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63

第63章 惊天动地明清案英灵之冤泣鬼神(17)

南浔镇上,还有一位有才之人,名叫陆磷,字湘远。当初编写《明史》时,庄氏父子很倚重他,请他担任总裁,协调料理一切,确实出过一把力。成书后,他被苏州城里一户姓徐的人家聘去教书。这徐家不但有钱而且有势,所以重金请来名士做家庭教师。学生不多,其中有位女公子,长得闭月羞花,标致非凡,魅力大得居然让慎独功夫已属上乘的陆先生也春心荡漾,难以自持,不免开了色戒。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这徐家可不是好惹的,当下告到衙门,又移交到浙江省学道衙门,革去功名,下放回南浔镇交地方官看管。搞得声名狼藉,一塌糊涂。

庄允城是个很看重人品道德的人物,不顾廷钺的反对,从刻版上把陆磷的名字划掉了。

谁又能想到,因桃色事件而丢尽脸面的陆磷,最后却没有受到诛连,保全了一条性命。

最后再提一下陈永命。案将发时,他正好调迁,但还没有离开湖州。此时,他预感到事情不妙,便急忙打点在湖州任上搜刮来的大量金银细软,夺路北逃。行到山东台儿庄时,听说案子发了。他心里清楚,尽管有谭希闵这个倒霉蛋替自己抵挡一阵子,但迟早会追到自己头上。他越想越怕,便在旅店中自缢而死。等到最后结案时,他的棺材被拉到杭州,开棺暴尸,磔为三十六块。

受到他的诛连,身为江宁知县的他的弟弟陈永赖,也被杀于杭州。

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仅从以上数例也可概见当初那场大搜捕的惊人规模和残酷程度。

陆圻,字讲山,一字丽京,家住钱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至钱塘、临浙江”,就是这个钱塘县。可见是个很古老的地方。不过它现在已经归入杭州市。陆圻虽然饱学多才,却无意仕进,只取得一个贡生的“文凭”。他对生病的母亲侍候得十分周到,日久成医,成了这方面一个无师自通的专家。他一共兄弟五人,都各有造就:陆圻是老大,著有《威凤堂集》传世;老二陆培,字鲲庭,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中庚辰科进士,官行人,明亡时死于国难;老三陆增,字梯霞,著有《白凤楼集》流传;陆坦是老四,字紫躔;陆坒是老五,字左城,著有《丹凤堂集》一书。真可谓书香门第名士多。

查继佐,字伊璜,老家在海宁县,居住在杭州。他是个举人,没去做官,诗酒风流,活得很潇洒。写有《敬业堂先申后甲集》、《落叶编》、《远道编》等书,颇有影响。

范骧,字文白,海宁县人。明代时是个岁贡生。清朝建立后,地方上推举他为贤良方正,他坚辞不就,说要保持明代士人应该有的气节。作品有《点庵集》行世。

这三位学人的名气很大,名扬于江浙一带。庄氏父子说什么也要把他们列入参订者名单,正是想借其名光彩门面,扩大影响。前头说到,陆、查、范三人对列名一事并不知道,后来赵君宋一告状,才有人把庄氏编写《明史》的消息透露给他们。

康熙元年二月里,陆圻的一位朋友王于一,从福建来浙江旅行访友,下榻于昭康寺。这位老友的身体本来就很瘦弱,春寒料峭中一路奔波,对浙江的水土也不服,没住几天就病倒了。陆圻见老友病卧,便全力调治,白天黑夜不离开一步。谁知客人老病复发,百般调治也不见效,又拖延了十几天竟遽然而逝。陆圻不胜悲悼,买最好的棺材替朋友成殓,并拿出一笔可观的钱赠给王家的来人,叫他们扶柩回乡,厚葬王于一。他扶着亡友的灵柩一直哭送到江边,还恋恋不忍分手。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的朋友义气所感动。这时,有个人忽然想起一件事,觉得不管陆圻知道不知道都应该再提醒一下,因为陆圻的人品太让他钦佩了。

这位路人要告诉陆圻什么事?就是《明史》这本书。他说他刚从湖州方面过来,在府学门口见到府学教授赵君宋贴出榜来,公布《明史》里几十条不法文字,听说还告到了知府衙门。他出于好奇,还设法见了见这部书,乃南浔镇庄氏父子主编。而书前列出十八位参订者名字,其中就有陆老兄您,还有查继佐和范骧。不知您是否真的参与其事?这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

