当地先生之所授多为《四书》、《五经》,令其气愤的便是所背的都是朱子之注疏,行文以八股章句,代立圣贤之言,以便在科举中高中,故心中不禁渐渐厌烦。但父亲却满怀期待,进退维谷,心中更加烦躁不安;尤其近些年来,父亲因为其学业毫无进展可言,且所请的几位当地先生一一辞去而大为光火,便曾数次家法伺候。逸尘心中不忍父亲如此恼怒,又害得母亲上下担心,但心中甚为决绝,实不愿再多学,可谓让父亲忧心忡忡。然回首往昔,二人慢慢都会察觉其父子关系非常微妙……

一下子面对这么多书籍,逸尘心里惊叹万分,在一本本厚重的书籍面前走过,有感沧海桑田,千古风流人物,而今安在?这些书或许凝集了其一生的心血,心中不禁陡然起敬,对先贤之德馨更加向往。心下这样想着,手中已经取了一本《史记》,便坐下慢慢看了起来。幼年时背诵的《三字经》里的一些内容在这里竟有了详细的记载,愈看愈奇,喜不自胜,且其中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心中默想:“暂且记下,日后再向先生请教。”

正看得入神,不知张伯何时已在身边,只听其说道:“尘儿,看什么如此入神哉?”逸尘一转头,一看张伯立于身旁,匆忙站起来行了个礼,高兴的说道:“张伯好。”说着便指了指书架的方向,又道:“那些都是先生准备的书籍,很多都是我从未见过的。”听得出话音很是欢愉。张岩听后点了点头,微笑道:“尘儿,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不必这样多礼,都是一家人。这光庵先生乃我吴中的名士,修文请到他可是费了不少周折,尘儿务必珍惜啊!”说着顿了一顿,看了看周围,却不见先生身影,笑道:“先生传道受业当真别具一格,名家行事着实非我等所能明白理会,也罢,今见尘儿满心欢喜,我也就放心了。”说罢,看着逸尘,颔首微笑,以示鼓励,随即转身而去。

逸尘送离张伯,正欲继续看下去,忽觉好似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便放下书,出门而去。

逸尘健步如飞,来到内院,周围竟无一人。忽听西面有人说话,便走向月门。但见父亲、张伯及先生于听雨亭中坐定,不时交谈,心中暗忖:“父亲肯定又在过问学业之事,难道昨晚竟是和先生秉烛夜谈?”心中顿时又是五味杂陈。但觉先生之安排一定与他人不同,想必其能够说服父亲,心中这样想着,又回到了屋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国孔明的《戒子篇》以及大儒荀子的《劝学》等,无不勉励后人读书修身,奋发有为。

时光飞逝,转眼王宾来到府中已有半年。逸尘得先生从旁教导,且多有谈论、推敲,学识进展很快。今天重阳佳节,府中众人皆前往虎丘登高赏菊。众人颜色无不欢愉。虎丘离周府虽不过十余里,但吴中重阳佳节万人空巷,俱登高望远,以趋福避祸,故一路上熙熙攘攘,行进缓慢,张岩、王宾、周修文夫妇等皆略感疲倦,便于虎丘山稍作休息,家丁早已备妥一切,众人便席地而坐,品尝重阳糕点,饮酒赏菊,很是逍遥。山上往来多为相识,一番寒暄,自是难免。

逸尘禀明父亲,便独自四处游玩。正自走着,忽见前面人头攒动,地面崎岖不平,地上和周边的岩石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打磨,呈现出各种奇异的形态。逸尘颇感惊奇,继续向前缓慢踱步,又见前面有一个洞口,且石壁上书“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笔势浑厚遒劲。逸尘心中好奇,便走了进去。洞中乃是别有洞天,只见人们纷纷驻足,注视着那泉水议论纷纷,看来自是“剑池”了;洞中石壁上书“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与外面的字显然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忽听人群中有人说道:“传说这剑池泉水之下有个巨大的宝藏,也不知是真是假?”此言一出,众人无不窃窃私语,又有人应和道:“我也曾听说,这下面埋着当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坟墓。”人群中又是一阵轰动。也不知是谁冷笑了一声,道:“什么宝藏?痴心妄想,既然叫做剑池,自然是下面埋着宝剑了,岂会有何宝藏?那春秋时期几把名剑都埋在下面了,只可惜呀,世间凡人有命取却没命用呀!”说着深深的唉叹了一声,又道:“小老儿甚是想念湛卢之锋!可惜,可惜呀!”(吴语乃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语言,被称作是最接近古代汉语发音的语种,保留了律诗中的四声。吴侬软语,煞是有味,然笔者才疏学浅,难以向读者一展其姿,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新修版中阿朱、阿碧两位姑娘的吴语深具韵味,读者朋友们若是有兴趣,不妨前去一看。)

