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21

第21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不分忠亦飘摇(6)

崔浩精通天文,拓跋焘每次到崔浩家中,都首先问以灾异。拓跋焘还常让崔浩出入禁中,并对崔浩说:“你才学渊博,事朕祖考,已历三世,所以朕把你视为近臣。你应尽忠规谏,不要有所隐私。朕虽当时听不进去,或有时发怒,但终会深思你的话的。”拓跋焘还让歌工歌颂崔浩说:“智如崔浩,廉如道生。”拓跋焘在一次赏赐高车降帅酒食时,指着崔浩对他们说:“你们看看此人,虽然纤细柔弱,手不能弯弓持矛,但他胸中所怀智谋,胜过百万雄兵。朕虽有征战大志,而往往不能自己决定,历次作战的胜利,都是此人教给朕的呀!”并令诸尚书说:“今后凡是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应先征求崔浩的意见,经他同意后再下达施行。”由此可以看出,拓跋焘对崔浩是何等宠爱和倚重。但是,这也使朝中许多大臣对崔浩产生了强烈的妒嫉之心。

在北魏征服柔然后不久,南方的刘宋政权就发兵五万北上,想夺回黄河以南丢失之地。刘义隆事先派遣殿中将军田奇出使北魏,对拓跋焘说:“黄河以南本是大宋旧土,后被你们侵占。今当收复旧土,不关黄河以北之事。”拓跋焘听后大怒,说:“我生下来头发未干,就听说黄河以南是我大魏土地,你们怎能得到它?如果你们进军河南,我们可以暂时收敛军队,等到冬寒地净,河水结冰之后,再夺回它!”

不久,魏国南部将领上表拓跋焘,说刘义隆准备进犯河南,要求增兵三万,趁其发兵未到之时加以迎击,以挫其锐气,使其不敢深入我境。拓跋焘于是召集公卿大臣商议此事,许多大臣都赞成南部将领的意见。崔浩猜透南部诸将求战心切的心理,他们希望像北部将领征伐大夏和柔然那样,从战争中捞取资财,于是建议拓跋焘说:“不能这样做。南方土地潮湿,入夏之后,正是降雨季节,草木茂密,易生疾病,不是兴师讨伐的时机。况且刘宋闻知我国兴师,事先必然严加防备,固守坚城。如果我军屯兵围城,则军粮供应不继;如果分军四掠,则兵力单薄,无法处处应敌。所以现在兴师动众,对我军不利。即使敌人兴师北上,待其疲惫,等秋凉马肥之后,再往击之,以取食于敌人,这才是万全之策。在朝群臣和西北诸将,往年跟随陛下征讨,西灭大夏,北破柔然,多获美女珍宝,牛马成群。因此南镇诸将十分羡慕,也想南掠,夺取资财。所以他们故意夸大敌情,以营私利,为国家惹是生非。望陛下不要听从南部诸将的建议。”拓跋焘认为崔浩的建议很有道理,决定暂不发兵。

不久,南部诸将又上表拓跋焘,说南寇已至,南部诸将兵少,要求朝廷发幽州(今北京市西)以南之兵,调往南部,协助他们加强防守;在漳河沿岸大造舟船,以严加防备。大臣们又表示赞同这一意见,并建议朝廷先派遣五千骑兵,让东晋降臣司马楚之等为统帅,前去引诱刘宋边民。崔浩献计说:“这也不是上策。当刘义隆听说幽州以南的精兵都发往南方,又在漳水大造船只,随之精骑在后,想借司马楚之之手来翦除刘宋政权,刘义隆惧怕灭亡,必然尽发精兵,以防备北境。当他得知我军有名无实,必恃其精锐之师,深入我境,任意加以掳掠,而我南部守将就无法抵御敌人了。现在公卿大臣想以武力退敌,实际上只能加速敌人北上。以虚张声势为名,招致实际灾祸,陛下不可不思,否则将后悔莫及!现在我国使节尚在刘宋,待使节回国后,探明南人虚实,再发兵未晚。如果让司马楚之去招诱刘宋边民,南寇必然北上;如果司马楚之不去,则刘宋大军就可能不来,形势就是这样。况且司马楚之没有什么才能,只能招引一些轻薄无赖之徒,而不能成就大业,徒使国家兵连祸结。”崔浩又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刘义隆举兵北伐,必然遭到失败,劝拓跋焘不要兴师动众。

