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900000012

第12章 周代篇(10)

孙膑说道:“魏国自恃其强,伏赵之后又起倾国之兵伐韩,其野心须臾也未忘记伐齐。如果任韩降魏,只能使魏国更加强大,从而形成对齐国的巨大威胁,因而弃韩不救是不明智的。然而,齐国的军队必须为齐国的利益而战,如果过早地出兵救韩,就等于齐国代替韩国作战,韩享其安,我受其危,主客颠倒,那对齐国是十分危险不利的。”齐威王听罢,频频点头,接着问道:“军师所言极是,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孙膑说道:“从齐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应该许韩必救,以安其心。韩知有齐相救,必然尽全力抗魏以自卫,魏军见韩不降定然会倾其全力以攻韩。待魏、韩两军厮杀实力消耗殆尽之际,我们再出兵攻击疲惫的魏国,拯救危亡的韩国,用力少而见功多,才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齐威王听了孙膑的建议,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韩国使者,并答应说:“齐救兵旦暮将至。”韩哀侯大喜,奋力抵抗进犯的魏军。然而毕竟弱不胜强,前后交兵五六次之后,韩军尽皆大败,不得不再次派使来齐,请求齐宣王速发救兵。魏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也有一定的伤亡,实力有所削弱。于是,齐国抓住韩危、魏疲的最佳时机,任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兵车数百乘,浩浩荡荡地离齐攻魏救韩。孙膑认为:“夫解纷之术,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计,惟有直走魏都耳!”所以,这一次,孙膑又一次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大军直奔魏都大梁。魏惠王见齐军又杀气腾腾地直扑大梁而来,鉴于13年前桂陵之败的惨痛教训,再也不敢让魏军在韩恋战,急令调回魏军主力。庞涓传令大军离韩归魏,率兵10万企图与齐军进行一次殊死决战。

孙膑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这一次魏军有一定的准备,兵力也较多较强,而且是主动迎击齐军,来势凶猛。于是,他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他对田忌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上也说,被利诱而深入百里,去追击敌军,必丧失大将;追击50里,势必折损一半士兵。我们就要在这上面想办法。”田忌问道:“如何因势利导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道:“魏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我军便将计就计,主动引兵东撤,装作惧怕魏军的样子,设法诱其中计。”田忌又问:“依军师之计,具体应该如何做呢?”孙膑说道:“我们不妨在退兵途中,第一天造10万人做饭用的锅灶,第二天减为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为3万人。魏军追兵见我军锅灶逐日减少,一定认为齐军怯战,逃亡过半,从而助长其骄傲轻敌的思想,诱其拼命猛追,其力必疲,然后再以计取之。”田忌听罢大喜,决定依计而行。

再说庞涓怒气冲冲地率兵以急行军的速度从韩返魏,望西南而行,快要抵达大梁城时,不料齐兵又撤退逃窜,于是整顿兵马,紧紧追赶。庞涓生性狡黠多疑,唯恐齐兵有诈,开始追击时还是比较谨慎的,行军速度也不算快,各队之间联络照应有致。后来他发现齐兵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才放下心来,以为齐军果然怯弱,闻魏兵将至竟不战而逃亡过半,士气已经低落到不堪一击的程度,这是雪桂陵之耻的天赐良机。处于亢奋之中的庞涓当即传令,将步兵留后继行,自己亲率精锐骑兵,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撤退的方向猛追不舍。

