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49

第49章 惊天动地明清案英灵之冤泣鬼神(3)

朱元璋一边招兵买马,兴屯田,巩固根据地,一边广加搜罗人才。他听说刘基和宋濂的大名,就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去聘请。第一次聘请刘基时,刘基坚辞不出。朱元璋得知总制官孙炎是刘基的朋友,便命孙炎致书刘基,诚意相邀,力请出山。刘基这才来到应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成为朱元璋夺天下、安天下的第一谋士。

刘基见到朱元璋,马上“陈时务十八策”,亦即十八条建议。朱元璋看了后十分高兴,感到刘基的确是个难得之才。于是,朱元璋特命修建“礼贤馆”,专门用作刘基的住处,优礼有加。刘基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随时可报告朱元璋。由于朱元璋也属于红巾军系统,所以一直尊奉韩林儿。元旦时,朱元璋为韩林儿设御座,上挂韩林儿的画像,上下人等都向韩林儿行跪拜礼,只有刘基不肯下拜。他还对朱元璋说:“他只不过是个放羊的孩子,尊奉他有什么用呢!”刘基认为当今天下大乱,元朝不可复兴,应趁机成大事,以顺天命,不必再尊奉这么一个小孩子,这对朱元璋是个很大的启发。朱元璋小时候没上过学,后来只是在马背上学了点文化,只是看到天下大乱,自己便也投身到起义军中,起初并没有要当皇帝的念头。经刘基这么一开导,朱元璋大为醒悟,初步树立了要夺天下、当皇帝的信心。后来,朱元璋以接韩林儿来应天为名,将他沉杀于江中。

当时,陈友谅兵力最强,控制的地盘最广,野心也最大。他听身边的谋士说,应天府有钟山王气,风水好,占领了应天就可以成就王业。于是,陈友谅和张士诚相约,联合进攻朱元璋。不久,陈友谅就率领一百余艘大战舰,数百艘小战船,浩浩荡荡向应天杀来。面对强敌,朱元璋部下的文臣武将都吓破了胆,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弃城外逃,七嘴八舌,乱作一团。胆子小的官员甚至在背地里收拾细软,准备私下逃跑。

当朱元璋与部下商议应对之策时,独刘基两眼圆睁,闭口不言。朱元璋看刘基的表情与众不同,就把他引入密室。刘基激动地说:“先杀掉那些主降和打算逃跑的人,才能击破强敌。”朱元璋问破敌之计,刘基分析道:“张士诚龌龊无大志,只想保住他那块地盘,不会有什么作为,可以暂时不去管他。主要的危险来自陈友谅,他兵马多,又有许多大军舰,且居我上游,野心勃勃。面对这种形势,军事上应争取主动,针对主要敌人,集中力量先除掉陈友谅。上游无事,张士诚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再北取中原,可成王业。”朱元璋听了后十分赞赏,于是下决心首先消灭陈友谅。

刘基进一步分析道,陈友谅虽然人马众多,但持骄而来。“天道后举者胜”,我军以逸待劳,何愁不能破敌!他建议朱元璋以至诚待下,开府库,以固将士之心,然后齐心协力,伺机破敌。听了刘基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朱元璋必胜的信心,对刘基的建议,都一一照办。城中原来惶恐的气氛顿时全消,上下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朱元璋在刘基的谋划下,命胡大海攻取广信(今江西上饶),直捣陈友谅的后路,另一面按陈友谅的进军路线埋设伏兵,只等陈友谅来自投罗网。当陈友谅进入埋伏圈后,山上红旗招展,四周伏兵呐喊着奋勇出击,陆上、水上一齐打,很快将陈友谅这支精锐部队击溃,杀死、淹死不计其数,俘虏两万余人。陈友谅的水军因退潮搁浅,船只都动弹不得,结果全部被俘。朱元璋乘胜收复了太平,并进而攻占了原属于陈友谅的安庆、信州、袁州等地。

张士诚得知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根本就没敢出兵,这也正应了刘基的预料。朱元璋为这次大胜十分高兴,认为刘基是第一功臣,拿出缴获来的大批金银珠宝赏赐刘基。但刘基并不居功自傲,而是把胜利归之于朱元璋指挥有方,自己对这些金银珠宝坚辞不受,而要朱元璋将这些东西赏给在前线作战的将士。这样一来,朱元璋对刘基愈加器重。