但拓跋焘终因不好违背多数大臣的建议,于是调集幽州以南的兵力集结于黄河岸边,以加强防御。刘义隆见此情形,迅速派军北上。魏军沿清水入黄河,逆流西上,直至潼关,分兵据守黄河南岸。拓跋焘听说宋军北上,便将黄河南岸诸军尽数撤往河北,洛阳、虎牢、滑台等城市,又被刘义隆占领。

不久,赫连定见恢复夏国的时机已到,便遣使刘宋,与宋约定:互相配合,共同灭魏,然后瓜分河北,恒山以东属宋,恒山以西属大夏。拓跋焘得知这一消息,决定派兵先讨赫连定。这时大臣又阻止说:“刘义隆尚屯兵黄河中游,舍此而西攻大夏,赫连定未必能消灭,而刘义隆则乘虚渡过黄河,河北之地就要失守了。”

拓跋焘犹豫不决,就问计于崔浩。崔浩向拓跋焘献策说:“刘义隆与赫连定同恶相求,遥相呼应,虚张声势,其实他们互相推诿,谁都不肯首先发动进攻。以臣观之,他们如同二鸡相连,谁都飞不起来,谁都不能为害于我国。臣开始认为刘义隆北伐,当屯黄河中游,从东西两条路线向我发动进攻,东道向冀州,西道向邺城。如果这样的话,陛下当亲自率军讨之。现在形势发生变化,刘义隆沿黄河东西陈兵二千余里,一处不过数千人,兵马势弱,只能固守,无法进攻。赫连定不过是大夏的残根余孽,容易摧毁。等摧毁赫连定之后,再杀出潼关,席卷前进,这样就威震江南,刘义隆在江淮以北就无立锥之地了。望陛下不要犹豫。”于是拓跋焘率军至统万,接着便将赫连定所盘踞的平凉城攻克。在当日举行的宴会上,拓跋焘拉着崔浩的手,对沮渠蒙逊的使者说:“你所说的崔公,就是此人!他深谋远虑的策略,当今无人能与之相比。朕每次行军打仗,必先问计于他。他所作出的决策,与作战的结果恰相符合,从无失算。”

十月,北魏冠军将军安颉渡过黄河,攻克洛阳、虎牢。刘宋虎牢守将尹冲及荥阳太守崔模都先后投降北魏。十一月,北魏寿光侯叔孙建、汝阴公长孙道生也先后渡过黄河。刘宋的将领听说洛阳、虎牢等地相继失守,诸军不降即逃,遂焚舟弃甲,从陆路逃奔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他们因为损兵折将、丢弃军资甲仗等罪名,数人被下狱,有的则因弃军逃归而被杀。至此,黄河以南之地又被北魏收复。

第二年二月,将军安颉回到平城,将俘获的刘宋俘虏献给拓跋焘。其中一个俘虏所吐露的刘宋军机,和当初崔浩所预料的完全一样。于是拓跋焘对公卿大臣说:“当初卿等告诉朕,不要采用崔浩的计策,以免耽误军机大事。后又恐慌万状,力谏南伐。自以为常胜的人,开始时认识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往往认为自己的意见超人一等,但最终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高明。”于是晋升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算是对他的奖赏。但是,随着崔浩的威权越来越重,他遭到的或明或暗的攻击也越来越多,拓跋焘对他也渐有提防之心。

当时,在今甘肃一带还存在着一个北凉政权。北凉王沮渠牧犍将其妹兴平公主嫁与拓跋焘为妻,拓跋焘遣安西将军李顺拜沮渠牧犍为凉州刺史、河西王。太延三年(公元437年),拓跋焘又将其妹武威公主嫁与沮渠牧犍为妻。在这期间,两国尚能保持友好关系。沮渠牧犍统治后期,生活逐渐荒淫腐化,竟想毒死魏公主,即拓跋焘之妹。他的几个弟弟都骄横跋扈,争权夺利。沮渠牧犍听从柔然流言,谎称太延四年北魏讨伐柔然,兵马死伤甚众,大败而还,现在北魏已经削弱了,开始对北魏怀有二心。