陆圻经这么一问,大感惊奇,怎么会有这种事呢?不可能。我跟这些人风马牛不相及,肯定是搞错了。回到家里,他越想越觉得怪,决心搞搞清楚。何不去问问查、范二友呢?既然听到有他们二人的名字,或许他们知道内情。想到这里,陆圻就出门了。

范骧家住百里之外的海宁县,不好去问,而查继佐就住在杭州城里黄泥团,就近去拜访十分方便。陆圻想定主意,便直趋黄泥团。适逢查继佐不在,陆圻就坐在他的书房等候。他俩是常见面的朋友,彼此很熟络。陆圻闷坐无聊,便信手翻书乱看,无意间正好看到一本新书,就是庄氏父子的《明史》,参订者名单中果然写着自己的名字。此时,查继佐回来了。

陆:“此书从何而来?”

查:“昨天刚到手。”

陆:“听说此书大有犯禁之处。”

查:“我也听说了,但还没有细细翻阅过。”

陆:“这庄氏父子也太无礼了,怎么能不征求对方同意就列名呢?”

查:“老兄,如今可顾不上追究这个责任,当务之急是我们该怎么办。”

陆:“你说怎么办?”

查:“此书即使没什么问题,我等也得申明退出,岂能无功列名掠人之美呢?若是它有什么漏洞,既然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也理应向外界说清楚。你觉得怎样?”

陆:“那我们通知范兄一声,联名干吧。只是我们写给谁呢?”

查:“既然此书已经引起官方的注意,我们就公事公办,给学政衙门上书比较合适。”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他们当时可没想到,这份三人联名的禀帖后来竟成了他们的救命符。尽管如此,但在开头的大逮捕、大审讯的狂风恶浪中,他们三人也难以幸免,可以说等于在地狱里走了一遭,没死也脱了一层皮。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元月:从湖州传来消息说,贪官吴之荣已赴京告状,事态日趋恶化。街谈巷议,人言籍籍。陆圻全家忧心忡忡,侄儿拒石因之吐血数升。

十月十四日:风声日紧。庄允城押送北京。陆圻妻子被恶梦惊醒,梦中一神人对她说:“你丈夫的文字之祸起矣,后果如何很难说。”夫妻相对不住地叹息。

十一月十五日:大清早,陆圻与兄弟陆堦正要外出,忽然有两个差役闯进门来说:“纪公请陆先生去看病。”纪公者,钱塘知县李纪。他与陆圻私交甚好。此时,陆圻意识到这是要拘捕他,为了不刺激家人,朋友李纪采取了这种比较委婉的办法。陆圻对差役说请稍等片刻,他迈步走到亡母灵前,长跪而大哭,全家都随着大放悲声。

陆圻跟差役来到县衙。李纪一言不发,只是流泪拉着陆圻的手。

陆圻入县狱。狱吏名叫慕天颜,经常请陆圻看病,很敬重他的人品,所以生活上多方关照,查继佐和范骧也先后入狱。

十二月十一日:巡抚衙门派来一个姓龚的差官,将要押送陆、查、范三人去北京。

三人先被押到杭州知府衙门。知府名叫丁浴初,是查继佐的至交,与陆、范也都熟识。他见三人披枷带锁,就令差役打开。差役说锁已灌铅,难以打开。丁浴初说你们马上给我砸开,完了另换新锁,这事我负责,差役照办,四人才从容说话。丁知府宽解说:“三位仁兄不必担忧,你们已早给学政大人递过帖子,应该算是首告的人,到北京就会剖白的。现在最好能尽快动身赴京,越早到越有利。”说罢每人赠银十两,棉被一条,催促上路。

十二月十五日:陆圻、查继佐、范骧三人起解上路。陆堦带上家仆张煜另坐一船,预备随着进京照顾哥哥陆圻。陆圻妻子带着仆人褚礼,把所有贵重衣物当成二百两银子,加上亲友们馈送的七十多两,共得二百七十多两。她以四十两作为小叔子陆堦的安家费,其余的全让带着去北京。