陈友谅自恃兵马比朱元璋多,自然对这次失败不服气,不久便又率大军重新夺回了安庆,并继续向应天方向进攻。朱元璋决定溯江西伐,在战船上树起旗,上面写着“吊民伐罪,纳顺招降”八个大字。陈友谅部下有员骁将,名叫赵普胜,人称“双刀赵”,经常攻陷朱元璋西边的军事重镇,是支劲敌。刘基探明,“双刀赵”原是徐寿辉的部下,在徐寿辉被陈友谅杀掉后,他原来的部将有不少人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疑心重,为人忌能护短,刘基便抓住他的弱点,使用反间计,陈友谅果然将赵普胜杀掉,赵普胜手下的将领心怀怨恨,也就不再肯出力死战,趁陈友谅将帅不和,士气低落,朱元璋督军大举进攻,一鼓作气攻占了安庆和江州等地,陈友谅仓皇逃回武昌。这一战基本上扭转了双方的力量对比,使朱元璋可以与陈友谅一决雌雄了。

刘基看到局势初安,便提出要回家为母亲守制。朱元璋这才知道,刘基的母亲已死去多日,只是因军情紧急,刘基才没向他提起此事。朱元璋为此颇受感动,马上准刘基回乡。这时,浙东几乎到处都有割据武装,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居然也被杀掉了,整个浙东一片混乱。刘基一边为母亲治丧守制,一边帮助守将夏毅安抚诸地,使浙东逐渐安定下来。在浙东的方国珍一向敬畏刘基,这时向刘基致书吊唁。刘基在答书中极力称赞朱元璋的威德,劝方国珍不要再犹豫不决。于是,不费一刀一枪,方国珍就归附了朱元璋。刘基虽然在家为母亲守制,但朱元璋每逢军国大计,自己难以决定,就派人来问刘基。刘基的回答都极合朱元璋的心意,朱元璋一些大的军事行动大都是按照刘基的建议来部署的。

当刘基守制期满回到应天后,正赶上北边的形势发生了大变化。在北边的红巾军因孤军深入,两路大军全军覆没,只有山东的一支还勉强坚持了下来。韩林儿退居安丰,孤立无援。形势十分危急,刘福通不得已,只好派人向朱元璋求援。

在朱元璋出兵援安丰之前,刘基极力阻止,认为大军不可轻出。尤其是陈友谅虎视眈眈,如大军北去援安丰,陈友谅若乘机来攻,就会进退无路,形势就极为危险了。另外,把小明王韩林儿救出来,把他摆在什么位置呢?如奉他当皇帝,那岂不是平白给自己加个顶头上司吗?如果要把他关起来或者杀掉,那救他又干什么呢?但朱元璋却不采纳,认为安丰是应天的屏障,救安丰就是保应天。朱元璋便亲自率领大军出救安丰,不料,朱元璋大军还未赶到,刘福通就已战败被杀。朱元璋督军力战,将小明王救出,安置在滁州,将他身边都换上自己的人,名为尊崇,实际上是将小明王控制了起来。

不出刘基所料,在朱元璋率军援救安丰的时候,陈友谅果然乘虚来攻,并很快占领了吉安、临江等地。陈友谅的这次来攻的汉军规模比上次更大。陈友谅自以为必胜,带着百官和家小,倾国而来,号称大军六十万,意在一举消灭朱元璋。

刘基一直劝朱元璋要避免两线作战,这时可真要两线作战了。对朱元璋来说形势的确很危急,幸亏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固守洪都(今江西南昌),使汉军一直未能得手。七月,朱元璋从北边回师后,便亲统二十万大军来解洪都之围。陈友谅得知朱元璋来攻,不得不撤围,掉过头来到鄱阳湖迎战朱元璋。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鄱阳湖大战。

鄱阳湖大战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会战。在这场大会战中,无论从兵力上还是从装备上,汉军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朱元璋的军队上下齐心,士气较高。刘基和朱元璋一直同乘一船,部署指挥大都按刘基的建议办。一天,朱元璋亲自督战,刘基就在朱元璋旁边。刘基忽然发现,汉军的大炮已对准朱元璋的指挥舰,他立即拉朱元璋跳到另一艘船上。他们二人刚离开,那艘指挥舰就被汉军的大炮击沉。双方混战三天,不分胜负。