田忌与孙膑从容地率兵撤退,同时派出许多侦探,观察并随时报告魏军动态。当孙膑得知魏军已过沙鹿山时,屈指计程,料定魏军日暮必到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马陵地势险峻,一条窄道夹在两山中间,道旁树木丛生,是设伏歼敌的好战场。于是孙膑命令齐军停止前进,砍伐树木,堵塞道路,设置障碍,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孙膑还特意命兵士把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用黑煤书写了8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一切准备就绪后,孙膑挑选了弓弩手1万人,埋伏在山路两旁,然后对弓箭手发出命令说:“天黑时候,只要看见火把就一齐射箭!”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庞涓率领魏军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其时十月下旬,又无月色。魏军人困马乏,极度疲劳,都想停下来歇歇脚。这时,前军回报说,有断木塞路,难以前进。庞涓以为是齐兵惧怕魏军追赶,故设障碍,便命人搬木开路,忽然抬头看见树上砍白处,隐隐有字迹看不真切,庞涓命军士取火照之。众军士一起点起火来,庞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惊中计,急令退兵,怎奈为时已晚。齐军万名弓弩手一见火光立刻万弩齐发,喊声四起。魏军顿时大乱,被齐军四面围住,既无法抵抗,又无路可逃,死伤殆尽。庞涓在乱军中,身中数箭,自知“智穷兵败”,无法挽救危局,仰天长叹道:“吾恨不杀此刖夫,遂成竖子之名!”说罢拔剑自刎而死。庞涓所率精锐被歼后,齐军乘胜发起进攻,魏兵心胆俱裂,无人敢战,各自四散逃生。10万魏军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尸横遍野,全军覆灭,统帅太子申成了俘虏,魏军轻重军器,车马粮草,尽归于齐,齐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孙膑因势利导,又一次灵活地运用“围魏救赵”之战术,以强示弱,减灶诱敌,设伏马陵,一举全歼了魏军,取得了决战的胜利。马陵之战,同桂陵之战一样,是孙膑军事生涯中的“杰作”,也是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的两朵并开的“奇葩”,充分显示了孙膑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杰出的指挥才能。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声威大振,威服诸侯,称霸于中原。孙膑则由此而名扬天下,实现了他平生的抱负。后人有诗赞曰:“减灶奇谋信不疑,拼将轻锐马陵驰。白书烛见无常到,竖子成名耐久思。”

激流勇退

再说田忌等班师回国,齐威王大喜,设宴犒赏全军将士,并亲自为田忌、田婴、孙膑把盏斟酒。相国邹忌妒火难忍,自思昔日私受魏贿,制造谣言,阴谋陷害田忌之事,心中有愧,于是称病辞去了相位。齐威王就拜田忌为相国,田婴为将军,还要加封军师给孙膑。孙膑不愿受封,而且去意已决,便亲手把《孙子兵法》13篇写出来,献给了齐威王。齐威王恳词挽留,田忌也苦心相劝,却都动摇不了他激流勇退的决心,他对威王说:“臣以废人,过蒙擢用,今上报主恩,下酬私怨,于愿足矣。臣之所学,尽在此书,留臣亦无用,愿得闲山一片,为终老之计!”威王只好设宴送行,并把石闾之山封给了孙膑。孙膑隐居山中,不知所终。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就这样在激烈争斗的战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后人曾有诗赞道:“孙子知兵,翻为盗憎;刖足衔冤,坐筹运能。救韩攻魏,雪耻扬灵;功成辞赏,遁迹藏名。揆之祖武,何愧典型!”

孙膑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军事著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原有89篇图4卷,内容十分宏博,可惜在东汉末年失传。直至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部分孙膑谈兵的竹简,经专家们长期研究整理,最后确定为16篇。这16篇虽然远非《齐孙子》的原貌,但理论价值却十分珍贵。它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大量战争实践,从基本理论到战术原则,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例如,《孙膑兵法》提出“战胜而强立”的战争观,充分肯定统一战争的进步意义和作用,极力主张用统一战争去克服战国七雄并立的封建割据局面,这较之《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的认识前进了很大一步。《孙膑兵法》提出以“道”制胜的原则,强调必须遵循战争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去指导战争,夺取胜利。这显然是对《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兵以诈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道”制胜较之以“诡”、“诈”制胜体现了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