逸尘听他们说这些传闻,感觉煞是有味,忽然多出这样一种声音,不由得在人群中找寻,却见人山人海的挤在这里,哪里寻得到说此话的人呢?当下便不作理会,只是观那清澈见底的泉水,似乎经千年而不腐,且周边怪石林立,又仿佛饱经沧桑,见证了世事之变迁,心中情不自禁的一时神往。他在吴中虽时间不长,甚至连大门都很少迈出,但是不知为何,心里默默地喜欢上了这里。今在这见了此景,又思横塘雨过,寒山钟鸣,便在前人的诗句中加了几句,脱口而出道:“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半世伶俜空自许,一生风雨任谁知。寒山暮雪枫疏影,新月彩云梦几移?”人群中忽有人喝到:“好诗,好诗呀!不知是出自哪位英年俊才之口呀?”接着便是众人的一阵叫嚷,逸尘微微一笑,快步离去。

白日饮酒行乐,府中众人无不尽兴。周修文多次欲设宴款待王宾,但都被后者委婉拒绝。当晚周修文于府中设下盛宴,既是答谢光庵先生传道、受业、解惑于逸尘之恩情,也是犒劳府中众人。饭菜丰盛,色香味俱全,多为地方佳肴,辅以点心,形态各异,煞是好看。晚宴其乐融融,众人纷纷举杯劝酒,一时觥筹交错,热闹万分。席间先生甚是欢愉,多饮了几杯,似乎不胜酒力,再加上白日旅途辛劳,周修文便让家丁送其回房歇息。

晚宴之后,周修文把逸尘叫到书房。周围一片寂静,父子二人相视无语,良久,周修文才轻轻叹息一声,随即缓缓地说道:“尘儿,咱们父子俩好久没有好好的说说话了。”言语中竟含有无尽的温情。逸尘心中一震,点了点头,默然不语,不知为何,一听到父母的哀叹,心中总是隐隐作痛。周修文又道:“还记得你小时候,虽然有点顽皮,但处众人之中,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云隐先生对你也甚是喜爱;如今吾虽颇有家业,但为父不曾忘记昔日之苦楚,亦不曾忘记府中众人之恩情;当年为父不过是侥幸救得张兄,因而得此厚报,每念及至此,总是慨叹万分,派去少林寺的人甚至连山门都进不去,何谈见到张兄?近些年来余长忙于生意上的事情,偶尔回首往昔之种种,岂不恍如隔世?为父不是英雄豪杰,当年见到歹人行凶,躲在芦苇之中可谓是大气也不敢出,是因为自己不会武功而胆怯吗?故得府中张大哥等众人的称赞,心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尘儿,你可明白?”

周修文深情地望了逸尘一眼,又道:“想当年家境贫寒,你尚年幼,竟能知晓家中之状况,勤劳苦学,为爹娘分忧,故我和你娘虽然劳苦,但亦觉开心幸福;后因家中之事,你娘辛苦甚之,满腹苦楚,你亦能知晓,为其分忧,逗其开心,故吾常常觉得尘儿自幼非凡,将来定是前程似锦,非同凡响,让人难以估量,私下里常常因为你而深感骄傲。但自到苏州府,你渐渐厌烦书卷,不志功名,使得为父甚是恼之;打在你身,为父亦很心痛,这些时日得光庵先生指点,才幡然醒悟: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胡乱投药,恐其适得其反,得不偿失。或许是为父太过于功名,而忽略了尘儿的想法初衷,对此,为父很是愧疚。”逸尘听到这里,心中又是大震,无语凝噎,而眼角却是早已湿润。周修文顿了一顿,叹息道:“光庵先生乃天下有名之隐士,行踪飘忽不定,逍遥自在,不受约束。一晃,先生来府中已有半年,以其性情,这本是万难实现的,如今先生明天就会离开,此番深情厚德,我父子二人务必铭记在心。尘儿,你去向他拜别吧!”逸尘听后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开。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但是转身的一刹那间,眼角的泪光却倏忽滴落了下来。

逸尘来到后院,却见先生的门虚掩着,便轻悄悄地走了过去,正欲敲门,透过亮光,却见先生正躺在卧榻上,目似眠,想到今日先生似乎已经甚为疲惫,便欲转身离开,倏忽听先生说道:“尘儿,你来了?进来吧,为师正在等你。”

逸尘听后应了一声,推门而入,轻轻地关上,便径直地向王宾走去。屋中之景象和当初一样,堂中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案几上放着书,好似是先生刚刚放下一般。这半年来逸尘读了这其中的许多书籍,也向先生请教了很多疑惑,探讨了诸多问题,回想起来,一切就好似在昨夜。“尘儿,坐吧,何须拘束。”王宾那亲切的话语打断了逸尘的思绪。逸尘应道:“是,先生。”便坐在了其身旁。

少顷,王宾徐徐说道:“余初来此,万没想到会在这里呆上这么久,好在你并没有让为师失望。尘儿,你才思敏捷,见识深远,有朝一日,或是不世之材。”接着又道:“周府众人重情重义,让老朽好生钦佩;夫周员外虽喜功名利禄,然古往今来,‘名利’二字本就是世人之所望,其却难得不忘本初,再加上心地善良,扶危济困,深受地方百姓爱戴,有此行径,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吾观令堂贤惠有德,坚韧不拔,于昔日之事,或许心有芥蒂,然往事已矣,即便难以忘怀,却终须放下,尘儿对此不必太过担忧。你对世事之认知,细致深刻,想必日后之打算,为师已不用再多操劳、拿捏。想我半百之后,还能有此际遇,也是承上天垂闵,使余终不至孤老离去。”