刘基仔细分析了双方的形势,便建议朱元璋派一支人马扼守湖口,然后主要用火攻消灭敌人。汉军的船大,几十条大军舰用铁索联在一起,虽有不怕风浪的优点,但转动不灵活。朱元璋的船虽小,但操纵灵活,进退自如。汉军发现后路被切断,军心更加动摇。朱元璋调集来大量的火炮、火铳、火蒺藜等火器,还有一种叫“没奈何”的火器,长约7尺,外裹以芦苇,中间装上火药捻子。在与敌船靠近时,就点燃火线,使“没奈何”落到敌船上,敌船顿时被烧毁。这种火器接连烧毁了汉军的数艘大战船,使汉军防不胜防。用火器进攻后,接下来的就是白刃战,短兵相接,喊杀声震天动地,箭如雨点,炮如雷轰,波浪掀天,杀得湖水都被染红了。在激战中,陈友谅被飞箭射中,立即死去。汉军全军皆败,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急忙逃回武昌。

朱元璋虽然取得了这次大会战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将士伤亡惨重。朱元璋回来后对刘基说:“上次未听先生的话,差点误了大事,我实在不应该到安丰去。假如陈友谅乘应天空虚,直捣应天,我就没有退路了,幸而陈友谅不直攻应天,而是去攻打洪都,在洪都相持了三个月,为我争取了时间。陈友谅出此下策,怎么能不失败呢?可是,这一仗虽然打胜,也是够危险的啊!”从此以后,朱元璋对刘基更加倚重。

按照刘基最初的战略分析,朱元璋在消灭了西边的陈友谅之后,下一步就要对付张士诚了。张士诚死守平江(今苏州),拒不投降。朱元璋的大军经过10个月的围攻,终将平江攻克。张士诚见大势已去,上吊自杀,被部下救起。他在被押赴应天的途中,闭目不语,也不进饮食。到应天后,朱元璋问他话,他闭口不答。朱元璋命李善长耐心问话,意在劝其投降,不料反挨了一顿臭骂。朱元璋气极了,下令用乱棍将张士诚打死。至此,张士诚原来控制的大片区域遂尽为朱元璋所有。

在攻灭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就开始着手征讨浙东的方国珍了。方国珍称雄浙东20年,对元朝时降时叛。他后来看到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假意归附,但并不奉朱元璋所奉的龙凤正朔,也不听从朱元璋调遣。朱元璋有时极为生气,想断绝与方国珍的关系。刘基劝道:“在张士诚未被消灭之前,无力征讨方国珍,不如先将他放在那里,只要不帮着张士诚进攻应天就行。”朱元璋深以为是,就说:“到时他再想奉我的正朔也晚了。”果然在朱元璋与张土诚进行的近二年的拉锯战期间,方国珍一直采取坐视的态度。等张士诚被攻灭后,厄运也就降到了他的头上。

按照刘基的建议,在分兵攻打台州和宁波的同时,另派一支水军从海路进攻,与进攻宁波的一支相会后,以切断方国珍逃入海中的退路。

当时,方国珍一面每年向朱元璋进献一些金银绸缎,一面又为元朝运粮,脚踏两家船,左右摇摆。当朱元璋的军队夺取杭州以后,他才真正惊慌起来,便派人北边联系王保保,南边连络盘踞福建一带的陈友定,打算结成犄角之势,以抗击朱元璋。另外,他还盘算着万一两头都靠不住,就凭自己的一千余艘海船,满载金银财宝逃入海中,也足够一辈子享用。但他没有料到,朱元璋的几路大军进军神速,王保保和陈友定还未来得及采取任何行动,他已连遭败绩,无存身之地。好歹总算逃到了海上,结果又被朱元璋的水军击溃。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向朱元璋投降。这次对方国珍用兵,前后不过三个多月。

朱元璋虽然没上过学,但悟性极好。刘基经常向他讲一些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并以历史上的经验说明,凡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一定要军纪严明。朱元璋对此十分赞赏,制定了十分严明的纪律。因此,朱元璋的大军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从未发生过抢劫老百姓的事。据《国初事迹》一书记载,朱元璋的大军到某地后,“兵不离伍,市不易肆,开仓以济贫民”,因而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的重要原因。