全家人一直把陆圻送至嘉禾。陆圻的亲家祝鲲清也驾舟追来,赠送路费,劝慰有加。陆圻含泪对大家说:相送千里终有一别。都请回吧,不然我的心就更乱了。他又特别对儿子冠周和侄儿拒石大声叮咛说:安心当个无知无识的老百姓吧。千万不可像我这样苦读诗书,落到今天这般下场!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月十八日:陆圻妻子又被恶梦惊醒。梦境中,只见已死去多年的祖妣沈太孺人坐在那里举着筷子呜咽不止,面前一片浑黑,情景极为骇异。

第二天正是沈太孺人的忌辰。众妯娌祭奠毕,正要把她和其他诸祖的遗像收卷起来,忽见他们都满脸显出相同的愁苦之状,妯娌们大惊。忙打发冠周去神庙里求卦。就是这时,忽见一个差役进来叫道:知县大人到!众人顿时慌作一团,不知所为何事。出来一看,一百多个兵丁和差役跟在一位官员身后蜂拥而来。为首的官员并不是李纪,另是一副陌生面孔。大家正疑惧间,一差役大声宣布说:奉旨查抄陆犯之家!都站到外头,现由总捕毛老爷一一点名注册。

陆圻妻子急中生智,忙把陆坦的妻子拉过来,细声安排说:他二婶母,我把莘行托付给你。待会儿登记时,你就说她是拒石大侄的女儿,名叫文姑,与众侄和侄女站在一堆儿。切记切记。这样,官方的抄家名册上就留下了这么一条记载:“文姑,陆犯之姪孙女,年七岁。”

邻居许周父,平日与陆家很好。此时却翻脸不认人,向官府一一揭发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婶母,等等,差官便就地取陆家布二匹、米三石奖励他。他又自告奋勇愿意带人去北京辨识陆堦,以便让官府拘捕。后来的结果是,陆家仆人褚礼在北京纱帽胡同看见了他和捕役,及时给主人报信,陆堦才免遭毒手,得以继续为哥哥奔走活动。

当天夜里,陆家三十口人拘押在总捕班房,查、范两家也关在这里。

正月二十一日:三家的男子送往按察使监狱,每人分一根铁链,分给陆拒石和陆冠周堂兄弟的两条,一轻一重。陆拒石要戴重的,说冠周年幼;而陆冠周则坚决不同意,说拒石兄身弱体病,应该戴轻的,推让不休。狱卒为之感动,便把那条重的也换成轻的。

女犯被移关在羁候所。这里共分七个分所。头所二所关着查氏一家;三所四所关着陆氏一家;五所六所关着范氏一家。三家共捕到男女一百七十六人。

二月下旬:经过在京亲友裘信甫、严颢亭等人四处活动,光陆家就花了五千多两银子,终于使案情有了转机。刑部传达内廷指示:命陆圻、查继佐、范骧三犯,押回杭州候审。

三月初六:陆、查、范三人被押回杭州,关在由旗兵看守的监号里。

三月十七:陆圻弟陆堦从京返杭,自投羁候所就逮。

至此,杭州狱中关押庄氏《明史》一案人犯共约二千多人。

绝大多数文人都关押在武林军监狱里。武林山即是灵隐山,这里多有名山灵水,然而这已与现在武林监中的文人们无缘。他们身陷囹圄,铁窗苦楚,有的只是对往事的回忆,对人世人生的深思和感慨。当然,表达这种心境和感情的方式依然不离本行,大都以诗文泻泄。这种诗深沉、悲壮、凄惨,但很有个性色彩和力度。

潘柽章的诗写得伤感,透着点颓丧消沉和求生之望。但他在审讯中的表现却坚定而无畏。不少人都四处求人救援,或反复改变供词。他却依然故我,从容赴死。

吴炎的狱中诗虽然没有留传下来,但以他的刚烈性情推想,一定要慷慨激昂得多。他在审讯中的表现恰如其人,根本无视什么高居审判席的中央大员、封疆大吏,只顾一个劲地高谈自己的见解,指斥强权的可恶无耻,甚至大骂不止。弄得审判官们狼狈不堪,恼羞成怒,叫衙役们一哄而上使棍混打,直到把吴炎打昏在地。

据记载说,吴炎和潘柽章在就刑那天,谈笑自若,真正是视死如归的志士。

死得悲壮的还有李令皙的一个小儿子,名已不详。他只有16岁,正在刻苦读书,而且学业极优。有位好心的官员十分怜惜他,悄悄对他说,你在审讯报年龄时,别说16岁,减1岁为15岁,这样照法律就可不定死罪而只流放。可这位文质彬彬的少年郎却慨然而言道:父兄已死,我为什么要独生?要杀就杀,决不改变口供!死时跟吴、潘二学子一样面不改色,引颈就戮,一时传为佳话。