逸尘听后胸中澎湃,但心里却又有着一丝苦涩,不觉站起来,俯身长揖,说道:“学生多谢先生教诲,传道、授业、解惑之恩,定当永记于心。”语毕,泪如雨下。王宾站起身来,也恭敬的回了个礼,慨然说道:“尘儿,你去吧!为师有你,甚为欣慰,望你日后常将黎民之疾苦放在心上,竭力为天下苍生谋福,则为师可谓就不枉此行了。”语毕颜色祥和,转身缓缓走进了内室。

同类推荐
  • 武侠之邪帝

    武侠之邪帝

    穿越武侠世界,不做英雄不为侠。随心所欲,不被名利束缚,第一卷从笑傲江湖开始……
  • 小楼一夜

    小楼一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他姓白,叫白小楼,表字素衣。他自逍遥来,他自逍遥去。留下的,是一段又一段的传奇。
  • 凌风诀

    凌风诀

    天地混沌,盘古其中;巨斧长挥,开天辟地。世界分成了超凡脱俗的圣灵天界、千奇百怪的奇幻魔界、恐怖黑暗的地狱鬼界和精彩纷呈的平凡人间。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江湖传言《凌风诀》是至上剑诀,凌风剑乃绝世好剑。为何二十年前的神剑一指沈傲天匆匆离世?缘何沈凌风的后背上会有勺子形状的七颗星星?本书为你揭晓。
  • 草莽神话

    草莽神话

    掉落神坛张雨辰穿越古代为九岁孩童,遇上个师傅,修习阴阳功法,纵横武林,成就一段草莽的神话。偷偷地建个群,614890529.
  • 绝塞之途

    绝塞之途

    神州衰颓,绝塞之地纷争即起,宿世孽缘搅扰其中,引尘沙纷繁,有情有恨,有恩有仇,有奸有信,有权有义,有武有策,有妖有道,有皇天,亦有此绝塞,乱世纵横,创就一番惊魂动魄之演义!
热门推荐
  • 五校峰都

    五校峰都

    何为仙?何为神?又何为魔?笼统的世界已经结束,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个修真的时代,一个修仙的时代,也是一个修神的时代,更是一个科技文明,迎来力量爆发的科幻时代。新的时代将迎来新的传说,新的制度,以及新的宿命故事。这是一个充满幻妙的新世界,也是一个追寻宿命根源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将为你重诉那些沉沦于历史的传奇,也将为你开创通向未来的新传说......
  • 心灵之守护者

    心灵之守护者

    晚冥雪本是一个豪门富家千金小姐,家产万贯是她的所有。其它她一无所有。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没有人知道,她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她能够与草木沟通说话。她有一棵梧桐树作为朋友。可是在梧桐树下,她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人类朋友。可是他却没有遵守承诺,让她失去了对朋友的信心。陪伴她的依旧是那颗梧桐树,当梧桐树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她答应梧桐树帮它实现最后愿望。当梧桐树消失后,她晚冥雪又该何去何从。难道她终须要孤独一辈子吗?
  • 坏女孩林熙

    坏女孩林熙

    那女生数落的正兴处,没曾想那瘦弱的身子突然一震,有遭雷击一般,陡然发出死神的气息,突然像脱缰的野马径直挣扎到那女生面前,随手抓了一块石头,狠狠地朝她砸了下去,瞬时,鲜血覆盖了她的脸,瘦弱的女生开始扬起一抹阴森的笑容“呵,就凭我叫林熙,给我记住喽!”
  • 凤策天下之相爷请躺好
  • 神魔封天录

    神魔封天录

    主角:黑凌因家里平穷到城市里打工,因工地楼上掉下的砖头砸中头部激发了体内的超能力,从此开始了他的修真之旅。
  • 总裁,轻点疼

    总裁,轻点疼

    一次相遇,一纸契约,把他和她牵在了一起。结婚前他遇到她前任,他扔下前任去找她。而前任在他们结婚当天出现,他会怎样选择
  • 那个流氓吻过我的唇(完结)

    那个流氓吻过我的唇(完结)

    上官云是学校里的风云上物,很多女人的仰慕者,宣宣只是一个被爱情伤过的平凡女生。在那月色朦胧的操场上,上官云突如其来的吻了宣宣还对她告白一定要追到她。宣宣的那支离破碎的心会接受上官云的热情吗?他们将会发生怎么样的一系列感情故事呢。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紫藤花之恋

    紫藤花之恋

    Angle'ssmile小说团梦律再创新作,第一天上学就被迫得罪了一群花痴,美男的围攻,少女落千冉能否招架得住。这一切是阴谋还是偶然,敬请期待!
  • 六界之心

    六界之心

    一千年前人界初期,妖魔侵入人界被仙神阻拦,展开了一场大战。冥界阎王的介入使六界诞生了两只可怕的生物,诞生的生物被封印于人界和冥界,唯一解开自己封印的钥匙一共需要6把,称为六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