太延五年,拓跋焘将讨北凉,问计于崔浩。崔浩说:“沮渠牧犍叛逆之心已经暴露,不可不诛。去年我军北伐柔然,虽然没有俘获人马牲畜,但也没有什么损失。我军战马三十万,在途中死伤的不过八千,就是在常年情况下,也会病死万匹。而柔然和北凉却认为我们受到很大损失,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我们趁敌人麻痹大意,毫无防备之机,出其不意,突然发动对北凉的袭击,沮渠牧犍必然惊恐万状,必能将其擒获。况且沮渠牧犍昏庸暗弱,兄弟互相争权夺利,大失民心。再加上北凉连年以来不断发生天灾人祸,已呈现亡国征兆。”

拓跋焘对崔浩的策略深表赞同,于是大集群臣于太极殿西堂,商议出兵事宜。以弘农王奚斤为首的三十多位文武大臣都说:“北凉不过是边陲小国,沮渠牧犍虽未诚心顺服,然而他承继父位以来。岁岁进贡称臣,朝廷以蕃臣待之,并妻以公主,其罪恶并不昭彰,对他应加以笼络。现在国家刚征过柔然,兵马疲惫,应少加休整,不可大举出征。况且北凉土地碱卤,不长水草,大军既至,沮渠牧犍必坚城固守。攻城不拔,又野无所掠,这岂不危险吗?”这类意见在当时占了上风。

当初沮渠蒙逊统治时期,北魏尚书李顺数次出使北凉,深受拓跋焘的赏识。李顺出使北凉时,沮渠蒙逊对北魏来使傲慢无礼,怕李顺将此事泄露给北魏,就以重金贿赂李顺,所以李顺就把这件事情隐瞒起来,没有向拓跋焘汇报。崔浩知道后,秘密汇报给拓跋焘,但拓跋焘当时并未相信。这次商议讨伐北凉时,李顺和尚书古弼又乘机阻止拓跋焘说:“自温圉河(今大沙河)以西,至姑臧一带,地皆沙石,绝无水草。姑臧城南天梯山(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上,冬有积雪,深丈余,至春则融化,下流成河,北凉人民引以为灌溉。当北凉闻知我军到达,必然决开渠口,水必散流乏绝。况且环城百里以内,寸草不生。我军人马饥渴,无法久留。奚斤所言极是。”

拓跋焘让崔浩和奚斤等大臣辩论。奚斤等辩论不过崔浩,只是重复地说:“那里没有水草!”崔浩说:“《汉书·地理志》称:‘凉州多产牲畜,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如果没有水草,怎么会放牧那么多牲畜呢?汉人选择居住的地方,绝不会在没有水草的地方建筑城廓,设立郡县。再者,冰雪融化之后,只能除去尘土,怎么会通渠引水,灌溉数百万顷土地呢?此言不太荒谬了吗!”李顺等又狡辩说:“耳闻不如所见,我曾亲眼看到,你怎么辩驳!”崔浩也毫不留情面地说:“你身为北魏官员,接受沮渠蒙逊的贿赂,来为北凉游说,你以为我没有亲眼看见,便可瞒天过海吗!”拓跋焘在屏风内听到崔浩有理有据的反驳,突然走出屏风,对奚斤、李顺等严加训斥,他们才不敢继续争辩。

拓跋焘听从崔浩的建议,于当年六月发兵,亲率大军远征北凉。七月,大军到达上郡(今陕西榆林),留下辎重,分军两路,向北凉进发。八月,前锋部队拓跋健已掠获北凉牲畜二十万头。沮渠牧犍听说北魏大军突至,惊惶失措,临时调遣其弟董来出城迎战。董来战败后望风溃逃,魏军便将姑臧包围,遣使令沮渠牧犍出降。沮渠牧犍坚城固守。其侄沮渠祖出城降魏,因此拓跋焘尽知城中虚实。拓跋焘见姑臧城外水草丰饶,由此怨恨李顺,并对崔浩说:“您昔日所言,今果然如此!”九月,沮渠牧犍的侄子沮渠万年率众降魏后,姑臧城很快被攻克,沮渠牧犍率领文武百官五千余人投降北魏。拓跋焘收其城内户口二十余万,仓库珍宝不可胜计。北凉宣告灭亡。至此,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历时近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十六国分裂割据状态。