按照刘基的建议,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设置百官,建中书省,建立了一整套统治结构。这实际上就是明王朝的雏形。四年后,经过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在大体削平群雄之后,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明王朝,应天府也随之改名为南京。

开国定制宽猛相济

明初的典章制度多出自刘基、宋濂之手。朱元璋称吴王后,刘基献上了“戊申大统历”。有一年大旱,刘基请求赶快审结狱中的犯人。朱元璋便命刘基前往,许多冤案被平反,果然大雨如注。刘基在人们的心目中颇有神秘色彩,认为他通晓阴阳,料事如神。朱元璋性情刚猛,动不动就杀人。当时天下未定,刘基极力劝朱元璋,应依法定人之罪,不可滥杀。朱元璋就命刘基立法定制,刘基参酌前代的一些法律,结合当时的实际,制定了一整套律令,从而在治人以罪的时候有了依据。

有一天朱元璋面有怒色,似想杀人。刘基问他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就说自己夜里做了一个梦,不吉利,想借杀人来破解。刘基却说,这个梦不是不吉之兆,而是吉兆,是得众之象,应停止用刑,以等待喜报传来。三天以后,前线果然传来了胜利的捷报。朱元璋十分高兴,就把决囚的事全托付给了刘基,并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明初定处州(今浙江丽水)府税粮,每亩地比宋代加征税粮五合,只有刘基的老家青田不加征。很显然,这是朱元璋对刘基的一种特别的奖励。朱元璋也为这条特殊的法令感到很得意,所以在朝廷上公开对大臣们说:“让刘基家乡的老百姓世世传为美谈吧!”

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但对是否建都南京却长期犹豫不决。论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南京都很适宜。只是从军事的角度看,主要威胁来自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而南京距前线太远,不宜调度。另外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朝都是短命王朝,这无疑也给朱元璋心里投下了不吉利的阴影。于是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三月,朱元璋亲自赴汴梁(今河南开封)考察。他觉得汴梁地处中原,位置适中,遂决定在此建都。但他又感到这里无险可守,又决心把南京也作为都城,实行古已有之的两京制。在他赴汴梁考察期间,特命刘基和左丞相李善长居守,协力处理朝中大事。

在刘基看来,元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宽纵失天下”。因此,新朝刚立,应整顿纲纪,严明法纪。于是,他命御史对那些有违法行为的官员随时弹劾,不必隐晦。即使经常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只要有过错,也马上禀告皇太子后置之以法。朱元璋外出,南京由皇太子监国,但对朝政大事的处理基本上都由刘基和李善长决定。由于刘基用法严厉,朝中大小官僚对刘基都颇为敬畏。

同类推荐
  • 明将之路

    明将之路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有流民四起,外有蛮夷虎视,现代武术教师意外来到了这乱世之中,看主角驱除鞑虏,平息流民,抗击倭寇,辅助笈笈可危的大明朝在这乱世中成就千秋霸业
  • 春秋战国记

    春秋战国记

    历史像一块石头,你可以拿它在山间乘坐,你可以拿它在兵器库磨刀,你可以将它放入太空中化为一颗流星……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期,百家争鸣,万花齐放。春秋战国又是中华历史上最悲壮的一个时期,英雄倍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诉说历史不是一尘不变的,就像同样的尘埃却能绽放出不同的花朵。我希望自己只是一颗尘埃!
  • 华夏之帝国风云

    华夏之帝国风云

    未知的大陆,众多的部落,诸侯争霸,风云变幻;政治斗争,经济角力,外交争锋,军事搏杀,江湖纷争;智谋,权谋,阳谋,阴谋,爱情,亲情,友情将一幕幕围绕着各自的野心展开,又是谁能在最后的苦斗中笑到最后,成为开天辟地第一帝;而主角那如迷一般的身世又会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的变化,他又能否真正觉醒,如果觉醒,主角又该如何面对,何去何从;
  • 宋史论稿