《孙膑兵法》提出“必攻不守”的作战指导理论,其实质就是运用大规模机动野战的作战方式,在战略和战役上实施广泛的“批亢捣虚”、“围魏救赵”、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这也是对《孙子兵法》避实击虚理论的重要继承和发展。《孙膑兵法》提出“富国”而“强兵”的国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较之《孙子兵法》中“因粮于敌”的思想,更是一个重大的继承、发展和进步。《孙膑兵法》中有专讲军政训练的《五教法》一篇,提出对部队实施严格的政治教育、队列训练、行军训练、阵法训练、战法训练。这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完整系统的军队教育训练理论,较之《孙子兵法》中“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无疑是更全面的继承、发展、丰富和提高。《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即把两“孙子”并称,说二者是“一家”之言的“孙氏之道”。在《汉书·艺文志》中则更为明确,把《孙子兵法》列为所有兵书之首,而《齐孙子》则位居第二,在吴起兵法、范蠡兵法以及其他所有兵法之上。

廉颇

廉颇(前327年~前243年),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赵孝成王(前266年~前245年)、赵悼襄王(前245年~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跃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公元前283年,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2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会盟言和,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30天,若30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企图。”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蔺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地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扩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自己,岂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在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当庭呵斥,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廉颇听说后,深受感动。于是,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它强烈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7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20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正是由于廉、蔺交好,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未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最终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五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赵国国力又有所恢复。

同类推荐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漂泊者萧红

    漂泊者萧红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天才女作家萧红的最新传记。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岁。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热门推荐
  • 爱已瑕疵

    爱已瑕疵

    忆,往昔,一秒的盛放,追忆成殇。遇到你是对是错,迷迷糊糊……
  • 重生成林如海的日子

    重生成林如海的日子

    红楼梦看了很多遍,想写一本同人。不一样的红楼梦,不一样的林如海。
  • 巫域纪

    巫域纪

    传说巫祖蚩尤殒后,巫术分至八方,天下复不安宁,轩辕氏皇帝得九天玄女之助,作蚩尤之画像,以威天下。千年后,有异人解开轩辕之咒,星辰不归位,五行不一,万法复古。守护五行之巫来从远古苏醒,然而强大邪恶的巫者也开始觉醒……
  • 英雄联盟最强穿越续

    英雄联盟最强穿越续

    一名网游玩家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至英雄联盟,然而这里并不和平,这里战火纷飞,在这片兼并与被兼并、科技与魔法并存的大陆之上,他如何在大陆上生存?喜欢或者看过《英雄联盟最强穿越》的朋友可以来看这本书哦!本书书群:168567138,如果想看前面剧情的,请加一下
  • 若是无爱

    若是无爱

    她本是将死之人,只因为那个男人肯给她一条活路,所以她还活着,那就让她留在他身边,报答他,永远……哪怕再次被抛弃,亦义无返顾……
  • ABC's of Science

    ABC's of Sci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道九重天

    大道九重天

    林昱做梦都在幻想着:终有一天,自己剑指苍穹,劈开红尘天的藩篱结界,步入那长生久视的仙道世界。亦如那说书人口中的主角,长吟一句:“我从凡间来,到此觅长生。”
  • 最美不过伊人笑

    最美不过伊人笑

    因为自己的固执,才穿越到了古代,可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该何去何从呢
  • 凤傲九天之魅惑红妆

    凤傲九天之魅惑红妆

    她是魔界受宠万千的公主,却将爱奉给了那个人,“你不是最好,只是我最爱。”可后来,最爱的人被亲人毁了,她变了,也找了他的替身,她恨,入人界,心里的恨与爱,在他的出现似乎淡去,他融入了她的生活,可当她被重伤无法修炼时才发现,这只是个局······后来,她逃了,而这一次她竟发现,他与他竟是有血脉的亲人,她深爱的人回来了,陪她护她,而另一个他却在疯狂地找她······再次相遇,他是名震四方的帝尊,无尽的爱让他想将她囚禁,而他与他的相见,并非相认,而是相杀,这场爱的循环面前,到底是谁的错,酿成天下风起云涌。如今的她没有了当初的骄傲,不复曾经的风姿。天下乱,六界乱。腥风血雨的战争,只为搏红颜伴。
  • 倾世缘劫

    倾世缘劫

    她,21世纪女强人,好死不死的还是国家级特工;他,就是异世的王,好死不死的还是全能型杀手。当风华绝代的他们走到了一起,展开了一段倾世的爱恋。