“务从实录”灭族之冤

崔浩才华出众,见识过人,在道武、明元、太武三朝都竭尽心力,为拓跋氏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立下大功。在残忍暴戾的北魏皇帝面前,他处处谨慎小心。他工于书法,经常为别人书见《急就章》,书写时故意把文中的“冯汉强”的“汉”字改换成拓跋国号的“代”字,“以示不敢犯国,其谨也如此”。所以,明元、太武帝越来越宠爱和信任他。但是,当时鲜卑贵族的势力还非常强大,他们不能容忍汉人大族来分享权力,同自己平起平坐。对于皇帝宠信的汉人,他们偏偏要加以排挤打击。崔浩是当时最受皇帝宠信、地位最高的汉人,自然成了鲜卑贵族排挤打击的主要目标。而崔浩对鲜卑贵族也不客气,在讨论军国大计时,与他们分庭抗礼,有时说话还很尖刻;他还企图恢复汉人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表弟卢玄劝阻,崔浩不从,便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儿给王慧龙,王氏是太原大族,世代遗传“齇鼻”,即大酒糟鼻子,在江东被称为“齇王”。崔浩见王慧龙时,一看到他的齇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种!”又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诸公称赞他长得俊美。司徒长孙嵩听了大不高兴,就向太武帝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南人,是“有讪鄙国化之意”。太武帝大怒,把崔浩传来训斥,崔浩脱帽叩头,自责了一番才得到宽恕。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曾经一次就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起家为郡守。太子对崔浩说:“先前征召的人士,也都是州郡上乘之选,任职已久,他们的勤劳尚未得到应有的酬答,应该先补为郡守县令,而刚刚征召的人士则应该先代替他们担任郎吏。况且郡守县令治理民众,必须任用有经验的人。”崔浩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士派出去任职。当时,中书侍郎高允知道后说:“崔公恐怕不能幸免了!”

事情的结局竟然被高允不幸言中。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十二月,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并且要求“务从实录”。

在续修国史中,《太祖纪》仍用早年邓渊旧作,《先帝纪》和《今上纪》主要是高允手笔,崔浩作为主编,亲自动笔不多,但还是对全书做了损益褒贬、折中润色的工作,这部续修的国史命名为《国记》。

《国记》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闵湛、郗标巧言令色,平时以谄事崔浩而获得崔浩的欢心。他们的建议很快被崔浩采纳,太子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纷纷。鲜卑贵族看到后,非常气愤,争相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大怒,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崔浩被捕后,承认自己曾经接受过贿赂。其实他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明白。太武帝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崔浩被杀。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鲜卑贵族与赵魏大族的矛盾,让本深受太武帝宠信的崔浩作了牺牲品。

重臣声威震主子心何安

——独孤信之冤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初,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之北)戍镇民不堪压迫揭竿而起,拉开了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序幕。义军很快攻下沃野,遣将攻围怀朔(今内蒙古固原县西北)、武川二镇。当时升任怀朔统军的武川豪强贺拔度拔与同镇豪强宇文肱合谋,纠合“乡中豪勇”,拉起一支宗乡武装抗击义军,袭杀了义军大将卫可孤。这支武川豪强武装中的头面人物之一独孤信,因在袭杀卫可孤的战斗中十分卖力而受到重视。声名初震的独孤信究竟是何来历呢?

独孤信(公元502—557年)是北魏的一个名将,善骑射,多奇谋,所至皆有政声,为百姓所喜。他先后在北魏、西魏、北周为官,都卓有政绩。北周时他为宇文护所逼,含恨自杀。

同类推荐
  • 生于1871

    生于1871

    1871年,欧洲大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法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亚洲的一个新兴岛国为了全面改革和修改不平等条约,开始了他们第一次远航。同一时间,在亚洲大陆上的另一个老大帝国,两个婴儿在南北相隔万里的截然不同的两个家庭中呱呱落地。1871年,这是一个注定不凡的一年,新生的德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强硬登上历史舞台,被火神肆虐过的美利坚开始‘火’了。而同样想要寻求新生的那个老大帝国是会像德国一样异军突起于世界之林,还是像‘巴黎公社’异样昙花一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 直播昏君日常

    直播昏君日常

    小主播穿越成了大昏君!亚娜鲁瓦!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昏君?哥哥我没经验啊,怎么办?直播还在呢,热心的网友随时提供帮助!
  • 我是吕布