人品有高下,情操各不同。都是读书人出身,如今又都是同案狱友,但其作为却大相径庭。这里以赵君宋为例。

他是湖州府学的教授。这次牵连入狱,只要把自己是头一个揭发《明史》的事情说清楚,不但没有罪,只怕还要立功,他当然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在狱中并不怎么忧惧。

这天放风中,他碰上同关一处的朱佑明。朱佑明是个有钱无文化的暴发户,如今只想着怎么能活下来,花多少钱都成。他就想抓住赵君宋这根救命稻草,对赵说:“赵老爷!您老人家是最早的首告者,功劳是很大的。现在别看暂时受点委屈,不久还要得赏哩。”

这话正说在赵君宋心里,他觉得很受用。但还要表现出一副不乐意让朱佑明这种粗人吹捧的神气,淡淡地应了一声。

朱佑明是有求于人家,顾不得这种冷落,凑上去一针见血地说:“赵老爷!您老人家若肯搭救兄弟一把,我情愿把家产的一半奉送。”

朱佑明家资百万,那一半可是个了不得的数目。

赵教授的眼睛放光了,道貌岸然的斯文气派不见了,说话的口气犹如老友夜话:“你此话当真?”

朱佑明赶紧跟进:“决不反悔。只是不知赵老爷如何救我?”

赵君宋笑而不答,他已胸有成竹了。他心里清楚,朱佑明之罪,最重者乃“朱氏史即朱佑明刊”,一条也。但这一条肯定是吴之荣做的手脚,证据是自己当初花六两银子买到的那本《明史》上,便没有这“即朱佑明刊”五个字。此书现在完好地存放在府学衙门的壁橱里,取出便是铁证,几十万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自己苦读寒窗十几载,又当穷酸的学官好些年,何曾见过这么多钱!千里做官,为着吃穿。不捞白不捞!

赵教授打好如意算盘,便向审判官提出正式报告。经过审判诸官紧急磋商后,决定派得力官员多带兵丁衙役,跟着赵君宋连夜奔湖州,务必取回所藏之书。

赵君宋的《明史》与吴之荣的《明史》当堂一对,果然相差出“即朱佑明刊”五个字。

吴之荣当初害人心切,没有料到这一招,有点发慌,闹不好落个伪造证据诬陷别人的罪名,这案子可就全翻了。这家伙不愧是个官场无赖,关键时候有点贼胆和急智。他一口咬定自己的这本《明史》无假,而赵君宋的那本做过手脚。他以攻为守地突出奇招,大声说:“假如朱佑明与《明史》无关,那他为啥要在每页书上都刻下“清美堂”三个字?这“清美堂”是他家的堂号,现有匾额依旧悬挂他家,便是铁证。请大人们派人去查验,如有虚言,甘愿反坐。”

这半路上的一棒太厉害了。

我们知道,当年朱佑明买下一座董姓大宅,花数万银子装修一新,大肆炫耀。他本出身于木匠之家,门牌子不亮,如今既然已跻身于乡里头面人物之列,也得装点出一派斯文气象。请那么多名士和缙绅出席乔迁宴会,就是这方面的努力之一。

他有个外甥名叫韦甲,看出舅舅的用心,便想好好表现一下,就花钱买下“清美堂”这么一块匾额。此物有些来历,乃是朱国祯相国府里的堂匾,“清美堂”三字为董思白的大手笔。款书“朱老年亲台”一行字。

朱佑明接到外甥孝敬的这块匾,大为惊喜,认为是天赐佳品,当即悬挂起来。不免手舞足蹈,甚为得意,仿佛自家已成宰相府,而那“朱老年亲”便是他朱佑明,但做梦也想不到它竟是灭门之物。