    宋史论稿

    本文集所收作者作品共三十篇,其中有关宋史者居多,另有几篇探讨了前后朝代的一些问题,还有两篇为书评性文章,故取名《宋史论稿》。
  • 搅动

    搅动

    人家是穿越到一个空间就不走了,可程乂成了时空的旅行者。他亲手废了多尔衮,杀了忽必烈;向戚继光学兵法,赵匡胤学搏击;见过杨贵妃,认识貂蝉;骑马参加过征高句丽,坐船随军执行过杀胡令。累了,累了,干脆跟着位面小王子干得了。可是程乂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老板,位面小王子给自己洗过脚,这梁子可结的有点大。
热门推荐
  • 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三月生死劫

    三月生死劫

    当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你将要做什么?与天争命,与地争锋,与人争雄,不争即死的状态下,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法宝美人,通通去死吧。珍惜时间,珍爱你留下的每一分钟。
  • 像兽人那样活着

    像兽人那样活着

    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魔兽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来回徘徊寻找简单娱乐的我们,相信此文会给大家带来深刻的现实意义。
  • 谢王追妻忙:极品王妃

    谢王追妻忙:极品王妃

    她,顶级杀手却终究逃不过上司的毒手,被枪杀致死,她,千家嫡长女,天生废材,母亲早亡父亲常年征战,备受家中庶女的迫害,最后被心爱的二皇子亲手打死。当她变成她,废材?只不过因为毒药被阻塞罢了,庶女?妹妹?二皇子?这些人都不算什么,看她如何废材变天才。神兽?咱不缺,美男?咱也不缺。丹药?咱有一大把。
  • 恶魔总裁的七日恋人

    恶魔总裁的七日恋人

    在启明市中心的机场,有一个小孩子在那站着,机场的一位阿姨说:“小朋友,你在这干什么呢?”小孩子说:“我…等等,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下这位阿姨尴尬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景少爆宠,穿越娇妻,玩军火!

    景少爆宠,穿越娇妻,玩军火!

    什么叫屌炸天?陆小姐姐告诉你!自从穿越以后,小姐姐去军队虐白莲,耍了军区跑去美国当杀手,在路上拐了个便宜老公整天相爱相杀,路人表示辣眼睛!后来小姐姐会随便穿越,银河,地球,银河,地球。整天穿来穿去,开飞船,玩军火就像是玩玩具。整日平白无故的炸炸炸,一天,某国总统惹到了小姐姐“白大白!给老娘炸!”于是,从此没了一个国家。景大上将很好奇,慕小姐姐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华丽丽的穿越一次,哇靠!屌!自己媳妇儿在哪里称王称霸哒!某男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是,每天也只是扑倒小媳妇,扑倒小媳妇。本文甜宠,欢迎进坑,小虐少量,大虐没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已实际比较!
  • 校花恋曲

    校花恋曲

    细数闪烁的星辰,占卜恋爱的结果,我们生在同一国度,不可思议的罗曼史,心中始终坚信,不可思议的罗曼史!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我只为你而痴狂,深深怀念初次的相逢,难以忘却你的目光,满天繁星之中,有幸与你相遇,把握偶然,创造机遇,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奇迹为我在此汇聚,命中注定你我的缘分。
  • 魔法世界之混沌之子

    魔法世界之混沌之子

    在魔法世界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事件发生!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富家孑弟中最优秀的人。更多精彩请打开此书!新书!新人!写的不好,请书友批评作者,提些意见吧!大大增加了许多元素进去!希望大家能多多少少支持一下我!一本好书,不因字少,写的不好而不看,要融入书中!请路过的书友评论一下作者写的新书吧!作者会努力更的,有事沒有一更,回来后会多更一些!主要是有主角张若寒一个王子,李恒轩这个穿越者当皇帝,(太色了!)还有其他主角,好几百个。也可以说是《穿越当皇帝》的特别板本!《天降神童年》《天降神童》这3本书的融合体。好看!内容更精彩!请支持我的书友不要错过!加大了内容量!人物!。。。。。
  • 穿越之缘:搞笑妖妃

    穿越之缘:搞笑妖妃

    她不仅是一个现代著名歌手,还是一个金牌医生。他是大玄朝的三王爷,性格孤僻冷漠。当歌手穿越遇高冷王爷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看她如何戏宠妃,护公主,在宫廷宴会上由废材逆袭为天才,让世人惊叹她的医术,傲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