    我是吕布

    如果吕布不是“三姓家奴”,如果吕布不是反复无常,如果吕布不是刚愎自用,那么东汉末年还会是原来的那个东汉末年吗?
  • 南明演义

    南明演义

    “日月崩鼎负苍生,四足立鹿入谁手?昭昭明玉兮碎裂,楚楚汉衣兮迹绝”、“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是一幕幕戏剧的重新演绎,只是悲剧、喜剧的性质在不断颠倒!本书以史实为依据阐述党争最为激烈、矛盾最为尖锐的南明时期,即以甲申年丁未日(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城为起点、1683年郑克爽投降为终点。采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传统叙述方式和新型演义体“章回节”为体裁,从明朝、清朝、大顺、大西四个政权角度分别叙述历史,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为明末清初的君王帝候、文臣武将、英雄豪杰、侠客民仕撰写一记悼词,奏响一曲哀歌,剖析王朝兴衰之因、党争权术之道、捭阖纵横之谋等。
  • 武痴三国

    武痴三国

    三国不缺什么?武力?智力?且看一个武痴的三国转世
热门推荐
  • 浅缘夕行

    浅缘夕行

    【一见钟情,不虐】八年后,她,还是那个天真的女孩,而他,早已成为一代君王。当没心没肺的她被他强行抱走时,命运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
  • 东京喰种之暗

    东京喰种之暗

    一个名叫暗冷月的小子,奇妙的穿越了,可是,穿越的却是喰种的世界.听说,喰种的饥饿就是地狱啊......他在这里,似乎,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 悟空荒古传

    悟空荒古传

    且看西游那只猴子血战荒古.....你的喜欢是一个作者的动力,一书一世界
  • 傲来神斧

    傲来神斧

    传说洪荒年代,地球上有了原始人,在一个原始人部落里出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带领人类走出了森山,开荒种田,奠定了原始的农业社会,才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文明
  • 凯叔《西游记》

    凯叔《西游记》

    爆红微信账号“凯叔讲故事”主播凯叔重塑经典,只为孩子打造的亲子共读版《西游记》!戴军、罗振宇、阿丘、谢娜、徐峥、小陶虹、李亚鹏、许戈辉、赵忠祥……倾情力荐!很久很久以前呀,从花果山的石头缝里蹦出个猴子。这石猴可了不得,他能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就能翻十万八千里!他是谁呀?齐天大圣孙悟空呗!他大闹天空,好不嚣张!可惜飞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被压在了五行。这一压就是五百年。五百年后,可怜的孙大圣被唐僧救下,并收了他做徒弟。孙悟空感激不已,帮着师傅收了白龙马,一起踏上了取经之路。
  • 荒帝追妻:夫人,我等你

    荒帝追妻:夫人,我等你

    “媳妇就是用来保护的”小时候,他嬉皮笑脸,缠在她的身边。“夫人有何不满,为夫替你做主?”长大后,不一样的容貌,不一样的性格,却有着一样的宠溺。她却满头黑线,一把大嘴巴子抽了过去。“没事,我禁打”面不改色,一展流氓本色,他笑得越发灿烂。人格多我骄傲,双重人格有人爱。他善变,或许是因为那两重人格,一会跟个小孩似的黏黏腻腻,一会又变成杀伐果断的鲲鹏少主。他和她,兽与魂,轮回转世,圣战连起,爱铭于心。
  • 灵武圣帝之异界纵横

    灵武圣帝之异界纵横

    灵武大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东境魔族,皇之玄天,乱世间;西域妖族,帝之无夜,昼不息;南阁主灵,灵之南天,镇天地;北宗修武,武之乾坤,战无敌!看一孱弱少年如何从群雄并起的灵武大陆脱颖而出,叱咤风云,纵横天下……
  • 菲,来不及说爱

    菲,来不及说爱

    “如果没有那么一场相遇,我们之间会怎么样,我知道,我已经失去你了,我恨我自己对不起,我想换个方式去爱你…”他已经无法再去爱她…我原以为你是恨我的,但是看见你笑,我怎么也不能不开心起来,这也许就是爱吧…
  • 灵力之域

    灵力之域

    在一个名为灵力之域的地方,一位原本普通的少年,为寻找父母死亡的真相,踏上了修炼灵力之路,但背后,却有一双眼睛盯着他······
  • 前朝败花复盛开

    前朝败花复盛开

    繁盛国家一朝覆灭,只因一个女人……七个人的命运交织,只因一个目标……你是我命中注定的劫数,我是你身后凝望的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