同类推荐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美国人看《古墓丽影》,中国人看《古墓贼影》!全面展示从古到今的盗墓史实,深度披露历朝历代的盗墓谜案!讲述盗墓贼的前世今生,窥探古墓中的玄机秘闻,演绎墓内墓外的惊天真相。一部考据详尽、云谲波诡、震撼人心的中国盗墓传奇。讲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盗墓事实和真相,解说盗墓活动的兴起缘由、盗墓者的组成和身份、盗墓工具和盗墓技术、历次重大的盗墓风潮和骇人听闻的盗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为防盗而采取的设置疑冢、虚墓,暗设机弩、毒烟、伏火等凶险奇异的反盗墓措施,还揭示了中国盗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见鬼”现象。
  • 盛世一品

    盛世一品

    那一年,他被家族抛弃流落街头,受尽人间冷暖;那一年,他受贵人提携踏足官场,一路阴谋诡计;他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不想篡改历史,我只想史上留名!
  • 藏龙传

    藏龙传

    这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背景不是中国历史中任何一个朝代,讲诉米小米,徐清风,张正从小到大的三兄弟在遭遇巨变,以米小米的视角来叙述三个人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
  • 纪良城

    纪良城

    历史古城,掀起腥风血雨。这不是真的城池,却又是真的历史。
  • 奋起抵抗

    奋起抵抗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热门推荐
  • 灵星陌

    灵星陌

    淡淡蔷薇花暮染苍穹,美若幻影,似是一触既散。彼方,未知的谜疑依旧继续,这么做是对?是错?梦的开篇真的就如同他人说的那么美好,仿若隔世的彩虹,美得虚幻而真实……
  • 萝莉创造神

    萝莉创造神

    宅男吴耀得逆天神器,可以创造萝莉,作为萝莉创造神,我该做点什么!卖萝莉,不错!你是要战斗萝莉还是辅助萝莉?啊,要治疗心伤的萝莉!还是要魔法治愈萝莉?没问题,不过,先付钱……
  •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选择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选择

    亚梦与唯世,亚梦与几斗,中途又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亚梦的真实身份,竟是世界首富的大女儿千叶蝶梦,而这时,又冒出了亚梦尚未进入日奈森家时的青梅竹马:冷轩羽?三人之间,亚梦只能选择一个,她会选择谁呢?唯世?几斗?还是羽?亚梦将选择谁呢???。。。。(详情请看作者的小说:守护甜心之亚梦的选择)
  • 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

    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笑丑城

    一笑丑城

    她本是尊贵的公主,一夕之间却沦落为平民,一切都没了,没了疼爱的父皇和母后,没了倾世容貌,也没了他。
  • 倾尽天下只与君和

    倾尽天下只与君和

    穿越过后得一幸福家庭,有爹娘疼爱,还有两帅气哥哥。进皇宫,斗美女,闯江湖,排美男,样样不少。但意外却频频发生,家中变故,那个人阴魂不散,口出狂言。场景一“就你还想追本小姐,还早了十万八千年呢!”她邈视他,她不注重外表,只随心。“呵呵,你会是我的人!”他霸气宣布。拥她入怀,任她挣扎,把她心熔化。场景二"你,过来,”她朝他勾勾手指。待他过去,便勾住他的脖子吻上去。他眼中闪过兴奋,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一生的结果。场景三“如果我把你卖了,你会怎样?”她在他怀,柔声问道。"你舍得吗?”他温柔一笑轻抚她的睑庞。“嘻嘻,当然不舍得,你会陪我一起闯天下吗?”她调皮的捏了下他的脸,问道。他点头,便吻上了她的芳唇。
  • 巫族惊魂

    巫族惊魂

    一名退伍军医,在一个山寨里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事,人的麻木血腥残忍,凭借在军队的医术和战斗知识一次次的死里逃生。
  • 民国县长

    民国县长

    本书为长篇小说。本书以二战的大环境为背景,讲述了1939年民间旷世英烈钦北县长蒙廷宏的传奇而悲壮的英雄事迹。
  • 鸿蒙仙卷

    鸿蒙仙卷

    仙界大乱~!起因只不过是一枚朴实无华的玉佩,但,又有谁知道里面的秘密?他,父母双亡,只因为寻找至亲之人一步步走上巅峰,却得知自己坎坷的身世,为复仇,抛却挚爱,修仙之途,永无止境~!
  • 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发出各种疾病信号。糖尿病是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稳及删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糖尿病严重威协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怎样合理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让更多的人掌握糖尿病的知识就显得十分紧迫。为此我们编写了《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一书。本书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日常生活细节,糖尿病的保健养生和防治几个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人对糖尿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力求贴进生活,科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